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算計他人,哪知被算

第算計他人,哪知被算

東極青華大帝,乃是闡教太乙真人所領神職,號稱‘太乙救苦天尊’,與佛門‘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針鋒相對,共同把持幽冥地府的管轄權,直接將天庭架空。

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太乙救苦天尊端坐九色七寶蓮台,座下九頭獅子口吐瑞火,簇擁寶座,其頭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照耀大千世界,眾多真人、力士、金剛神王、金童yu女恃衛在他身旁。

大帝手持楊柳,蘸著甘露灑瓊漿以救苦度亡,正是:

東極青華妙嚴宮,紫霧霞光徹太空;千朵蓮花映寶座,九頭獅子出雲中;南極丹台開寶笈,北都玄禁破羅豐;唯願垂光來救苦,眾等稽首禮慈窖;施食功德不思議,孤魂滯魄早超升

想當初為了應對佛門地藏王菩薩立大誓言入主幽冥地府,元始天尊采納慈航建議,選門人入主地獄,為玄門眾仙求得一線生機,與佛門相抗。

當時,慈航言道:“我等蒙師開化,受福天堂,施功無極,恩不可量。弟子觀三界之中,苦海之內,無量眾生,橫遭厄難、罪網牽纏,異類尋情、難逃生化。弟子欲仗威光,分身三界,救度尋情,唯望至尊,觀心慈湣。”

爾時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升七寶座,放大光明,普集萬靈,與天教化。

十方天尊、帝君元君、丈人聖人、萬萬仙眾,俱來詣座,聽宣妙法。

於是梵王稱善,帝釋欣歌,仙樂自響,隨光而至。

於是元始天尊,微起法身,言道:“萬物吾生,萬靈吾化,遭苦遭厄,當須救之。不須汝威力,化身救度。

此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數。

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邪;或為仙童y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或為天師道,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曹,或為男子女子,或為文武官宰,或為都大元帥,或為教師禪師,或為風師雨師。

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今告汝知。”

慈航聞言,重奏曰:“此之威神,有無量變化,如何得至我師禦前。”

元始天尊告曰:“汝可舉聲,唱太乙之名,使仙官齊詠,自然應化現身。”

於是慈航眾仙等,尊其教旨,齊聲稱詠太乙救苦天尊之名。

忽見,帝君班中,有童子一人,步步躡於蓮花,稽首至天尊前。

奏曰:“弟子乃太乙,為我師開化說法。吾集相聚形,聽宣妙音。天中快樂一時,地下動經萬劫。三界之中,群生受苦,高聲呼喚,苦哉苦哉。”

旋繞天尊禮拜,俯伏乞下天關。

於是眾仙見童子奏對,泣淚滴衣,哽噎歎言。

“天上快樂,地下受災;輪回報對。何時清閑”

元始天尊告太乙曰:汝行願慈悲。眾生受苦,依汝行願,分身救之。”

童子喜笑,再拜而退。

眾仙觀見童子化一天尊,足躡蓮花,圓光照耀,手執柳枝淨水,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

又見天尊化一帝君,躡蓮花,手執如意,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

又見帝君化一真人,足躡蓮花,手放神光,上通九天,下通九地,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

又見真人化一女子,身著火錦襯衣,披發跣足,躡於蓮花,手執金劍,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繞於身形,乘空而去。

慈航見之,奏天尊曰:“此聖威德,變化救生,從何而有。甚劫修行,惟願應機,為眾宣說。”

天尊曰:“此聖在天呼為太乙福神,在世呼為大慈行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

汝可秘之,不可盡述。”

是時慈航聞天尊言,閉目定神,彈指叩頭。

咒曰:

“元元之祖氣,妙化九陽精;威德布十方,恍恍現其真。

三九揚風出,徘徊離始青;恭敬生瓊液,奉之免渴饑。

萬靈當信禮,八苦不能隨;積行持科戒,提攜證玉京。”

