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宣講道法,碧遊驚怒

元始天尊的這一招,可謂是石破天驚,洪荒一時震動起來。

…………

無量山琅琊洞天飛出一道清光,一個矮胖道士手持拂塵,駕著一朵青雲直奔蒼穹,正巧千裏之外亦是騰起一朵雲氣,從其中傳出陣陣獸鳴。

矮胖道士一見,也不急著趕赴餘禹天,停駐虛空,留意起來。

倏忽,一個爽朗的聲音傳來,“衝虛道長別來無恙否?”

說話間,一股炙熱氣息撲麵而來。

這矮胖道長一甩拂塵,一股清風拂過,消解了炙熱濁氣。

“嗬嗬,火雲散人,多日不見,還是這股性子!”

一朵火雲飄來,一個長得猿臂蜂腰、絡腮胡子的大漢跨坐在一隻火雲煙駝上,手握一柄霞光繚繞的如意。

“嗬嗬,老哥是否也是想往餘禹天走一番?”

火雲散人幹笑一聲,隨後涎著臉問道。

說實話,衝虛道長在這方圓萬裏也是有數的全真,道行臻至太乙金仙後期,眼看就要衝擊大羅金仙,卻是萬年間毫無進展,但也威震群雄。

這火雲散人同樣是太乙金仙道果,隻是剛剛修煉至中期,差了衝虛道長一個階次,況且修道日短,見識沒有衝虛道長廣博,自然見麵之間稱呼上就自覺擺足了後輩身份。

衝虛道長撫摸了一下三尺髯須,思忖道:“老道我剛剛推算一番,才知道剛才那位是混元大羅金仙無極聖人元始天尊,乃是闡教教主,如今不知因何緣故,不在清微天修道,靜享仙福,卻在通天教主道場餘禹天開辟彌羅宮,欲要宣講無上道法,怪哉,怪哉!”

火雲散人聞言一凜,知道這衝虛道長一手紫薇鬥數極為厲害,就是一般大羅金仙行蹤也能算準一二,這也是自己最為忌憚的地方。

心中疑惑,請教道:“恕小弟冒昧,您老修道日久,據說封神神仙殺劫之中闡截二教內訌,因此分崩離析,結下仇怨,如今這元始天尊宣講彌羅宮,似乎大有玄機啊!”

衝虛道長一甩拂塵,斜睨了一眼這看似大老粗的火雲散人,心想:你這家夥,看似傻愣,不想還有這份心思和機智。

隻是一想起那場波及萬仙的殺劫,心中還是冷氣直冒,皺眉道:“這等事情最為讓人忌諱,老弟還是謹守本分,莫要多言,封神之事,其中緣故豈是我等這些散修可以揣摩的,還是早早入天界,找個位子,也不枉這番機緣。”

火雲散人見這老道似乎對這個話題諱莫如深,心中癟癟嘴,口上卻是恭維道:“還是您老穩重,多謝提點,老哥先請!”

衝虛弟子臉上一喜,假意客氣幾句,隨後當仁不讓,駕起雲光,直奔天宇,緊隨其後的是一隻四蹄踏著火雲的奇獸,背上晃晃悠悠的坐著一個大漢。

………

這樣的情景在洪荒各處隨處可見,絕大多數都是修道之人,佛門中人因為燃燈之故,不敢親赴餘禹天,唯恐被元始天尊大怒之下累及自身,因此寥寥無幾。

當然也有不少至誠之人,心中唯道亙古不變,求道之心萬劫難移,再加上也不相信元始天尊毫無聖人氣度,所以冒著九死一生之險,也趕赴餘禹天,聞聽道法,以期堪破障礙,再進一步。

眾仙或駕雲光,或腳踏法器,或騎著靈禽奇獸,或坐著寶車華蓋而來,遁光劃過天際,流光溢彩,恍若流星雨,妙不可言!

