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逼宮退位

天子一怒,當是天下都要為之顫動。十五皇子稀裏糊塗的死在西北荒漠,竟於緣由,哪怕是三兩句說辭也沒有。

卒!

死後竟是連個理由都沒有,連個普通農家的奴隸都是不如。

好在其他奴隸都會寫有:“難受役痛,倦疲至死”;又或是“半路累卒”等等之類的話。

唯獨李牧塵一個人沒有說明原因。

張陳偉乃是流放之地的老大,奴隸的死因皆由他記載上傳至朝廷,他總不能寫將他派去“赤紅流沙”,然後被流沙吞沒,連屍骨都沒有。

隻不過他萬萬沒有想到,隻因他寫下的一個“卒”字,到最後卻要了自己的性命。

第二天。

朝堂上一片死寂,群臣們低著頭,啞然不語,李牧塵的消息近乎一夜之間傳遍所有臣子的耳中。

他們亦曾聽聞唐王震怒,連夜派出一支羽林軍前往西北,並有狄仁傑親自前去查明情況。

李牧塵雖然遭到貶黜,但他在唐王心中的地位依然分量很重,短時間內沒人能夠動搖。

“列位臣工,昨夜朕接到西北傳來的訊息,朕看完之後痛心疾首,因為牧王他死了,死的不明不白。”

唐王知道列位大臣已是聽聞了風吹草動的消息,但李世民還是想與他們說來。

台下寂靜無聲,今日朝堂不曾議論朝政,僅是“牧王身死”一事足可議論月半之久。

“他是朕的兒子,縱然有萬般過錯,卻如今他死了,為什麽死了?沒人知道。諸位皆為帝國中樞大臣,難道連一句話都沒有?”

李牧塵死了,當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之人當屬晉王派係;那些和李牧塵成為莫逆之交,或良師益友之人,無不痛心傷感。

怎奈木已成舟?人死不能複生,他們唯一能做的便是節哀順變,自然心中免不了的有著哀歎與悲傷。

晉王李治,知曉竊喜卻也不敢**心中想法,隻得隨其他臣子一般,低著頭露出我很悲傷的樣子。

表麵上平靜,其實心裏咒罵於他,這條打不死的蟑螂終於死了。

看著昔日的臣子們,無論他們說些什麽也好,然而,他們一個個跟啞巴似的不說話。

唐王已無心理會朝政,說道:“朕累了,退朝吧!”

……

李牧塵客死西北之地的消息,先經有皇城傳播至朝堂之上,再由朝堂傳至民間市井,傳播速度之快,近乎在不到五天時間傳遍長安城的每個角落。

晉王府!

