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六出奇謀的陳平(1/3)

陳平,曾先後跟隨魏王和西楚霸王項羽,但因不受重用與信任而離開;後來,陳平輾轉來到修武,經由魏無如的引薦投靠了劉邦;成為劉邦平定天下的重要人物之一,為劉邦做出了無可替代的卓越貢獻。

碾轉尋主,施展抱負

陳平(?-前178年),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陽武(今河南原陽)人。少年時父母雙亡,同哥哥嫂嫂在一起生活。他家境貧窮,隻有30畝薄地。可陳平並不把心思放在種地過日子上,而是一心一意地讀書,尤其喜歡鑽研黃帝、老子之學。陳平“好讀書”,哥哥陳伯便鼓勵陳平讀書遊學,使之增廣學和見聞。據《史記》載:“平為人長,美色。人或謂陳平曰:貧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視家生產,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伯聞之,逐其婦而棄之。”可以看出陳平是個標準的美男子,長得一表人才,學問應該也還好,但是他仇視勞動,比較疏懶,全靠兄長種地養活。你想啊,誰願意自己家裏養著一個隻吃飯不幹活的人啊?所以大家看到陳平這樣都很不痛快,時間長了,嫂子開始惱恨陳平,她嫌棄陳平不知道看顧家庭,不從事勞動生產,就發牢騷說:“你給人家幹活,汗珠子掉在地上摔成八瓣,你老弟什麽都不幹,就知道讀書!”“咱父母沒留下什麽產業,就留下這麽一個懂事的兄弟。他知道用功讀書是咱家的福氣。你這牢騷隻允許你發這一回,以後再說喪氣話,可別怨我跟你過不去啊!”陳伯支持陳平讀書,一點兒也不含糊。在哥哥的支持下,陳平讀書毫無牽掛。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陳平讀的書多了,人也長得更瀟灑俊逸,大耳垂輪,鼻直口方,一個絕對的美男子。鄰裏見陳平長得身材高大,就議論道:“他家裏窮,不知吃什麽長得這麽肥澤?”“他也是吃糠而已,不過有這麽一位隻吃不做的小叔,倒不如沒有的好。”其嫂對陳平雖已長大,但不從事勞動,專心遊學,很看不慣,埋怨了幾句,竟被陳伯休掉。因為他對少年陳平抱有很高的期望,認為陳平將來必有大成。陳平沒有辜負兄長的期望,他勤奮好學,身處窮巷陋室,以席為門,然而“門外多有長者車轍”,交往的都是當時當地的一些有作為的人。

陳平長到該結婚的年齡了,卻遲遲未能婚配。以陳平那不爭氣的出身,加上他“不事生產”、遊手好閑的名聲,有錢人家自然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令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而一心往上爬的陳平自然也不願意娶窮人家的女兒,令自己墜入永無出頭之日、永世不得翻身的境地。如此陳平高不成低不就,蹉跎了一段時間。他的婚事就這樣耽擱著。正在這時,富人張負五有個孫女,五次出嫁五次死了丈夫,人們都說她“克夫”,因此誰也不肯再娶她。陳平卻不信什麽克夫之說,主動提出要娶張負的歲女為妻。張負知道了陳平的心意,倒並不嫌他窮,而想了解一下他的人品怎樣。這時正碰上鄉裏有一戶人家辦喪事,陳平來給這家幫忙。他每天總是早去晚歸,特別勤快。張負也來參加喪禮,他對陳平特別注意。陳平知道張負在注意自己,也就故意走得晚些。張負覺得這個小夥子外表既高大英俊,又懂事勤快,第一印象是好的。為了加深對陳平的了解,張負曾尾隨到陳平家察看。陳平住在城牆腳下的一條小巷裏,房屋破得連大門都沒有,用一張破席子掛著當門。當年顏回住在這種地方,甘於貧窮和寂寞,自得其樂,“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而陳平的陋室附近卻車馬喧嘩。那天,張負在陳平的屋外發現了不少車輪的痕跡。那些痕跡正是陳平整日忙於結交達官貴人的證據。張負回到家裏,馬上宣布要把孫女嫁給陳平。兒子問道:“陳平又窮又懶,全縣的人都笑話他的行為,為何偏偏把女兒嫁給他?”張負把他所看到的告訴兒子,然後說:“像陳平這樣的人,難道還會一生貧賤嗎?”斷定陳平必將成功,終於將孫女嫁給陳平。張負為孫女準備了優厚的嫁妝,並勸孫女謹慎的侍奉夫家,不得有半點傲慢無禮的表現。張氏之女嫁給陳平之後,以禮待其兄嫂親友,治家井井有條,竟是一位十分難得賢內助,為爾後陳平開展各種社交活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這時,陳平的哥哥陳伯也另討了一房親事,陳平夫婦待兄嫂如同父母。妻子溫柔賢惠,真是外得富翁舅,家有賢內助。陳平從此去掉了建功立業的後顧之憂。縱然是處理婚娶這種家庭事務,也可見陳平智謀非尋常人可比。起初,陳平在鄉裏擔任社宰,這是一個十分低微的職務。班固《漢書?張陳王周傳》說:“陳平之誌,見於社下”。有一次,鄉裏舉行祭祀,祭祀活動結束之後,照例要把祭祀所用的犧牲分配給各家各戶。陳平雖然年輕,卻有機會為“宰”,也就是主持祭祀活動、負責分配祭肉的人。據說分得很公平,鄉裏父老都讚歎:“好啊!陳平這小子分得真好!”陳平當時就說:“咳!這算什麽!假如我陳平有朝一日當了宰相,主持天下大事,也會像今日分配這祭肉一樣易如反掌!”可見,年輕的陳平早已立下了均平天下的壯誌。司馬遷《史記?陳丞相世家》說:“方其割肉俎上之時,其意固已遠矣。”對陳平的表現既肯定又讚賞。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揭開了武裝反抗暴秦統治的序幕。不久,陳勝部將周市略地河南,擁立魏公子咎為魏王。次年六月,魏王咎與秦軍戰於臨濟(今河南封丘東),陳平告別了自己的兄長親友,先是帶領一幫年輕人來到臨濟(今河南長垣縣南),投奔被陳勝立為魏王的魏咎。陳平很想為魏咎出謀劃策,幹一番事業。魏咎雖用陳平做了太仆(九卿之一,掌車馬),可是當陳平拿了天下大計向魏王進說時,魏王卻並不怎麽感興趣。這時又有人在魏王跟前說陳平的壞話。陳平覺得在魏王這裏很難實現自己的抱負,便悄悄地離開了魏王,投奔項羽。

