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花果山,盂蘭盆

第花果山,盂蘭盆

話說,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

單說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

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

真個好山

有詞賦為證,賦曰: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

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

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鬆翠柏長春。

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麵原堤草色新。

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曆二十四氣。

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麵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

準提道人看著花果山靈氣盎然,神泉噴湧,心中大為讚歎:“果然是個仙家妙境,怪不得此石落於此處,合該造化啊”

隻見山澗之中飛瀑垂落,噴珠濺玉,激**雷音,地脈瑞華噴湧,結成靈氣金蓮,若隱若現,恍若霓虹虛幻;山頂紫氣盤旋,白虹繞山,日月精華墜落,被仙石所吸納,吞吐之間,潮汐之音一張一縮,恍若胎珠。

那飛瀑當真是: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這仙石也是來曆奇特,生於天地玄黃之外,經過地水火風,煉成精靈,拜在三清道尊靈寶天尊通天教主座下,自稱為骷髏山白骨洞石磯娘娘。

蓋因為一千五百年神仙殺劫至,石磯娘娘三屍未斬,貪嗔癡未去,六根不淨,沾染殺劫,以至於與哪吒結下因果,被太乙真人用闡教至寶九龍神火罩煉化而死。

精魄離身,被封神榜接納,日後薑子牙封神,石磯娘娘被敕封為“月遊星”,以至於這枚仙石被慈航安置在花果山,日夜受天地靈氣孕育,終於誕育出一精魄,卻是屬陽,蓋因為石磯娘娘化形而出,其中陰氣已盡,陰陽失衡,陽氣充盈。

“嘿嘿,好個慈航道人,又趕在本座前麵,布置下棋局,這是陽謀,貧道不得不接啊”

準提身為聖人,心智通透似琉璃,身與道合,舉手投足之間,道韻相隨,看到這枚仙石,立馬就觀照到了其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種種情況。

如同電影膠片般閃爍,在準提心中投下了歲月時光的陰影和記憶。

卻是,石磯娘娘遭劫之後,其本體被慈航移到花果山,並且滴落一滴精血,讓其感日月精華、天地靈氣而生靈智,這是莫大因果,慈航日後就是此石誕生的精靈的父親,這是血脈聯係,即便是聖人也不能掐斷。

“不過,此石來曆奇特,天地玄黃外誕生,根基深厚,隻是氣數不強,這才遭致殺劫,身死道消。

如今,石磯娘娘身隕,卻是將這枚仙石的劫數也一並消去,從此勇猛精進,前途一片坦途,卻是修道良材。

再說,其孕育出石磯娘娘,與截教有份香火之情,割舍不斷。如今截教凋零,幾乎道統斷絕的情況下,其一門氣數必定隨著此石的壯大而日益傾斜,加諸其身,這仙石的氣運怕是就要承載截教一門的氣數了。

再者說,雖然慈航與此事有關聯,日後處理起來算是麻煩,但也因此與闡教有了血脈之情,此子日後一旦入了我佛門,不僅與截教、闡教關係密切,而且氣運、因果相連之下,也便於貧道的一些算計。”

準提聖人一向精於算計,此時也是犯了兩難。

佛門欲要傳經東土,看似隻要對付妖魔鬼怪即可,實際上道門暗中隱藏的勢力勢必不會坐視不理,一定會暗中阻撓。

因此,佛門一旦傳經之人在半途之中隕落,勢必累及佛門聲譽,一旦人心浮動,大教氣運極有可能衰落,從此一蹶不振。

所以,此事一旦決定,務必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取經之人,必須能夠在三界各方勢力之中左右逢源,否則得罪天庭、道門之中的任何一方,後果都不堪設想,很有可能前功盡棄,毀於一旦。

佛門弟子一定要主導此事,否則主導權落於他人之手,無異於為他人錦上添花,做了嫁衣,得不償失。

其次,必須有天庭中人在列,如此可以光明正大尋求天庭幫助,降妖除魔乃是天庭職責,即便道門暗中使壞,也可以借助天庭之力逢凶化吉,為一路取經掃除不必要的障礙。

再者,也需要一位道門中人加入,這樣道門做事也會顧及一二。

另外,道門一分為三,還需要一位能夠聯係三個支脈的人物,所以取經之事分外複雜。

想到這裏,準提眯著眼道:“這枚仙石身負闡截二教氣數,可以擔當重任,也可加強我佛門與截教的聯係,對日後有重大作用,卻是不得不用啊”

話音剛落,準提手中七寶妙樹一刷,浩瀚佛光圍繞仙石一圈,最後慢慢滲透進去,毫光收斂,歸於平靜。

袖袍一卷,周天星辰之力滾滾如潮,從九天垂落,浩大似長河奔湧,氣勢驚人,風雲突變,氣象萬千。

“如此,出世之期不遠矣”

仙石周圍萬千瑞氣匯聚而來,如絲如縷,煙氣彌漫,幻化異象,或金蓮,或舍利,或經幢全]文字ω手打,或天鼓,或道經,或仙人,或佛陀,千奇百怪,道韻渾然天成,星輝墜落,如夢似幻,繁星點點,直欲讓人沉醉。

