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節 我想,你們會回地表的!

克魯斯.哈坎的父親在進入地心世界之前是一名年青的黨衛軍士兵,對祖國德國有狂熱的熱愛。

在地表還有很多親人,父母,2個哥哥,1個妹妹,一家人過得非常幸福,父親在家鄉開著一個小雜貨店養活一家人。父母非常疼愛四兄妹,特別是家裏最小的弟弟,妹妹,妹妹小時候非常纏他,兩個哥哥也非常疼愛弟弟,妹妹。

1943年,戰爭爆發的第四年,19歲的克魯斯.哈坎的父親離開家鄉,奧格斯堡,告別家人,加入軍隊,成為黨衛軍一名士兵,去為祖國戰鬥,之後,克魯斯.哈坎的父親再也沒有回到家鄉,看望在家鄉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家鄉的一草一木,......。

克魯斯的父親經常跟克魯斯.哈坎說起這件事,語氣中透露出莫大的遺憾,不斷歎息,眼神透露出無盡的思念,思念家鄉,親人,遺憾,在有生之年再也回不到家鄉了,不知道家鄉的父母還在了嗎,不知道,兄弟姐妹還在嗎?過得還好嗎?他們是否也在遙遠的地方想念著自己,家鄉的一草一木,是否已經變得陌生了,家鄉熟悉的老房子是否拆掉了,是否已經被戰爭摧毀了,......。

陳銳給了一個福利,讓他們能夠跟地表的親人視頻通話,想來,父親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父親這輩子再也沒有什麽遺憾了,作為兒子的當然非常高興。

登記信息很快就完了。

幾張紙上密密麻麻的紀錄了人的名字,家鄉地址的信息。

陳銳聯係了卡爾森.哈裏,讓卡爾森.哈裏去與德國交涉。

畢竟,這是一件私事,還是一件比較麻煩,比較敏感的事情,陳銳也就不好麻煩托爾圖加島駐德大使了。

不到2個小時,卡爾森.哈裏給出了回應,德國政、府願意提供幫助。並向陳銳表示了感謝,拋去敏感的身份,拋去其它因素,他們都是德國人。熱愛德國的德國人,並將德國視為祖國,他們也曾為德國戰鬥過,從,德國的角度來說。他們是保衛德國,為德國爭取國家利益的士兵,這點,就值得德國人去尊重,......。

德國政府的效率非常高的,德國民間,網上也自發地組織了參與進來,為地心世界的同胞尋找他們的家鄉和親人。

克魯斯.哈坎邀請陳銳作為最尊貴的貴賓去新柏林城做客,陳銳將獲得所有新柏林城的民眾最隆重,最熱情的招待。

新柏林城距離農莊不遠。陳銳與克魯斯.哈坎乘坐一輛馬車往新柏林城駛去。

拉車的馬是陳銳之前在平原上看到過的獨角馬,身姿矯捷,奔跑有力平穩。

克魯斯.哈坎向陳銳說道,“我常聽我父親說,地表的交通工具是汽車,一個鐵殼子,加一個發動機,使用汽油為動力,可以在馬路上跑得飛快。”

“是的。”陳銳說道,“地表上的交通工具不僅有汽車。還有摩托車,電動車,地鐵,飛機等等。”

克魯斯.哈坎說道。“飛機我聽我父親說過,我父親還開玩笑地曾跟我說,他最大的願望是做一名像埃裏希.哈特曼,G-格哈爾德.巴克霍恩一樣的王牌飛行員,駕駛著戰鬥機翱翔在雲層之間,發動機的呼嘯聲讓敵人聞風喪膽。最終他沒有實現他的願望,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而是加入了黨衛軍,成為一名黨衛軍士兵,......。”

埃裏希.哈特曼,G-格哈爾德.巴克霍恩陳銳知道,二戰德國的王牌飛行員,名氣非常大,埃裏希.哈特曼在他的飛行生涯中,總共擊落了352架敵機,被稱為王牌中的王牌,而G-格哈爾德.巴克霍恩總共擊落了301架敵機,在世界空戰史上隻有這兩個人擊落過超過300架的飛機。

......,可是,地鐵是什麽,通行於地底的火車嗎?”