公元前207年,秦將王離、章邯率兵進攻趙王歇,將趙王歇包圍在巨鹿城(今河北平鄉縣西南),形勢萬分危急。趙王歇向楚懷王求援。楚懷王於是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北上救趙。當項羽抵達黃河時,陳平前往歸附了他,並跟隨他北向救趙,入函穀關。楚漢戰爭爆發以後,殷王司馬印於漢二年春背楚降漢。項羽封陳平為信武君,率兵進擊殷王,並不費一兵一卒收降了司馬印。三月,劉邦率大軍再取殷王領地,司馬印迎戰不利,隻能向項羽告急。項羽派陳平率兵救援,誰知援兵未到,司馬印已被漢將樊噲活捉,解交漢王。劉邦從座位上走下來親自為司馬印鬆綁,司馬印感念劉邦的不殺之恩,便又歸降了漢王,並仍去鎮守原地。項羽聞知此事後,惱恨司馬印反複無常,以致遷怒陳平,要盡斬昔日陳平收降殷王的將士。陳平一則不願意在尚未幹出一番事業時即被殺,二則逐漸看清了項羽的弱點,料知項羽難以完成統一天下的大任,便掛印封金,連夜逃離楚營。

在此逃往過程中發生了一件很驚險但有意思的事。一個擺渡的艄公見黃河裏濁浪排空,岸上樹搖影暗,估計不會有過客了,正準備躲進小艙喝壺熱酒,忽聽岸上有人高喊:“艄公,行個好吧,快將我渡過去。”聲音很急。艄公抬頭一望,黑影中隻見來人身軀魁偉,氣宇軒昂,像個將軍。少時,陳平走到船邊,揖手行禮,道:“行個方便吧,艄公,我多給你些銀兩。”艄公心裏琢磨,這人儀表非凡,黑夜獨行,必是私逃的將官,腰裏頭準纏著金銀細軟,待船到江心,敲他一竹杠。想到這兒,艄公忙解開繩索,劃動舟楫。船到江心,陳平發覺艄公神色不對,眼睛總是盯著自己,大有謀財害命之意。在這關鍵時刻,陳平卻方寸不亂,始終鎮靜自若。為了表明他身無分文,便將自己的上衣全部脫掉,**上半身,主動幫助船夫搖槳劃船。船夫得知他全無金銀財寶,也就不再害他。由此可以看出陳平是個很有眼色及心計的人。他先看出船夫不懷好意,想害其命而謀其財,這個時候陳平卻能冷靜分析險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可謂有勇有謀。