李治召來各路謀士,正於密室中會談。所商之事無非李牧塵慘死西北。

此事,晉王早已知曉,他派出的人於月前將消息帶回來。

當初聽聞後,李治心中確有幾分悲傷,再怎麽說他也是自己的弟弟。然而,當悲傷的心緒退卻後,一股欣喜若狂的喜悅感油然升了起來。

“今日,本王召集各位前來,想必各位也猜到了,沒錯,此次密談便是‘牧王身死’之事。”晉王李治說道。

在座之人,並不會為李牧塵的死而感動難過。相反的,他們等待這一天已經好久好久,當初加入晉王府,便是為了追隨晉王問鼎天下,成為一朝大臣,享受萬人敬仰的感覺。

然而,由於李牧塵從中阻攔,使得他們的計劃一再擱淺。晉王的帝王之路也不得不拖後延遲。

若非晉王一手謀劃,派人陷害李牧塵,他也不會在西北流放之地,遭到張陳偉的暗害,派往“赤紅流沙”,最終一去不複返。

隻不過,這僅僅是外人知曉的一切,哪裏知道李牧塵已然在西涼國落穩腳跟,糊裏糊塗地當上了星月樓的大老板。

也許,這就是世人所說的‘造化弄人’吧,山無絕人之路,李牧塵從高高在上的王爺,淪落為乞丐奴隸,如今更遠離家鄉,遁逃他國。

“如今李牧塵已經客死他鄉,淪為流沙中的孤魂野鬼,接下來便是召集各位商量下一步的計劃,不知各位有何高見?”晉王李治問道。

吳王和牧王被視之為兩個大山,而今這兩座大山已經被鏟平殆盡,是時候為接下來鋪路了。

“眼下最大的障礙也已經清除,能夠威脅王爺您的兩個人先後死去,如今的長安城已無人能夠抵擋您的腳步了。”有人說道。

晉王陷入沉思當中,他心中又何嚐不想要加快腳步,唯有將太子之位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夠保證萬無一失。李治想要的不是九成的把握,而是百分百的成功。

晉王冷著臉,說道:“本王又何嚐不是這麽想的,可眼下父皇並無立儲之意,倘若貿貿然逼迫他立選太子,反而會適得其反。”

李治非是愚蠢之人,二十多年來,他蟄伏潛藏,韜光養晦,終於走到了今天,他打敗了所有敵人,更是不會小不忍則亂大謀。謀定而後斷,是他一貫秉持的風格。

此時,另有人說道:“王爺顧慮之事在理,陛下最不喜受到他人的逼迫和威脅。當初,勃遼國大將軍鐵世文便是威脅大唐安危,企圖顛覆帝國霸業,可結果呢,陛下禦駕親征,近乎以雷霆萬鈞之勢踏平了勃遼國。”

晉王點頭,可他的神色看上去一點兒都不覺釋然,李牧塵已死的消息他早就知道,障礙被出的欣喜勁兒也已經過去,心中的憂愁頭緒湧了上來。

至今縈繞他心房的一件事,便是李牧塵離開長安的時候,曾經與他說的話。

四年之約!

李牧塵和袁天罡都曾經說過相同的話,四年之後,將有一場大的改革,更是一場血雨腥風的無情廝殺。

太宗皇帝執政二十三年,四年之後,便是整二十三年,太宗駕崩,新皇登記,廟宇高堂之上必定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的屠殺。

他心憂愁之事,正是四年之後,到底會發生什麽事情?難道會有新的敵人出現?那麽新敵人又是誰呢?

晉王心中的惶恐,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加。他不知道為什麽李牧塵和袁天罡說出這樣的話,但絕不是偶然說起,更不知他是如何知曉未來的事情,可是有一點能夠確定,那便是‘四年之約’是自己的人生轉折點。

轉折點上,要麽一朝飛天,直入淩霄大殿,君臨天下;要麽永墮深淵,陷入閻羅君殿,生死煎熬。

“如今陛下身體骨一天不如一天,可依然不著急選立新的儲君,看來他的心中尚有幾分對李牧塵的感念,明知道他這輩子不可能再回去,卻始終抱有不可能的希望。”有人說道。“反觀王爺您,這段日子裏麵,為陛下分憂解難,可陛下對您的寵愛似是不冷不熱,實在令人難解。”

晉王又何嚐察覺不到,此次回歸,唐王對他好像有著防備,與自己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起初,本以為不討好李世民的心,到後來才發現,乃是他故意為之。

那人的話引來現場眾人的一致讚同,不乏朝中臣子們感受最深。明明是晉王出力最多,可是到了最後,僅是賞賜謝古玩玉器、綢緞銀兩,並無真正的實權。

不似李牧塵那般晉封九珠親王,靜心園再次封閉,並無再開啟的準確,此類種種,不見任何加封太子的趨勢,使得晉王愈發的著急。

“方才張大人所言極是,殿下!如今您的寵愛已不複從前,必須要做打算啊。”

其下謀士已經按捺不住,想要出人頭地。

“有何妙計?”晉王反問道。

“效仿魏王,逼宮退位!!”那人說道。

“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