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歐戰爆發

經過一番苦戰,克裏姆率軍將實力強勁的法軍成功擊潰,法軍陣亡、被俘和失蹤的人數多達10萬餘人,而義軍的傷亡也超過8萬(包括意大利人和誌願者),堪稱是克裏姆二次舉兵以來最慘烈的一戰,克裏姆也由此意識到一件事:隨著戰役規模的擴大,自己的天才指揮和麾下將士的英勇善戰所能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小,而列強軍隊武器彈藥和後勤補給的優勢則越來越大,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以後大兵團作戰中還是盡量要以多打少才行......

主力被擊潰後帶著幾萬殘兵逃跑的貝當被法國政府免去了總司令的職務,新任的總司令擔心法軍再被起義軍大量殲滅,上任之後馬上命令阿爾及利亞的法軍在援軍趕到之前全部固守據點,不要擅自出戰給敵人聚殲的機會,然而他卻沒有想到,吸取了中國革命經驗教訓的克裏姆發現法國收縮兵力固守要地之後,果斷將兵力分散下去,在廣闊的鄉村迅速擴大根據地。

雖然阿爾及利亞的鄉村與中國大不相同,不但無險可守、而且經濟成分也不一樣(主要以農場牧場的方式經營,不像中國主要靠收地租。),但在沒有敵人的情況下,根據地還是得到了極為迅速的發展。事實上,克裏姆之所以在利比亞大勝之後馬上回師。就是看到阿爾及利亞擁有利比亞所不具備的一個重要條件——人口,阿爾及利亞的人口是利比亞的足足六倍,並且也更靠近他的根基之地摩洛哥,克裏姆在利比亞撐死了也隻能征到十萬新兵,而在阿爾及利亞......

當法國的第二批援軍登上北非的土地之後,克裏姆已經解放了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超過六成的人口與超過八成的土地,麾下的“正規軍”總數超過30萬,而遊擊隊的數量更是達到了50萬人。

但是,法國對於北非的殖民地一直是視同本土一樣來經營的,無論如何也不能坐視其獨立出來。因此即便得知克裏姆義軍飛速增強的實力。法國政府也還是硬著頭皮向北非再次增兵,使得北非法軍的總兵力增加到了50萬,而此時終於徹底統一了西班牙的佛朗哥也竭盡所能地擠出了20萬大軍與法軍並肩作戰,再加上意大利為了奪回利比亞而派出的30萬大軍。克裏姆麵對的殖民軍總數達到了恐怖的一百萬。難道當年第一次起義的失敗又要重演了嗎?

不過幸運的是。與上一次起義的時候一戰已經結束不同,這次起義卻恰恰是開始於二戰全麵爆發之前,而這個時空歐戰的直接誘因則是羅斯福在194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獲勝。雖然小胡子沒有像曆史上那樣在這次總統選舉之前發動歐戰。讓羅斯福不像曆史上那樣可以利用戰爭威脅為自己狂拉選票,但或許是由於中國的大量訂單促進了美國的經濟複蘇,這個時空1940年的美國經濟呈現出了自大蕭條以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全國gdp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這令羅斯福的支持率一路攀升,最終毫無懸念地贏得了大選,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連任三屆的總統......

再次連任之後,終於放開了手腳的羅斯福對外日益強硬,德國與蘇聯兩國首當其衝,前者被逼著還債,後者則受到了更加嚴厲的經濟封鎖。相對來說,蘇聯畢竟自己資源豐富,所以情況還好;而德國要想繼續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就必須與美英翻臉,以德國目前的實力,要是被美英占了先手,那這場戰爭恐怕剛開始就輸定了,因此小胡子決定搶先動手。但是在此之前,德國卻必須先掃除後顧之憂......

1940年11月15日,雖然意識形態尖銳對立,但在反對英美一事上卻存在著共同利益的德國與蘇聯終於如曆史上一樣秘密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規定:

條約締結雙方保證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彼此間施用武力、侵犯或攻擊行為。

締約一方如與第三國交戰,另一締約國不得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

締約雙方決不參加任何直接、間接反對另一締約國的任何國家集團。

條約有效期為10年。

除互不侵犯條約外,蘇德還簽訂了一份秘密附加協議書:

波羅的海地區如發生領土或政治變動時,立陶宛北部疆界將成為蘇德權力界限,在這方麵,雙方將承認立陶宛在維爾諾地區的利益。

如波蘭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蘇德將大致以納雷夫河、維斯瓦河和桑河為勢力分界。維持波蘭獨立是否符合雙方利益,與及如何劃界,隻能在進一步的政治發展過程中才能確定。

在東南歐方麵,蘇聯關心她在比薩拉比亞(曾經屬於沙俄,此時卻屬於羅馬尼亞的一塊土地。)的利益,德國宣布她在該地區在政治上完全沒有利害關係。

雙方將視本協議書為絕密文件。

簽署了這份重要協議之後,吃下定心丸的小胡子終於決定對波蘭發動蓄謀已久的進攻,1940年12月1日4點40分,德軍聯合其附庸國斯洛伐克的軍隊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48小時內撤出波蘭領土。由於德國繼續堅持進攻,英國和法國於1940年12月3日向德國宣戰。而這時的蘇聯,則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條款,以及基於1921年簽訂的屈辱的《裏加和約》的不滿,在1940年12月17日出兵越過國境線,趁火打劫地從波蘭手中收複了寇鬆線以西的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注1)。

注1:這些土地是當初蘇聯初建時波蘭趁火打劫搶到的,同時還屠殺了數萬紅軍戰俘,現在卻被蘇聯以同樣的方法奪了回去,並且製造了“卡廷慘案”,也算是一報還一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