有勇有謀,還需識人有方。陳平在曆兩主都不能受重用後,再尋“明主”。再說漢王劉邦厲兵秣馬,誌在大略。這一天,漢軍部將魏無知正在帳中議事,忽有一軍吏人報,說有一美男子前來投謁,自稱是魏將軍的故人。魏無知出帳迎接,見是陳平,行禮後道:“聞足下已事項王,今何故到此?”陳平頓首答道:“小弟險些不能見君。”魏無知驚問何故,陳平道:“小弟在項王帳下,尚為其用。前因殷王司馬印謀叛,項王使我引兵征討,我因不欲勞兵,隻與殷王陳說利害,殷王謝罪了事。近日漢王攻殷,項王複命我率兵救援,誰知我行至途中,司馬印已降漢。項王怪我遲誤軍情,便欲將我加罪,隻好舉身西走,是以到此。”魏無知聽罷,說道:“漢王豁達大度,知人善任,遠近豪傑,接踵來歸。今足下棄暗投明,我定當代為舉薦。”陳平拱手相謝。第二天,魏無知便帶陳平麵見劉邦,兩人縱論天下大事,十分投機,劉邦感到非常高興,甚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便破例任陳平為都尉,留在身邊做參乘(陪他出行,為他駕馭馬車的官員),並命他監護三軍將校。這時,軍中諸將,包括周勃、灌嬰等很不服氣,認為劉邦得到楚軍逃亡之卒,未知高下即授以重任,又使他與漢王同車出入,並監護三軍,實在太過分了。諸將反映,陳平不過是一個反複亂臣,而且還在軍中收受賄賂,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劉邦聽罷,心中也不免生起疑來,於是召魏無知責問道:“你向我舉薦陳平,我今天才知道他以前曾與其嫂通奸,現在又受賄,你為什麽向我舉薦這麽一個無行之人?”魏無知發表了一通關於亂世之中求能臣的很好的議論:“我向主公推薦的是能出奇謀安天下的人,主公指責其品行,其實並不是當前軍事要務。如今楚漢相爭,全仗奇謀,以資佐助。即使有信如尾生、賢如孝己的人出來,如果沒有奇謀異計,也是於軍事無補。主公隻問陳平所獻計策能否管用,何必追究其盜嫂、受賄等事呢?如果陳平果真沒有什麽真才實學,我甘願受罪。”但劉邦仍將信將疑,又親自質問陳平道:“聽說你原來是幫助魏王的,後來離開魏王去幫助楚霸王,現在又來幫助我,這怎麽不讓別人懷疑你的信義呢?”陳平是何等自己人,看出端倪趕緊給劉邦解釋,陳平慷慨陳詞:“同樣一件有用的東西,在不同的人手裏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離開他去幫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來歸附大王。我雖然還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樣了。我久慕大王善於用人,所以才不遠千裏來投奔大王。我什麽也沒帶,來到這兒,所以什麽都沒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禮物。沒有錢,我就生活不了,也就辦不了事。如果大王聽信讒言,不起用我,那麽,我收下的那些禮物還沒有動用,我可以全部交出來,請大王給我一條生路,讓我辭職回家,老死故鄉。”寥寥數語,道明了各方的政治優劣,話中有話。漢王聽後覺得有道理,疑慮頓消,隨即重重地賞賜陳平,並拜陳平為護軍中尉,直接擔負起監督諸將的責任。諸將乃不敢複言,一場風波遂歸平息。由此看來陳平是很機敏的,他以退為進,以誠心打動劉邦,消除了劉邦對自己的懷疑。從此,陳平一心一意為劉邦“六出奇計”奪取天下,成為西漢安邦定國的著名謀臣。

陳平在小時就具備了治理天下的能力,並清楚知道問題的症結所在,但擺在他目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跟誰才能完成自己的抱負。正所謂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他雖然有了完整的

政治理想和豐富的知識、良好的背景,但他依然缺少重要的一點,就是經驗。陳平生當秦末亂世,順應曆史潮流,擇明主而事,為劉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用計高手,定國謀臣

公元前203年,楚漢戰爭到了最激烈的時刻。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城內達一年之久,並被斷絕了外援和糧草通道。劉邦想與項羽議和,但項羽不允。劉邦焦急萬分,隻好向陳平討教:“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獻計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頓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潔之士。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劉邦深以為然,便給陳平4萬斤黃金,任其支配。

陳平於是就開始用這筆錢積極在楚軍中施行他的反間計。他一麵派使者入楚,致書項羽,一麵又用重金收買了一些楚軍將士,讓他們四處散布流言蜚語,說範增、鍾離昧等大將為項王帶兵打仗,功勞很多,卻始終得不到項王分封土地給他們,也得不到侯王的爵號,他們心裏有怨氣,打算同漢軍聯合起來,去消滅項氏,瓜分項氏的土地而自立為王。

