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資源無底洞

蘇聯人同樣不想學習裝甲騎兵戰術,但卻是基於蘇聯規模世界第二的強大工業生產能力與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他們認為在年產一萬輛乃至更多坦克的強大產能支持下,裝甲戰術如果設計得過於精細,反而會增大指揮與配合的難度,與之相比,“簡單的戰術+恐怖的數量”更加符合蘇聯的建軍思想......

與重視裝甲戰術的德蘇兩國相比,美英法意四國的重視程度明顯差了很多,研究了一年多都沒得出明確的結論,那時二戰都已經開打了。而相對來說,工業基礎不足、戰場也都是基建極差的爛地的日軍倒是最適合學習裝甲騎兵戰術的,而日本的決策層也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但是日本此時原有的一千多輛戰車已經幾乎損失殆盡,雖然因為和海軍方麵當初達成的秘密協議,國內戰車的產能遠遠超過曆史同期,但要想再生產出足夠的數量並形成戰鬥力依然需要一段時間,尤其鬼子還因為之前戰鬥中的不佳表現而對坦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樣一來等到新型戰車投產後,生產線必然還得重新調整,於是就更慢了,而已經轉入全麵反攻的中國軍民卻是絕不會給他們這個時間的......

裝甲騎兵戰術的各種問題連外國人都看到了,馬仲英自己當然也不會意識不到,當初他提出這一戰術的時候就對胡衛東說過這種戰術也就在一段時期內作用較大,隻要中國完成工業化(注1)、甚至隻是初步的工業化(第二產業的總產值超過第一產業總產值3倍以上)。這種戰術就差不多該淘汰了。

不過,對於中國工業化之後需要采用的裝甲新戰術。馬仲英與那些外國同行卻有著不同的意見,比起被稱為“陸戰之王”的坦克,自行火炮與搭載步兵跟隨坦克作戰的裝甲輸送車(其實也就是機械化步兵)受到了他的特別重視。前者是考慮到中國的空軍發展再快,要想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也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即使發展起來了也肯定是戰鬥機優先,轟炸機、攻擊機等對地攻擊的機型要想趕上先進國家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因此發揚自胡衛東開始的“大炮兵主義”傳統很有必要,此外大口徑重炮也隻有製造成自行火炮後才能解決在惡劣路況下的機動性難題;而對機械化步兵的高度重視。則主要是為了發揮中國步兵天下第一的傳統優勢,同時也可以作為快速反應部隊用來應付未來可能的小規模軍事衝突乃至局部戰爭。

此外,無論是自行火炮還是裝甲輸送車,都比同檔次的坦克要便宜得多,尤其是裝甲輸送車,一般來說還不到坦克造價的三分之一,這對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成為發達國家(注2)的中國來說。無疑也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事實上即使是馬仲英的裝甲部隊建設方案對於眼下的中國來說依然有些過於超前了......

雖然因為胡衛東這幾年來的努力,中國的工業與科技基礎相比曆史同期強了不是一點半點,而且也從外界獲得了甚至超過曆史上新中國建國初期蘇聯援助的大量設備技術乃至於人才,但中國的基礎還是畢竟太過薄弱了......

據胡衛東此時估計,中國最快也得到二戰結束以後才能實現所有類型裝甲車輛的完全自主生產(這還是在設計圖紙由胡衛東提供的前提下。所以隻說生產不說設計。),至於完全換裝並統一後勤標準,編成一個有著完全戰鬥力的裝甲集團軍,則還要等上5-10年,而想要像曆史上冷戰中後期的美蘇這兩大超級大國一樣擁有數以萬計的坦克。那就更加遙遠了......

但就在胡衛東為自己不能早日看到這一天而感動遺憾的時候,遠在美國的毛澤民卻突然發回了一個令他欣喜若狂、甚至一度因此有些患得患失的特大喜訊......

注1:書中的標準是工人(含礦工和農業工人)數量超過農民3倍以上。這一標準隻適用於大國,小國因為不需要也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係和產業部門,隻能根據勞動生產率來評判工業化程度,後麵“初步工業化”標準與此同理。

注2:以中國當時的人口總量,將全世界的經濟總量全都集中到中國,才能勉強讓中國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何況現實中無論如何也隻可能主要靠中國自己的力量來發展經濟?事實上,考慮到當時中國不足30%的識字率(因為民國時期缺乏可靠的統一數據,因此對於平均識字率到底是多少一直都沒有定論,30%是最高的一種說法,但更多的說法中識字率卻都隻有15%,甚至不到10%,也即是說全國有初小文化的總人數不到1億人,而小學讀完了、或者有同等學力的也就幾千萬,這一比例甚至不如清末。),光是普及教育就需要一代人的時間,因為第一代人隻來得及將教師的缺額補足,由此來推算的話,哪怕中國可以一直無限量地免費獲得同時期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機器設備,中國也至少需要兩代人、也即是30-40年時間的努力才能成為發達國家,何況現實要比這個殘酷得多,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與設備花錢也買不到不說,次一等的也需要花高價,更重要的是,別國也在不斷進步,而我們卻需要在後麵苦苦追趕,因此這一過程自然就更漫長了。此外,人口太多還意味著中國在成為發達國家之前,必須先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而老霸主很顯然不可能拱手讓出這一寶座,這無疑由進一步增大了中國複興的難度......

忍不住吐槽一下,曆史上因為老蔣逃到台灣,帶走了大量知識分子和識字的國軍官兵及其親友,總數不下400萬人,再加上當時識字率本就遠遠高於大陸(由於日本人打下的基礎,台灣當時已經基本普及了小學教育。)的台灣省,新中國等於是平白丟了幾百萬質量較高的識字人口,以至於建國初期甚至找不到足夠的小學教師,結果光是普及教育就花了兩代人的時間......

與之相比,台灣卻可以直接跳過普及教育這一難關,再加上老蔣帶到台灣的大量金銀外匯(其實這筆錢數額雖大,但大都被老蔣用作軍費在幾年內很快花光,台灣經濟起飛主要還是靠美國的援助。)以及數額驚人的美援(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如果具體分到各個國家,數額都比不上台灣所得。),更加關鍵的是台灣並不像大陸那樣在先進科技和設備方麵長期受到西方的封鎖,有了這樣好的條件,早在1945時人均收入就已經超出大陸平均水平3倍的台灣經濟發展不起來才是怪事。事實上即使是人均,大陸與台灣的差距現在也已經較當初縮小了很多,因此拿台灣所謂的經濟成就來擠兌從“一窮二白”走出來的新中國,其實反而是在打灣灣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