這就是太乙救苦天尊成道的經過,始自元始天尊在清微天**,此事被記載於道經《太乙救苦護身妙經》之中,為道教玄門諸仙所信奉。

若遇到困難,隻要祈禱天尊或誦念聖號,即可“解憂排難,化凶為吉”,亦可“功行圓滿,白日升天”。

大帝愁苦之際,天際垂落一道祥光,現出一尊女仙來,卻是慈航門下楊嬋是也。

隻見其二八妙齡,明眸皓齒,眉如遠黛,眼如杏仁,眼中波光流轉,秀外慧中,一身黃衣輕罩,體態輕盈,纖塵不染。

掌中托著一盞明燈,燈台宛若蓮花綻放,次第開放,燈焰嗶啵,黃豆大小,卻是威力無窮,蒼穹似乎都要被融化,周圍散發圈圈光暈,光明浩大,萬邪不侵。

“弟子拜見師叔,願師叔萬壽無疆,仙福永享”

楊嬋來到蓮台前,行禮問候道。

青華大帝見之,麵露歡喜,言道:“師兄已然證道成聖,前些時日也已經開辟道場,安居清微天,你不隨身伺候,卻是為何來此?”

楊嬋打個稽首,畢恭畢敬道:“不敢欺瞞師叔,弟子此番前來,卻是師尊親自囑咐,因此不敢偷懶,前來告知師叔。”

來還有此種緣由,那你且細細道來”

太乙救苦天尊腦後青輪高懸,亮如明鏡,明鑒善惡,菁華滾動,長生之氣雲集,威武不凡,讓人欣羨不已。

“西方佛門欲要傳經東土,此事已經征得大師伯同意,以償還人、禪二教在封神之劫中欠下的因果。但是,傳經途中,西方二聖心懷鬼胎,卻是需要提防,隻許傳經,不許動搖我玄門根基。

今日弟子傳口諭,就是為了此事而來。”

楊嬋修行日久,早已對四教七聖之間的交鋒略知一二,因此此番前來,卻是一路奔波,不敢懈怠偷懶,唯恐誤了大事。

太乙救苦天尊自己就親身經曆過封神之劫,哪裏會不清楚其中的蠅營狗苟,卻是不好細說,心下歎息,問道:“此事關係重大,想來師尊和師兄怕是有了萬全準備,倒是不需要貧道憂心了。

隻是西方傳經之事,與我坐鎮地府有何關聯?”

楊嬋稟報道:“師叔可知這次傳經之中有一關鍵人物與師叔有因果未了?”

青華大帝聞言,大吃一驚,言道:“這是怎麽說的?”

修道之人最忌諱與人結下因果,若是善果還行,要是結下不死不休的因果,那才難辦,除非一方身死道消,否則永無寧日。

楊嬋答道:“封神之劫中,媧皇宮靈珠子身犯殺劫,需要降世為人,紅塵曆劫,充當伐紂先鋒官,這就是拜入師叔門下的哪吒,也就是如今的三壇海會大神。

這哪吒身犯殺劫,這劫數卻是應在骷髏山白骨洞石磯娘娘身上,其徒弟碧雲童子被哪吒所射出的震天箭射死,因此起了衝突。

最終,師叔用九龍神火罩將石磯娘娘煉成原形。

這石磯娘娘本體乃是天地玄黃外生就的頑石,經曆過地風水火之劫,上千年日月精華照耀,才通靈化為石磯娘娘。

隻是石磯娘娘福緣淺薄,氣數將近,死於封神之劫,靈魂上了封神榜,做了【月遊星】。

而那頑石被放置在東勝神州花果山上,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

不久之前裂石而出,入了須菩提門下,如今修道有成,回了花果山,做了那一方妖王。

如今此節正應在此人身上,此人乃是佛門欽定的傳教護法,此番其欲來地府鬧事,正好了結師叔與其的因果。”

太乙真人聽完,心中劃過一道閃電,心領神會,知道卻是機緣至矣,合該斬去一屍,道行大進,心中歡喜,言道:“既然如此,你且細細將這番謀算如何操作說道說道。”