項羽見過漢王的求和書信,自然不肯答應。但對那些流言,卻疑心頓生,於是便派使者進城探聽虛實。楚王使者剛進入滎陽城,陳平便帶人列隊出迎,並把使者請進客廳,擺下豐盛的酒席。陳平讓侍者準備好十分精致的餐具,端進使者房間。使者剛一進屋,就被請到上座,陳平再三問起範增的起居近況,大讚範增,並附耳低聲問:“亞父範增有什麽吩咐?”使者不解地問道:“我們是霸王派來的,不是亞父派來的。”陳平一聽,故作吃驚地說:“我們以為是亞父派來的人呢!”陳平說罷,白了楚使一眼,刷地放下手中的酒杯,站起身大步走了出去。楚使者看著這一切,心裏十分納悶,正在發愣,進來一些侍從,七手八腳就把滿案飯菜撤掉了。一會兒,進來一個侍女給他換上一碗菜湯,一個饅頭。楚使者一見,十分惱火:心想,他們把範增、鍾離昧看得如此尊貴,而把項王視同草芥,這其中必有奧秘,說不定範增、鍾離昧早就和他們串通一起了!

使者受到如此大辱,甚為氣憤。回到楚營後,把情形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項羽,項羽聽罷頓時大怒,自語道:“怪不得近日營中議論紛紛,說亞父和鍾離將軍私通漢王,心存異誌,看來是無風不起浪呀……”項羽起了疑心,對鍾離昧漸不信任,對範增也日益疏遠。這時,範增向項羽建議應該加緊攻城,但是項羽卻一反常態,拒不聽從。過了幾天,範增也知道了外麵說他私通漢王的謠言,並且感到項羽已不再信任自己了,範增非常氣憤地說:“天下就將為大王所平定,希望大王好自為之,請求大王恩我告老返鄉安度餘年。”項羽也不阻攔,同意了他的請求,並派人護送他回家鄉。範增一路走,一路歎氣,吃不下,睡不著,傷心不已。他已經75歲了,哪兒受得了這麽大的委屈?到彭城的時候,氣得背上生了一個毒瘤,就此一病不起,嗚呼哀哉!項羽手下唯一的一個著名謀臣,竟被陳平略施小計就除掉了。不久劉邦就戰勝項羽,取得了楚漢戰爭的勝利。陳平不像韓信指揮千軍萬馬獨當一麵、平國展土,也不如蕭何那樣留守後方、轉運委輸、補充兵源。他和張良幾乎一直跟隨劉邦於左右征戰南北。

漢三年(公元前204年)五月,項羽中了陳平的反間計,氣死謀士範增後,懊喪萬分,盛怒之下猛攻滎陽城,要活捉劉邦。守城漢軍連日抵抗,已經筋疲力盡,形勢十分危急。這時陳平就給劉邦獻計:“請大王速寫一封詐降信給霸王,約他在東門相見。霸王一定會把他的大軍布置在東門外,我們再想辦法把他在西、北、南各門的衛士引到東門口來,大王就可以從西門衝出去了。”漢王同意了。不一會兒,陳平領著一個貌似漢王的將軍來見漢王,說把他化裝成漢王的樣子出去詐降,吸引敵人把兵力集中圍住東門,然後漢王就可以從西門突圍了。經過一番緊張準備後,到了半夜,滎陽東門突然大開,2000名女子身披鎧甲,手執儀仗,護衛著一輛黃蓋車,車前插著漢王的大旗,從城裏徐徐而出,邊行邊有人高呼:“城中糧食吃光,漢王出城來降。”楚營將士頓時狂喜萬分,高呼萬歲,喧聲如雷。再有戎裝女子,忸怩作態,更是新奇。各門守軍,紛紛擁到東門圍觀。項羽手擎火把,一看車中,卻不是劉邦。項羽厲聲喝道:“你是何人,敢來詐降?”車中人應聲答道:“我乃大將軍紀信!”項羽暴跳如雷,大罵不止。紀信反哈哈大笑道:“項羽匹夫,我主豈肯降你?今已衝出西門,前往關中招集各路人馬,與你再決雌雄,你如果快些撤走,尚得免死!”項羽氣急敗壞,命人縱火燒車,將紀信活活燒死了。而這時,真正的漢王則趁著東門一片混亂,已衝出西門,帶著陳平、張良、樊噲等人殺開一條血路,已向關中方向逃去了。

