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屈伸自如的劉備(1/3)

人的一生從來不可能一路坦途地走下去,任何有遠大抱負想成為天下之首的人,沒有一個人能夠順理成章、安安穩穩地登上皇帝的寶座。三國亂世更是不太可能,然而卻有人能夠因屈伸有度的處世原則而堪稱楷模,他就是劉備。劉備以仁愛的姿態對待結拜兄弟,以體恤之心對待謀士,以不忌冷淡而三顧茅廬求諸葛亮出山,以仁義之德欲擒故縱贏得徐州,然而其最終的目的便是成為一世之王。

寄人籬下,四處投奔

古來成大事者必是能屈能伸的偉丈夫。人生處世有兩種境界:一是逆境,二是順境。在逆境中,困難和壓力逼迫身心,這時便應懂得一個“屈”字,委曲求全,保存實力,以等待轉機的降臨。在順境中,幸運和環境皆有利於我,這時便當懂得一個“伸”字,乘風萬裏,扶搖直上,以順勢應時更上一層樓。

在東漢末年,各路軍閥互相混戰,有識之士紛紛投靠自己心目中的明主,數易其主者多不勝數。劉備就是其中一個。

劉備雖然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其祖早已因犯法被削去侯爵,其父早喪,家中貧窮,隻得以“販履織席”為業。往往許多人揭他的老底,罵他是“織席小兒”,冒認皇親。但他同樣成就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正如諸葛亮在舌戰群儒時駁斥陸績的:“高祖(劉邦)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織席販履,又何足為辱乎?”

劉備早期創業可謂屢遭挫折。劉備,字玄德,生於公元161年,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市)人,是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祖父劉雄做過東郡範令,父劉弘去世很早。備少時家貧,與母以販鞋織席為業。他家東南角籬上有一棵桑樹像小車蓋,他對同族孩子曾說過:“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他叔父子敬對他說道:“汝勿妄語,滅吾門也!十五歲時,母令其外出求學,與公孫瓚一同師事大儒盧植。瓚年長,備以兄事之。劉備不喜歡在古書上多下工夫,好交結,周圍團聚了不少年輕人。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發生後,劉備在涿縣招募少年豪傑,組織起一支民兵隊伍,參加了鎮壓黃巾軍的行動。劉備的行動得到了漢政府的獎賞,不久就因功被東漢政府任命為安喜縣(今河北定縣)縣尉。劉備從此走上一條武力發跡之路。但他的發跡之路走得並不順暢。劉備早年所以能招聚一些隊伍,是由於得到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的資助。備因鎮壓黃巾有功,做過下密縣丞、高唐縣尉。鎮壓黃巾後,劉備被封為安西縣令,後因不滿督郵對自己的百般刁難,鞭打督郵後棄官出走(正史為劉備鞭打督郵)。而後於公元191年,又投奔公孫瓚,被封為平原縣令。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受到曹操攻擊時,備應邀前往救助,被陶謙表為豫州刺史。謙死,備受徐州官吏的擁護,一躍而為徐州牧,並被曹操表為鎮東將軍、宜城亭侯。公元196年,劉備被呂布襲破,走歸曹操。劉備因受曹操的敬重,被曹操任命為豫州牧,進封左將軍,從此又被人們稱為“劉豫州”。雖然劉備受曹操重用,但身為皇族後裔,劉備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專橫跋扈很不滿。公元199年,備乘曹操派他到徐州阻擊袁術之際,背叛曹操。

公元200年正月,劉備與國舅董承受漢獻帝密詔,準備發動政變,誅殺曹操。不料事情失敗,董承被殺,當時正出征在外的劉備聽到消息,隻好公開宣布討伐曹操。但曹操的實力太大,劉備很快被擊敗,妻子兒女和愛將關羽一同被俘。

戰敗後,劉備先後投奔袁譚和袁紹。曹操一路追擊,並在官渡之戰中打敗袁紹。公元201年,劉備走投無路,隻得投奔另一皇族成員荊州牧劉表,暫時棲身在劉表地盤之內的新野,過起寄人籬下的生活,在荊州一呆就是7年。

呂布評價劉備說:是兒最叵信者。從劉備創業前期的幾經易主問題上,我們確實可以看出劉備“叵信”的一麵。然而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劉備的處世原則使得他在三國亂世中,能夠終成一方之主、成為一代梟雄。若是他傻乎乎地一味奉行“不事二主”,那麽亂世中的他或許不待他有所成就便被害數次了。無怪乎自信的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世上千般好,處世萬般難。上帝賜予每人一顆心,卻讓它隱藏在最深處。人的思想要用語言來表達,人的尊嚴要靠麵子來維護,人的交流要靠感情來維係。所以,人心難測,人言可畏;人情難卻,人緣難結。真正的處世觀應該是要正確處理心、嘴、麵子和感情之間的關係,那麽天下人的心計盡在你的預示之中了,如能靈活運用,那麽處世將不再難。社會是一個旋轉的大舞台,處世是一道難解的方程,解題的訣竅在於以不變應萬變。對於這一點,劉備可謂應用得遊刃有餘。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得

