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法國之殤

而更重要的是,差點被德軍打到烏拉爾的蘇聯人不但贏得了喘息的機會,而且自己幾乎沒出半點氣力就又將上百萬平方公裏的失地拿了回來,同時侵蘇德軍因為主力西調的緣故,即使在退守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國一線後仍然兵力不足,令蘇軍事實上又有了再次發動反攻的可能,這對德國的威脅甚至要比盟軍登陸更大......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小胡子的瘋狂也確實是把雙刃劍,成功地殲滅近百萬盟軍固然是一個輝煌的勝利,但因為對維希法國軍隊大量倒戈、也無力鎮壓住法共遊擊戰的拙劣表現,小胡子斷然將這個傀儡政府解散,則被後人認為是其二戰期間最大的失策之一。

維希法國政府雖然無能,而且其中不少人都是蛇鼠兩端的騎牆派,但是它的海軍和空軍多少可以分擔一點德軍的壓力,盡管大部分時候是出工不出力,也至少比沒有要強,維希法國政府被解散之後,它的海軍和空軍為了自己最後的一點榮譽,紛紛將飛機炸毀、軍艦炸沉,甚至還有一小部分逃出國去加入了對德堅持抗戰的“自由法國”,這無疑進一步增大了軸心國與盟國之間的實力差距。

不光是軍人,法國的各個階層都隨著維希法國政府的解散而徹底拋下了僥幸心理和對德國人的幻想,堅持抵抗德軍侵略的法共和“自由法國”由此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到1946年底的時候,法國境內的法共遊擊隊盡管遭到了德軍的瘋狂圍剿,總人數依然膨脹到了40萬以上,而海外的“自由法國”軍隊總數也第一次超過了10萬人。

也就是說。小胡子的意氣之舉不但令德國失去了不小的助力,還為自己製造了更多的敵人,同時為了鎮壓法共的抵抗活動和防備盟軍再次登陸,小胡子還不得不持續增加駐法德軍的兵力,到1946年底的時候已經多達50萬人以上。這對兵力本就已經嚴重不足的德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無奈之下,德國政府隻得從少年和婦女當中大量征兵,雖然暫時解了燃眉之急,卻令德國的工業生產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並嚴重透支了德國的發展潛力。同時隨著兵員質量的迅速下降,德軍戰鬥力的優勢也開始迅速消失......

但是,因此損失最大的終究還是法國人,自從小胡子改變對法政策以後,遭到屠殺和逮捕的法國人迅速增加,僅僅1946年就有上百萬法國人死於德軍的直接鎮壓或者在集中營中不明不白地死去。德軍的殘暴激起了法國人更加激烈的反抗,而這又招致了德國人更加殘酷的鎮壓。最終,這個時空的法國並沒有像曆史上那樣因為早早投降而保住元氣,反而成為二戰期間人員死亡最多的幾個國家之一......

雖然諾曼底登陸先勝後敗,最終賠進去了好幾十萬精銳部隊,但是美軍在其他幾條戰線上卻都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使得羅斯福的支持率雖然一度有所下降。但還不至於要被彈劾下台。

在太平洋上,美軍繼續大舉反攻,先是從日軍手中奪取了斐濟群島、湯加和薩摩亞,然後尼米茲又利用日本人對於本土安全的擔心,擺出由此進攻北麵的吉爾伯特群島和馬紹爾群島、然後直接撲向日本四島的架勢,迫使日軍在北麵重點設防,但這時美軍卻轉而向西邊的美拉尼西亞群島發動進攻,先後攻占了新喀裏多尼亞島、新赫布裏底群島等地,由此美軍向北可以進攻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向西可以進攻澳大利亞、向南可以進攻新西蘭,完全奪取了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略主動權。而日軍卻是防不勝防。

1946年美軍在太平洋上一共隻傷亡了40多萬人,其中陣亡和失蹤的人數不到6萬,而日軍的永久性減員人數則超過30萬人,另外還有不下30萬人受傷,至於艦艇和飛機的損失。雙方的差距就更加懸殊。

日本政府花費重金從中國采購的1500架殲-1戰鬥機雖然表現比零式戰鬥機好了不少,但由於日軍飛行員平均素質的迅速下滑,而且殲-1相較美軍的兩種主力戰鬥機而言,綜合性能上其實也並沒有什麽優勢,再加上數量也實在是少了一點,因此這些中國飛機投入戰場上後並沒有能夠扭轉戰局。而當f-80噴氣式戰鬥機投入太平洋戰場後,日本空軍和海航的飛機就更是無力抗衡了。

眼見這麽下去必敗無疑,日本政府無奈地派出密使訪問美國,希望能夠以日軍主動讓出新西蘭為條件與美國達成和議,但是卻被美國政府斷然拒絕。雖然迄今為止遠遠超出預期的人員傷亡和軍費開支令美國國內的反戰呼聲日漸高漲起來,使得羅斯福心底裏也不再堅持一定要軸心國方麵無條件投降,但他的心理底線卻是回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的狀況,最多隻能同意日本繼續保有那些原本歸其所有、卻在戰前的幾年裏被美國勒索掉了的島嶼。雙方的心理底線差距如此之大,顯然議和是沒有指望的,就算損失再大,兩國政府也隻能繼續打下去......

而就在這個時候,眼見日本明顯已經撐不住的中國政府為了避免盟國過早獲勝,同意賣給日本一些足以改變戰局的利器。其中最主要的兩樣,一是殲-2噴氣式戰鬥機,單價50萬美元,在1947年內分三批交付,總共600架,其中首批為150架,二是水滴形潛艇,一共23艘,也是在未來的一年內分批交付,總金額高達1.5億美元以上。除了武器,還有一筆巨額的交易是農業機械,其中光是手扶拖拉機就有20萬台以上,這些農機的進口對於日本來說同樣意義重大,若沒有這幾年裏的農業機械化解放出大量的農村青壯,日本早就兵源枯竭了,哪兒還能堅持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