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集訓

‘士不先教,不可用也’,同樣軍官不教也不能用。忠勇軍中多是些出身‘低微’的平民組成,文化素質不高,他們即沒有受過普通教育,也沒有受過現代專業的國家軍事教育,就是想學也沒有啊!軍官多是在本軍中一點點培養起來的,後果就導致他們法理解自己經驗以外的東西。士兵們往往會取笑那些對未來戰爭思考的人是自作多情,甚至加以嘲笑和排斥。

這對於一支軍隊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火器作戰在這個時代就是新鮮事務,根本處借鑒,全憑他們的摸索、研究和總結。如果有些人依然墨守陳規,依然抱著這個時代的戰術不放,對軍隊的危害將是致命的,所以趙檉不得不時時警惕。

因為趙檉知道指揮員是一個將、一個旅、甚至一個都的最高長官,他代表的一支部隊的意誌,他不僅完成著部隊所應承擔的任務,也對部隊中每個人承擔著責任,也就是上要對得起國家,下要對得起戰士,這才是指揮員的職責。人常說,沒有能的士兵,隻有能的指揮官。這句話有些偏頗,但是這句話也正確地反映了指揮員的作用與責任。

一場戰鬥的勝利或者一個戰爭的勝利,指揮員起著決定性作用,他決定著戰爭的走向,統領著整個部隊的意識。指揮員隻有了解戰士、了解部隊,才能駕馭這支部隊,才能指揮這支部隊。他必須有調動部隊各部門間的資源,充分揮每個人的作用能力,才能將部隊最大程度揮出部門的戰鬥力。所以,指揮員的職責對於整個部隊具有決定性作用。

一個夥長升為一個隊長可能還覺不出有什麽特別,尤其是在大部隊集體作戰行動中。但是由隊長升為都頭就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了,他就不僅是一名軍事指揮官了,還要管理手下的一百多號士兵。他們的吃喝拉撒要管,喜怒哀樂要問,平時還得組織他們訓練、學習。戰時指揮他們衝鋒...

同樣到了指揮使一級管的更多了,他不光是管的人多了,事情多了,營一直是作為忠勇軍基本獨立作戰單位,經常需要獨當一麵。由於武器配備的多樣化。人員專長都有了一定的偏重性,在執行戰略戰術任務中往往成為不可或缺的主攻力量,而指揮員就應該具有獨立指揮能力和較高的軍事素質了。

指揮員肩上的責任可以說非常沉重,指揮戰鬥的勝利是指揮員的勝利。失敗也是指揮員的失敗,而失敗的同時又使指揮員承擔更大的責任,這個責任不僅是指揮上的責任,也有心靈上的譴責。當你的戰士一批批地在你的指揮下到下,那個時候再嚴厲的懲罰也法抹去心靈上的譴責。

而解決的辦法就是要求指揮員不斷的學習。讓他擁有應具備的能力,這也是趙檉一直想在軍中建立一所培養軍官的學校的本意。如今這次擴軍是忠勇軍到現在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在大批新兵入伍後依然要想提高和保持戰鬥力,就需要一支有力的基層軍官隊伍,成立軍官教導隊便是必然的選擇。

現在先麵臨的要問題是先搭起新軍的骨架,這個問題趙檉已經思考了很久,軍中能夠獨當一麵的人選都已調離,必須有合適的替代者但是能夠掌控全局的人人選沒有,他隻能自己兼任主帥。雖然不免落人口實,可現在也想不了那麽多了。趙恥是唯一還在的老軍都指揮使,副帥之職非他莫屬。都虞侯一職在忠勇軍中一直空缺,其實這個職位也相當重要。

都虞侯,最初出現在唐代後期。當時藩鎮節帥以親信武官為‘都虞侯’、‘虞侯’,於軍中執法;同時在中央軍中也設有此職。西魏時,置“虞侯都督”,後世沿襲。隋為東宮禁衛官,掌偵察、巡邏。到五代時。都虞侯為禁軍高級軍官,後梁有六軍馬步都虞侯,後唐以後為侍衛親軍的高級軍官,有侍衛親軍馬步軍司都虞侯、殿前司都虞侯、侍衛親軍馬軍司都虞侯、侍衛親軍步軍司都虞侯四種都虞侯,為各司的第三把手,僅次於都指揮史、副都指揮史,相當於現在的參謀長。

