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

曹變蛟攻克金州,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他以那種猛到爆炸的方式一舉破城,著實讓所有遼東將領驚豔了一把,再加上朱慈炅的刻意宣傳,大明百姓無不歡欣鼓舞,遼東六十萬大軍士氣大振。

就在遼東幾乎所有將領都興奮異常時,有一位將領卻是怎麽都高興不起來,他就是關寧軍的另一個副將,總兵趙率教。他倒不是妒忌曹變蛟搶了他的風頭,而是怕皇上發怒,要知道複州離蓋州可比金州近的多,他比曹變蛟早到了將近半天,現在人家都把金州都攻下來了,你這還一點動靜都沒有,叫人怎麽想?

趙率教並不是什麽酒囊飯袋,相反,他是孫承宗最看重的幾個將領之一。他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就中了武進士,擔任甘州都司,後麵因功多次提拔,曆任碾伯營遊擊、靖虜衛參將、延綏參將。他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就被提拔為副總兵,參加了大明與後金的遼東爭奪戰,但大勢所趨,他不得不一退再退,一直退到寧錦防線。後麵他響應孫承宗的號召,著力修複堡壘,招納流民,大力屯田,解救遼東百姓五六萬人,於天啟四年被提拔為總兵,在隨後的寧錦大捷中他就是錦州的守將,屢立戰功,表現出眾。很不幸,在崇禎朝的時候,皇太極偷襲京城,他率軍前去勤王,結果在遵化和三屯營之間中了皇太極的埋伏,力戰而亡。

當然,那是崇禎朝的事情,崇正朝他不但沒死,還被提拔為關寧軍副將,這樣一個身經百戰的老將,自然不會是酒囊飯袋,他之所以還沒有開始攻城,是想多造點攻城器械,盡量減少手下將士的傷亡。

現在,後起之秀曹變蛟都把金州給攻克了,他也不敢再拖延了,第三天一早,便對複州發起了進攻。

作為一個老將,他的指揮可謂滴水不漏,攻城車和井闌前後距離排的恰到好處,井闌上的弓箭手第一波箭雨剛剛落下,攻城車下麵的刀盾兵正好豎起雲梯開始登城;第一波攻城將士剛顯疲態,第二波五千人就已經來到城牆下繼續進攻,一刻都不曾停歇。

他準備了四波進攻,但複州城裏的後金軍才兩千多人,也不是什麽八旗精銳,第二波進攻的時候就頂不住了,趙率教輕輕鬆鬆的拿下了複州城。但麵對將近三千的傷亡人數,他仍然心疼不已,如果再給他兩天時間,這個人數絕對會減少一半,但時不我待,曹變蛟都攻下金州了,他實在是不敢再等了。

不管怎麽說,複州總算是拿下了,消息傳到海州,朱慈炅自然是欣喜不已,又把陳於泰叫到跟前指點了一番,讓他寫了篇《大明廉頗雄風依舊》。陳於泰這個糾結啊,能不這麽俗不,這題目起的,簡直讓他這個新科榜眼想吐,奈何人家是皇上,他吐都不敢吐。

朱慈炅自然不知道陳於泰的內心世界,他也不是想不出高雅點的題目,問題這些文章主要是給大明百姓看的,起那麽高雅的題目幹什麽,就是要俗一點,大家才有興趣,你文縐縐的有幾個能懂你到底什麽意思啊!

這金州和複州都拿下了,天雄軍也來了,朱慈炅也不甘落後,他決定,明天就對海州發起進攻。

當然,這海州可不是複州,也不是金州,看看城牆上密密麻麻的人頭就知道,海州的守軍最少有十多萬,要像金州和複州那樣直接衝上去一頓砍,估計這海州城下最少要倒下二十萬大明將士,那樣的話這仗就不用打了,最多再把海州後麵的定遼中左衛拿下來,大明就該收兵了,後麵的盛京想都不用去想了。

仗當然不能這麽打,要這麽打,大明哪有這麽多軍隊往裏填。

其實,現在的明軍應該算是進入熱武器作戰時代了,趙率教的複州攻城戰可算做是大明的最後一場冷兵器戰鬥了,要不是時間太倉促,朱慈炅肯定會給所有軍團都配上燧發槍和火炮,那樣的話,拿下金州、複州和定遼右衛幾乎可以不費吹飛之力,那會損失這麽多人馬。

當然,前期的小打小鬧都已經過去了,現在才是真正的對決,百萬人的曠世大戰,現在才算正式拉開了序幕。

為了減少兵力損失,朱慈炅決定盡量發揮火藥武器的優勢,打慢點沒關係,一定要盡可能的保存實力,爭取一舉拿下遼東。

火藥武器的優勢在哪裏呢?首先當然是攻擊距離上的優勢,所以,第四天一早,朱慈炅直接讓孫承宗排了個奇怪的陣型。

最前邊是兩百門六一八式榴彈炮,距離城牆大概六百五十步,一字排開,後麵是京營的五萬槍手,密密麻麻的排成五十排,然後是三一七式榴彈炮、四一七式榴彈炮、五一八式榴彈炮每樣個兩百門,排成整整齊齊的三排,然後就是一座高台,比對麵的城牆還高那麽一點,朱慈炅坐在正中間,兩旁站著鄭成功、曹化淳、秦明月、孫承宗、孫元化、秦翼明、秦拱明、施維拉......,這裏就不一一點名了,總之很壯觀很威風。

至於天雄軍和秦軍則被安排在左右兩側護翼,由盧象升和孫傳庭各自指揮。

他這種布陣方法直接把城裏的阿濟格給看蒙了,你說你造了三天的攻城器械一件都沒看見,廢了半天勁,擺了個壓根就不可能是攻城的陣型,幹嘛?嚇唬人啊!想嚇得我出城投降啊?可能嗎?

