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節 故鄉的思念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阿卡人在很久之前就掌握了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的運動規律,準備地描繪出了太陽係星相圖。

甚至精確的計算出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365.2424,誤差率僅為0.0002。

這實在是不可思議,很難想象阿卡人是怎麽做到的。

在相對於人類從誕生開始到現在經曆了數百萬年時間,一萬年隻是一個很短的時間。

阿卡人在這短短的1萬多年時間內,就創造出一個燦爛而輝煌的文明,這點一開始讓陳銳百思不得其解。

但從這塊石碑上,陳銳找到了答案。

阿卡人是亞特蘭蒂斯的後裔,他們繼承了亞特蘭蒂斯文明的遺產。

與阿卡文明奇跡般地崛起和發展一樣,其衰亡和消失同樣充滿了神秘色彩。

好像突然之間就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陳銳很想知道答案。

陳銳走下金字塔,來到古城中心。

阿卡人作為亞特蘭蒂斯人的後裔,城市的建築布局很多地方都參照亞特蘭蒂斯的城市模式。

亞特蘭蒂斯的建築呈同心圓狀,一層層由低到高排列向中心,隨著逐步深入中心,等級分別,身份限製逐漸嚴格。

城市的中心部分是大本營,最重要的建築是波塞冬神殿、王宮、寺廟,以及競技場、圓形劇場、公共浴池等公共建築。

在阿卡古城城中心,在建築布局中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些具有重要意義的建築以及核心建築,比如阿卡金字塔、廣場、雕像、神殿、宮殿等等,都建在這裏。

陳銳來到雕像前。

雕像是大理石材料建成的,目測一下,高有10多米,包括4米多高的底座,寬7、8米。

陳銳站在雕像下麵,感覺自己無比渺小。

這麽大一個雕像,很難想象到很久以前的阿卡人是如何雕成的?

在缺乏起重設備的遠古時代阿卡人又是如何把它豎立起來的。

陳銳的腳步再靠近雕像近一點,仔細欣賞著這個雕像。

雕像輪廓清新,含蓄,細節的處理也十分出色,尤其是雕像衣裙褶紋和飾物的處理,逼真得幾乎無懈可擊。

從這點可以說明,阿卡人擁有非常精湛、高超的雕刻藝術。

這個雕像的形象是一位體格強健站立的壯年人,他一身戎裝,威風凜凜,他左手手持海洋之矛,右手扶著刻有海蛇浮雕的盾牌,頭盔上雕刻的是一頭飛馬,胸甲上則是大海波濤的浮雕。

他兩腿直立,雙臂肌肉發達,手上青筋暴露,仿佛積蓄著無窮的力量。

讓陳銳奇怪的是雕像擺立的方向不是正對著下方的人,而是麵向東邊,麵朝著大西洋的方向眺望、凝視。

陳銳注意到了雕像麵部表情以及他的眼神,流露出無限的思念。

他是在思念遠方大西洋的故鄉,大西洲。

陳銳還發現雕像的基座上還有一行文字。

阿卡人的文字陳銳不認識,不過他認識其中一個數字。

陳銳將這個數字譯出來,結果是7845。

7845!

單憑這一個數字陳銳猜不出什麽來。

陳銳很想知道這個數字代表的是什麽?

對於雕像為什麽會麵向東麵,麵朝大西洋的方向。

陳銳結合金字塔石碑上的第三幅雕繪,有些猜測。

雕像很可能是阿卡人第一代首領。也就是帶領第一代阿卡人逃出被海嘯、地震沉沒的大西洲,跨海來到美洲大陸,然後,沿著亞馬遜河逆流而上,定居在Artka山脈的首領。

因為大西洋的對麵有他們的故鄉,所以,阿卡人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這個巨大的雕像。

雕像麵朝大西洋方向,臉上、眼睛中流露出無限思念的表情,這恰恰證明了這點。

雕像手持海神長矛,海蛇浮雕的盾牌,大海波濤浮雕的胸甲,以及飾著飛馬的頭盔,很可能不是阿卡人來到Artka山脈後鑄造的,憑阿卡人的金屬加工水平,並不足以鑄造出如此精美、華麗的裝備。

這些裝備很可能是亞特蘭蒂斯人的製式裝備,被第一代的阿卡人帶到了這裏。

離開了雕像後,陳銳來到了神殿。

神殿是一座長方形白色大理石建築,規模非常宏大。

神殿三麵環繞著兩排共計100多根巨大的圓柱,全用大理石雕成,它們支撐著上麵巨大的屋頂。

大理石圓柱的柱身下部均有形態各異的海獸浮雕,造型優美,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柱頂盤由一個帶有3個盤座麵的框組成,盤座麵上裝飾著一排花邊似的齒飾,在框上麵是刻有飛馬的浮雕,細致精巧,精美異常。

神殿內外都用銅、銀、黃金製成的精美浮雕加以裝飾。

這座神廟祭祀的一位海神,海神手持海神長矛,騎著一頭三個頭顱的海獸,在大海萬裏碧波中縱橫。

要知道,這裏離海洋非常遠,普通的土著部落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根本就有海洋這個概念。

這就更加證實了阿卡人的祖先是從海洋中來。

神殿旁邊有個房間,陳銳推開房間。

正如在弗雷德探險日誌中描述的一樣,金碧輝煌、燦爛無比,黃金珠寶堆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