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真的假的,看這裏這麽荒涼會有金礦嗎?” 黎小芳看下麵黃色的地麵說。

“這一帶是個金礦區,可以開挖幾十個金礦,現在全世界除了你我倆人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這裏有金礦。”陳承宇笑著說。

“那幹嘛不挖這個金礦呢?”心儀的人隻對自己分享這個秘密,黎小芳心裏甜滋滋的,話說這個秘密隻有倆人知道哦。

“現在還不到時候,等到我們的發展遇到最困難的時候,再挖掘也不遲。”

“哦。”黎小芳若有所思。

一小時後,飛艇降落在一片黃沙石頭的地麵上,別看這裏一片荒涼,植物沒有幾株,毫不起眼的樣子,但陳承宇知道自己腳下的位置,就是著名的卡爾古利超級金礦坑的位置,前世這裏被挖成一個長方形的大坑,一個長約3.5公裏,寬約1.5公裏,深600米的大坑,就連太空中的宇航員也能用肉眼看到這個地球上的“傷疤”。

從1893年開始,這個大礦坑每年生產30噸左右的黃金,連續開采120多年。這是全球第二大黃金礦。

全球第一大黃金礦在南非,也就是前世的蘭德金礦床,黃金儲量達到驚人的5.3萬噸,坐落在陳承宇購買的領地內,黃金儲量最集中的地方是香格裏拉城。

在亞馬遜河流域,陳承宇購買的領地裏,也有一個巨大的金礦——塞拉偑拉達金礦區,黃金儲量達500多噸,雖然跟南非的相比,差了100多倍,但勝在容易開采。

到目前為止,陳承宇還沒有開采黃金的需要,近幾年陳承宇得到的黃金也不少,例如琉球國的藏寶、建文帝後裔的藏寶、馬丘比丘古城的黃金、兩洋運河隧道裏的黃金。

馬丘比丘古城找到的黃金是要還給秘魯,琉球國、夏明國後裔給的黃金已經換成戰艦,這些不需要交還。至於兩洋運河隧道裏的黃金,屬於陳承宇集團所有。

前麵有一個鹽水湖,四麵的水匯到這裏,湖水在這裏被大量蒸發,隻有流入沒有流出,湖四周和湖底是一屋厚厚的鹽,陳承宇心想:從廣東遂溪帶回來的“耐鹽水稻”,能不能在這裏種植呢?等下發封電報給陳觀利,叫他派人過來看看,湖邊的地方有幾十平方公裏,這裏的土質也不錯。

這片地後來成為產稻區,陳觀利培育的新一代“耐鹽水稻”,在這裏生根發芽,雖然每年隻能產一季,但是勝在不需要管理,隻在種下,既不用除草,也不用施肥,收割之後把稻稈還田,稻稈自然腐熟成肥。

陳承宇極目眺望著西澳大利亞州的北方,那是一片紅色的荒漠,但是陳承宇知道這片荒漠的下麵,是2千億噸的鐵礦石,扒開上麵的一層沙土,下麵全是鐵礦石。西澳大利亞州被稱為澳大利亞的礦業之都,除了金和鐵,還有儲量極豐富的銅、鉛、鎳等礦藏。

這裏的礦產,難道不是應該屬於澳大利亞的原住民的嗎?歐洲殖民者不能因為自己的槍炮厲害,就把人家的地盤搶過來,然後宣布這是自己

的地方,這裏的礦產全部屬於我自己。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美國,為了礦產,為了利益,利用先進的武器,把原住民驅逐到荒涼地區,甚至趕盡殺絕。

這是否意味著我也可以這樣做——我也仗著我的堅船利炮,先進科技,把殖民者們驅逐出去,甚至趕盡殺絕,然後升起彩虹旗,把這裏的地盤占領了?

對於一個來自後世的靈魂,這樣做當然不可以,因為昨天歐洲殖民者把原住民的地盤搶占了;今天我把歐洲殖民者驅趕;明天歐洲殖民者再來把我驅逐,重新奪回地盤;後天我又重新奪回……

這樣會陷入一個死循環,後患無窮。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把原住民武裝起來,讓他們自己去爭取自己的民族獨立,然後在平等的基礎上,與他們合作開發這裏的礦產等自然資源,達到互利共贏目的。

按照曆史繼續發展下去,澳大利亞的白人對原住民的壓迫、犯罪從來沒有停止過,白人倔強地堅持自己的文明是正確的,用一種粗暴的方式去幹涉另外一種文明。

我這也算是為澳大利亞的白人減少罪惡,115年後的2008年2月13日,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在成立一百多年後,終於在新總理陸克文的推動和代表下,對土著民族與文化所遭受的“侮辱和貶低”做出了正式道歉。

為什麽不用幫助、和平、合作、共贏、循序漸進的方式達到文明的融合呢?

