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桶金

抱著一大捆皮子回到住處的餘喬開始琢磨著怎麽才能把這些一兩銀子買來的皮子賣到幾倍的高價。做飾物當然是第一選擇,方才上街的時候餘喬注意到,那些在街上走動的女人們,大多都是在頭上插一根簪子,有錢的就插金的玉的,沒錢的就別一根銀簪,更有甚者就是用一根木簪了事。真是浪費了女人的天賦啊。

皮子被仔細的分了類,沒有雜毛的白色兔毛是最好的材料,無論做成什麽花型,那都是最搶眼的。這類毛茸茸的東西其實最招女孩子喜歡了。找房主的那位大娘借了針線剪刀,餘喬先動手剪下幾條來,很快就縫製成了幾個小毛球。然後再將這些毛球兩個一對並在一起,接下來隻要給這毛球下麵安上一個木製的柄,一個小發卡就做好了。

村裏雖然沒有專門的木匠,不過山裏人多少都會做一點木匠活,餘喬很容易就求一個來寫信的獵戶幫她做了許多長短不一的目簪。餘喬挑出其中最短的幾根將自己做好的毛球縫上。這做成發卡不過食指長短,配上毛茸茸的小球,看起來別提有多可愛了。餘喬自己都很有帶上幾個的衝動。

當然,這種隻是最普通的,餘喬頭腦裏還有很多花樣,不過這些都還要費些功夫,以前在家的時候餘喬就用珍珠自己做過頭飾,不過現在她就是想用珍珠她也弄不來啊,現在她也隻能在花色和款式上做文章了,緊趕慢趕終於在下一次集市開始前將那一大堆毛皮都變成了各種飾物。這第一批成品都是餘喬自己製成的,可費了她不少心思,所以在推銷上也是不能馬虎的。長的水靈的夙瑤第一時間被餘喬拽過來做模特。

穿著素色衣衫的夙瑤,頭發被疏的服帖,兩側的發絲被攏了梳成兩條小辮,幾條毛茸茸的兔毛順著發絲垂了下來,腦後挽了一個飛雲髻,幾個毛球發簪錯落的插在上麵。就連她耳朵上也粘了帶流蘇的兔毛耳環。至於為什麽要用粘的,那也是顯而易見的,她那個老爹難道還能記得從小要給姑娘打耳洞嗎?

餘喬還刻意找了輛品相好的驢車,這走在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夙瑤身上。

等到了地方,餘喬迅速將一個折疊的木頭架子撐開,然後將各種花樣的頭飾倒了出來,這一大堆樣子精巧的頭飾,立刻就吸引了路人的目光。在加上夙瑤這個活招牌,餘喬這裏還沒有收拾好,就有人前來詢問了。

餘喬將袖子一挽,扯著嗓門就叫嚷開來。“都來看看啊,發簪揮淚大甩賣啊。小的十文錢,大的十五文錢。”

餘喬這裏剛開始吆喝,就有一個婦人拿起一根發簪習慣性的砍價。

餘喬頓時將臉一垮。“大姐,我都說了揮淚大甩賣了。您說,您見過這麽漂亮,還這麽便宜的發簪嗎,我們這真是賠本賣了,隻為了回點本。不好意思了,我們這是統一價,誰來都是一樣。”看來這不管什麽時代的女人都喜歡討價還價啊。

那婦人略顯尷尬的從荷包裏數出十文錢,然後拿起一根發簪走了。這隻要有了第一個,後麵買的人那就是絡繹不絕了,餘喬讓夙瑤給客人拿貨,她來收錢,兩人忙的不亦樂乎,一整天,兩人連一口水都沒有喝過,整整一車發簪,還沒到傍晚就賣的差不多了,餘喬粗略的估算了一下,這一天下來她最少賺了三兩銀子,雖然這還比不了她在京城的一頓飯錢,不過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將她的總資產翻了四倍,那也是很不容易了。

不過餘喬也知道這樣的生意最多再做一次,也就該停了,這小城還吸收不了這麽多的頭飾。接下來她要做的生意那必須細水長流才能行呢。餘喬打算發動全村的婦女給她打工製作消暑的涼茶,然後推銷到街上的茶館酒樓,她還沒有那閑心自己去支攤賣涼茶。現在季節正好,上山有好多草藥都正是收獲期,這涼茶方子是餘喬通過中藥方改進的,裏麵加入了不少花草茶,增加了涼茶的口味和觀賞性。

今天掙的錢,餘喬留下了一半,另外一半,餘喬打算用作那些婦女們的工資。她也沒打算將這事做得太大,也就是能一邊掙錢,一邊等她師父回來也就是了。所以她才做回她的老本行,要不別的什麽不能做啊,她就是開始犯懶了,之前半個月沒日沒夜的做頭飾,可把她給累壞了。她雖然覺得不管做什麽,東西隻要新奇,那就能賺錢,可是她沒那心思啊,他她還是弄點自己熟悉東西來做吧。省事,不費腦子。

傍晚的時候,餘喬帶著夙瑤吃了頓好的,這才在天黑之前回到了村裏。這村裏的人習慣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別看天還不晚,可是大多數人家都已經休息了。

回到家,餘喬將燈點上,坐在**開始數錢,這數銅錢其實比數銀子過癮多了,再加上這些東西都是靠她自己的雙手的勞動換來的,那更是別有滋味了。

“一共是四千三百二十五文錢。”餘喬自言自語的說道。她又拿出一根皮繩,將專門數出來的兩千文錢用繩子穿了,係好放在一邊。這些是本錢,箱子裏剩下的就是她和夙瑤的生活費了,以後她們終於可以好好吃飯了,想想自從跟著師父出來之後她的生活狀況,她真的很想嚎啕大哭,不知道她會不會因此而長不高,或者營養不良呢。

不過,不管怎麽說,她這第一桶金總算是掙到了手。接下來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正好她也趁這個機會好好研究研究顧碩的病情,這幾個月看似輕鬆了下來,可她還是無法放鬆自己啊。

算了,不想了,餘喬搖搖頭。睡覺,睡覺,有什麽事明天再說。她直接把錢箱往被窩裏一放,一隻手摟著錢箱跟周公一起數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