漢三年(公元前204年)五月,劉邦率數十騎殘兵逃出滎陽城後,進入漢中。六月,又被圍在成皋,形勢十分危急。而此時,韓信在北線卻捷報頻傳,先後略定趙、燕、代諸地。隨著軍事上的節節勝利,韓信的政治野心也逐漸膨脹起來。韓信乘劉邦失利之機,派遣使者來,要求劉邦封他為假王(代理)。劉邦一聽,立即勃然大怒,竟當著韓信使者的麵破口大罵。“我被困在這裏這麽久了,天天盼著他到這兒來助我,如今不但不來相助,反而要自立為王!”剛罵到這裏,忽然覺得自己在桌案下的腳被人踢了一下,一愣,連忙住口。原來張良、陳平二人正坐在劉邦身邊。二人深知韓信手握重兵,又遠在三齊,漢王根本無力阻止他稱王。這件事倘若處置不當,一旦激成兵變,韓信在齊自立為王,與楚、漢成三足鼎立之勢,漢軍便又樹一敵,天下大事誰勝誰敗就更難以預料了。所以,陳平才在桌案下用腳尖踢了劉邦一下;劉邦也很精明,連忙改口說:“大丈夫既平定諸侯,要做就做個真王,何必要做什麽假王!”劉邦原本愛罵人,這一罵不足為怪,況且前後兩語銜接不錯,竟也沒露出什麽破綻。於是,劉邦順水推舟,派張良攜印使齊,為韓信授印冊封。從而安撫住了這隻十分重要的力量,避免了漢軍的分裂。多虧陳平踢了劉邦一下,才封韓信為齊王,韓信從此感恩,無論誰再來勸說他,都不忍忘恩背漢,並最終引大軍擊楚,為劉邦統一天下起了決定性作用。8月,雙方劃定“楚河漢界”。9月,陳平以其謀略家的敏銳洞察力,看到項羽已到了窮途末路了,因此對劉邦說:“現在我們已經占據了大半個天下,而且各路諸侯也都誠心誠意地來依附我們。相反楚軍連年作戰,疲憊不堪,糧食也快吃光了,這正是上天要我們滅掉楚國的大好時機。我們必須乘此機會把楚滅掉。假如您不抓緊時機去攻打它,就會像人們所說的‘養虎遺患’啊!”劉邦采納了陳平的建議,立即發兵攻打項羽。到公元前202年12月,項羽的軍隊被圍在垓下,漢軍采取“十麵埋伏”之計,擊潰項羽,迫使他退至烏江自刎而亡。陳平設計封韓信為齊王,以借力殺項羽,使劉邦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至此,結束了將近四年的楚漢戰爭。

劉邦消滅項羽後,於漢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正式登基,史稱漢高祖;封韓信為楚王。不久就有人上書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向諸將征詢對此事的意見。諸將都說:“趕緊發兵,活埋這個忘恩負義的小子!”高祖自知這些並不是好主意,就沒有吭聲。

這時,張良已經借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隻有陳平依然是劉邦身邊最重要的謀士。劉邦便向陳平請教,陳平開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劉邦再三追問,並說:“我打算派兵前去討伐他,你看怎麽樣?”

陳平沉著地反問道:“這次有人上書告發韓信造反的這件事,還有人知道嗎?”

劉邦說:“沒人知道。”

“那韓信自己知道嗎?”

“也不知道。”

陳平低頭沉思了一會兒,又問:“陛下的軍隊比韓信的軍隊厲害嗎?”

劉邦回答:“不見得。”

陳平又問:“陛下手下的戰將中,有誰在戰場上能敵過韓信?”

劉邦回答:“沒有人能敵得過他。”

陳平說:“軍隊實力不如韓信,將領又不是韓信的對手,現在您反而要出兵去打韓信;一旦引起戰爭的話。勝負就難以預料了。這樣做我真是很為陛下擔心啊!”

劉邦一聽,十分著急,連忙問有沒有什麽穩妥的辦法。陳平躊躇半晌道:“古時天子巡狩,必大會諸侯。臣聞南方有一雲夢澤,陛下何妨傳旨出遊其地,遍召諸侯令集陳地。陳與楚鄰,那時韓信自來進謁,隻要一二武士,便可將其拿下。此計似較妥善。”劉邦聽罷,連稱妙計。便於漢六年十月遣使者遍告諸侯到陳地朝會,宣稱“我將南遊雲夢澤。”隨後,漢高祖劉邦便率隊出發了。

劉邦依計行事,韓信果然郊迎在路中央。劉邦便讓埋伏下來的武士將韓信捆得結結實實,投入囚車中。韓信長歎一聲道:“果然如人們常說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是該死了。”漢帝說:“有人告你謀反,故而將你拿下。”韓信聽了,也不多辯,任其縛之,帶回洛陽。大約是查無實據,不久就馬馬虎虎地將韓信降為淮陰侯,控製在京城。韓信深知劉邦忌恨他的才能,便托病不出,直到被呂後殺死。陳平這“偽遊雲夢,實擊韓信”的第一計,使高祖不費一兵一卒就避免了一場兵燹大災,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據的禍根,維護了新建王朝的統一安定。

