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之夜,長樂宮中各宮殿台閣的彩燈依次點起,刹那間一片春意融融。銀印青綬的都監杜尚步出神仙殿,吩咐宮侍道,“廊下這龍鳳燈瞧著太耀眼,換一頂桃花燈吧。”

“可是大人,”宮侍不解笑道,“戚夫人最喜歡熱鬧,不會喜歡桃花燈吧?”

杜尚冷冷一笑,宮侍瞧著心驚,不敢再言,低頭去換燈了。

粉紅色的桃花燈掛在神仙殿廊廡之下,絢麗燦爛,微風吹來,微一旋轉,如渭水河邊新春裏的桃花開。

“啪”。

椒房殿裏,呂雉遙遙望著桃花燈的方向,捏碎了手中鳳首蒲紋白玉卮,順手摜出,一地碎屑,咬牙道,“戚懿那個賤人,欺人太甚。”

鮮血淋漓漓的從手上墜下來,蘇摩連忙取絹布包紮,“不可能吧?”她咬唇疑慮道,“太子剛立大功,又即將有後。正是儲位最穩固的時候,戚夫人能弄出什麽花樣?怕是上元張燈,有人錯手拿錯了盞燈,不會的。”

“蘇摩你太天真。”呂雉冷笑道,“越是如此,她戚懿越要掀花樣。要知道,她隻能依靠陛下,”燈光張潔搖曳,越發映的她麵上神色森然,“而陛下,已經老了。”

第二日,戚夫人送劉邦出了神仙殿,踮腳為其整理衣冠,神態若有所盼。

長樂前殿,高帝止住咳嗽,扔下一卷章奏。怒指著太子斥道,“有人稟奏朕道,太子率軍班師回朝的時候,曾以私禮參拜你母後並會女眷,此事是否屬實?”

劉盈愕然半響。頓首拜道,“是實。”

“你當大漢軍隊是你的私家侍衛麽?”高帝越發橫鼻子豎眼睛,“還不回去閉門思過?”

他沉默了一會兒,再拜起身退出。

“此子不效法紀,”高帝無謂笑笑,坐直對眾臣道,“朕欲易儲,立趙王如意。眾卿認為可得與?”

殿下眾臣左右看看,總算明白昨夜呂府下人星夜馳往各府送來上元賀禮是為哪般。太尉周勃與太子太傅孫叔通同時出眾諫道,“不知太子所犯何過錯?”

高帝便搓手老調重彈,“老周啊,你也是知道地,朕這個兒子太仁弱,一點都不像朕。他日若為君,則天下盡陷於深宮婦人之手。”

“陛下,”周勃鄭重拜道,“此次太子在淮南戰中奮勇殺敵。臣觀之,覺得他雖然比不上陛下當年,倒也沒您想的那麽軟弱。而且陛下,”他笑笑道。“說起來,咱們都老了,而孩子總會長大,太子如今也才十六,您莫要過於苛責了他。”

劉邦怔了怔,又幹巴巴道,“那他不效禮法“那時候太子已經是回師了,陛下當年還攜戚夫人隨軍呢?”孫叔通揚眉噎了回去。昂然再拜。端正道,“從前晉獻公因為驪姬的緣故而廢太子改立奚齊,晉國因此亂了幾十年,為天下笑。秦朝不早定扶蘇,才讓趙高能夠詐立胡亥,最後滅祀。前車可鑒。如今天下皆知太子仁孝。呂皇後與陛下又是結發夫妻,共生死苦。豈可背哉?”

“這也不成,那也不成。”高帝終於發怒,瞪眼耍賴道,“這是朕的家事,朕願意將江山交給哪個兒子就交給哪個,輪不到你們管。”

“陛下這話說的不對,”孫叔通寸步不讓辯駁,“若陛下隻是小家小戶,則此為家事,臣不當置喙。但陛下為一國之君,則太子為天下本。天下人皆可言之。”說到這裏,一口氣激動起來,揮臂大聲道,“陛下必欲廢嫡而立少,臣甘願先伏誅,以頸血於地。”

大殿頃刻安靜,高帝逡巡於群臣,見三公九卿或直視或垂首,皆有不讚同之意。歎了口氣,終知事不可為,笑指著孫叔通道,“太傅罷了罷,朕不過是戲言而已……

叔孫通硬邦邦道,“陛下需知,太子為天下之本,本一搖則天下振動,陛下又如何能拿天下開玩笑。”

高帝隻好尷尬一笑,道,“吾聽公言。”

孫叔通與周勃並袂出殿,遙遙望見侯於酒池之上地呂後,遠遠斂襟拜道,“多謝兩位大人為太子建言。”

東宮之中,繁香嫋嫋,劉盈在殿中操琴。琴聲清正,流淌著一絲半些兒心緒起伏。

陳瑚站在外頭聽了一會兒,入殿從背後擁住他。伏了一會兒,才不滿歎道,“陛下總是偏

劉盈沉默片刻,方道,“子不言父過。”

