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而要收服一支大軍的心,需要不斷的日積月累,可能五年時間,才剛剛服眾。

而在這時,又被調走,又要重新開始,就等於一切白費。

不過這對忠臣來說,並沒有什麽大礙,畢竟駐守哪裏,都是駐守,隻要有真本事,就不會出現太大的過錯,最多也就熟悉一下地形。

而等他們輪流一輪下來,二十年也就過去,那時候也差不多白發蒼蒼,也不可能繼續駐守邊疆。

如此,就可最大可能避免邊疆大臣反叛的情況的出現,李惠義為此,可謂煞費苦心。

皇宮,李惠義一回來,就被軍機處的幾人纏著,開始匯報這一年的工作,讓他想死的心都有。

第812章 退位(大結局)

怪不得當初康熙動不動出宮,這是想逃堆積出來的公文啊。

李惠義聽了大半天,也就一事讓他提起興趣,那就是武狀元最後待選。

經一番詢問,得知有一百來人在等最後名次,李惠義心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

那就是挑出一百零八人,組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派到荊州,準備做為護龍山莊的保衛力量。

護龍山莊,李惠義有大用,將來他退位後,這是培養後代的基地,所以防備力量,必須建全。

有燕雲十八騎,外加天下精英組成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那麽絕對非常恐怖,就算萬一那天出現叛亂,這也能成為避難所,或是反擊的有力力量。

打定主意,李惠義迫不及待,在處理完政務,就舉行了最後的選拔。

留下武狀元調往軍中任職,其餘人全部秘密派往荊州,交由留守的燕大統領。

時間越來越近,李惠義也加快執行速度,開始不斷提出一條條新策。

先是詔告天下,準備用三百年的時間,在境內挖掘一條大運河,使東南西北連接起來。

這個工程巨大,李惠義剛開始提出,就遭群臣反對,這可是一個燒錢的事,搞不好就會激起民變,新朝多年恢複毀於一旦。

可李惠義力排眾議,以這是利民利國為由,將事情定下。

運河隻要一開,那麽李惠義的後代,都將有事可做。

隻要大運河成功,那麽李氏江山,起碼可以延續五六百年。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為了避免大運河的開銷過大,李惠義下令,凡是過運河的商船,都要交一定的稅收。

如此,即可一邊開鑿,也可以一邊恢複經濟,不會出現坐吃山空的情況。

而且李惠義用三百年時間,也是盡量選擇在農閑時刻,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可是血淋淋教訓,他可不會去犯。

萬事開頭難,曆經四年,各地運河都起了一個頭,進展還算不錯,並沒有激起民變。

相反還帶動了經濟,本來百姓閑時隻能在家胡玩,如今去開鑿運河,等於讓他們多賺了一筆錢。

有錢自然就會揮霍,一些奢飾品,也成追捧主流,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發展。

國民經濟上升,整體實力也跟著上升,約定十年之期眼看快到,李惠義決定開始動手。

召集在外的各子嗣,李惠義首次開了一個聚齊的父子宴。

看著這些遺傳自己的基因的子嗣,李惠義頗為滿意,笑道:“如今你們已經長大,該放手讓你們翱翔了。”

“說吧,你們想做什麽,上至一國之主,下至富甲一方,寡人都可以支持你們。”

終於要輪到他們出場,李惠義這些子女,早就等待多時,紛紛提出要求。

結合眾子嗣的理想,經深思熟慮數天,李惠義終於在朝堂提出,派大軍遠征之事。

為了避免群臣反對,李惠義特別提起登基的十六字預警。

上天都搬出來了,這些大臣還能說什麽,隻能抓緊商議,盡量給出一個完整計劃。

經軍機處大半年的運轉謀劃,終於一個妥善計劃,交到李惠義麵前。

李惠義看過一遍,加入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下詔告知天下。

舉全國之力外征,為華夏開疆擴土,百姓無不鼎力相助,有錢的出錢,有糧的出糧。

得到相對滿意的結果,李惠義緊接著封數子為王,讓他們在半年內,準備好大軍出征之事。

其中具體,李曙一介女子,被封為西王,統帥益州、西涼和異族大軍二十萬,從益州邊境出發,往外擴張。

隨行的有法正、黃權、蔣琬、魏延黃敘、廖化等文臣武將,兩州中上層的精英幾乎抽調一空。

李琮被封吳王,統領荊揚兩州水軍二十萬,由周瑜、陸遜、呂蒙等兩州有名之士輔佐,從海域出發,向外開始發起探索。

北王李建成,率北方二十萬精銳,在狀元司馬懿、和將軍院出來的王雙、以及曹氏等等一切舊勢力的能人,從北方出發,開啟征戰之路。

東王李世民,率領二十萬精步騎混合大軍,由龐統、鄧艾等一些名將後代,從西涼出發,重開西域,往外一路擴張。

此四路隻是大頭,還有六支小股大軍,也由李惠義數子率領,從各州出發。

一時之間,華夏被抽走了近一百五十萬大軍,並且神秘研究部,也被抽調近萬人。

研究部,是研製火器的,大軍出征在外,不可能全靠運輸,唯有就地製造。

李惠義給子嗣的交代,就是以戰養戰,並利用貧富差距,激化占領地的矛盾,好穩定統一,做長久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