陳銳點了點頭,說道,“是的,在大城市裏,交通越來越擁擠,為了解決交通擁擠的問題,也為了人們便於出行,人類在城市的地底挖掘隧道建造地鐵線,勾通城市的每個地方,地鐵的平均速度可以達到40公裏,最高速度可以達到80公裏,從一個地鐵點到達下一個地鐵點隻需幾分鍾。”陳銳說道。

“OH,mygod!這太神奇了!!真希望有一天到地表去看一下,親自乘坐一下地鐵,乘坐在地底通行的火車上,這肯定是非常神奇的體驗。”克魯斯.哈坎驚訝地說道。

“你們肯定會有機會有一天回到地表的。”陳銳說道。

“真的嗎?oh,mmygod!!這是聽到的一個最好消息,真期待這一天,我們能夠回到地表,oh,mygod!!......,oh,mygod!!”克魯斯.哈坎有些語無倫次地說道,嘴巴都不利索了,腦袋已經失去了思考能力,因為激動得難以抑製的心情,隻是不斷地嘴巴裏重複著oh,mygod!!這句代表心情激動的詞語。

“是的,我想你們,將來肯定會回到地表的一天的。”陳銳說道。

“謝謝!!你給我們帶來的好消息,我們有機會回到地表世界了,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興奮,讓人瘋狂的事情。

你知道嗎?我們從末放棄回到我們祖輩曾生活的地表世界,憧憬著看到地表上的太陽,夜晚滿天的星辰,我們祖輩生活的故鄉,......。

我們曆史教課書書上記載我們祖輩創造的國家,我們人類創造偉大的文明,......。”

克魯斯.哈坎越說越激動了。

“地心世界雖然好,有著肥沃的土地,在肥沃的土地耕種,不需要太過辛勞就可以獲得我們足夠的食物,在平原上,生活著數量眾多的野生動物,我們可以獲得充足的肉類食物,我們在這片土地上過得非常滿足。......。

但,我們所有人知道,地表世界才是我們的故鄉,我們的根。地表世界有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同胞,我們是一群流離的人,我們無時無刻想回到地表世界,做夢都想回到地表世界。......。

我們從末放棄,我們做過很多嚐試,試圖通過地底通道,回到地表,但,都失敗了,這裏離地表有將近3000公裏的距離,這個距離讓我們感到絕望,對於回到地表,我們看不到任何希望。......,如果,我將你告訴我的信息告知其它人,我們所有人都會興奮得瘋狂。”

“我想,所有德國人,你們的親人,都非常期待,歡迎你們的回家。”陳銳說道。

“回家。”這是一個能催淚的詞語,特別是第一批來到地心世界,現在已經老邁不堪的老人。更是催淚到極點。

“我們期待這一天!!我們能夠回到地表世界,......,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回到地表。我要用手觸摸一下曆史書中的記載的勃蘭登堡門,我要去瞻仰腓特烈大帝,威廉大帝的雕像,我要去俾斯麥的墓前獻一支花,他們讓德國變得偉大,強盛。我要去圖書館裏閱讀所有的書籍,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我要去音樂大廳裏聽美妙的音樂,讓我的靈魂感動,......,我要去祖輩口中講的遙遠的東方國度,去遊覽長城,去感受東方的神秘,......。”

馬車駛進了新柏林城。

新柏林城在陳銳的映象中,就像一座20世紀初的城市,一排排歐式的房屋,一條馬路,馬路上行駛的馬車,馬路旁邊琳次櫛比的商店,麵包店,鐵匠鋪,肉鋪,鞋店,食品店等等,城市的中央是一座寬廣的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噴池,市政廳就坐落於廣場的附近,......。

