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軍工企業的抗議

直升機的出現並不是偶然,但直升機依然是一種不成熟的飛行器,因為,直升機的操作,和控製需要很多研究基礎,而且飛艇依然存在很大的市場,直升機的發展潛力受到了一定的限製。

而在秦國的軍事院校,一種新的武器得到了一些學員們的興趣,這種武器就是裝甲戰車,特別是履帶裝甲戰車,秦國這個時期的裝甲戰車裝備了很薄的鋼板,采用鉚接,焊接技術將其連接起來,而且功率特別有限,較為成熟的是使用八缸柴油機提供動力,而且隻有50個功,(功,秦國的一種功率單位,由於沒有現在意義上功率單位做比較,尚文也不清楚秦國的功率有多大,但確切的是,秦國的功有些大,因為他是按照石來計算的,)

最大時速隻有五十裏,滿載三人,裝備一門兩寸火炮,一挺點五零水冷式機槍,這一款裝甲戰車並沒有大規模的裝備秦軍,除了軍費原因沒有大量采購之外,主要原因是,秦國正在試點的進行裝甲戰車的實驗測試,也就是秦國正在琢磨一種全新的戰術,裝甲戰車戰。

秦國在以前就有大量的戰車編隊,所以秦軍對戰車並不陌生,可以說,很熟悉,參謀部也認為革新戰法,主要在於武器的變革,這一點秦軍高層都有較為清醒的認識,但苦於軍費問題,他們隻能采取實驗的性質進行測試。

“我們應該在軍事院校中成立裝甲戰車科,為今後展開裝甲戰車戰術提供必要的經驗,”王翦跟楊端和說道。

“恩,這一點,我讚同,裝甲機械戰車未來有可能代替馬匹為主的騎兵隊伍,而且,從我國出口六國的軍事裝備來看,步槍,特別是單發的活門步槍已經趨於普及化,如果單靠步兵進行作戰的話,我們的優勢不是很明顯,盡管我們的步槍射程比他們遠,但如今的戰場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楊端和頓了頓說道。

“就拿燕國和齊國的戰場來說,隨著步兵武器火力的升級,如果沒有大規模火力的介入的話,戰場將會進入僵持局麵,特別是火炮缺乏的情況下,加上騎兵失去了機動作戰的意義,”楊端和特別強調道,而王翦這個時候重重的點點頭。

“騎兵在步槍麵前,特別是機槍麵前,什麽也做不了,”王翦嘟囔了一句。

“另外,就是北方戰術的革新問題,情況已經告訴我們,對付同樣的機動作戰對象,我們不僅要有巨大的進攻能力,而且還有較強的防禦能力,特別是機動力方麵不輸於對手,此外就是我們的後勤補給線,要以此為展開,”楊端和接著把自己總結的想法說道。

“恩,補給線的確很重要,白河事件就是孤軍深入,被其消耗而亡的,”王翦指出了白河事件的原因。

“我認為,我們應該有效的利用空中支援,還有極大的發揮空中火力優勢,空中偵察優勢,特別是空中偵察,在情報搜集方麵,北方在這一方麵顯示的非常的弱小,”王翦指出道。

“恩,”楊端和點頭道。

這次談話以一個備忘錄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是秦軍高層最早記錄進行裝甲機動作戰的記錄,而且隨後的一係列改革措施也以此展開,這些都是秦國未來革新新戰法的重要依據。

隨後王翦上表秦王,任命楊端和為長安軍校校長,以便為秦國未來革新戰法提供必需的軍官儲備,同時王翦還建議,在藍天,北方的固陽,以及西域等地設立相應的軍事分院校,這些院校有炮兵院校,裝甲戰車院校以及陸軍航空隊院校等等一係列專業院校,這些專業院校都是為秦國將來的戰法革新儲備大量軍事人才。

秦王看到看過之後便很快同意了王翦的看法,並且著重批示要以裝甲機動作戰進行研究。

就這樣,秦國開始建立早期的裝甲機動作戰,而此舉也正好符合尚文的意思,因為,王翦也充分的考慮到財政壓力方麵的情況,尚文直接把政府開支清單送到王翦,和尉繚那裏,明確的告知倆位軍事主官,財政能夠支撐就這些了,你們自己看著辦,尚文這裏也有難處,軍費不能無限製的擴張,雖然戰爭消費的拉動是明顯的,但絕對不能這樣毫無目的的拉動,每年都進行耗資巨大的戰爭,對秦國來說是極度損耗國力的。

於是,王翦和尉繚重新合計了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采取小規模實驗的辦法進行實驗,這樣既能及時的革新戰法,同時又能不對整體經濟產生很大的損傷。

於是秦國軍方便取消了大量的軍事訂單,然後進行壓縮式的進行革新,此舉得到了尚文的好評,但卻得到了秦國軍工廠的一致反對。

沒有需求,就沒有帶動性的繁榮,秦國的軍工業就是如此,秦國大量的軍事訂單養活了這些軍工企業,相比而言,秦國的軍事訂單遠遠大於六國的總訂單數量,秦國不僅大量的製造輕武器,步槍數量生產超過累計超過一千兩百多萬支,這幾乎是戰國時期人口的一半,也就是說,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把火槍,槍械存在,但大部分數量卻集中在秦國方麵。

除了大量的槍械,還有火炮,炮彈,子彈生產,此外還有迅速崛起的飛機製造業,秦國生產了所有的飛機,飛艇,而且這些軍品消費隻有一家,那就是秦軍,因為,秦國不允許這樣厲害的武器大規模的輸出到六國去。

現在,軍費大規模削減已經明朗化,因為軍方已經做出了調整,那麽也就是說軍工企業將失去大量的軍方訂單,這就意味著他們的生存環境惡化。

秦國的軍工企業建立之初就是專門為秦軍設立的,現在秦軍的需求一下子降低,此舉無疑就是要把秦國的軍工企業逼出秦國,轉而向六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