這些人大都是洪荒散修,師承大都是修為是大羅金仙的一方巨擘,道法倒也玄奇,但是依舊趕不上聖人說教。

現在可不是洪荒上古年間,聖人講道幾不可聞,僅僅在聖人道場還能略聞一二。

封神之前,情況還好說,截教通天教主大開方便之門,不計根腳,宣講道法,億萬散修大受其益。

這也是截教雖然眾仙良莠不齊,四聖合圍,雖然精英幾乎喪絕,但是最後依舊有二三百散修殘存。

這是因為人心所在,天道感應,自然留一線生機,聖人亦不能左右。

元始天尊也是經此一戰,看到人心可畏,才在慈航說動之下,開辟彌羅宮,宣講道法,普惠眾生,欲要仿通天教主昔年之故事,為闡教積累人氣,匯聚信仰之力。

雖說,隻要聖人長存,大教就亙古不滅,但是經過封神之劫,眾聖也才明白,氣運流轉,其中玄妙,不可揣摩,雖然不滅,但也可以長衰不盛。

因此,元始天尊眼看佛門勢大,幾乎是將截教根基挖掘,全盤佛化,一時之間底蘊大增,成就龐然大物,不可撼動,真是剛走豺狼,又來虎豹。

心中憂慮,自然拋開恩怨,反思闡截二教,知道自己雖然收徒謹慎,但是雙拳難敵四手,還是力量薄弱,不如截教人多勢眾,可是又想避免截教良莠不齊帶來的氣運衰竭,於是想出如今的辦法。

慈航的提議隻是一個契機,可以說是提前促成了此事,否則當初沒有慈航,西遊記中依舊出現了彌羅宮。

這是天數使然,合該闡教出麵,一統玄門。

西牛賀洲萬壽山,高山峻極,大勢崢嶸。根接昆侖脈,頂摩霄漢中。

日映晴林,疊疊千條紅霧繞;風生陰壑,飄飄萬道彩雲飛。

隻見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凜凜放毫光;萬歲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氣。

崖前草秀,嶺上梅香。荊棘密森森,芝蘭清淡淡。

深林鷹鳳聚千禽,古洞麒麟轄萬獸。澗水有情,曲曲彎彎多繞顧;峰巒不斷,重重疊疊自周回。

龍吟虎嘯,鶴舞猿啼。麋鹿從花出,青鸞對日鳴。

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萊閬苑隻如然。

又見些花開花謝山頭景,雲去雲來嶺上峰。

山上一道觀,名喚五莊觀;觀裏有一尊仙,道號鎮子,混名與世同君。

正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鎮元子履鞋登足下,絲帶束腰間,體如童子貌,麵似美人顏,三須飄頷下,鴉瓴疊鬢

中一柄玉塵,**滌寰宇,威震洪荒。

大仙手托一本黃橙橙的古樸書冊,其中光怪陸離,祥光籠罩,一方大陸載浮載沉,其中億萬仙佛修道其中,都隻是修得地仙之境,未曾悟得大道,不得天庭敕封,隻能留駐此間。

原來,巫妖量劫,妖族執掌天宇星辰,巫族把持洪荒大陸,二族爭鋒,大打出手,洪荒根基受損,道祖出手,分化四洲,始有: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瞻部洲、北俱蘆洲。

而後封神神仙殺劫來臨,佛道四教五聖卷入其中,甚至女媧娘娘也參合其中,眾聖經曆誅仙劍陣和萬仙陣,道法縱橫,使得萬仙上榜,供天庭號令驅使。

神位已定,秩序初成,道祖唯恐仙佛作亂,危及萬靈生養之所在,於是號令諸聖升天,不得駐留洪荒大陸,修煉有成之人需離開紅塵之地,留居仙界。

而此時卻有自身已脫凡人之身,卻又未達仙佛之境,乃是“地仙”,有五莊觀鎮元子大仙化地書為一屆,收納地仙,作為天地中介,功德無量,號稱“地仙之祖”!

