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人道災難(上)

隻是由於西方工業國現在要麽與日本成了敵國,要麽雖為盟國但卻交通受阻,而兩個有購買力的中立國當中蘇聯是潛在敵國不說,還是一個石油出口國,因此印尼與東馬來亞石油唯一的出口對象就僅剩了中國一個,毫無疑問日本政府又得被宰一刀了,因為中國還能從蘇聯進口原油,而日本卻沒有別的出口對象,定價權在哪個手裏,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當然,為了避免將日本惹急眼,也不能搞得太過分,美國當初借巨債敲詐日本海島的後果就是前車之鑒,中國雖然不怕與日本開戰,但目前國內急需休養生息,無謂的戰爭還是盡量避免的好

當然,現在談這個還為時過早,但即使是眼下,日本席卷南洋諸島所獲得的好處也已經被中國分掉了相當大一部分,而中國赤色黨更在意的,還是盟國與軸心國死磕給了中國加速崛起的大好機會,反正在胡衛東等人看來,美國的綜合國力遠遠超過軸心國之和,最終的勝負應該沒有懸念,所以毋須擔心日本在戰爭中強大起來而對中國重新構成重大威脅。但隨著一個又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即使是深知美國戰爭潛力可怕的胡衛東,對二戰的結局也不像起初那麽確定了

先是1941年2月下旬,德國再次對不列顛島發起了大規模的空襲,而且與以往集中轟炸工業區(有段時間集中轟炸了大城市,但因損失過大而放棄了。之後一直以轟炸英國的工業區為主。)不同,這次空襲期間德國人竟然選擇了英國的水庫大壩作為轟炸的重點。這個時候英國本土大約有2600多座水庫,其中80%以上的水庫用於攔河蓄水,而這些水庫當中的絕大部分又都集中在不列顛島,雖然因為英國早就完成工業化的緣故,這些水壩基本都是堅固的鋼筋混凝土築成,而且由於垂直方向上的厚度極大,因此再大的炸彈也很難對其造成實質性的破壞,特別是那些較大的水壩,而且因為水壩頂部相對較窄。命中的難度也大。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直接攻擊水壩的正麵。

以常理來說,使用航空魚雷無疑是最佳的選擇,即便常規大小的炸不動,也可以特製出大號的由重型轟炸機投射。但英國人雖然沒有想到德國人真的會如此喪心病狂。卻也預先作了一定的防範。在那些較大的水壩上遊都布置了不止一道攔截網。以防止德國人完全不顧人道主義,通過攻擊英國的水壩來製造人為的洪災。

這樣一來,如果魚雷順流而下衝向大壩。就會撞上攔截網而提前引爆或者被兜在網內;而若是從下遊逆流而上,則更不可能威脅到水壩主體,水庫泄下的水流衝擊力何其巨大,就算不能將魚雷給衝走,也會令其提前引爆。

至於那些小型的水壩,由於水庫蓄水深度有限,航空魚雷投下去直接就沉底而被引爆了,更加沒法奏效,畢竟魚雷這種武器設計上是在海裏使用的,而海裏再淺的交戰水域,水深也遠非陸地上的那些小水庫可比,畢竟英國隻是一個小小的島國,就連最著名的泰晤士河,放到大陸上也什麽都算不上,可以想象英國的小河該小到什麽地步

因此德國人隻有使用航空炸彈才能威脅到英國本土的那些水壩,但航空炸彈可不是炮彈,從上向下墜落容易,讓其平飛可就難了,為此德國人讓雙發型轟1掛載了特製的5噸級“跳躍炸彈”。這種炸彈在水壩上遊釋放,投放前先在炸彈架上賦予它500轉/分的自轉速度,炸彈投下後會像小孩玩石頭“打水漂”一樣,在水麵上多次跳躍前進,可以在水麵跳過攔截網,而在接觸水壩時,炸彈利用自身的旋轉,向水壩水線下深入,在水線下炸出大洞。拱形水壩一旦在支撐點上被炸毀,強大的水壓將使水壩立即決口乃至潰壩。聽起來似乎很複雜,但由於德國轟炸機飛行員們精湛的技術,命中率超過30%並不是什麽難事

轟1即使是雙發型,機動性也至少比一般的水平轟炸機強得多,但是掛上重達5噸的大炸彈後,還是不可避免地笨拙了許多,如果英軍出動戰鬥機進行攔截,損失肯定難以避免,但是在德國空軍持續不斷的打擊下,昔日世界前三的英國皇家空軍早已虛弱不堪,根本無力與德國空軍派出的護航戰鬥機編隊抗衡,因此水壩防空的重任隻能落到英國的地麵防空部隊身上

然而,由於德軍轟炸機的投彈位置較高,轟1的堅固又早讓英國人記憶深刻,隻有射程遠、威力大的大口徑高射炮才有較好的效果,可即使有了近炸引信和炮瞄雷達,高射炮要想在與機群的對抗中占到上風也必須有足夠的數量作為基礎,四五十門都很勉強、往往要上百門才能基本保證水壩無憂。

但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大問題,德國空軍的轟炸機可以在不列顛島的2000多個水壩裏任意選擇目標發起攻擊,而英國無論如何也沒法拿出20000門大口徑高射炮來,何況那些核心工業區、造船廠等重要區域也同樣少不了大口徑高射炮的保護,因此實際上能夠調出來保衛水壩的防空部隊就更少了

結果可以想象得到,在德軍轟炸機完全不顧人道主義的野蠻攻擊下,英國數以千計的水壩在不到十天內先後決口、其中相當一部分潰壩,再加上2月份又是英國河流水位最高的月份,結果很自然地導致英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洪水泛濫成災,不列顛島上大片土地成為水鄉澤國,而且由於水往低處流的緣故,地勢較低的平原地區損失最為嚴重,而平原地區不是糧食產區就是城市工業區,都是英國本土最精華的地帶。

更要命的是,英國由於是氣候溫和的海洋性氣候,所以幾乎從來都遇不到像樣的洪災,抗洪的經驗遠不能與中國相比,使得洪災造成的損失更為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