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最後的交流(上)

Ps:感謝書友“李老老爺子”、“ghouLLI”、“llz432”和“nqm”投出的月票,今天是除夕,在此提前拜個早年,祝大家來年事事順心^_^

由於中國也準備采用59式坦克作為日後二十年裏中國的主戰坦克,即便采用了複合裝甲後外觀會有很大變化,但內行隻要一看負重輪就能明白。因此胡衛東便玩了一個心眼,他並沒有將設計圖直接給德國,而是故意露出破綻讓德國間諜將其偷走,這樣一來不但堵住了盟國的嘴,還有了與德國斷交的借口,畢竟納粹幹的那些罪行洗不幹淨,中國早點與其撇清幹係是很有必要的,反正就算斷了交,生意也還是可以照做的嘛!

坦克再厲害也怕飛機,但由於德國的Fw190B/c/D三款機型的性能已經幾乎達到了活塞式飛機的極限,提升的潛力不大,而且稍作改裝用於戰術轟炸也很不錯,所以戰術轟炸機的改進也沒有太大的必要了。至於戰略轟炸機,胡衛東不太了解,德國的國力也不支持,因此雙方最後一次技術交換的重點就集中到了未來的噴氣式飛機上麵。最終兩國的專家都有不小的收獲,中國的噴氣式飛機研製進度大為提前、而德國後來研製出來的噴氣式戰鬥機在可靠性方麵也較曆史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胡衛東選用煤油作為噴氣發動機燃料並提前展開研究的建議更是令德國獲益匪淺,曆史上早期的噴氣式飛機沒有專用的燃料,一般是汽油與煤油混合使用,由於汽油揮發性強、易燃易爆的缺陷,早期噴氣式飛機的事故率奇高。如果能夠提前能夠將航空煤油搞出來,無疑能夠大大降低飛行員的死亡率。

此外,胡衛東還說了三個後來對二戰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點子,一是近炸引信不但可以用到高射炮彈上對付飛機,也可以用來對付地麵部隊。殺傷效果非常驚人,就好像高射機槍和小口徑高射炮對付地麵部隊同樣給力一樣;二是與可以導致近炸引信提前觸發而不能炸到真正目標的無線電幹擾機,雖然這類電子對抗的辦法一旦被敵人了解就很容易破解,但初次使用的時候還是可以收到奇效的,如果利用得好,完全可以讓敵人的主力艦隊遭受致命打擊;三是預警機。雖然目前德軍缺乏好的飛機平台、雷達技術也不能與曆史上預警機發明時的水平相比,但是至少80公裏的警戒範圍還是可以做到的,再稍微改進一下就能達到120公裏以上,這樣大的警戒範圍已經足以令敵人從海麵或地麵上發起的任何偷襲提前暴露,並及時讓己方的飛機升空迎敵,隻是預警機對於飛機更多、而且也有大型運輸機作為平台的美國價值更大。所以德國何時將其拿出來很值得斟酌......

至於海軍裝備方麵,中方沒給德國多少幫助,但卻從德國獲得了兩項看似不起眼但卻相當重要的技術。一是可以取代氧氣魚雷的過氧化氫魚雷,這能夠令航空魚雷這種已經被中國海軍淘汰了的武器重新變得很有價值,並由此大大增強中國的海防力量;二是用於潛艇上的通氣管技術,這個發明的價值更大。

冰島戰役中德國雖然取得了相當驚人的戰果,但從戰役的目的來看。他們終究還是失敗了。而且水滴形潛艇長距離航行時速度反而慢於老式船形潛艇的弱點也逐漸暴露了出來,並因此導致兩艘昂貴的水滴形德國潛艇先後被美軍擊沉。

為了解決這個嚴重影響水滴形潛艇戰略機動性和生存能力的巨大弱點,一位德國的工程師提前(曆史上要到二戰後期,那時德國已經差不多大勢已去了。)想出了給潛艇裝上通氣管的辦法。

這樣一來,潛艇就可以在水下開動柴油機,需要的空氣由通氣管引入,產生的廢氣也由通氣管排出,潛艇不再需要上浮就可以進行充電、甚至直接用柴油機驅動在水下航行(當然通氣管狀態下航速會慢一些),不但長距離航行時不會再因為頻頻上浮而影響航速,而且潛艇的隱蔽性較前也會有一個極大的飛躍。雖然伸出水麵的通氣管和潛望鏡一樣能夠被敵人的機載雷達發現,但所需的距離畢竟要近得多,實戰中這種危險更是幾乎可以忽略了......

胡衛東也是這才知道自己畢竟是個外行,對現代潛艇隻是一知半解,若非德國人主動說出來。沒有實戰的中國潛艇還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才能發現這個問題,果然需要才是科技進步的最大動力啊!當然話說回來,二戰時期的通氣管技術含量並不是很高(注1),中國將來一旦發現,很容易就能發明出來,若非如此,德國人也沒那麽好心。

不過即使如此,胡衛東還是投桃報李地給德國人出了一個能夠進一步增強潛艇隱蔽性的好主意,那就是在通氣管頂端裝一個無線電波的小型探測器,用它來專門接收厘米波或者毫米波,由於二戰時期能夠偵測到潛艇的雷達就這兩個波段,而當時又還沒有微波通訊,因此隻要接收到這一波長範圍的無線電波,就一定是來自於敵人的雷達。同時再將探測器設置成選定波長範圍內的無線電波隻要強度超過一定值就會自動向艇內發出警報,就可以提前對敵人的雷達作出預警,而在敵人的飛機和反潛艦艇靠近之前就下潛隱蔽起來......

注1:現代潛艇的就另當別論,因為各國的反潛能力遠非二戰時期可比,所以潛航深度要大得多才能相對安全,而且通氣管也不敢伸出海麵過多,其隱蔽性、強度乃至監控(曾經有中國潛艇因為海上風浪大導致海水灌進通氣管令其自動關閉,而艇上發電機仍在運轉,在極短的時間內消耗了大量氧氣【氧氣消耗超過三分之一,艇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就足以導致人體重度缺氧窒息了。】,導致艇上官兵全體窒息,釀成重大海難的嚴重事故發生。)都有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