地仙著,為仙乘中之中乘,有神仙之才,無神仙之分,不悟大道,止於小乘或中乘之法,不克就正,不可見功,惟長生住世而不死於人間,所謂不離於地者,此也,古今來修仙得道者,以此類為最多數。

其修道之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時刻,先識其龍虎,次配其坎離,辯水源之清濁,分氣候之早晚。

於是收真一,察二儀,列三才,分四象,別五運,定六七,聚七寶,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顛倒,氣傳子母而液行夫婦也。

三田反複,燒成丹藥,永鎮下田,煉形住世,而得長生不死,以作陸得遊閑之神仙,故稱之曰“地仙”。

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脫,乃曰神仙。

地仙厭居三島而傳道人間,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

既為天仙,若以厭居洞天,效職以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

於天地有大功,於今古有大行。

天仙者,功成於三乘之中,跡超乎三乘之外,不為法拘,不為道泥,於天地有大功,於今古有大行,或效職為仙官,天官為尊,地官次之,水官又次,既為仙官升遷不已,曆任於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曆任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總之,所謂天仙不離於天者近是,至其所以成之著,由於神仙厭居三島,傳道人間,道上有功,人間有行,與造物同參,經萬古而不朽,及其一旦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乃為仙乘中之無上上乘。

因此,地仙中人還需勤修道德,下凡再曆塵劫,洗練道心,積累功德,功行圓滿之際,自然得道飛升,晉級為“天仙道果”。

女仙臨瑤池,男仙駕蓬萊,西王母授碟,東木公錄籍。

所以,可想而知這地仙界之中有多少地仙駐留,因此鎮元子也功德廣大,為諸天仙佛所稱頌。

這也是西方佛門明明勢大,卻是不敢在西牛賀洲驅逐五莊觀的緣由。

一方生氣盎然的大陸虛影透過地書而出,地廣足足億萬裏,窮目不可望其邊際,到處是仙家福地,道門洞天。

鎮元子一搖玉塵,手中捏著一副玉紮,正是元始天尊邀請其去彌羅宮聽那混元道果。

看似是件美差,實則卻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

鎮元子好歹也是紫霄宮中三千客之一,什麽講道沒有聽過,道祖鴻鈞一言出,而天象大變的情景曆曆在目,何曾因為缺失過聖人講道而後悔不已。

隻是如今元始天尊在上清聖人道場開辟洞天,明擺著與通天教主有嫌隙,這份玉紮就顯得有些紮手。

鎮元子也知道元始天尊的打算,要自己前去也是大有盤算。

一來,混元無極大羅金仙講道,自然需要重量級人物捧場,而當年紫霄宮中客,如今坐鎮一方的洪荒巨擘最為合適。

而如今還赫赫有名的隻剩下妖師鯤鵬、五莊觀鎮元子、血海冥河,而其餘二人與元始天尊都不對付,這重任自然落在鎮元子身上。

二來,未必沒有用自己去壓場的意思。

畢竟元始天尊在碧遊宮上清聖人缺位的情況下,私自在餘禹天開辟道場,頗有些挖牆腳的意思,大犯忌諱,需要眾仙心服口服,還需一道德高隆之士承認其所為。

鎮元子乃是公認的厚道人家,而且因為開辟地仙界為洪荒眾仙所敬重,畢竟聖人難見,不如鎮元子這等長生不老仙更容易求見一麵,由鎮元子親赴道賀,自然增添不少說服力。

元始天尊可謂是煞費苦心,而鎮元子即便知道其中緣由根腳,也不得不去。

鎮元子苦笑一聲,玉塵一晃,殿外玉鍾作響,清風、明月二仙童入內,脆生生道:“師父有何吩咐?”

“去後花園取三個人參果來!”

清風、明月一聽,臉上露出一絲垂涎,領命而去,撒著腳丫子去取金擊子,好敲落果子。

形之中得罪通天教主;不去,自然是落個“藐視聖人,不尊敕令”的罪名,兩頭不落好。

思及如今通天教主被困紫霄宮,截教凋零式微,元氣大傷,而闡教門人個個鍾靈毓秀、骨骼清秀,想必封神之後道行大進。

左右相權衡,鎮元子不得不走一趟。

大仙領了四十六門人,留下清風、明月倆下看家,祥雲升騰,親赴餘禹天恭賀。

……………

大赤天八景宮兜率紫府,鶴發童顏的老子盤坐蒲團,膝蓋上橫放太極圖,閉目深思,參悟混元,腦門之上紫氣縱橫,幻化萬千。

陡然,道德天尊睜開慧目,橫掃洪荒,而後灑然一笑:“甚好,甚好!撥亂反正,正是此時!”