這時,漢朝新建,由於忙於安撫國內,也就無暇顧及塞外。又由於這時,韓王信投降匈奴,引匈奴大軍進攻太原(今晉中地區)。公元前200年冬,警報雪片似的飛入關中,劉邦統率大軍二十餘萬親征。劉邦向北行進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時,被匈奴冒頓單於率四十萬精銳騎兵包圍於白登山(今大同市東麵),並且派大兵,分紮在各個重要路口,截住漢兵的後援。高祖登上山頭向四麵眺望,隻見四麵八方都有匈奴的騎兵屯駐把守。當時正值天氣嚴寒,連日雨雪不斷。高祖劉邦和將士們都凍得手腳發僵。在被圍了3天後,糧食也快吃完了,漢軍饑寒交迫,危在旦夕。被圍到第7天,陳平忽然又生妙計。他看到冒頓單於對新得的閼氏(單於的王後)十分寵愛,朝夕不離。這次在山下紮營,經常和閼氏一起騎馬出出進進,淺笑低語,情深意篤。於是想到冒頓雖能出奇製勝,可也不免被婦人美女所惑,於是就想從閼氏身上打主意。陳平派了一名膽識兼備且能言善辯的使臣,準備了一幅美人圖,還有許多金銀珠寶,暗中下山,買通番兵,指名要見冒頓單於新立的那位閼氏(正妻)。閼氏聽得漢使指名謁她,不知何事,便瞞著冒頓,私將漢使傳入內帳,問他有何話說。這位漢使見了閼氏,先將金銀珠寶獻上,然後道:“漢帝被圍白登山,想與此間單於議和,知道閼氏對於單於很能盡言。漢帝的意思,是兩不相犯,永修和好。因恐單於不允,特將這些金銀珠寶,孝敬閼氏。若能就此言和,最好不過。若是單於不允,現有一幅圖畫在此,這是中國的第一美人,因為不在軍中,先將圖像送來,再令人回

去,將這位美人接來,奉贈單於。”

閼氏畢竟是女流之輩,一見到黃金和珠寶,就目眩心迷,愛不釋手,便收下了。再打開圖畫,隻見畫上繪著一個絕色的美女,不禁起了妒意,便問:“這幅美人圖是幹什麽用的?”漢使裝出一副虔誠的樣子,回答說:“漢帝被單於包圍,非常願意罷兵言和。所以把金銀珠寶送給您,再請您代他向單於求情,可又怕單於不答應,就準備把國中的第一美人獻給單於。因為美人現在不在軍中,所以先把她的畫像呈上。”閼氏微怒地說。“這個用不著,趕快拿回去吧!”

漢使走後,閼氏心想,漢帝若不脫險,必定要將美人送來。思前想後,事不宜遲,隻得急速進言,以解自身之危。於是,她回到後營,就對單於說:“軍中得到消息說,漢朝有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隻怕明天就會趕到了。”單於問:“有這樣的事?”閼氏回答說:“漢、匈兩主不應該互相逼迫得太厲害,現在漢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漢人怎麽肯就此罷休?自然會拚命相救的。就算你打敗了漢人,奪取了他們的城地,也可能會因水土不服,無法長住。萬一滅不了漢帝,等救兵一到,內外夾攻,那樣我們就不能共享安樂了。”說到這裏,閼氏淚如雨下,嗚咽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單於一時也不知怎麽辦才好了,於是問:“那怎麽辦呢?”閼氏說:“漢帝被圍了7天,軍中沒有什麽慌亂,想必是有神靈在相助,雖有危險但最終會平安無事的。你又何必違背天命,非得將他趕盡殺絕呢?不如放他一條生路,以免以後有什麽災難降臨到咱們頭上。”單於將信將疑,可是又怕惹閼氏不高興,再加上冒頓與王黃、趙利相約會合,但王、趙的軍隊遲遲未到,冒頓懷疑這二人與漢軍有密謀,便答應下來。果然,在漢軍被困的第7天,匈奴大軍撤開包圍,放漢軍人馬南歸。高祖經過7日的苦楚,僥幸逃生,便引兵南還。大軍走到曲逆縣(今河北保定西南),劉邦見城池高峻,屋宇連綿,感念陳平勞苦功高,召過陳平指著那城池說:“朕遍行天下,很少見到這樣壯闊的城池。你助朕脫圍有功,朕特封你為曲逆侯!”陳平用這一妙計,使匈奴退兵,劉邦逃出重圍,一場大難消於無形之中,自己也加封進爵。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擊敗叛軍英布歸來,創傷發作病倒了。剛回到長安,又聽說燕王盧涫叛變,就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去討伐。樊噲走後,有人對高祖說:“樊噲跟呂後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高祖對呂後幹預朝政,早已不滿,現在聽說呂後又跟她妹夫樊噲串通一氣,立時覺得情況嚴重了,他決意臨陣換將,與陳平計議此事,決定以陳平的名義前往樊噲軍中傳詔,車中暗載大將周勃,待到軍中,宣旨立斬樊噲,由周勃取而代之,繼續伐燕。於是,陳平、周勃奉命出發。在路上,陳平私對周勃說:“樊噲是皇帝的老部下,勞苦功高。況且他又是呂後的妹夫,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位高爵顯。眼下,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後悔了,我們怎麽辦?再說皇帝病得這麽厲害,再加上樊噲是呂後的妹夫,她們姐妹二人必然會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時難免會歸罪於咱們兩人。”周勃一時沒有了主張,便問:“難道把樊噲放了?”陳平說:“放是不能放的,咱們不如把他綁上囚車,送到長安,或殺或免,讓皇上自己決定。”周勃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於是,陳、周二人來到樊噲軍中,命人築起一台,宣樊噲接旨。樊噲並無多慮,獨自趕來接詔。不料,台後突然轉出大將周勃,喝令將樊噲拿下,釘入囚車。樊噲正要喧鬧,陳平忙走到樊噲身邊耳語幾句,樊噲方始無言,聽任陳平押返京師。當走到半路,陳平忽然聽說劉邦病故。他想:現在朝中必然由呂後主持政事,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虧先前未斬樊噲,還好向呂後交代。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長夢多,會有人在呂後麵前說他的壞話,一定要先趕到長安,把自己的事解釋清楚。他立即策馬趕往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