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恥辱,就要有暫時甘於人下的大胸懷,大氣度。曆史將賦予你重大的任務,你就要做好吃苦受辱的準備,那不僅是命運對你的考驗,也是自己對自己的驗證。麵對恥辱,要冷靜地思考,不接受會不會出現生命的劫難,會不會從此一蹶不振永難再起?如果真存在這種情況,那麽就要三思而後行,而不是魯莽的憑自己的一時意氣用事。因為人在遭遇困厄和恥辱的時候,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與彼方抗衡,那麽最重要的是保存實力,而不是拿自己的命運作賭注,做無所謂的爭取。一時意氣是莽夫的行為,絕不是成就大事業的人的作為。

“屈”是為了更好地“伸”,是為了“伸”的準備和積蓄的階段。能屈能伸,“屈”是暫時的,暫時的忍辱負重是為了長久的事業和理想。不能忍一時之屈,就不能使壯誌得以實現,使抱負得以施展。

求得賢人,自力更生

作為一名領導者,劉備重仁義,重感情,有征服人心的獨到方式。他在關鍵的時候往往技高一籌,能發掘出人的內在驅動力以掌握之,即使在他不能控製某人的時候仍能掌握其人的內在感情活動。

在三國時期,劉備雖然出身於皇族,但最初卻因為沒有人才相助,淪落到編草席為生。劉備起兵之初,遠遠不及袁紹、曹操那樣雄厚的家族基礎,他的皇族身份在初期也沒有給他帶來政治優勢。而劉備本身由於認識有限,對士人的重視程度不夠,不難發現劉備早期的人才中,根本就沒有大才的文人謀士。而劉備當時十分重視將領,他不但得到了關羽、張飛的忠實支持,還得到了公孫瓚手下勇將趙雲的垂青。由於缺乏戰略上的正確主將,劉備就算是擁有再多的良將,也無濟於事,還是要麵對多次失敗。

劉備在荊州投靠劉表期間,才意識到士人謀士的重要性,先後得到了荊州一帶士人徐庶、諸葛亮、龐統、馬氏兄弟等人的支持,事業上慢慢地強大,尤其是得了諸葛亮後,使他更是如魚得水。

在新野的七年裏,劉備收集舊部,招募當地豪傑,擴充自己的實力。

在這裏,劉備不惜屈尊,三顧茅廬,終於求得千古奇才諸葛孔明作為自己的輔助。

麵對自己屢次的失敗,劉備本人不斷地反省著,後來他深切地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屢遭挫敗,主要是由於沒有優秀的參謀人員,所以對訪求人才,十分注意。當時襄陽有一個名士司馬徽,擅長識別人才,人稱“水鏡”。劉備找他訪問天下大計。司馬徽自稱“儒生俗士,不識時務”。而在劉備麵前誇獎號稱“臥龍”和“鳳雛”的兩個年輕俊傑。劉備急切地問道是誰?他說就是諸葛亮和龐統。另外,已經歸附劉備的徐庶也向劉備稱述諸葛亮好比是潛伏在人世間的龍。兩人不約而同的介紹,自然引起了劉備的深切關注,他立即對徐庶說:“君與俱來”。徐庶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徐庶自從跟隨劉備以後,極為備所器重,他這樣稱讚諸葛亮的才能和風格,怎能不引起劉備對諸葛亮的傾慕和向往呢!

當時的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廬裏。劉備為了請諸亮幫助自己打天下,就同關羽、張飛一起去請他出山。可是諸葛亮不在家,劉備隻好留下姓名,怏怏不樂地回去。隔了幾天,劉備打聽到諸葛亮回來了,又帶著關羽、張飛冒著風雪前去。哪知諸葛亮又出門出去了,劉備他們又空走一趟。

劉備第三次去隆中,終於見到了諸葛亮。在交談中,諸葛亮對天下形勢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還提出了聞名千古的《隆中對》:先奪取荊州和益州,作為自己的地盤;再聯合東吳,北抗曹操,以成三足鼎立之勢;最後一統天下,匡複漢室。這個奪取天下的戰略方針的提出,令劉備十分歎服。

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非常感動,答應出山相助。劉備尊諸葛亮為軍師,劉備得到諸葛亮為軍師,如虎添翼,劉備對關羽、張飛說:“我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幫劉備打了不少勝仗,為劉備奠定了蜀漢的國基。

一千多年來,“三顧茅廬”的故事一直被人們傳誦著。一提到這事,人們就極推崇諸葛亮的才智和預見;對於劉備的屈身下士雖然也普加讚揚,但認識程度尚嫌不足。實際上,像劉備這樣虛懷求賢、屈身訪賢、慧眼識賢、誠心用賢、臨終托賢的一係列行為見識在中國古代封建帝王中是極其難得的,古代的人也已經認識到:才智之士幾乎到處都有,可是能夠識賢用賢的君主卻累世難見,像劉備這樣對待諸葛亮的事,確實應當給以高度的評價。