準提凝視仙石片刻,隨後化虹而去,返回了極樂淨土。

不久,西方極樂世界飛落一道佛光,直落至靈鷲山圓覺洞,燃燈佛祖居所。

洞中,金沙鋪地,銀沙裝飾,摩尼珠高懸,綻放日月光華,金碧輝煌,卻又清淨莊嚴,梵音嫋嫋,檀香襲襲,無數金燈虛影若有若無,遍布周天,真是錠光如來實至名歸啊

燃燈佛祖又叫定光如來、錠光如來、普光如來、燈光如來,蓋因為其誕生之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燃燈。

燃燈端坐五莖青蓮花,身披大紅袈裟,上麵一盞盞金燈懸浮,遍撒輝光,照耀十方無量世界,**滌邪惡,鎮壓妖魔。

突然,洞外飛來一道虹光,上麵金輝四射,蓮花虛影盤旋其外,異香氤氳,燃燈佛祖白眉垂胸,眼眸半開半闔,如坐苦禪。

飛虹襲來,左掌上托著的一盞琉璃盞毫光閃爍,飛出一道晶光,將飛虹卷落,煙霞散去,顯露出一卷聖諭。

燃燈佛祖睜開神眸,綻放金燈異彩,照亮乾坤,盯著聖諭,看了一刻鍾,而後輝光斂去,恢複了古井不波的神情。

“二位教主所托之事,燃燈豈敢不尊”

聲音圓潤,如同珠滾玉石,玉落銀盤,叮咚清脆,妙若黃鶯。

話音剛落,聖諭化為一片金霞散去,再無一物殘留,這是西方二聖已經得了回複,表示知道了。

燃燈佛祖麵色陰沉,隨後從蓮台上起身,來到洞外,古木參天,鬱鬱蔥蔥,芝蘭香蕙,瑤草奇花遍地,珍禽啼鳴,婉轉動聽。

佛祖來到一株菩提樹下,菩提樹枝幹金黃,葉脈泛金,枝葉堅硬似庚金,氣須垂落,恍若瓔珞,流光溢彩,枝端結著無窮果實,卻是菩提子。

燃燈摘取了一顆菩提子,上麵有星輝月華閃爍,這是星月菩提,狀如金蟾,故名金蟬子。

“合該是你的機緣”

燃燈端詳著這枚菩提子,頭頂佛光浩大,祥雲累簇,金蓮萬朵沉浮,金燈萬盞點綴其中,一尊佛陀金身端坐佛光雲海之間,周身檀金之色,眉心一盞琉璃盞印記,卻是琉璃金身。

佛陀朝燃燈合十道:“如此,貧道就替道友走一遭,日後憑借此番功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未可知”

燃燈聞言,嗬嗬一笑,笑道:“那就多謝道友了”

琉璃佛陀笑道:“你我本為一體,何來如此客氣,貧道去也”

說著,化虹投入金蟬子之中,隨後金蟬子化作一道白虹,望靈山而去。

“道門之中,在煉丹之術中,提煉鉛汞煉丹而生成的“聖胎”,經過三百日後胎兒誕生,被喻作‘金蟬脫殼”這樣才能成就仙道。

貧道倒是希望此番也能夠遇此吉祥,逢凶化吉,再造無量功德,善哉,善哉”

燃燈留下這麽一句話,隨後入了圓覺洞,打坐參禪。

婆娑淨土,無量妙境,靈山聖地,如來**,這日雲淡風輕,風和日麗,鳳凰和鳴,神龍盤旋,大雄寶殿上空瑞氣千條,祥光萬重,天花亂墜,地湧金蓮。

如來佛祖突然高宣一聲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話音剛落,大雄寶殿上落下一道流光,閃出一個和尚來,手握佛珠,眉清目秀,周身光明縈繞,麵朝如來拜倒:“弟子金蟬子拜見我佛如來”

如來歎道:“昔日,貧道入佛,也是尊駕親手授予印記,形如師尊。如今你入我門下,也是該了此因果”

卻是如來知道現在的金蟬子乃是燃燈古佛的分身,昔日自己成就佛陀果位時,正是燃燈古佛親自授予印記,相當於如來之師,欠下了因果。

如今燃燈分身拜如來為師,卻是了結了因果,所以釋迦摩尼有此一說。

隨後,世尊端坐九品蓮台,寶相莊嚴,威德無比,威震諸天,法指一彈,一枚印記飛落金蟬子額頭,金光熠熠,毫光綻放。

“如此,你當為本座門下第二弟子,名號就依你本名【金蟬子】,你意下如何?”

世尊微開法口,盯著金蟬子。

諸佛、諸菩薩不明所以,大為吃驚,心中詫異:此人究竟何方神聖,居然可以越過世尊九大弟子,位置僅次於迦葉佛之下。

金蟬子明眸放光,嗬嗬一笑,朝世尊言道:“弟子願意,拜見師尊,願師尊早證混元,萬劫不壞”

世尊大喜,言道:“善哉,善哉你且平身!”

