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決心

……

司隸州,洛陽城。

紫微宮,禦書房。

帝國的天子背負雙手站立,身體微微前傾,死死的凝視江山天下的輿圖,不肯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楊倵的氣色愈發的差了,他甚至不得不用婦人的胭脂粉飾。

楊倵的精神卻奕奕飛揚,眸子裏盡是閃爍光彩。

不知看了多久,楊倵直腰,使勁兒的揉揉眼睛,返還桌案後頭。

無數奏折堆砌的小山中翻翻找找,楊倵單獨羅列出四本,而每一本兒的封麵署名,皆為——冠軍侯、驃騎大將軍,吳守正。

楊倵翻開第一本。

吳凡稱:獻王楊節、魯王楊烈,年歲已至,當赴封地。

楊倵不禁笑了下,有自己蒙騙所有人、讓所有人以為自己快死了、現在做的一切都是交代後事的得意,也有為吳某人殫精竭力的出謀劃策欣慰,更有皇後曾說過同樣的話的無奈。

楊倵翻開第二本。

吳凡稱:選定食邑於泉州、津縣、武清三地。

吳凡並感慨又錯過一次風光,沒能親手將突厥的將軍、相國、都尉等貴族上百人,抓捕的牛、羊、馬等牲畜上百萬,到洛陽獻俘。

楊倵心裏不是滋味兒,吧嗒吧嗒舌頭,除了苦還是苦。

楊倵翻開第三本。

吳凡稱:天子厚愛,太醫吉良聖手,病體逐漸康複,不日可為帝國效勞。

楊倵隨手又從一邊拿來一張紙,上頭寫著吳凡近況“開兩石弓不能過半”的形容,他酸澀吳凡逞強、亦對一個英武將軍的有心無力長歎。

楊倵翻開第四本。

吳凡稱:攘外不能忘安內,一字並肩北平王羅藝,狼子野心。須嚴加防範,願坐鎮冀州前沿。

楊倵呆愣愣的無神,這是他最近的煩惱。

雙手交叉擔住下巴,楊倵一雙飛挺的濃眉。糾結的匯聚。

“簌簌。”

“吱嘎~~~。”

輕輕的聲響,窗戶推開一角兒。

楊倵哪能沒發現,他也心知肚明誰這麽大膽子,故意的裝成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

“哧哧!”

“哇呀呀!”

悅耳的笑中,伴隨嚇唬。

楊倵假做驚悚。配合的一蹦老高。

來的人是太子楊逸,惡作劇成功,讓他笑的開心。

楊倵同樣笑容滿麵,慈愛的招招手,道:“逸兒!不要頑皮!免得鄭太師、韓太保瞧著訓你!”

楊逸顛顛兒的從門外進來,一頭紮進楊倵的懷抱,撒嬌打滾兒的。

楊倵伸手將楊逸舉起,放到大腿上,問道:“怎不見你和烈兒玩耍?”

楊逸俊俏的小臉兒鼓的老高,生氣的哼哼道:“小叔搶我東西。我不和他玩兒了!”

楊倵笑道:“搶你什麽東西啦?”

楊逸癟癟小嘴兒,道:“上次太傅家擺宴,父皇帶我去,太傅送給我的一把劍……我可喜歡呢。”,楊逸仰臉,揪揪父親楊倵的胡子,問道:“太傅去哪兒了?我怎麽好久看不到?”

太子三師。

太子太師,左丞相鄭岢,負責教文。

太子太傅,驃騎大將軍吳凡。負責教武。

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韓成,負責安全。

鄭岢與韓成是有使命感的人,每日無事便督促楊逸學習。楊逸方才六七歲,正是好玩好動的時候,自然不喜歡他們。反倒以“筋骨未成”做借口不教導楊逸的吳凡,鼓勵楊逸解放天性,偶爾送些不開封的刀劍兵器、小馬小狗兒之類的東西……楊逸再聰穎,也是個小孩子。

楊倵斟酌著。說道:“太傅啊……軍務繁忙。”

父子敘話一陣。

楊倵送走楊逸後,命內侍大太監劉哲名召獻王楊節、魯王楊烈來。

楊倵早有心思將這個叔父楊節弄走,但沒想過弄走一奶同胞的親弟弟楊烈……他看出不好的苗頭,弟弟再親親不過兒子,他下定了決心。

……

東臨渤海,北依燕山。

海河畔,津縣城。

吳凡擺脫輪椅,開始或乘車或步行的病愈之旅。

吳凡沒怎麽閑著。

首先。

有感於冷兵器時代戰爭的殘酷,傷者死亡比例過高,吳凡從係統兌換十大名醫中的華佗、孫思邈、李時珍三人,加上臨時征召的許多醫者、略懂醫術的學徒等二百人,組建了“第九救護營”。還把不怎麽待見從官的張仲景,調遣當首領。

六百二十七萬奸惡點數的消耗。

其次。

本著能在曆史留名,都不是什麽蠢材的道理,吳凡把他不熟悉的南朝謀士顏竣、顏士遜兌換生成,補了張仲景離開的位子。

四百零九萬奸惡點數的消耗。

最後。

吳凡來到津縣。

眼下的津縣與其說個縣,不若說是個幾個村莊圍繞一個大一點的村莊形成的……鄉下部落?

津縣土地貧瘠,窮的不得了,百姓多靠水吃水的活。

吳凡看重津縣的地方在於它——能進行海上貿易、滋養水軍的港灣碼頭。

吳凡要泉州關,因泉州關有北燕修葺多年的防禦工事,比一州州府的堅固不遑多讓。吳凡要津縣,因津縣能生財、能練兵。吳凡要武清,因武清與兩者呈相互策應的三角之勢……吳凡選的食邑地不是一般的考究,便是範增、高潁、郭嘉也挑不出毛病。

吳凡來津縣看了看,與程鳳金聊了聊後,打道回府。

馬車。

吳凡一邊透過風兒卷起的簾布空隙對金色秋季暗暗讚美,一邊跟陪同來的範增說道:“我打算在津縣開曬鹽場。”

範增有聽吳凡說,他掌握從海水中取鹽的方法。

範增點點頭,道:“津縣的糧食,不高產,百姓不喜歡耕種,素來以打漁為生,應該不難實行。”

吳凡接著道:“我打算開造船坊。”

範增搖搖頭,道:“咱們不掌握這個能力,需要去揚州、荊州、交州招收工匠。”

吳凡正視範增,道:“你來辦!”

範增頷首,道:“喏!”

吳凡沒說發展水軍,範增心知肚明,他看出了那條“帶領本地人致富、收攏人心、建立根基、開造船坊”的軌跡,隻有等這些平穩度過,才能想其他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