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有何圖(上)

安正二年,帝納丞相議,改賦稅製。削減氏肅苑三州農稅兩成,增加通宛宜帛冬五州商稅三成。其年國庫收額較往年提高約計二成。

安正三年,帝改科考製,縮短間隔,五年改為三年一考,寒門子弟取消會試費。時年朝廷新政迭出,禾相清廉之名既成,朝堂風氣嚴明,一派欣欣向榮。

安正四年,帝年滿十六,各地大選秀女入宮。

春夏秋冬,寒暑交織,大雁南飛,燕歸來。

三年一晃而過。

真是一眨眼的功夫。

京城。

銅塘街。

常宵樓。

二樓雅間。

幾人相對而坐,衣著布料簡單,卻看得出做工精致,舉手投足頗有些官場之風。

當中一年輕男子著淺色衣衫,坐於窗邊,外邊京城秋天的陽光毫不吝嗇地鋪滿瓦楞,他漫不經心地聽著另外幾人說話。

一白麵儒生道:“按舜朝例律,太子十三歲就可納妾,皇帝十五歲便可立後。如今各地選上數百名秀女,皇上卻一直以其政事繁多,邊疆局勢動**為由推脫,不肯納妃,你們說這怎麽辦?”

另一中年人放下茶杯,摸了摸下頜胡須,也接道:“卻是奇怪。如今皇上年滿十六,卻連一侍寢的嬪妃都沒有,這在以前可是從未有過的,皇室血脈本就單薄,這事兒耽擱不得。”

旁邊還有一個瘦臉男人搖頭晃腦地說:“怎麽沒有先例,南分二十年,不是有一代儲君天生道骨,十幾歲時候就入了深山道觀?他自然是沒納過妃。”

最先說話那白麵儒生立刻笑道:“那都是兩百多年的事兒了!”說罷又正色道:“皇帝再不納妃,恐怕民間就要多嘴了……如今已有不少大臣或憂心忡忡或疑慮重重……禾相,您說該怎麽辦?”幾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一直沒說話的那年輕男子。

他看似年齡最輕,一開口說話卻最有分量。

自然是禾後寒。

隻聽他慢條斯理地道:“皇上一意孤行不肯充實後宮,今年春天上來的數百秀女,皆被分為宮女。至今後宮空虛,這僅以國事繁忙為說辭遠遠不夠。”

另幾人連連點頭,隨聲附和。

禾後寒繼續總結:“早幾年朝廷事多,賦稅改革,科舉也改革,皇上年齡也尚小,不提也罷。但如今舜朝政局穩定邊關有榮家鎮守,一時半會兒還不至於陷入亂世。皇帝卻總以政事繁忙,憂慮戰事為搪塞之詞,不肯納妃,著實叫你我一幹臣子擔憂。”

他神色間自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