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四道難關(二)

不過,比起中高級人才,相對普通的熟練工人反而是更難解決的問題,據胡衛東估計,若能完全消化這次引進所增加的龐大工業產能,中國的工業實力將很可能達到曆史上1957年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新中國的水平,而1939年的工業勞動生產率肯定不能與戰後的水平相比,因此需要的工人隻會更多,而此前立下大功的“技工速成法”卻愈發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

技工速成固然可以迅速讓一個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在3個月到1年的時間內獲得通過分工協作實現相當於合格技術工人的工作能力,但卻也不是什麽人都能突擊培訓出來的,其中的關鍵在於文化程度,一般來說高中畢業生當中可以有七八成在半年內培訓合格,而初中畢業生能在1年內培訓合格的比例也就六七成而已,至於小學畢業生,那得腦子非常聰明的才行,而且培訓時間也普遍長得多,而如果小學都沒畢業,除非是吳運鐸這樣的天才,否則還是建議先進學校繼續讀書比較好......

而與曆史上解放後的新中國相比,現赤色黨旗下的各大邊區全部加起來也就1億多人口,而且大部分還是原本相對落後的地區,即便有不少愛國青年乃至專家學者排除萬難,從淪陷區和國統區慕名來投,但折算下來最多也就相當於曆史上解放時四分之一個新中國的水準,加之各個邊區建立都沒多久,大部分土地還都是剛剛收複的,普及教育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哪兒有這麽多受過教育的青少年啊?尤其現在胡衛東還在中原邊區努力推行六年製義務教育,這就需要大量的教師,同時為了早日獲得抗戰勝利。十五集團軍等赤色黨旗下的各支部隊也在不斷擴軍,這又需要大量的知識青年,三方麵一起搶人。本就不夠的知識青年就更加短缺了......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胡衛東可謂是三管齊下,一是推廣先進的管理方法,提高每個工人的工作效率。需要的工人數量自然就相對減少了;二是呼籲廣大青少年努力學習,並鼓勵自學成才和跳級現象,以盡可能地縮短教育年限。盡管胡衛東明知這樣做會有不小的弊端,但目前他並沒有更好的選擇;這三嘛,卻是打起了幾十萬日軍戰俘的主意......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政府就一直十分重視教育,幾十年下來已經收到了不錯的成效,日軍官兵也因此普遍都有較高的文化程度,雖然因為日本的工業化程度較其他列強都低。日軍官兵的文化素質與德國、美國等先進國家的軍人還有一段距離,但比起中國軍人、以及同樣是後進工業國的蘇聯卻已經強了許多,日軍之中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兵,都肯定有小學畢業以上的文化程度,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則更是文化程度更高的初中畢業生。至於軍官、哪怕是最低級的軍曹(類似於中國班長的“伍長”不算軍官),則往往都有高中以上學曆。

有較高的文化程度作基礎,將日軍戰俘培訓成技工的難度自然相對要低得多,不過日本畢竟是敵國,所以一開始胡衛東並未起這個念頭,隻是對於日軍戰俘當中那些原本就是技術工人的家夥善加利用,後來因為蘇援的關係對高級技工的需求量大增,胡衛東才開始考慮將其中文化程度較高(至少高中畢業)的家夥培訓成高級技工。直到這次大引進導致普通技工都供不應求之後,胡衛東才決定對日軍戰俘開始全麵培訓,以暫時補上這個缺口,再說讓他們到工廠進行勞動改造,經濟上也比去當苦力要實惠得多,雖然工廠的條件要比工地好得多,但是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還得保證產品質量,同樣輕鬆不到哪兒去。

語言不通是個問題,但日軍戰俘之中本就有一部分精通漢語,讓他們擔任管理人員或者傳授技術,問題就迎刃而解,而且日本人學習漢語的速度也至少比那些西洋人快得多。而日本人特有的極強服從性更是令胡衛東輕鬆了很多,雖然鬼子剛被俘虜的那一陣反抗情緒還是挺強的,但隻要當時將其氣焰打下來,之後就全都乖乖聽話,幹活的賣力和認真程度就連為了自己祖國工作的中國工人看到後,都感到汗顏......

日軍戰俘隻是一個開始,此後還有更多的其他外國人來中國做工(詳見後文),這一方麵幫中國應了急,另一方麵則無意中讓胡衛東此前一直擔心的某個隱憂意外地提前解決了,這個問題還要從工業化本身說起......

作為一個穿越者兼軍工專家,可以說當今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像胡衛東這樣深知一個農業國想要實現工業化是多麽地不易。首先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機器設備,沒有數量足夠而且門類齊全(小國不必要)的機器設備,工業化就無從談起,而對於農業國來說,想要快速實現工業化而不被先進國家越拉越遠,就不能隻是自己悶頭發展,而必須從國外大量引進技術和設備,如果運氣好有外國援助,那麽這個問題解決起來自然就相對簡單了許多,事實上曆史上後進國家實現工業化的幾乎都或多或少地受過外國援助或者變相援助,比如明治維新後獲得了英國援助的日本和戰後獲得了美國援助的韓國,而蘇聯則利用了1929年經濟危機、還與一戰後被非軍事化了的德國進行秘密合作,至於曆史上的新中國,雖然蘇援的設備都得自己花錢購買,而且開價偏高,但光是門類齊全這一點,就應該承認這是“援助”而非通常的國外采購。相比之下,這個時空的中國無疑已經更加圓滿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不過,光是有了機器設備,是無法完成工業化的,因為機器還需要有合格的工人來操作,那些沒什麽技術含量的工作崗位還好,但對於製造業來說,終究還是有很多崗位需要掌握了足夠專業技能的工人......(未完待續。)

ps:這周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