朱慈炅這次可不是想嚇唬他,攻城也不是靠嚇唬就能攻下來的,今天他主要是想測試一下彈幕攻擊,因為這是最能保護攻城士兵的方法。

彈幕是個現代名詞,朱慈炅當然不能直接來句彈幕攻擊,那下麵人就傻眼了,他詳細的命令道:“傳旨口諭,前排六一八式榴彈炮瞄準城牆上方的箭垛,攻擊三輪,一輪實彈,一輪散彈,一輪開花彈,中間不要停歇,越快越好。後麵的三一七式榴彈炮、四一七式榴彈炮、五一八式榴彈炮準備裝填散彈,防止建奴騎兵偷襲。”

傳令的錦衣衛舉著令旗剛跑下去,站在一旁的鄭成功連忙舉起望遠鏡向前排看去,他還從來沒看過火炮開火呢,那股子新鮮勁,興奮的他渾身直抖。

不遠處的施維拉也興奮的直搓手,終於要開始了,曠世大戰啊,光守城的叛軍就有十多萬,比他們葡萄牙全盛時期的兵力還多。攻城的明軍更是有三十萬,就這還隻是一半人馬,聽說他們還在另外兩個地方同時展開了攻擊,光這六十萬人馬,拉到現在的歐洲,能橫掃任何一個國家,不管是西班牙還是荷蘭,不管是英國還是法國,不管是德意誌還是神聖羅馬帝國!

此時,錦衣衛的傳令兵已經將朱慈炅的旨意傳達給前排指揮的禁衛軍第一軍團的遊擊將軍。

這個遊擊將軍可還是第一次在皇上麵前單獨指揮這麽多火炮發動攻擊,盡管他在操練時已經在孫元化的指導下指揮了無數次火炮射擊,但是這次他還是免不了有點緊張。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大喝道:“上火繩。”

兩邊的炮兵小旗立即重複道:“上火繩。”

立刻有一名炮兵飛快的打開一個密封的鐵罐子,取出一個火繩,小心的****火炮的點火口裏,然後退回原位,蓋好鐵罐子。

旁邊的小旗重複著口令,一直往左右兩側延伸而去,不一會兒就傳到了最邊沿,所有火炮陸續開始上火繩。

這裏要介紹一下炮兵的配置,每門火炮都配備了十名炮兵,一個手拿令旗的是小隊的指揮官,名曰小旗。

另有一名專門上火繩的,兩名專門裝填火藥的,三名專門裝填炮彈的,一名專門點火的,還有兩名專門調校射距和方向的。他們分工明確,每個動作都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基本上不會出什麽差錯。

那個遊擊將軍待他前方的兩門火炮都上好了火繩,繼續下令道:“裝填火藥。”

兩邊的炮兵小旗立即重複道:“裝填火藥。”

立刻有一名炮兵打開一個密封的鐵桶,另一個炮兵用一個標準的勺子,舀了滿滿一瓢火藥,小心的向炮管中倒去。

旁邊的小旗立刻重複著口令,一直往左右兩側延伸而去,不一會兒又傳到了最邊沿,所有火炮陸續開始裝填火藥。

那個遊擊將軍繼續下令道:“裝填實心彈。”

旁邊的小旗開始重複指令,一個炮兵從一個木箱子裏飛快的取出一顆實心彈,用力塞進炮口裏,另一個炮兵舉著木棒將炮彈輕輕向裏推去,待他推完又有一個炮兵拿著一杆標尺伸進去仔細量了量,感覺沒問題了,這才指揮的小旗點了點頭。那小旗立即將手中的令旗平舉,指向前方,同時朗聲道:“報告,第一小隊裝填完畢。”

待所有的小旗全部將令旗平舉,那遊擊將軍又大聲下令道:“準備調校。”

說罷,他舉起特製的望遠鏡看向對麵的城牆,這就需要豐富的經驗了,他首先要找到一個參照物,然後要將參照物和望遠鏡上的刻度對比,估算出大概的距離,最後才能得出調校的參數。

這個遊擊將軍找的參照物是箭垛,一般箭垛都有標準高度,他仔細比對了一下,然後果斷下令道:“方向正前,角度四九。”

此時兩個負責調校的炮兵已經就位,並將兩邊炮耳的抱箍鬆開了。

旁邊的小旗又開始重複指令,火炮後方調校的炮兵檢查了一下刻度,他是調校方向的,正前方其實就是不用調,他隻要檢查一下就可以了。火炮前方的炮兵是負責調校角度的,他檢查了一下角度,然後開始旋轉炮管下麵的一個轉盤,這個轉盤連接著一個螺絲杆,螺絲杆連在炮管下麵的固定架上,轉動轉盤固定架就會來回移動,而且固定架兩邊都有刻度,邊轉邊看著刻度就行了。隨著那個炮兵的調校炮管微微的向上翹了一點點,他完又檢查了一下兩邊的刻度,這才向後方的炮兵點了點頭,兩人開始一左一右上緊炮耳的抱箍,上緊之後,他們同時站直,齊聲道:“報告,調校完畢。”

那小旗立即將手中的令旗舉向斜上方,同時朗聲道:“報告,第一小隊調校完畢。”

待所有的小旗全部將令旗斜舉,那遊擊將軍又大聲下令道:“準備開炮。”

他前麵的小旗立即將手中的令旗舉起,並重複他的命令,命令一直延伸到兩邊。

專門負責點火的炮兵立刻取出一個火折子,打開,吹著火,然後一手拿著火折子,一手捏住火繩,全神貫注的等候著命令。

終於要開炮了,兩百門大炮齊射是什麽效果呢,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