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其疾如風

短短十天之後,渡過恒河的中**隊就已經超過了30萬人,而聚集到加爾各答一帶的英印殘軍不過十萬多人,由於此時馬仲英的裝甲軍已經全部渡過恒河,還有航程超遠的轟-1提供空中支援,這股英軍陷入了既打不贏也逃不掉的絕境,最終迫於解放軍的強大壓力而全部投降。

由於渡江戰役勝利後東線的形勢已經十分明朗,胡衛東並沒有要方永樂的部隊東進與主力會師,而是讓他們向西進攻英屬印度的首府德裏,一方麵切斷西線英印軍的補給與退路,另一方麵攻占德裏具有極大的政治意義,可以進一步摧毀英印殘軍本就所剩無幾的戰意,並動搖英國政府頑固的立場。

雖然英印軍隊的主力大都已經派到了前線,但德裏畢竟是英屬印度的首府,守軍多少還是留了一些,再加上附近趕來的英印守備部隊乃至於一些親英土邦王公實力有限的私軍,湊在一起之後總數還是相當地可觀。

當方永樂的山地師向德裏外圍發起進攻的時候,敵人的總兵力居然達到了七八萬人之多,但此時中國空軍的一個飛行團已經進駐勒克瑙的機場,雲爆彈的噩夢再次降臨,城內的守軍無奈投降,而城外的則紛紛潰散,方永樂近乎兵不血刃地占領了德裏這座曆史名城。

自離開喜馬拉雅山區算起直到現在,方永樂山地師的減員總數不過兩千餘人,其中戰死戰傷的僅有七百多人,雲爆彈給英印軍隊造成的心理衝擊絕對是功不可沒,為此方永樂在向前指報捷的時候特地向軍工部門的同誌們表示了由衷的感謝

不過方永樂也知道秘密武器隻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有特效,因此在拿下德裏後他幾乎沒讓部隊修整,就下令繼續向西進兵以盡快跟王震會師。

而王震同樣敏銳地意識到了戰機,抓住敵軍因為補給斷絕和沒了退路而軍心大亂的機會大舉進攻,之前還能與王震兵團互有攻守的英印十萬大軍迅速潰敗了下來。

不過山區作戰固然對中**隊發揮戰鬥力十分有利,但同時也大大限製了追擊的速度,王震兵團的指戰員們雖然不惜體力地連續急行軍,卻還是讓敵人逃掉了不少,好在現在是和方永樂部東西夾擊,敵人就算能夠擺脫自己的追擊,也會撞上友軍的槍口

王震兵團在西線的大捷令英印軍的有生力量再次受到嚴重損失,在曼尼普爾戰役之前還有不下八十萬人的英印軍至此已經僅剩不到30萬兵力,而且其中超過一半都是還未訓練完成的新兵蛋子,其餘的也大多是印度土兵,來自英國本土或者英聯邦中其它發達國家的精兵總數不足兩千。

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的戰術變得異常大膽,前線甚至出現了輕步兵師推進速度比裝甲部隊還快的怪事,這讓胡衛東都不禁嘖嘖稱奇,一問之下才知道那些家夥居然直接利用火車將部隊運進敵人的縱深地帶,而坦克卻得等後麵的補給跟上,速度當然趕不上火車…。

正常情況下這麽做是非常危險的,且不說很容易自投羅網被人包餃子,哪怕隻是被人伏擊一下,損失都會異常慘重。

但是胡衛東的那些老部下卻認為敵人現在已經完全亂成一團,不太可能再有嚴密的防禦,而且就算火車遭到伏擊,隻要不在橋上,也最多損失一半,以英印殘軍現在那慘不忍睹的士氣和戰鬥力,半火車的中**隊就足以打敗敵人的一個師了,這可不是他們吹牛,真有中國一個團擊潰敵軍一個師的戰例,而且還不止一次

不過這也沒什麽好奇怪的,一方麵英印軍現在大半都是新兵蛋子,戰鬥力隻剩以前的幾分之一,另一方麵英軍連番大敗之後,印度士兵已經遠不像以前那樣敬畏他們,再加上印度赤色黨一直宣傳中**隊是為了解放印度而來,他們能有多少戰意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是能夠打贏的戰鬥,或許他們還能夠習慣性地服從命令,但是擺明了打不過,他們何必要為了英國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性命?何況,殖民地軍隊就連所謂軍人的榮譽感都遠比國防軍要淡泊得多(狗腿子可不是什麽光榮的事),指望他們在逆境下還能拚死作戰本來就是不現實的

別說是印度人了,就連來自本土的英軍情況也好不了多少,西方軍隊由於習慣了在良好補給狀況下作戰,因此一旦補給線被切斷就很容易喪失戰意,能撤則撤,撤不走又打不過的話就幹脆投降是十分常見的做法,而解放軍的連戰連捷和優待俘虜政策則進一步瓦解了他們的鬥誌。

而且中英戰爭打到現在,英國的下層官兵對於政府的怨念也越來越大,現在明明本土的戰局危如累卵,大家都想要回國保衛家園,政府卻不肯跟中國談和,而讓他們這些有心保衛國家的戰士不得不在萬裏之外跟中國人毫無意義地死戰下去,殖民地固然重要,但歐洲才是自己的家啊!

這些客觀情況使得前線部隊的冒險收到了奇效,但即使是最大膽的前線指揮官,也不敢無視那些鐵路大橋,且不說火車過橋時被炸的話一車人幾乎肯定全部完蛋,光是被炸斷後短時間內難以修複這一點就足以令人頭大了,而更令人頭疼的是,印度降水充沛、境內河川縱橫,因此鐵路橋特別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