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見孫軍開始攻城,劉備也來不及多想,趕緊指揮兵士據守,雙方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劉備指揮抵擋一陣,將局麵穩住,就匆匆趕回劉府,找到諸葛亮相商。

局勢突變,諸葛亮也沒有想到,眼下雙方誤會已經產生,想要化解的話,除非孫策性命無憂,並願不計前嫌,可這根本不可能。

從劉備口中,諸葛亮已有一絲明悟,緩緩說道:“既然沒有抓到一個活口,想必此事是經過精心預謀,若能偵破此事,擒住賊首,送往孫軍大營,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此時雙方大戰,劉備本來就兵少,南陽城內,少說也有十餘萬百姓,想要找出一個人,無疑大海撈針。

劉備搖頭說道:“不用去想,肯定是劉表的殘餘勢力,不過想要找出,怕要一些時間,先生可還有他策?”

他策?

除了棄城,諸葛亮也想不到別的,畢竟麵對的是一群失去理智,確數量多出數倍的兵馬。

“無法可解,除非關、張兩位將軍回援,或是山都、豐鄉的陳到大軍撤回,或許能擊潰孫策大軍。”

不管那一路的兵馬,劉備都不願調動,陳到是為了抵擋有可能出手的漢中兵馬。

而關、張更不用說,能否占穩整個荊州,就全看他們能否攻下南郡,擒殺劉表。

既然左右難選,劉備索性讓諸葛亮幫自己擇決。“先生,那以你之見,該抽調那路兵馬?”

這是一個難題,不過讓諸葛亮來選,他更偏向召回陳到,畢竟漢中大軍一出,劉備也無多少抵抗能力。

“皇叔,若不召回兵馬,南陽失守已成定局,那陳到將軍駐防,也將失去意義。”

劉備思考一會說道:“好,既然如此,備這就派人殺出重圍,將陳到召回。”

下定決心,劉備行動也是快速,立刻組織起兵力,掩護傳令兵殺出,然後固城待援。

見劉備的人突出,江東諸將心中清楚,這肯定是請援的人,於是紛紛加大力度,欲趕著劉備援軍到來前,攻破城池,為了孫策報仇。

可劉備有諸葛亮相助,城內一切器械齊全,又有五千兵馬,孫軍想要快速拿下,也是難度極大。

雙方交戰消息傳出,曹操也不能等了,立刻將聚集豫州的大軍,紛紛投入戰鬥,直逼南陽而來。

曹操一動,漢中的魏延大軍,也是立刻開動,在陳到收攏兵士剛退,就緊追而上,一時南陽成了萬眾矚目之地。

隨著兩個巨頭兵馬開動,得知消息的孫策大軍,也是停下攻擊,不過沒有收兵離去。

孫策大營,周瑜蒼白臉上掛滿了擔憂,孫策昏迷不醒,又與劉備撕破臉皮,外加兩方虎視眈眈的大軍趕來,讓他剛醒的腦袋一片迷糊。

收兵,是周瑜下達的命令,眼下不是報仇的時候,不管是不是劉備所為,都需保存實力,應對接下來的局麵。

周瑜輕聲問道:“曹操,李惠義大軍,都到哪了?”

下側魯肅回答道:“大都督,曹操麾下大將夏候淵,已進入博望,李惠義麾下大將魏延已到穰縣,劉備援軍陳到在安眾。”

“三路兵馬,要屬魏延人數最多,約十萬餘人,不過都是劉璋、張魯的舊部,戰力應該不高。”

“夏候淵所部有兩萬,不過隻是先頭部隊,後續好像還有四萬左右,陳到有三萬大軍,加起近二十萬。”

“三方來勢洶洶,南陽郡已成燙手之物,我軍應速度退回江夏,待他們分出勝負,再選擇是否出手,方為上策。”

魯肅自一開始,就不讚同攻打南陽郡,可周瑜、孫策都受傷昏迷,這些大將又被怒火衝昏頭腦,那會聽進他的勸說。

畢竟魯肅此時還沒有什麽建樹,官職也不高,隻不過是孫策的主薄而已,人輕言微。

但周瑜可是深知魯肅之才,所以聽聞他的建議,當即陷入思考。

第770章 布陣

撤退保存實力,確實是眼前唯一選擇,不過這也等於他們在此戰中,能分的利益將成為最少。

周瑜思考一會說道:“好吧,大軍後撤,退回江夏待時而動。”

孫策大軍突然停止攻擊,劉備也是緩了一口氣,這些日子的防守,讓本來不多五千兵馬,更是銳減到不足兩千,可謂雪上加霜。

本以為孫軍隻是暫緩進攻,可沒想到竟然是主動撤退,被困多日的劉備,被孫軍的舉動給整蒙圈,小心翼翼的散出斥候打探,確認真是退走,才安心下來。

不過隨後一想,感到不對,又立刻命人將諸葛亮找來,畢竟無緣無故,孫軍不會撤退。

孫策大軍退走,肯定是有強敵到來,諸葛亮略作思考,就已猜測出來。

所以待劉備話音落下,諸葛亮立即說道:“皇叔,恐怕南陽危矣,想必是曹操、李惠義出手了。”

“嗯?”這個可能,劉備不是沒有想過,隻是不敢太過多的深想,此時諸葛亮提起,讓他眉頭緊鎖。

“那以先生之計,備該如何去做?”

諸葛亮回答道:“唯有置身事外,讓兩強互相爭奪,否則夾著中間,必無生路。”

荊州是劉備唯一的希望,他放棄所有一搏,此時聽聞不戰棄城,心中非常不甘。

“先生,難道就無一戰之力,備苦撐十餘載,方有今日成就,真不想如此放棄。”

見劉備臉上露出不甘表情,諸葛亮一時也是為難,他雖說不是真心想要輔佐,可好歹明麵上,還是他的謀臣。

“唉,皇叔若真不想如此,那就放手一搏吧,將關張兩位將軍召回,據城觀雙方爭鬥,看有無火中取栗可能。”

坐觀虎鬥,是要有一定實力,否則一個不防,就會被一虎吞下,劉備若真采納,就等於將全部家當押上,不亞於一場豪賭。

劉備思考一會,緩緩問道:“先生,此法有多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