於是,他又生一計,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漢高祖的靈前,伏在靈前且哭且拜,幾乎暈死過去。果然不出陳平所料,呂後一見陳平來到,急忙從幃中走出,怒詢樊噲下落。陳平暗自得意,表麵上卻邊拭淚邊答道:“臣知樊侯本有大功,不敢加刑,僅將樊侯押解來都,聽侯主上親裁。不料臣已來遲一步,主上駕崩,臣不能臨終一見主上,真可悲也。”呂後一聽陳平未斬樊噲,心中一喜,便將怒容收起。又見陳平涕淚交流,忠君情意溢於言表,頓生哀憐之心,便說道:“君沿途辛苦,回家休息吧!”陳平答道:“現值宮中大喪,臣願留充宿衛。”呂後道:“君須擔任大政,守衛之士,令數武士足矣。”陳平聽了,又頓首固請道:“新立儲君,國事未定,臣受先帝厚恩,理應不離儲君左右,事無巨細,臣須親侍儲君飲食起居等事,方始放心。”呂太後聽陳平口口聲聲顧念嗣君,既感他未斬樊噲之恩,又喜他忠於兒子之意,於是不絕於口的嘉獎道:“忠誠如君,舉世罕有。現在嗣主年少,處處需人指導,先帝臨終,曾言君才可用,敢煩君為郎中令,輔相侍主,使我釋憂。”陳平一再叩首謝恩,真的沒有回家,而是隨伴惠帝去了。

就這樣,陳平從而避免了一場大災害,再次保全了自己。

漢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漢高祖劉邦死後,惠帝劉盈即位。劉盈性格懦弱,在位僅7年便死掉了,死時僅24歲,呂太後獨攬大權。呂後當政,諸呂專權,皇族轉弱,文武官員及百姓大都不滿諸呂的統治。陳平看到呂氏專權所潛伏的巨大危機,虛與委蛇曲附,他既不得罪呂後,也絕不依附於諸呂,因而稱病不理朝政。陳平害怕讒言中傷,堅決請求留在宮中宿衛,得到呂後允許,但僅被授以有職無權的郎中令,主要任務是輔助教導皇帝劉盈。陳平擔任郎中令後,對朝中劉氏家族與呂氏外戚之間的鬥爭似乎視而不見,隻是全力輔導惠帝。陳平的這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忠臣形象,不僅得到惠帝的信任,而且也博得到了呂後的歡心。因此,當曹參去世後,王陵擔任了右丞相,陳平擔任了左丞相。不過,呂後始終對足智多謀,屢劃奇策的陳平放心不下,直至聽到呂媭幾次三番地反映陳平“為丞相不治事,日飲醇酒,戲婦人”的話,方才心中暗喜。呂後寬慰陳平盡管放心,表示自己決不會聽信呂媭關於陳平的壞話。陳平此後更加縱情酒色,示呂後一副胸無大誌的樣子,完全打消了呂後對他的戒備之心。