“三顧”引出了“隆中對”,這是劉備始料不及的。劉備和諸葛亮隆中對話,不僅使劉備獲得了劉表不能守住荊州、益州劉璋暗弱、腐朽透頂、行將就木的大漢王

朝有條件通過“三分”的方法以延長奄奄一息的生命等等極其有用的社會情況,還請出了諸葛亮為其效力,密切了劉備與劉表集團的親緣關係。

諸葛亮進入“劉氏集團”才使得劉備的創業路開始轉向節節勝利。他的千古名篇《隆中對》永遠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聯吳抗曹,是借力與均衡;取荊益二州,然後三分天下。自此,蜀國走上穩步擴張之路。赤壁大戰以後,先借荊州,再取益州,得地利。得地利是表麵的,深處的原因在於,得地利必得賦稅,得軍餉,得糧草,得兵丁。這類似於現代經營中,仁、智、力與資本的結合。

蜀國後來得魏延、馬超、黃忠,是力的加強。正是上述因素的良好結合,使得弱小的劉備,能夠在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

劉備用自己的仁義團結各方麵的人,他借諸葛亮的“智”製定良好的戰略、策略,使自己發展有一個選擇好的思路,還借眾武將之力開疆拓土,實現自己勢力的擴張。而資本則是自己成功的物質平台,使自己的軍隊組合能夠動用更多的物質資源,以便更好地進行資源整合。他借眾人之力一步一步去實現,最終取得了成功。

劉備自出山走上政治舞台以後,寬厚待人,仁義取信,忠誠為念,劉備的處世為人都與曹操形成鮮明的對照。無論從哪方麵講,作為政治家,作為領袖人物,作為普通官吏,作為普通百姓,寬厚、仁義、忠誠是都應該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曹操盡管戰功卓著,氣度不凡,文才武略過人,是影響曆史的重要人物,但他一生殺過無數無辜好人,“寧讓他負天下人,天下人決不能負他”是他人生信條,卻留下不盡的罵名,在曆史劇上永遠都是一個奸雄。而劉備與他恰恰相反,在他的一生幾乎沒有枉殺過一個人,他無時無刻不對他的老百姓以及官兵著想,因而成為世代仁義的化身。

劉備的寬厚、仁義、忠誠,最終獲得了回報。劉備的忠誠,獲得了關羽、張飛的生死相隨;劉備的待人之厚,使換來了“元直走馬薦諸葛”;劉備誠意地去“三顧茅廬”,獲得了“隆中之對”;還有那把親子“擲之於地”並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換來了“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的誓言。

劉備占據益州後,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大量起用原來劉璋手下的智能之士,不論親疏,量才而用。

其中董和是個非常有能力的行政官員,凡由他治理過的地方,皆能做到“移風變善,畏而不犯”。他在治理益州南部少數民族時,取得了“南士愛而信之”的政績。諸葛亮深知董和是位難得的人才,因此要求劉備破格提拔,使他成為自己治理益州的主要副手。

早年一直反對劉備的劉巴,當劉備進入成都後,劉巴去問罪時,在諸葛亮的推薦下,被封為左將軍,委以重任。還有黃權等當年反對劉備入川的益州大臣,或像李嚴、吳懿等在戰場上歸附劉備的益州長老,彭策等有才華而一直未受到劉璋重用的婦女客卿,諸葛亮皆量其才、尊其誌,給予適當的職位,讓他們在新政權的管轄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起用原益州智能之士的目的,當然是平衡荊州派和原益州派的勢力,以達到鞏固劉備在益州的統治。但此舉無疑起到了收複人心、協同發展的作用。畢竟,劉備是以侵入者的姿態占取益州,如果不能很好地安置那些紮根於益州的原劉璋舊部,就會給自己統治益州帶來很大的阻力。最後的結果也證明了,諸葛亮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諸葛亮起用的益州人士中,大部分都為後來的蜀漢政權做出了巨大貢獻。

縱觀劉備的一生,既沒有打過勝仗,也沒有任何高明的計策,有的隻是“帝室之胄,漢氏宗親”的假招牌和收買人心之術。但他卻是以情動人、以仁義服人的高手。

要想天下的人才為你所用,幫你做一番事業,要英雄不問出身是前提,識別英雄的成本必須要低,否則,天下就算有再多的人才,也會與你錯過。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就是識人了。如果預先已知道此人是一位英雄,接下來直接可以“錄用”,沒有必要問他的來路出身,但識人之難,千古同歎,更何況時下包裝術整容術甚至易容術大盛,要識英雄又談何容易?無奈之下,也隻好以出身辨英雄,時勢使然。

一個人有沒有智慧,經常體現在他做事的方法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然,借用別人的智慧,助己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成事之道。一個有心機的人,他不會嫉妒別人的長處,他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並能夠加以利用,協調別人為自己做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借,別人有是別人的事,別人的東西你能不能借到可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如果你是一個成功欲望強的人,你會想到一個辦法借到別人的力,就會在眾人的“大力”支持下走向成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