陳承宇站在天地間,抬頭看著天上悠悠吹過的白雲,思緒飄到很遠的地方。沒有人過來打擾陳承宇,大家都知道這是他的習慣,但凡思考問題就是45度角看藍天的經典造型……

回到飛艇,陳承宇擬發了二封電報:一是從金沙洲的服裝廠裝船運輸20萬件衣服到澳大利亞;二是抽調2,000名士兵到埃斯佩蘭斯鎮,加強保衛工作。

陳承宇預感到這裏,肯定會發生一場甚至數場戰鬥,白人們已經來尋釁滋事了。

在離開澳大利亞之前,陳承宇召開了駐澳大利亞軍中級領導以上的會議,中心思想就是對於越界過來的人,不管是什麽人,不聽勸告,執意進來搞破壞的,采取強製措施,關押起來再說,對方敢先開槍的,那就是相當於開戰,一定要自衛還擊,把對方打痛,千萬不要害怕開戰。

陳承宇的飛艇直接飛回詹姆斯河上的杜克造船廠,離船廠不遠的杜克汽車城基建工作和,正在開展得如火如荼。開出2美元的日薪,吸引了周邊眾多的白人趕來尋找工作。

陳承宇看著土木建築工程師,幾乎是清一色的白人臉孔,不由感慨人才難得。陳承宇從1880年開始,每年從中國大陸選送留美學生,從1880年的1,000多人,逐漸上升到1883年的3,000多人,共有7,000多名留學生。

這幾千名留學生,以兩廣人居多,所有的留學費用,全部由陳承宇負擔,可惜還沒有學生完成學業。就連之前清政府召回的部分留學生,陳承宇也打點銀兩,重新把他們送

回美國完成學業,其中就是天才少年潘銘鍾。

燕京杜克大學的情況也差不多,盡管一再擴大招生範圍,學生達到3萬多人的規模,目前出來工作的隻有零星幾十人,還處於實習期。

半路出家,跟著美國工程師做跑腿,然後靠著悟性、自學成才的華人工程師太少了,到目前為止隻發現一人,那就是設計建造巴西鐵路的工程師吳東。

現在剛好遇上美國的經濟不好,有大把人才可用,一旦到經濟好轉,想聘請有料的人才,就不是這麽吼一嗓子,就來幾千幾百這樣的好事了。

陳承宇看到汽車城的基建進度比預期快,心裏不由高興。

整部汽車的所有零件,全部在弗吉尼亞州杜克汽車城生產。現在想搞外協加工,也沒有加工廠。隻有汽車成為產業後,才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種各樣的加工廠。

堪薩斯州的杜克工業園,已經把大部分生產汽車零件的母機製造出來了,技術工也在培訓中,隻待弗吉尼亞州的杜克汽車城基建完成,馬上運抵汽車城車間,隨機器過來的,除了技術員,還有一部分熟練產業工人。

機器安裝好,以堪薩斯州過來的熟悉工人帶領新工人,極短時間內,可以形成生產力,問題是生產出來的汽車,多人購買嗎?銷量大嗎?

之前陳承宇召開製造汽車的動員大會的時候,所有工廠的負責人,顯然不是很看好汽車的未來,原因一是自己的中層幹部、技術員、熟練工人要被抽調;二來不知道這個汽車是啥玩意。隻是因為陳承宇是老板,又是做啥火啥,到目前為目還沒有一個項目是虧本的,所以大家才沒有提出大的反對意見。

樣板公路也在建造中。這條公路從彼得斯堡(附近是汽車城)、華`盛頓、費城、紐約的公路,全長586公裏。按照陳承宇的設計,公路不從城市中穿過,至少要遠離城市中心20公裏以上,從郊區、田野、荒地經過。減少征地扯皮時間。而且也減少了成本。

潘西律師帶領20名律師,用了各人分管一段的方法,按照規劃圖,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征地工作,征用了長586公裏寬2公裏的一條公路帶。

每個車道寬3.5米,6個車道加上中間的2米綠化隔離帶,兩邊各預留3個車道,加上路邊綠化帶。路麵總寬80米。

公路的兩邊分別有800米的空地。按照陳承宇的想法,這公路兩邊空地的地價,以後必定會上漲得離譜,這些地可以用於建工廠、加油站、旅館、店鋪等用途。

征地289,601英畝,平均每英畝3美元,用去大概87萬美元。算是極廉價了。因為除了公路,還有231,681英畝的空地。

20年左右,這條路必定成為白天一條龍、晚上一串燈的繁忙的公路……

PS:感謝讀者“讚下作者吧”的提醒,前麵忘記交待天才少年潘銘鍾的去向,現在補上。

感謝讀者“我準備去種田”的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