懷孕將近四個月,陳瑚的腹部已經微微隆起。劉盈將耳貼在她腹上,聽了一會兒,笑道,“等你出生了,阿爹手把手教你讀書習字,騎馬射箭。”

陳瑚撲哧一聲笑了,垂首瞧這個和自己腹中孩兒說話的男子,神情溫柔。

若真有那麽一天,真有那麽一天,

便是太子真的做不了皇帝了,她也是覺得幸福的。

她打了一個哈欠,睡意朦朧。

“你最近好像很嗜睡啊。”劉盈疑惑道。

“是啊。”她不在意道,“也找禦醫看過,隻說是妊娠的正常反應。”

數日後,在太子學舍中,劉盈問太傅孫叔通道,“太傅是為我大漢製定典章禮法之人,太傅覺得,這禮法之內,可堪容人情?”

孫叔通沉默了一會兒,笑道,“當日殿上,陛下不過是借題發揮。但臣認為,太子回京之日,卻有小過。臣知太子事母孝順,又與太子婦夫婦情深,隻是既已歸京城,則不過差個一時小會的,何必急於一時?”

劉盈拜受教。

春二月,高帝在長春台置酒設宴。

宴到三分,高帝抬首,忽然瞥見太子身後立有四位白眉皓首的老人,麵容生疏,自己從未見過,然而舉手投足之間自有林下風度,蕭蕭然可親可敬。

席散之後,高帝言笑晏晏問於太子,“此四位先生是為何人?”

太子微笑答道,“商山之上住有四位閑人,為東園公唐秉,裏先生周術,綺裏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四位,就是這四位先生了。”

劉邦訝然,召見商山四皓,斂容問之曰,“昔者朕與項籍共爭天下之時,亦曾延請過四位先生,先生不肯前來。如今卻為太子效命,何者?”

唐秉拜答曰,“當日陛下重武戰,鄙儒術,此吾四人所以不來也;今太子將為他日漢主,且仁有誌,孝父母,禮賢下士,此吾所以受延也。”

劉邦沉默半響,笑道,“既如此,則四位先生日後便請規勸太子錯失吧。”

他望著四人背影遠去,終於知廢立之事不可為也。一時思起神仙殿中地嬌兒美妾,悲從中來,舉奢敲案上碗,口中唱道,“羽翼己就,橫絕四海。”重複唱了兩遍,住口不言,揮手道,“撤下去吧。”聲音淒愴。

漢十二年,高皇帝劉邦命自己最疼愛的皇子如意去國離京,赴趙地為王。趙相周昌佐之。

趙王如意時年十二,臨行之前高帝親自在宮闕門前送他。如意拉著高帝的衣冠求道,“父皇,兒子就不可以不離開長安麽?母妃素日裏最疼如意,如意走了,母妃會難過的。”

高帝長歎了一聲,揮袖道,“走吧,走吧。大丈夫當效鴻鵠,安可似燕雀般終生留於父母身邊?”

“如意,”高帝語重心長道,“父皇盼著你做一隻鴻鵠,終有高飛一天。”

如意懵懵懂懂的感受到了一些沉重,擦去了眼淚,堅強道,“如意會學著做一個好的趙王。但盼父皇替如意照顧母妃。”

語畢登車,碌碌宮車絕塵向趙地而去。

高帝直到宮車背影消失在宮門之外,方回過頭來,歎了口氣,獨自負手走回深宮,背影竟見了一絲蒼老。

漢十二年的春天似乎到的特別晚。

開了春,劉邦漸漸開始倚重太子劉盈,在國事之上預聞太子之意,間或點評得失。而劉盈見老父形容衰退,亦有不忍之意。或真有不讚同之事,也絕不執著爭論。生疏了多年的父子關係在這個短暫的春天得到緩和張弛,父慈子孝,和樂融融。

趙王如意最終地去國離京,昭示著晚年的高帝最終在立儲一事上的妥協退讓。一時間,呂氏權勢在長安城中達到極處,呂氏族人吐氣揚眉肆無忌憚。

長樂宮赴宴之後,商山四皓搬出了呂祿府邸,在長安郊處尋了數間院落比鄰而居,太子時常上門請教,賓主之間相得。

桃花燈第二次出場。

烈士暮年,壯心已矣!

來我也和親們一樣討厭劉邦的,不過寫到這幾章地時候,不知道為什麽,心情就突然緩和下來了。

史上漢高祖在漢十二年五月去世。那麽現在已經三月左右。隻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

唔,從小說的角度而言,我滿期盼的。

因為一個時代的結束,代表著另一個時代的新開始。

為此,親們,戳一張粉紅票吧(偶終於忍不住又要求票了。)

就在這段字的下方,

鞠躬,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