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文字後來有人出來辯解,說它並不真實。筆者也認為它不應該是這樣的。但我們很多人遺忘了很多不該遺忘的曆史,這的確是真的。

每個人每時每刻都要遺忘一些東西,這是正常的。否則的話,人的大腦怎麽能儲存那麽多的符號和印記?但我覺得有些東西是不能忘記的,那就是屬於自己民族的精神。

這是人的靈魂啊!

為了永遠的紀念

經過漫長的歲月,走過曲折的道路,一曲《紅高粱》唱出了中華民族對抗日戰爭時期民族精神的回喚。

廣東雜誌《黃金時代》報道:“1991年4月2日晚,北京京西賓館人大代表駐地。吃過晚飯的人大代表三三兩兩走出警衛嚴密的京西賓館大門,在複興路鋪滿林蔭的人行道上散步。兩位30多歲的年輕人迎麵走來,他們手托著一摞複印的材料,分發給每一位戴紅牌的人大代表。材料上赫然寫著:

“中國要求日本‘受害賠償’刻不容緩!”

這一幕,在分布北京東西南北的各個人大代表駐地重複著。一時間,這份長達16頁的意見書,在參加第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的代表中廣泛傳閱著,引起了據說是“近年來少有的共鳴和反應”。

因為它將一個被擱置了近半個世紀的、沉重的話題重新提了出來,這話題就是對日侵華要求“受害賠償”問題。

正如作者在該文結尾所說的,“受害賠償”對中華兒女來說,難道僅僅是錢的問題嗎?不,相信越來越多的人們會理解它的意義和內涵。

也正如作者在標題上所提醒人們的那樣:

中華民族遭受浩劫的曆史是不能忘記的,這是沉積半世紀的呐喊!

1992年冬,湖南文藝出版社紀實文學室主任李一安、編輯陳新文、唐明前往南嶽搜集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麵戰場的曆史資料,南嶽區委特意派了一輛小車載著他們駛向著名的忠烈祠參觀。這是個晴天,一路上,微風送爽,山色宜人,司機小夥子也許受了這大自然的引誘,話匣子打開,和他們聊起天來。

他說他是個複員軍人,知道忠烈祠裏陳列了許多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中國官兵的資料。“你們就是來了解這些的嗎?”司機問。他們點點頭。“噢……”他陷入了沉思。車還在呼呼地往前奔馳。“噯,忠烈祠裏有件事,我說給你們聽吧。”

“好啊。”他們鼓勵他。

“這是件真實的事情。有兩個省裏來的社教幹部,一老一少,住進了忠烈祠。那天晚上,他們奔波了一天,實在是很累了,就早早地入睡。年輕的那個,頭一挨枕頭就入睡了,不久就鼾聲如雷。老的那個呢,開始很困,可躺下後怎麽也睡不著,老感到恍恍惚惚有很多人影在身旁轉悠。輾轉反側許久,這個老社教幹部才慢慢進入夢鄉。可他睡著後就開始做夢,夢見一把把的刺刀在他麵前舞動,夢見一顆顆的炮彈在他身邊爆炸。當他夢見一挺噴火的機槍向他掃射過來的時候,他被嚇醒了,‘啊——’的一聲坐了起來。

“這時,他聽見窗外淒風苦雨,殺聲震天,仿佛有千軍萬馬在奔騰、在搏殺、在衝鋒,甚至他感到激烈的戰鬥中,官兵們從生命內部發出的呐喊,就清晰地在窗前激起一陣陣的回**。他一宿未眠,擁被坐到天亮。等祠外農舍的雄雞打鳴後,老社教幹部才披衣下床推門向外麵張望,他看見四野裏一片靜寂,毫無任何異常現象。