說完,看了一眼佛氣日盛的西方,嗬嗬一笑,瞥了一眼身旁的風火蒲團,神色一時之間頗為詭異。

三十六重天宇,最上一層乃是大羅天,據說是紫霄宮所在。

在大羅天與清微天交界處,一座宮殿懸浮,正是女媧娘娘洞府——媧皇宮。

妖氣彌漫,卻是詭而不邪,甚至還充斥著大慈大愛的無上氣息,讓人身臨其境,不由得淚流滿麵。

一切勃勃生機,不見衰亡,不顯枯萎,乃是造化氣象,聖人道境。

娘娘看著座下緩緩恢複傷勢的鯤鵬,看到他頭頂墨綠慶雲翻滾不休,一隻北海深魚和大鵬遊曳、盤旋其中,氣勢恢弘,臉上閃過一絲欣慰。

隨即慧目觀照,知道了餘禹天所發生的一切,嘴角微憋,搖搖頭,看了一眼氣柱衝天的西方極樂,臉上閃過落寞和悲傷,最後化為一抹坐山觀虎鬥的笑意,深沉而久遠。

極樂世界,給人的印象永遠是散不盡的光明,和花開花落的奇樹,頗有些寂滅之禪意深含其中。

二位教主同坐蓮台,神遊天外,關注著餘禹天的一舉一動,知道元始天尊是打定主意,要繼承通天教主之有教無類,為玄門廣結人脈,積累氣運、人心。

隻是佛門根基可謂是盡數來自截教三千練氣士,要不是二人苦心經營多年,再加上手段非凡,難保渡化截教修士不成,佛門反被同化。

看著座下三千弟子因為餘禹天之事而心思恍惚,接引佛祖心中微微歎息,看來還是未能斷絕**,對那截教一脈依舊存有幾分香火情誼。

宣聲佛號,接引佛祖渾身普放光明,照耀十方世界,口吐七彩光華,其音震動無量世界,開始講那寂滅之理,斷絕俗念之道。

一時之間西牛賀洲佛光浩大,梵音猶如雷霆滾滾,萬靈拜服,求佛問道,心誠禱告。

三千佛陀,心神俱寂,不聞外事,一心一意沉浸在無上妙諦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

萬仙雲集餘禹天,隻要一步入餘禹天,心神之中自有一股神音回**,引領眾人尋到前往彌羅宮之路途。

鎮元子最後步入,獻上三枚人參果,羨煞萬仙,隨後坐了慈航旁邊一席。

天尊隨後睜開慧目,朝鎮元子微微頷首,而後檀口微啟,將那無上道法娓娓道來。

當真是:聖人宣道,氣象非凡;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天女浮現,散花妙舞;飛天妖嬈,仙音嫋嫋;清泉噴湧,蓮花萬朵。

眾仙一時之間心中別無他念,唯有道的氣息,如癡如醉,搖頭晃腦,大哭大笑,類似瘋狂,但是卻無人受此驚擾,此乃無上*上大神通。

這股宣講之音不僅彌漫彌羅宮,而且開始輻射而出,直奔碧遊宮。

碧遊宮中突然響起元始天尊講道之聲,恢弘亙古,氣象萬千,讓人忍不住癡迷。

金靈聖母頭頂浮現四相塔,萬千清氣垂落,絲絛舞動,擋住靡靡之音;三霄姐妹頭頂混元金鬥大放金光,辟開一方空域,擋住仙音侵襲。

聞仲吃力,眉心法眼一開,一枚紫色雷霄令符飛出,懸浮頭頂,億萬紫蛇遊走,扛住了壓力。

其餘截教眾仙紛紛不敵,陷入昏睡之中,身上上清道氣不知不覺之中慢慢向玉清仙氣轉化。

金靈聖母和三霄姐妹是又驚又怒,龍虎如意和金蛟剪撲起,欲要逞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