克魯斯.哈坎在城市中非常受人歡迎,在馬路上不斷有人停下來給克魯斯.哈坎的馬車讓道,並欠身行禮。

克斯魯.哈坎也向陳銳說了關於他們的事情,讓陳銳最感興趣的是他們怎麽來到地心世界的。

克魯斯.哈坎說道,“1945年,德國的戰敗已成定局,當時,我的父親是一名黨衛軍士兵,黨衛軍作為一支對元首最忠誠的衛隊,深受元首的信任,......,有一天,我父親接到一個秘密的任務,這個任務的代號為‘蹺蹺板計劃’,‘蹺蹺板計劃’非常秘密,......”

‘蹺蹺板計劃’估計就是現代解密的‘地球軸心計劃’。

二戰納粹德國在南極發現了一條通往地心世界的地底通道,納粹認為地心世界就是能夠控製全世界的‘地球軸心’,通過‘地球軸心’所擁有的無窮力量,打造一個‘不死軍團’,顛倒‘地球軸心’,使德國回到1939年,改正當初犯下的錯誤,重新發動戰爭,......。

‘蹺蹺板計劃’,從蹺蹺板的字麵含義,是扭轉的意思,意思是扭轉局麵,納粹希望通過‘蹺蹺板計劃’扭轉局麵,......通過擁有無窮力量的‘地球軸心’來改變德國的局麵,......。

克斯魯.哈坎繼續說道,“所有接到任務的人都被下了封口令,不準向外透露任何一個字,很多人甚至來不及向家人道別,......。

我父親和其它士兵在柏林乘坐一輛被緊鎖的火車,到達基爾港,在基爾港停留了大約一天後,我父親乘坐上了一輛潛艇,駛離了基爾港,誰也不知道潛艇將駛向哪裏,......。

不知道,在潛艇中呆了多久,大家擠在狹窄的潛艇中,誰也沒有興致說話,在潛艇中沒有時間的概念,不知道過了多久,......。

從潛艇中出來的時候,已經發現自已到達了一塊滿是積雪,冰蓋的陸地,這是南極!我父親很快知道這裏是南極,從潛艇中走出來的人,不僅有他們黨衛軍的士兵,還有其它人,科學家,普通平民,以及大量的物資,......。

在南極的海邊,我父親住了一個營地,在營地裏呆了一個星期左右,接到上級的命令,開始出發,這時,我父親才發現,隊伍已經非常龐大了,人數超過2000多人,隊伍在南極冰蓋上行走,......。

在行進途中,不斷有人倒下,死在南極,變成南極大陸上的冰雕......,不知道在南極走了多久,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了,在南極露出的陸地上出現一個巨大洞窟,大家進入了洞窟,沿著洞窟前行,......。

洞窟裏有一些古怪的生物,這就需要士兵去清路,我父親以及其它士兵走在最前麵,用衝鋒槍,炮彈清除路上出現的一頭頭古怪的生物,......。

不知道在黑暗的洞窟裏前行了多久,終於洞窟的前方看到了光亮,......。

大家到達了地心世界,但,隊伍中已經少了數百人,都死在洞窟裏,食物,補給也不多了,這時,更大的災難迎接著所有人,地心世界的土著人,在地心世界的叢林中,生活著眾多的土著部落,這些土著部落非常凶殘野蠻,非常敵視外來者,......。

從叢林中射出的箭,毒鏢,標槍,不斷的偷襲,由於,大家不熟悉叢林的地形環境,在土著人的瘋狂攻擊下,傷亡不斷出現,被土著人殺死,有的人被土著人抓走,發現的時候隻剩下一堆帶著牙印的骨架和空洞的頭顱骨,......。

我父親他們在叢林中不僅要麵對土著人的攻擊,麵對的最加惡劣的情況是,因為,水土不服,而感染疾病,傷亡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