“老的把夜裏的情況告訴了少的,兩人就一齊找到忠烈祠的管理人員探尋原委。管理人員毫不奇怪地告訴他們,這忠烈祠附近的幾個山包上你們知道埋了什麽嗎?埋了2700多名****抗日陣亡將士的屍骨啊!他們是當兵打仗的,他們被埋在土下能耐得住寂寞嗎?當然要天天喊殺喊打、衝鋒演練。好聽啊,聽了有精神呢!這個忠烈祠的管理人員自豪地說。”汽車還在繼續開,他們都沉默了。他們並不想去追究這事情的真實與否,但他們確實被這段軼聞所蘊涵的意味給震撼了。

他們來到忠烈祠。這裏的環境似乎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聯想。聽說附近的山包上,“文革”前的確有數不清的墓碑,都是國民黨抗日陣亡將士的忠魂安葬地。但是,在“文革”期間,衝上來一群手持刀鏟的紅衛兵小將,把墳墓和石碑全鏟平砸爛了,現在看不見了,全看不見了,隻剩下一片片的蒼鬆和翠柏。

我突然想,那個老社教幹部聽到的喊叫聲,忠烈祠的管理人員解釋得也許還不夠準確。抗日戰爭勝利了,將士們的使命也完成了,他們的呐喊,是否是在提醒每一個中國人,不要忘記中華民族所遭受的那場深重恥辱,不要忘記中國人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拚搏精神呢?他們的那一聲聲呐喊,是否就像警鍾一樣在催促我們這些炎黃子孫和後代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之夢呢?他們死不瞑目啊!

常德會戰後,國民黨第74軍軍長王耀武和常德縣縣長戴九峰,為紀念捍衛國土而壯烈犧牲的將士們,以舊城牆為背景,麵向南方,正對西圍牆大街,劃了一個大的扁圓形圈子,作為陣亡將士紀念公墓之地。這片土地包括前後興隆街、前後坐樓街、五花洞、武陵花園、左平庵、和巷子、寡婦堂、溷眼洞、西圍牆等十幾條大小街道,總麵積131畝。

1944年第74軍駐常留守處,在上述地段正式動工,建矮花眼圍牆,收集石板、斷磚,碎瓦,把大墓堆成一個長55米、寬45米、高0.8米的大方台,上麵鋪以青石板。

1945年抗戰勝利後,第74軍又成立工程處,重新修建。他們從南京搞來設計圖紙,自行購料,地方政府協助雇工,軍方付款。經過幾個月的緊張施工,公墓於1945年11月23日舉行落成剪彩典禮,邀請了地方團體各界人士參加。

當時整個建築群的情況是:公墓正門是紀念牌坊,上方是王耀武所題“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坊”十一個字的橫匾。此牌坊麵對西圍牆大街。紀念坊的四根水泥鋼筋方柱之間的上方,架著三塊橫匾:正中大匾是蔣中正所題“天地正氣”;左側橫匾是陳誠所題“碧血丹心”;右側橫匾是白崇禧所題“旗常炳耀”。正門中間的兩根方柱上的對聯是常德縣參議會所題“孤軍浴血千秋壯;公墓埋忠百姓哀”。正門兩側兩根方柱上的對聯是“壯誌成仁,衡嶽雲飛思烈士;丹心衛國,楚江月冷吊忠魂”。進大門數十步是一座9米高的紀念塔。塔基、塔邊都是四方形,塔基四麵修有12級石階,可踏步而上。

基座四方砌以大理石,刻有國民黨考試院長戴傳賢、監察院長於右任、立法院長孫科、司法院長居正四人題詞。孫科的題詞是:“已表精忠光日月,長留浩氣壯湖湘。”於右任的題詞是:“禦侮身殉國,績勳耀九州,名城瘞忠骨,壯烈永千秋。”碑身上麵為王耀武所題“陸軍第七十四軍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塔”18個字,紀念塔後是個大方台,前麵建一座紀念堂。堂為琉璃瓦宮殿式建築,麵積不到100平方米。堂後就是大墓。墓圓形,直徑約10米,高2米,麵以水泥封閉。墓前是為8個將校官橫砌的一道長碑。碑分為八格,各刻上每個人的姓名、職級及籍貫等。碑前一個小供座,作為祭祀之用。這些建築麵對大門,成一垂直線。再在大門左右各建一個六角亭子,亭中立兩塊水泥碑,上刻第74軍前後兩任軍長王耀武、張靈甫所撰的“常德會戰記”。