忠勇軍建軍初期,軍中沒有合適人選,隻是讓趙恥和趙禮作為參謀跟隨趙仁處理軍中事務,而作為近衛營指揮使的趙信其實一直實際做著都虞侯的工作。後來趙恥代理豹將都指揮使,趙禮卻在西征後一直留守大營,當其他人馳騁沙場建功立業的時刻,他卻默默聞,以致很多後進的職位都越了趙禮。而趙檉在兩年後一回大營,眼睛所見,耳朵所聞,讓他現趙禮正是都虞侯一職的最佳人選。

留守是一項最令人乏味的事情,領著些病弱看守營房,要是一般人也就做做日常工作,隨遇而安了。但是趙禮卻沒有消沉,他不但領著留守營的官兵改建了營區,還堅持嚴格的訓練,從不懈怠。而趙禮更是利用這段時間編寫了忠勇軍的《操典》,其中不但涉及選兵、練兵和軍紀條例,還對對與夏軍作戰的各個戰例做了總結,製定他們這支新型軍隊在各種地理條件下的宿營、作戰、訓練係統的進行了規範。趙禮便以自己另一個方麵的才能重新被王爺賞識,獲得了重用。

確定了最高領導層後,又布置工作機構,軍部下設參謀司、軍務司、輜重司、炮兵司和軍情司五個司令部。參謀司由趙禮兼管,趙智和趙孝回到了老本行,繼任輜重司和炮兵司;蔣飛依然主持情報司,趙義掌管軍務司,成了司令部最忙的人。龍將都指揮使王爺早許給了徐彪,竇俊、王衡、孫繼、柳彪也都升了職,成為其餘四將的主將。

近衛旅是王爺的親軍,旅長職務不高卻需要個能服眾且最得王爺信任的人擔任,軍事才能倒在其次了,可卻讓趙檉犯了難,選誰誰高興,選不上的一定認為王爺對自己不信任,最後趙檉決定按照大宋傳統讓見喜擔任,這個誰也說不出,沒有人再比喜爺得王爺信任了。

近衛旅其下設內衛大隊,兵員二百人,不過勤雜人員卻占了一半多;兩個外勤大隊擁有兵員八百人,這才是近衛旅最主要的作戰兵力。後設後勤支援大隊兵員三百人,由王爺的內侍惜福專管。最精銳和神秘的特種大隊,二娃雷振山當仁不讓成了這支部隊的頭領,可雖改成了大隊,卻仍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隻設二百個名額...

軍隊整編的事情一直在秘密狀態下進行,但詳情也隻有都指揮使以上的軍官了解,便是準備履新的那些中級軍官也毫不知曉,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在其部屬中挑選候補軍官和優秀軍士準備進入教導隊學習。這個命令很平常,因為在忠勇軍中軍官晉升都要進入教導隊培訓才能擔任新的職務,而有些人卻從中看出了端倪,因為此次挑選的參訓人數遠多於從前,且這次培訓不是由將組織的,而是直接進入軍主持的教導隊。從級別上說明王爺對這次培訓相當重視,而從參加人數上講忠勇軍可能要再次擴編。

這次組織的教導隊目的很明確,一是對士兵進行預選軍官培訓,因為忠勇軍在三年內氣吹的似的從三千多人展成四、五萬人的規模,從戰士到軍官更替周期太短,導致基層軍官嚴重短缺,素質較低,需要繼續教育;二是對基層軍官進行升職培訓,過去的教導隊多以培養第一任職能力為主要目標,從夥長升到隊長、都頭,到指揮使,基本上沒有接受過高一級職務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機會,而由教導隊再次培訓可以解決其缺乏上崗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有利於盡快勝任本職工作,縮短成長周期。三是要辦一個中級軍官提高班,對即將赴任的中級軍官們進行多方麵的培訓,使其熟知忠勇軍中各兵種的作用和特點,使其具備指揮協同作戰的能力,提高其戰術和戰役指揮水平。

趙檉的新年在忙碌中很快過去,正月十七各部外出人員全部歸隊。正月十八下達了整編的命令,宣布了各級指揮員的任命。五天後各部完成調整,可還沒等他們喘口氣,一部分人就接到了到教導隊報到的命令,同時軍務司派出人員到各地募兵,他們要在兩個月內完成招兵三萬五千人的任務。這一切都在眾人猝不及防的狀態下完成!

正月二十五,參加集訓的八百名官兵齊聚豫讓廟前,參加開訓儀式。主持典禮的王爺沒有多言,帶領大家拜祭過主神豫讓後,率眾來到右偏殿,這裏供奉著忠勇軍對夏作戰中犧牲的五百多位將士的靈位,那些人曾經是他們的親密戰友,同夥的兄弟,甚至還有他們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