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密立儲君

汴京大內睿思殿東偏殿中,李綱、許景衡、趙仁、趙勇為首的諸位宰執在等待皇帝的召見。皇帝常在此與他們議事本是平常之事,大家在候班時也會說些各自聽聞的趣事,議論下朝政,可今日氣氛卻十分凝重,連一向沉穩的許景衡都麵露焦慮之色,李綱不住的歎息,而趙勇更是坐立不安,手中的茶杯拿起又放下,全都撒在衣襟之上還不自知。趙仁卻不時的看向門口,好像在等待著什麽、

西偏殿中也同樣聚著不少人,有太上皇夫婦、前帝趙桓、皇後朱淑真和幾位皇妃、大宗正肅王趙樞、景王趙杞為首的有王爵的兄弟及其他兩係數位宗王,令人奇怪的是今天被削爵的趙構也出現在殿上。他們的心情似乎也不平靜,一身道服的太上皇趙佶臉上神色幾番變幻,看不出是憤怒,還是無奈,幾次想離座要前往後殿,卻被太後鄭紅梅所阻。

趙桓多次欲與趙樞搭話,可欲言又止,顯然其心中有諸多疑問想要詢問,可又覺無從說起。被削爵的趙構匆匆被召進宮,到現在也不知何事,眼中都是迷茫,搞不清皇帝將一班宗室都喚來是何事,看著門口的兩個站殿力士發呆。反倒是旁係的幾個宗王麵色平靜,坐在一邊眼觀鼻鼻觀心在那養神,這也是他們上朝站班的標準姿態。

睿思殿是內書閣,也就是皇帝的禦書房,日常處理朝政的地方,平日裏都由幾個小黃門伺候著。而今天卻隻有內侍省都知見喜在殿中,且離著皇帝的書案遠遠的,一臉的哀傷,其實殿中這麽多人隻有他知道皇帝今天召見眾人的目的——立儲,而這往往是一個時代終結的開始!

在見喜眼中,今年皇帝的所為似乎都是該做的事情,可在看來皇帝更像是在安排自己身後之事。他親自為兩個女兒挑選了夫婿,給自己到了婚娶年齡的長子訂下了親事。前去龍德宮的次數比往年多了許多,盤恒的時間也更長,甚至可以和太上皇喝著小酒聊上一整天,而說得往往都是他以往認為的‘廢話’。

坐在龍椅上趙檉親手書寫著繼位詔書,他做的認真又從容不迫,選立太子之事其實早有朝臣委婉的提出,卻沒有得到他的回應。而今年趙檉決定親征女真,雖然他知道自己貴為天下之主,再沒機會出現在沙場上,也會得到最為周密的保護和照顧。但事情畢竟是萬中有一,刀槍無眼,而世界上死在征途中的帝王也不再少數,他不能不防。

趙檉現在有三子,長子趙謙為皇後朱氏所出,次子趙詘生母為德妃蕭氏,三子趙諍生母為貴妃耶律氏,這些年來朝野和族中對哪位皇子入主東宮猜測不斷,爭論不休,但是他對此都是一笑了之,從未做出暗示,對幾個孩子也是一視同仁,這讓外界的疑惑更重,甚至是懷疑趙檉不立儲君是貪戀帝位。而對於儲君選誰,朝野之中也是各執一詞,但並不是始終不變。

當初有人認為皇長子趙謙為嫡出,隻要無大過必會繼承大統。可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因為皇帝出身並非嫡長子,因此一直有人質疑,而依著皇帝的性子,定會從其他皇子中選擇一個繼位,以顯示‘帝位是賢者居之’,為自己‘正名’。

而隨著‘讓位風波’的結束,皇後被迫稱病,後族驅逐出京,人們又開始唱衰皇長子,認為這一切都是皇帝為了給另外兩名皇子掃除障礙而為。這時儲君最熱門的人選就變成德妃所出的趙詘。因為隨著朝中官員的更新,當年潛邸之臣紛紛上位,大家口中雖不說,但是心中誰都知道德妃和皇帝的感情最深。且其因為同樣出身潛邸,和軍中和內廷大佬們關係極好,其子繼位定會得到朝臣普遍支持,能順利繼位。

