二、公民有序參與的文化治理困境

政治文化與政治參與相互影響,政治文化是公民政治參與意識與參與積極性得以提升與發展的重大推動力,而公民政治參與是政治文化形成的重大背景,深刻影響著政治文化。隨著社會化媒體的發展,以及公民網絡參與水平的提升,必然要求在全社會逐漸形成理性包容的政治文化,為公民政治參與意識的發展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一)理性包容:社會化媒體公民政治參與的基本要求

在當前社會轉型期,理性的心態顯得尤為重要。理性是社會賴以生存、和諧發展的基礎,理性有序的環境也有利於降低社會關係的調節成本。亞裏士多德說“人是理性的動物”,他把“理性”理解為人之所以為人的一種特有的認識能力。理性的人考慮問題、處理事情不過分衝動,不僅憑感覺做事情,能較好地控製和管理好自我以符合社會規範。

較之於理性,包容的心態對於個人而言,則需要更高的道德修煉。包容需要寬容,需要寬宏大度。能包容的人有寬廣的胸懷,而不會有斤斤計較之心。在社會轉型期,如果多一些包容,一些非對抗性矛盾就不會演化為對抗性矛盾。如果多一些包容,微博大戰和名人之間的互掐也就很少發生。

社會化媒體平台為個人表達利益訴求提供了技術支持和表達氛圍,但是社會的發展更多需要的是協商基礎之上的“共識”,而不是多元化意見的相互爭執。社會化媒體平台可以視為“觀點的自由市場”,在這個市場上,要通過競爭,也就是所謂的協商來達成最後的交易。這樣少數人的觀點可以在競爭中自我調整,而多數人的觀點也可以在競爭中更加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義性”。所以,社會化媒體的正常運行,需要理性包容的心態。

(二)政治盲從:社會化媒體公民政治參與的非理性行為

政治盲從是指:“公民進行政治參與,既不是被一定的目的或動機所驅使,也不是由於直接迫於某種外在壓力,而是源自一種盲目的本能和不自覺。”

在社會化媒體環境下,很多網民都難以駕馭海量的信息,而由於弱勢群體認同感和歸屬感的驅使,受到網絡推手的惡意引導,或者意見領袖的示範帶動,政治盲從和非理性的參與討論就在社會化媒體這一平台上大行其道。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麵的原因會導致社會化媒體的公民政治參與盲從。

一是社會化媒體環境下的歸屬感找尋導致盲從。個人作為社會人,尋找歸屬是人類社會的本有特質。社會化媒體環境下,基於人際關係和興趣圈子的媒介氛圍更容易激發群體尋找歸屬感。為了適應不被孤立或者表現自己,很多用戶本能地追求與他人的認知一致性和情感共鳴。而社會化平台下的群體極化現象便是典型,其實質也是一種尋找歸屬感所導致的現象。在群體極化的圈子裏麵,信息和觀點會從一些人傳播到另一些人,而處於對共同認知的偏好,圈子裏許多人是不依靠自己實際所知,而是依靠自己認為別人會持什麽想法來采取行動,從而致使許多成員不自覺地盲目跟從群體的意見。

二是社會化媒體炒作的惡意引導導致盲從。社會化媒體被應用於經濟領域,也就是通過社會化媒體進行網絡事件的營銷、策劃性推廣等網絡炒作行為,為社會化媒體的媒介經營和管理模式開拓了沃土。社會化媒體營銷就是利用社會化媒體平台,如微博、論壇、社交網站、QQ群等來炒熱某一事件,連帶的相關產業鏈進行再加工和後期處理,創造生產價值,引導網民消費,最終將關注轉移到現實生活當中,成為普通老百姓在街頭巷尾的談資。很多時候,公眾還沒有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就開始批評討論,並且由於炒作人的策劃引導,意見最初往往會趨於一致。從而導致了這種網絡炒作下的參與盲從。

三是社會化媒體平台上的意見領袖的引導導致的盲從。意見領袖是指在人際傳播網絡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同時對他人施加影響的“活躍分子”,他們在大眾傳播效果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中介或過濾的作用,由他們將信息擴散給受眾,形成信息傳遞的兩級傳播。而社會化媒

體環境下的意見領袖既包括傳統的精英,也包括草根意見領袖。而草根意見領袖的“相對剝奪感”極易引起社會化媒體平台上的聲援,以一種微弱的聲音喚醒絕大多數人的支援。但是這部分人由於接觸信息的狹隘性和缺乏全局視野可能會出現輕率舉動,而在蝴蝶效應的作用下,其他普通網民為了發聲,也可能會盲目跟從。

(三)包容與盲從:理性文化與非理性盲從的衝突

公民有序政治參與要求其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理智、獨立、清醒地做出選擇,使其意見主張和政治立場不會因外界的炒作而發生改變。而隻有培育和形成健康有序、理性寬容的公民,其政治參與才能形成有效的行動力和驅動力。然而社會化媒體平台信息的可操縱性恰恰是其致命缺陷。

社會的發展需要包容的心態。我們要求網絡管理機構和網民能夠擁有包容的胸懷,能夠讓不同的意見自由表達。傳統媒體呈現給公眾的是“美麗中國”,而社會化媒體呈現給公眾的“審醜景觀”。特別是在“第三人效果”的作用下,參與者會傾向於認為負麵信息對他人造成的影響要強於自己,進而盲目跟風,甚至出現政治盲從現象。

社會化媒體為公眾收集、利用、傳播信息提供了便利條件,但也會產生負麵效應。它能增強人類利用信息的能力,也為虛假信息打開了方便之門。由於缺乏有力的內容監管,也無法有效地監控和管理信息的發布者以及信息的真實性,社會化媒體信息的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社會化媒體的可操作性,使得參與者難以辨別和分析政治信息,從而極易變得盲目從眾。加之網絡炒作,網絡推手的惡意引導,意見領袖的帶動,這就大大降低了公民在社會化媒體下的政治參與的理性程度。盲目跟從與非理性參與也會隨之劇增。

社會化媒體環境下,絕不能因為網絡盲從現象而限製意見表達,更不能因之而排斥包容。包容與盲從之間的彈性跨越需要參與者把握好度。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盲從現象的發生,盲從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包容來化解糾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