這年冬,呂太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想封呂氏子侄為王,便先征詢右丞相王陵的意見。王陵性格耿直好直言,答道:“高皇帝臨終前曾召列侯君臣,宰殺白馬,歃血為盟,說:‘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如今要封呂氏為王,豈不是違背了原來的盟誓!”呂太後不悅,再問左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二人忙交換一下眼色,齊聲答道:“昔日高帝平定天下,曾封子弟為王;今太後臨朝改製,分封呂氏子弟,有何不可呢?”呂太後聽了,變嗔為喜,眉開眼笑。罷朝以後,王陵責備陳平和周勃:“從前高帝歃血為盟,你們二位不在場嗎?如今高帝駕崩,太後做了女主,欲封諸呂為王,你們阿諛奉承,背盟違約,將來在九泉之下有何麵目見高帝呢?”陳平坦然地說道:“現在於朝廷上當麵力爭,我們不如你有膽量,將來安社稷、定漢裔,也許你也不如我們明智。”這一表態,充分顯示了陳平對保全劉氏江山鬥爭的嚴峻性、複雜性已有清醒的認識,也表現出陳平在政治上的成熟穩定,以及對除呂安劉的百倍信心。錚錚鐵言,擲地有聲。不久,呂太後就罷免了王陵的右丞相職務,被貶為太傅。

呂後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呂太後病死。漢廷中央政權的重心立即傾斜,平衡失控,爭奪最高統治權力的鬥爭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同年八月,鬥爭到了最關鍵時刻。陳平與周勃審時度勢,商定謀誅諸呂而立文帝,重新鞏固西漢政權,並再度初任丞相,直到病死為止。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對陳平的功績作了高度的評價,說陳平“六奇既用,諸侯賓從於漢;呂氏之事,平為本謀,終安宗廟,定社稷。”的確,縱觀陳平的一生,在劉邦大殺功臣,弄得人人自危之時,在呂後當政、諸呂政權之際,宮廷矛盾極其尖銳複雜,王侯將相稍有不慎,便又掉腦袋的危險。而陳平能過順利的戰勝一切風浪,躲過險灘暗礁,其立身處世之高明,“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顯示了一個謀略家卓越的政治才能。

細看陳平為臣的經曆,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但最後的評價就是次次成功。陳平是劉邦手下的重要人物之一,為劉邦平定天下作出了無可替代的卓越貢獻。縱觀他的一生,可以說集內政、權謀、奇計、平亂、安邦於一身。

陳平作為智囊出現的:在楚漢對峙時期,他根據項羽為人猜忌的弱點,施用反間計,離間了項王君臣,削弱了楚軍的力量,解了滎陽之圍;但並導致了範增的死亡,為最後戰勝項羽奠定了基礎。而攘外必先安內,當韓信和高祖,項羽呈鼎足的形勢的時候,陳平關鍵的一腳踩在高祖的腳上,讓高祖徹底頭腦清醒了,但也種下了韓信悲劇的種子。也正是這一腳,奠定了漢朝四百年的江山。而後,殺韓信、平內亂,陳平皆出了奇謀,而最關鍵的就是救高祖於白登山,劉邦被匈奴圍困於平城的危急時刻,陳平設計使劉邦安然脫險;真是“則言其事祕,世莫得而聞也。此以工妙踔善,故藏隱不傳焉。”在平定陳豨和黥布叛亂的過程中,陳平六出奇計,每次都成功,因此增加封邑;當然,陳平的智謀可以幫劉邦奪取天下,他同樣可以用自己的計謀保全自身:朝廷內部因為呂氏的興起而不安定,陳平看出其實呂氏家族隻有呂太後才是問題的根節,如果呂太後崩,那他們這個脆弱的集團馬上就麵臨崩潰,所以他選擇了陰柔的曲線之路,暗地安排反呂的力量,以韜晦的方法來顯示自己沒有反抗的餘地,而在呂太後死後,馬上以迅猛的方式快速解決了朝廷內部的問題。漢文帝上台後,論功行賞,那麽周勃、陳平誰第一呢?陳平要讓周勃,於是假裝生病,這種拙劣的伎倆當然瞞不過有頭腦的漢文帝。於是漢文帝很不高興,去問陳平。陳平說:“高祖的時候,我的功勞比周勃大;但是這次消滅諸呂,周勃的功勞比我大,所以請讓周勃第一位吧。”於是漢文帝就讓周勃做右丞相,位居第一。剪除呂氏集團後,陳平即按照自己所一貫宗奉的黃老之術,行使監督考察大臣、敦促大臣各司其職、協助天子親附百姓、鎮撫諸侯等重大職權,無為而治,與民休息,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是陳平將黃老之術運用於朝政管理所結出的碩果。但是,他最成功的就是成功的保全了自己,這就是因為他深深的體會了黃老之術的精髓,就是隱而不現,秘而不宣,藏而不露,但他深知天命,最後說:“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複起,以吾多陰禍也。”

陳平藏而不露,成功地保全了自己。有句俗話說,“水至清無魚,人至清無友”,說得也就是這個意思,水太清了都沒養分在其中了,那魚就不會在這水裏遊弋;人如果過於精明過於清高,那他就很難有立足之地。尤其是在現代企業和團隊組織裏麵,很多事情都需要不同專長的人員一起合作才能達成目標。

陳平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才能在各種風雲變幻、複雜詭異的政治鬥爭中永遠屹立不倒,“善始善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