但隨著皇帝北巡與契丹貴族公祭黑山後,人們的看法再次改變。他們認為大宋現如今內政平穩,百姓安樂,動亂隻會來自於那些歸附的異族,而皇帝為安撫契丹也許會將皇位傳於三子趙諍。雖然德妃也是出身契丹貴族,但其身份顯然不若貴妃餘裏衍蜀國公主的地位高。

不論外界如何猜測,其實趙檉心中早已有定論,無論是出於傳統還是血統,如果不出現意外帝位終屬於皇長子趙謙。而他遲遲不肯立儲,一則不願因此而引起朝臣們的拉幫結夥,圖謀不軌;二則趙檉也需要考量長子能不能擔當大任,是否具有成為一國之君的品德,能不能通過自己的考察。

而趙檉也在著力培養趙謙,隻是方式不為人接受。他沒有在宮中專門請名師教導,而是將其送入宗學完成基礎教育,消除其特權思想;其後又令其隱姓埋名進入講武堂學習軍事,讓他熟悉軍事的同時,也接受鍛煉,不至於成一個聽到槍響都會嚇得不知所措的懦夫。

在趙謙完成學業後,趙檉又將其送往漠北接受邊陲霜刀雪箭的洗禮,其服役兩年後,如今其已經轉入鎮州製置司擔任參軍,同時接受陳東的教導,學習如何治國的同時,也沾染些陳東身上的剛正之氣。趙謙的表現目前來說還令趙檉滿意,因此他決定在親征之前將其立為太子……

“見喜,你過來!”趙檉寫完兩份詔書又親手用璽,將兩份詔書卷好分別放入幾上的兩個精致的金質盒子中,才叫見喜過來。

“陛下,已經準備好了,是否現在便封存!”見喜急忙湊了上來說道。

“不,宣眾人進殿!”趙檉搖搖頭說道。

見喜立刻招呼在殿外候著的小黃門們分別傳諭,時間不長眾人依序進殿,女眷則隱於簾後,施禮後皇帝賜座,大家齊齊的看向皇帝等待下文。

“女真擾境,犯我龍威,朕欲親征金國!”趙檉掃了眼眾人沉聲說道。

“陛下……”眾人聽了雖在意料之中,但還是要勸的,可剛出聲便被皇帝製止。

“朕意已決,眾卿勿需再勸。此次出征山高路遠,時日長久,且刀槍無眼難免有失,為此朕決定先行立儲,以防不測!”趙檉朗聲說道,底下立刻噓聲一片,皇帝的決定太突然了。

“朕已選定儲君,為防紛爭決定仿效當日昭憲太後預定‘金匱之盟’舊事,將繼位詔書藏於金匣,分藏於行營和太後兩處。若朕西行,則由行營派出使臣回朝,由太後當朝中眾臣之麵開啟金匣取出詔書,擁立儲君繼位。”趙檉說完不等眾人回過味兒來,讓見喜捧著兩個匣子請大家過目,當然詔書是不能看的,隻是讓他們看到匣中不是空的。

“今日朕請太皇、太皇及族中兄弟和諸位宰執前來就是做個見證,見喜當麵封存!”趙檉不等眾人進言,讓他們過目後便令見喜將兩個金匣封閉。

見喜領命就當著眾人的麵將金匣上鎖,以蠟油密封,然後又加火漆,再貼上封條加蓋禦璽,然後將其中一個金匣交給了簾後的皇太後鄭紅梅收藏。而這個時間眾人的目光都沒有離開兩個金匣,共同見證了立儲的經過,但讓大家鬱悶的是居然不知道匣中詔書的內容,更不知儲君為何人。

“恭賀陛下,國有儲君!”儀式完成,大夥兒雖然都被皇帝蒙在鼓中,但是客氣話兒還是要說的,遺憾的是無法向儲君道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