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章 登聞鼓

“威脅我?”

朱厚照有些好笑的道:“再給你們最後一個機會,馬上放下兵器束手就擒!不然的話……”

那領頭的勁裝漢子喊道:“弟兄們,跟我上……”

“咻!”

沒等那領頭漢子的話音落下,一支狼牙箭就已經洞穿了他的脖子。

那漢子不甘的瞪大了眼睛,轟然倒地。

麵色冷峻的江彬將手中的硬弓掛回馬上,嗤道:“不知死活的東西!”

卓不凡沉聲道:“所有人,放下武器,給你們一條生路。”

那些勁裝武士麵麵相覷。

看著那些殺氣騰騰逼近的錦衣親衛,終於有人“當啷”一聲扔掉了手中的兵器。

有第一個人帶頭,後麵的人就不會那麽抵觸了。

不多時,剩下的所有武士都扔掉了手中的兵器。

被圍的那些衣衫襤褸的漢子齊齊上前一揖到地,躬身道:“多謝公子仗義援手!”

有的人,甚至已經泣不成聲。

卓不凡向江彬使了個顏色,兩人上前一左一右護衛在了朱厚照的身邊。

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藥護衛好朱厚照的安危,一定要仔細考慮到一切可能性,容不得有絲毫馬虎。

朱厚照問道:“你們剛剛說的要進京告禦狀的事情,是怎麽回事兒?”

剛剛走投無路,那些人說了出來。現在,他們明顯有些顧忌,支支吾吾的沒有人回答。

朱厚照皺了皺眉,道:“怎麽?難道有什麽不能說的?”

之前向朱厚照開口求助的那男子咬了咬牙,抱拳道:“事關重大,請恕在下鬥膽,請教公子的身份!”

朱厚照看了卓不凡一眼。

卓不凡會意,撥馬上前一步,道:“我乃靖國公卓不凡!”

那些人聞言頓時大喜,紛紛拜倒在卓不凡的麵前,道:“參見靖國公。”

不過,剛剛的那男子卻是看了朱厚照意味深長的一眼,不過也並沒有說什麽。

感覺到他的眼神,卓不凡就知道那男子肯定是已經知道了朱厚照的身份。因為自己已經是靖國公,能讓自己鞍前馬後效勞的,也隻有皇上了。更何況,朱厚照的年齡也吻合。

但凡是頭腦靈活一些的,都應該能猜得出朱厚照的身份。

朱厚照開口問道:“你們現在可以開口說了吧?”

那男子抱拳道:“我們是山東青州人,今年青州發大水,時至今日,已經死傷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青州知府不但賑災不力,為了防止流民流竄到他處,讓他治下的真是情況敗露,他甚至讓麾下官兵假扮山匪在各條要道設伏,截殺意圖離開青州的百姓……”

說到這裏,那男子更是泣不成聲:“如此一來,青州更是屍橫遍野啊。家父不忍百姓遭難,聯合了另外幾家好友,一起開倉賑災。可是,那青州竟然派人上門,要讓我們幾家把存糧全部都交給他一起統一調配。我們知道,糧食一給他,那就是入了虎口,不可能有一粒進入百姓的嘴裏,自然不會同意。沒有想到,他竟然勾結江湖人士,屠我滿門。我好不容易逃了出來,想要麵見陛下,求一個公道……”

那男子在卓不凡的麵前跪了下去,淒然道:“還請國公爺行行好,帶我去見陛下。我願生生世世給國公為奴,以報答國公大恩!”

朱厚照聽到這裏,早就已經是怒火中燒。

聽那男子說完,朱厚照咬牙道:“青州知府是何人?”

那男子抱拳道:“青州知府郭靖安,據說乃是焦閣老的門生。”

“焦芳的門生?”

朱厚照冷冷一笑,向卓不凡道:“回城之後,我先進宮,你帶他們去敲登聞鼓!”

卓不凡抱拳道:“是!”

聽朱厚照說讓他們去敲登聞鼓,那些男子都很是激動。

他們都知道登聞鼓意味著什麽。除了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那工作狂再世的時候登聞鼓響的比較頻繁之外,其他年代,登聞鼓基本就是個擺設了,還有轉麽的人看守,尋常百姓,根本就無法接近登聞鼓。但凡是登聞鼓被敲響,那都是有大事要發生。而且,都會驚動整個朝廷。

當下,江彬讓手下騎兵勻出幾匹馬給那些男子,一行人便上馬徑直回城。

至於四海幫的那些人,則全都綁在了樹林之中,留了一些人看守。卓不凡回城之後,自然會派出錦衣衛前來處置他們。

進了城門,江彬就直接護衛著朱厚照進宮去了。

卓不凡向那些男子道:“要不要先帶你們去吃些東西?”

這些人一路風塵仆仆,後麵還有殺手追趕。卓不凡知道,他們一定沒有吃過一個飽飯。

領頭的那男子抱拳道:“多謝國公好意,我們不餓,還要勞煩國公先帶我們去敲登聞鼓。”

這些人不敲響登聞鼓,是沒有心思幹別的了。

卓不凡隻能在心裏歎息一聲,帶著他們去敲登聞鼓。不過,他還是拍了個人去買吃的。

到了紫禁城外麵放著登聞鼓的地方,外麵負責值守的錦衣衛就忙迎了上來,抱拳施禮。

卓不凡點了點頭,道:“帶他進去敲鼓!”

聞言,那錦衣衛不由得微微一愣。這登聞鼓,可是已經很多年沒有響過了。

“咚!咚!咚……”

不多時,那沉悶的鼓聲就響了起來,遠遠傳了出去。

這登聞鼓的聲音,跟尋常的鼓,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正在吃午飯的李東陽聽到鼓聲,先是微微一愣,然後豁然站了起來。

一旁,李夫人目露迷惘之色,詫異道:“哪兒來的鼓聲?”

李東陽豁然變色,沉聲道:“登聞鼓!”

“登聞鼓?”

李夫人道:“是什麽人敲響了登聞鼓?”

李東陽搖了搖頭,高聲道:“來人,更衣!”

同樣的情況,可不僅僅發生在李東陽這裏。

那些住的離紫禁城近些的朝中官員,幾乎都同時往紫禁城而來。

登聞鼓設立的初衷,隻是為了讓百姓方便告禦狀。

但是洪武年以後,就沒有百姓能隨便敲響登聞鼓了。

登聞鼓一響起,就意味著一定有大事發生,百官又怎麽可能不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