解放初期,和人民政府保留了原有的建築。後來,有一部分中國人對這一部分中國人看不順眼,就把大門牌坊上和紀念碑上的字跡全都用水泥糊上,再後,又先後拆除了大部分建築,修建了工人文化宮、圖書館等。這樣,常德會戰的經過就漸漸不為人知,甚至在常德都隻有80歲以上的老人才略有記憶。

1992年,筆者在常德采訪時,得知有關部門要籌款集資重修常德會戰烈士公墓,我想,重修公墓並不是為了一個古老的瞻仰儀式,而是為了永遠的紀念。

我說的對嗎?

附錄

一、常德會戰****參戰部隊序列表

第六戰區代司令長官孫連仲

第29集團軍總司令王纘緒

第44軍軍長王澤浚

第150師

第161師

第162師

第73軍軍長汪之斌

第15師

第77師

暫編第5師

第10集團軍總司令王敬久

第79軍軍長王甲本

第98師

第194師

暫編第6師

第66軍軍長方靖

第185師

第199師

江防軍司令吳奇偉

第18軍軍長羅廣文

第118師

第18師

第55師

第86軍軍長朱鼎卿

第13師

第26集團軍總司令周碞

第75軍軍長柳際明

第6師

第16師

預備第4師

第32軍軍長宋肯堂

第139師

第141師

暫編第34師

第33集團軍總司令馮治安

第59軍軍長劉振三

第38師

第180師

暫編第53師

第77軍軍長何基灃

第37師

第132師

第179師

王耀武兵團

第74軍軍長王耀武

第51師

第57師

第58師

第100軍軍長施中誠

第19師

第63師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

李玉堂兵團

第99軍軍長梁漢明

第92師

第197師

暫編第54師

第10軍軍長方先覺

第3師

第190師

預備第10師

歐震兵團

第58軍軍長魯道源

新編第10師

新編第11師

第72軍軍長傅翼

新編第13師

新編第15師

暫編第7師

二、常德作戰日軍主要部隊序列表

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

參謀長小圓江邦雄少將

第3師團

師團長山本三男中將

參謀長福山寬邦大佐

步兵第6聯隊

步兵第34聯隊

步兵第28聯隊

騎兵第3隊

炮兵第3隊

工兵第3隊

輜重第3隊

第13師團

師團長赤鹿理中將

參謀長依知川庸治大佐

步兵第65聯隊

步兵第104聯隊

步兵第116聯隊

騎兵第17隊

炮兵第19隊

工兵第13隊

輜重第13隊

第39師團

師團長澄田睞四郎中將

參謀長淺海喜久雄大佐

步兵第231聯隊

步兵第232聯隊

步兵第233聯隊

騎兵第39隊

山炮兵第39隊

工兵第39隊

輜重第39隊

第68師團

師團長佐久間為人中將

參謀長原田貞三郎大佐

第57旅團

第61大隊

第62大隊

第63大隊

第64大隊

第58旅團

第65大隊

第115大隊

第1隊

第1隊

炮兵隊

工兵隊

輜重隊

第116師團

師團長岩永旺中將

參謀長山田卓爾大佐

步兵第109聯隊

步兵第120聯隊

步兵第113聯隊

炮兵第112隊

工兵第116隊

輜重第116隊

佐佐木支隊(由第34師團調出)支隊長佐佐木之亟大佐

宮脅支隊(由獨立混成第17旅團調出)支隊長宮脅龜治郎大佐

柄田支隊(由第65師團調出)支隊長棲田節大佐

古賀支隊(由第58師團調出)支隊長古賀龍太郎少將

戶田支隊(由第40師團調出)支隊長戶田義直大佐

飛行第44戰隊戰隊長福澤丈夫中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