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2月12日,陳承宇和潘銘鍾從稀土泥中提取分離出了元素鏑,這是中國贛州稀土儲量比較高的一個元素,很快被分離了出來。陳承宇按照後世的命名方法,還是叫“鏑”,在希臘文裏是“難以取得”的意思。

相隔不過二天,1880年2月14日,陳潘倆人又從瑞典人莫桑得爾發現的鑭和未知元素混合物中,發現並分離出了鐠和釹元素。在英國《自然》雜誌全文刊登出陳潘倆人聯名寫的,發現鏑、鐠、釹三種新元素過程論文,即刻引起國際學術界的轟動:多少人終其一生,連新元素的邊毛都沾不上,你們倆個十幾歲的毛孩子娃娃,一發現就是三個,就象香蕉大甩賣一樣,一次一大串,還讓不讓人活了?

於是大批科學家湧來哈孚大學參觀學習,重溫發現三種元素過程。這引起新聞記者注意,各方記者頻頻出入哈孚大學,不久各國報紙都以頭條刊登了二個中國人發現三種化學元素的新聞:

《科學界的中國雙子星》——《紐約新聞》

《化學元素周期表再添新成員》——《太陽報》

《來自東方古國的倆位天才少年》——《麻省日報》

《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再次向前推進三大步》——《美國青年報》

《天啊,東方人也這麽優秀》——《舊金山報》

《我的中國兒子是科學家》訪問杜克•陳的美國母親絲特朗太太。——《女人》半月刊

《我要嫁給神秘中國人》——《今日淑女》半月刊

……

這時候正遇上樣板工程照明一條街通電試運行。

從哈孚大學開始,到麻省大街、州議會大廈、昆西市場、法尼爾廳市場,街兩邊沿途每隔17米就有一盞路燈,把9公裏長的街道照到亮如白晝。沿途的波士頓公共花園、波士頓廣場裏麵的小路也安裝了路燈。此時的波士頓剛好雪停不久,正是銀裝素裹,把波士頓城裝飾得分外妖嬈。步入波士頓公共花園、波士頓廣場,樹枝上樹葉上的積雪在電燈的照耀下晶瑩透亮;有時一陣風吹過,樹上的雪花飄飄酒酒,在燈光閃爍下顯得流光溢彩。純潔得宛如王子公主相遇中的童話世界。

燈光,照亮了麻省大街,晚歸的人們這才驚覺,原來不用摸黑走路了。在

這漫天風雪的夜裏,有明燈相伴,給在冰天雪地裏回家的人,多了一份溫暖。

白天,凡是十字街正中間,都有一個交通信號燈,美國電力應用聯合有限公司聘請的人一邊向行人發放紅綠燈及用電常識的宣傳小冊子,一邊聲嘶力啞的維持著秩序,告訴行人和車輛:綠燈前進黃燈警示,紅燈禁通行。

一連呟喝了三四天之後,美國人高素質的一麵也表現出來,違反交通規則的人越來越少,偶然有之,也是外來人,往往闖紅燈的時候,惹得旁邊的人哄堂大笑,用外鄉人的無知反襯出自己高人一等,洋洋得意之餘,完全忘記了幾天前自己也經常亂闖。

此時前來哈孚大學參觀訪問新元素的各國科學家,在通過重做實驗複習了發現新元素的過程後,又親自觀看了樣板工程一條街,近距離觀摩了電力給家庭生活帶來的便利,無不驚歎連連,忙著向自己的政□府匯報去了。

不久,各國多個城市派出考察團,考察波士頓照明情況。

1880年2月15日,趁著杜克•陳名揚天下之機,陳承宇在報紙上發布廣告,向全世界招聘理工方麵的人材。

杜克實驗室細分為幾個大科目,大科目下再細分,主要包括熱壓力內燃氣(就是柴油機)、石油化工煉油裝置、履帶式行走機構、液壓傳動係統、360度回轉機構、農業機械、大型水力發電機組、常用電壓電器研究、製冷、純氧轉爐煉鋼、自動機關槍、拋射炮、天然橡膠製作輪胎……

杜克實驗室與工作人員之間簽訂有契約,凡在杜克實驗室工作的人員,一律簽訂保密協議,在杜克實驗室工作期間,以及離職之後的5年內,不得泄漏杜克實驗室的任何研究項目內容,否則將被控告盜竊技術專利罪、商業泄密罪。

杜克實驗室的福利:固定月薪、專利轉讓費提成分紅、本實驗室專利轉化自營所得盈利分紅,職員有好的建議,或者是思路,可以申請資助,成功了個人利益占大頭。杜克實驗室為每一位員工提供免費住房、夥食水電等福利。

廣告刊登不久,慕名而來求職的人絡繹不絕。估計原因一是高薪福利好;二是實驗室製度,同時代的實驗室哪有成果分成的說法的,職員就是個工人,一切按雇主的說法去做。

最先成立

的是純氧轉爐煉鋼研製小組,陳承宇特別重視這個小組,上馬純氧轉爐煉鋼,是為了解決馬上要用到的發動機曲軸、蒸汽輪機曲軸和葉片等耐高溫高壓高速轉動部件,特別是柴油機汽油機的曲軸,陳承宇記得後世發動機做得最好的,應該是某島國:平均每分鍾2400轉,平均每天用6小時,10年以後磨損不大,性能沒下降多少,與嶄新的差別不是很大。

陳承宇在穿越前,親自擔綱課題,研究日本發動機省油耐用的緣故。最終分析出其發動機耐用的原因是在球墨鑄鐵球化過程中,按嚴格配比加入了幾種稀土元素。

這個作用就象在不好吃的菜中,加入一點味精,味道就變了。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陳承宇成立了特種鋼鐵研製組,親自挑選了20名華人小夥子,在遠離了杜克實驗室,在杜克農場下風處單獨建了個院子,陳承宇可不想熏昏杜克實驗室的各位精英,畢竟煉鋼廢氣太難聞了。

首先解決的是工業化製造純氧的問題,製造純氧方法有空氣冷凍分離法、電解製氧法、化學製氧法。

空氣冷凍分離法,這需要零下196度的低溫,低溫下空氣變成**,再利用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把氧氣分離出來;電解就是用電把水電解成氫氣和氧氣,這個方法簡單,但不適合工業化製氧。

最後陳承宇定下了分兩個小組,兩個方向同時走的方案:

一、成立空氣冷凍分離設備研製小組,成員10人,研製低溫液化分離純氧所需要的機械設備;

二、10人為純氧轉爐煉製特種鋼小組。至於純氧先用電解水的方法製取。等空氣分離製氧法成功再換過來。

陳承宇把特種用鋼,特別是煉製球墨鑄鐵的方法、配方、流程編寫成教材,給這20多名華人小夥子上了20多天課,生生把這20多號隻有忠誠、沒有專業知識的人,培訓成為煉鋼方麵的專家式人才。

陳承宇的付出也大,20多天,整整瘦了幾斤,教育的過程太燒腦了。當然,這20名華人小夥子每人也瘦了幾斤,每個人都以12分熱情投入到這場大腦風暴中。

他們今天的刻苦換來了明天的輝煌,以後成為特種材料界的傳奇。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