言出法隨,釋迦摩尼與燃燈之間因果了結,渾身一陣,天際垂落萬千華彩,浩浩****,形如飛瀑。

轟隆——

世尊如來大德圓滿,腦後智輪顯化,大若畝田,輝光堪比日月光輝,其中億萬眾生端坐蓮台,念誦,為如來祈福,讚歎如來大德。

頭頂白虹越發粗壯,浩大似匹煉,天降曼殊花雨,地湧無量神泉,億萬諸佛吟唱,讚歎如來**。

文殊觀照世尊如來,隻見其周身被瑞氣華彩圍攏,至妙之氣從虛無滲出,無時無刻加諸其身,福壽祿臨身,身擁大氣運、大功德,前途不可限量,心中讚歎,欣羨不已。

“怕是因果了結,道行再進一步了,佛門蒸蒸日上,道門如今卻是萎靡不振此下去,如何是好?”

文殊師利菩薩心中如是想到,對道門前途充滿擔憂。

“哈哈,本座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當真是可喜可賀”

世尊如來隻覺得自己對天地法則的運行更加清晰,似乎曾經遙不可及的大道至理,如今唾手可得,伸手即至,心中大悅,哈哈大笑起來,聲浪滾動,似雷音炸響,十方世界震動,龍象嘶吼,孔雀飛舞。

如此這般,金蟬子就成為如來座下第二徒,僅次於摩訶迦葉,尊號‘金蟬子’。

就這樣,金蟬子在靈山妙境修行,不時聆聽世尊**,如此過了百餘年。

佛祖釋迦牟尼佛居於靈山大雷音寶刹之間,功參造化,道行高深,威震三界,群魔畏懼,仙佛敬仰,主持佛門大教千百年,功德無量。

一日,佛祖喚聚諸佛、阿羅、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僧、尼等眾言道:“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寶盆,盆中具設百樣奇花,千般異果等物,與汝等享此盂蘭盆會,如何?”

概眾一個個合掌,禮佛三匝領會。

關於盂蘭盆會的緣起,卻是:當初佛祖住舍衛國祇園精舍時,他的‘十大弟子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以佛眼照見其亡母轉生餓鬼道中,因沒有吃的而瘦得皮包骨頭。

目犍連為報母親哺育之恩,心中難受極了。他便以缽盛飯給母親送去。

可是,母親左手抓缽,右手搶飯,飯還沒有吃進口,就化成了火炭。

目犍連悲號涕泣,跑去求教佛祖,聆聽妙法。

釋迦摩尼對目犍連言道:“你母親罪孽深重,非你一己之力可為。爾之孝心誠然天地為之感動,但天神和地祗對此也束手無策。”

目犍連悲慟不已,哀求佛祖指點迷津。

佛祖不忍,言道:“爾欲救己母,須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這天,以百味飲食、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等放置盆中,虔心供養十方大德僧眾,如此眾生感大德,虔誠讚頌,可消爾母之罪孽,解脫其苦厄。”

目犍連聽後,即按佛祖所說的去辦理。他的母親果然脫離餓鬼之苦,往生天上,享受福樂。

目犍連又對佛祖說:“弟子目前得以脫離了苦厄,其他眾生也能如此嗎?”

佛祖釋迦摩尼回答說:“無論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宰相大臣、三公百官、萬民庶人,凡是行慈孝者,隻要采取以上辦法,都能使現在的父母無病無痛,亦無苦惱,長命百歲;使亡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邊。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此法,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此後,目犍連與後輩弟子,皆歡喜奉行盂蘭盆法,此盛會逐漸成為佛門宣揚其大德的最佳手段。

如今,如來開此盛會,諸佛、諸菩薩欣喜無比,紛紛讚歎佛祖大慈大悲,超度亡者,功德無量。

如來卻將寶盆中花果品物,著阿難捧定,著迦葉布散。大眾感激,各獻詩伸謝。

福詩讚曰:

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納彌深遠更綿。福德無疆同地久,福緣有慶與天連。

福田廣種年年盛,福海洪深歲歲堅。福滿乾坤多福蔭,福增無量永周全。

祿詩讚曰:

祿重如山彩鳳鳴,祿隨時泰祝長庚。祿添萬斛身康健,祿享千鍾世太平。

祿俸齊天還永固,祿名似海更澄清。祿恩遠繼多瞻仰,祿爵無邊萬國榮。

壽詩讚曰:

壽星獻彩對如來,壽域光華自此開。壽果滿盤生瑞靄,壽花新采插蓮台。

壽詩清雅多奇妙,壽曲調音按美才。壽命延長同日月,壽如山海更悠哉。

眾菩薩獻畢,請如來明示根本,指解源流,願聆聽無上**,清澈其心。

如來聞言,當即微開善口,敷演**,宣揚正果,講的是三乘妙典,五蘊楞嚴。

但見那天龍圍繞,花雨繽紛,異香飄渺,飛龍在天,白象踏地,鸞鳳和鳴,一片祥和。

正是:禪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萬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