於是,楊嬋將慈航所言娓娓道來,二人在妙嚴宮之中商議起來。

這一日,那孫猴子在本洞分付四健將安排筵宴,請六位結拜妖王赴飲,殺牛宰馬,祭天享地,著眾怪跳舞歡歌,俱吃得酩酊大醉。

送六王出去,卻又賞犒勞大小頭目,尚在鐵板橋邊鬆陰之下,霎時間睡著。四健將領眾圍護,不敢高聲。

隻見那美猴王睡裏見兩人拿一張批文,上有“孫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說,套上繩就把美猴王的魂靈兒索了去,踉踉蹌蹌,直帶到一座城邊。

猴王漸覺酒醒,忽抬頭觀看,那城上有一鐵牌,牌上有三個大字冥界”。

美猴王頓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閻王所居,何為到此?”

那兩人道:“你今陽壽該終,我兩人領批,勾你來也。”

猴王聽說老孫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麽朦朧,又敢來勾我?”

那兩個勾死人隻管扯扯拉拉,定要拖他進去。

那猴王惱起性來,耳朵中掣出寶貝,幌一幌,碗來粗細,略舉手,把兩個勾死人打為肉醬。

自解其索,丟開手,輪著棒,打入城中。

唬得那牛頭鬼東躲西藏,馬麵鬼南奔北跑,眾鬼卒奔上森羅殿,報著:“大王,禍事,禍事外麵一個毛臉雷公,打將來了”

慌得那十代冥王急整衣來看,見他相貌凶惡,即排下班次,應聲高叫道:“上仙留名,上仙留名”

猴王道:“你既認不得我,怎麽差人來勾我?”

十王道:“不敢,不敢想是差人差了。”

猴王道:“我本是花果山水簾洞天生聖人孫悟空。你等是什麽官位?”

十王躬身道:“我等是陰間天子十代冥王。”

悟空道:“快報名來,免打”

十王道:“我等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悟空道:“汝等既登王位,乃靈顯感應之類,為何不知好歹?我老孫修仙了道,與天齊壽,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為何著人拘我?”

十王道:“上仙息怒。普天下同名同姓者多,敢是那勾死人錯走了也?”

悟空道:“胡說,胡說常言道,官差吏差,來人不差。你快取生死簿子來我看”

十王聞言,即請上殿查看。

悟空執著如意棒,徑登森羅殿上,正中間南麵坐下。

十王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來查。

那判官不敢怠慢,便到司房裏,捧出五六簿文書並十類簿子,逐一查看。

皞蟲、毛蟲、羽蟲、昆蟲、鱗介之屬,俱無他名。

又看到猴屬之類,原來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甗蟲,不居國界;似走獸,不伏麒麟管;似飛禽,不受鳳凰轄。

另有個簿子,悟空親自檢閱,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方注著孫悟空名字,乃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

悟空道:“我也不記壽數幾何,且隻消了名字便罷,取筆過來”

那判官慌忙捧筆,飽掭濃墨。

悟空拿過簿子,把猴屬之類,但有名者一概勾之。螟下簿子道:“了帳,了帳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

那十王不敢相近,都去翠雲宮,同拜地藏王菩薩,商量啟表,奏聞上天,不在話下。

這猴王打出城中,忽然絆著一個草紇繨,跌了個蝤踵,猛的醒來,乃是南柯一夢。

才覺伸腰,隻聞得四健將與眾猴高叫道:“大王,吃了多少酒,睡這一夜還不醒來?”

悟空道:“醒還小可,我夢見兩個人來此勾我,把我帶到幽冥界城門之外,卻才醒悟。是我顯神通,直嚷到森羅殿,與那十王爭吵,將我們的生死簿子看了,但有我等名號,俱是我勾了,都不伏那廝所轄也。”

眾猴磕頭禮謝。

自此,山猴多有不老者,以陰司無名故也。

美猴王言畢前事,四健將報知各洞妖王,都來賀喜。不幾日,六個義兄弟,又來拜賀,一聞銷名之故,又個個歡喜,每日聚樂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