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亂局

“你看。奇怪了。那些部落好像正在收拾起來。他們難道要撤離了嗎,”前線一名觀察的哨兵奇怪的說到。

“恩。的確是。”一名秦軍老兵拿著望遠鏡查看情況。那些遊牧部落這個時候正在整頓,部落營地很多人正在忙碌起來。這是要開拔的跡象。

“這就奇怪了。”老兵確認之後奇怪的說到。

“我去報告一下情況。你在這裏等著。”老兵這個時候說到。然後這個情況報告給了值班軍官。值班軍官也看到了遊牧部落的情況。

為了防止出現其他事情的意外。值班軍官加強了戒備。同時密切監視對方的行蹤,以防備不測。

不過為了謹慎起見,他們還是把這裏的情況報告給上麵,畢竟對方貿然的離開對他們來說依然有很大的壓力。對方是遊牧部落,可以隨意的在秦國漫長的邊境線上出現。一旦出現,秦國的邊境壓力依然很大。監視他們出現也是他們職責的事情。

一列從西域開過來的火車停靠在河西走廊黃河的西河口。這些火車隻是暫時的停下來。

“蒙毅這樣做。會有很大亂子的。”秦王接到了蒙毅的電報之後搖頭說到。

“你看看吧。”秦王雖然不在鹹陽,但是鹹陽的電報從來就沒有斷過,快速的通訊網絡讓秦王可以及時的查看各地發生的情況。實時知道各地的動態。在之前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才能做到。但現在卻很輕鬆的就能做到。

“軍方和這些文官目前還僅僅是在軍費問題上爭論不休,而蒙毅這樣做無疑是另外一個焦點。兩者的爭鬥恐怕會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如果鬧的不可開交恐怕。”秦王隻是搖搖頭。秦王知道,如果蒙毅的這個方案通過的話,軍方的利益勢必收到很嚴重的打壓。而蒙毅因為這個方案就會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如果軍方反擊的話,那麽蒙毅就有可能有下台的危險。畢竟軍方是非常不滿的。

但是軍費問題又很難解決。隨著關東各國的需求減少,秦國出口的貿易數量減少了很多,盡管財稅政策非常的優惠,有的行業可以說是免稅的。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同程度上的企業停工,少數企業倒閉。企業的運行狀況有些不樂觀。隻有少數企業運行狀況良好。這樣一來,秦國的財政收入就要麵臨很大的壓力。這樣下去對秦國非常的不利。

從秦王的角度來看。這個時候發生大規模的軍事交戰顯然是非常不合適的。邊境貿易才剛剛有了一點點的起色,一些邊境州的財稅才有一點點。如果這個時候發生戰事,其實就是封閉秦國的邊境貿易。這對秦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而且邊境貿易是需要經營的。這些也需要錢財,最重要的是利用邊境貿易的關係。秦國將幹線鐵路延伸更廣的區域,支線鐵路也要進行擴展,但一旦爆發戰事,或者是戰事拖延下去,都會對秦國造成很不利的影響。

秦國麵對的情況是非常複雜的,而蒙毅的解決辦法有些激動,這個方案勢必引起軍方的強烈的不滿。這是秦王擔心的地方。

秦國丞相府內。蒙毅正在查看最新各州報上來的情況。

隨著邊境州貿易的放開,秦國各地的情況都進展十分的順利。他們積極的展開貿易,輸出秦國堆積如上的各種物資,這些物資讓秦國收獲頗豐,各地州政府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財政收入。有了這樣一筆財政收入之後。接下來就是各地州政府的這筆錢如何花,而蒙毅接到的電報就是各州呈報的最新財政狀況以及各地的財政預算。

這些報告當中,各地州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財政收入。這些財政收入從一萬金到三萬金不等。這樣一筆財政收入是非常客觀的。要知道,之前一個州的財政收入竟然不抵秦國關中的一個縣,這樣的狀況對秦國邊境州的發展非常的不利。

在得到如此之多的財政收入之後,州議會進行商討,他們都把目光放在了交通建設上,他們也看出了。如果要想繼續貿易的話,各種鐵路,公路設施的設立是必須的。

就以西北鐵路為例,秦國僅僅在隻有一條戰時鐵路,而且是單向的鐵路。而西部貿易大有發展的趨勢,但僅僅依靠一條鐵路明顯是不夠的。還有就是公路建設。公路也十分的不足。秦國通向邊境的各條公路沒有。基本上都是靠人們自發踩出來的。這樣的公路運輸量非常的有限。

從未來角度來看,不僅僅要建設龐大的公路體係,還有建設龐大的鐵路體係。隻有這兩者相互兼備才能相互發展起來,而目前各個州手中的財政收入極為的有限,如果刨除各州的必要開支,實際上沒有多少錢能夠把這公路,還有鐵路建設搞起來。很顯然這需要中央財政的支持。但是這筆費用非常的大。秦國政府暫時拿不出手。而且當前北方戰事尚未敲定。這對秦國財政來說壓力很大。

想到這裏蒙毅就輕輕的放下手中的報告。唉聲歎氣起來。

秦國財政狀況不容樂觀,不僅僅是秦國,還有各國的財政狀況都不好。秦國生產的商品,隻能賣給邊境州,然後轉銷給其他地方,但這些地方,秦國還不知道情況如何。而關東的情況也不容樂觀。苛刻的賦稅讓各國民眾根本就沒有多少錢財來購買秦國的商品。這樣的情況對秦國非常的不利,以往秦國能夠賣給這些國家很多東西,但現在隻能通過物物交換的方式得到,黃金的作用減弱,這對秦國控製各國非常的不利,重重亂局讓蒙毅感到非常難以解決,這對秦國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困難,蒙毅現在根本不知道該怎麽辦了,很多東西都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根本就沒有解決的曆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