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決定為光緒帝準備大婚以後,李蓮英便給榮祿寫了封密信,這信中乍看盡是些敘舊的話,卻在不知不覺中將朝中的局勢一一說明。榮祿是個聰明人,他被去職也已經數年,現在這關頭慈禧身邊需要信得過的人,這封信內容雖然平淡,卻預示著自己重回京城的機會來了。

於是,榮祿立刻上折子痛陳前非。經過幾年的曆練,榮祿的確成熟了很多。而慈禧則不動聲色地逐漸提拔他,終於在歸政前把這個老熟人又召回到京城。

光緒二十一年,李蓮英也已經四十七歲了,這幾年慈禧開始越來越害怕寂寞,身邊總是離不開那幾個親近的太監,還時常叫些格格公主們進宮來陪著。

現在宮裏的人都開始叫慈禧為“老佛爺”,慈禧也喜歡聽。平常閑著的時候,還常常和李蓮英嘮叨過去的那些事情,有時候說鹹豐在位時候圓明園的景致,有時候說同治帝小時候那些調皮的事兒。而這些事情裏麵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李蓮英也懶得去計較,隻要老佛爺有興致,他就陪著、應著。若是老佛爺沒話可說了,他的心裏反而空落落的。

這人一寂寞呢,就容易做錯事兒,尤其是在高位的人,這幾年李蓮英高位不倒,幾次被群臣攻擊都不了了之,自然就招來了許多想要結交他的人。

但李蓮英素來是個懷舊的人,所以他會把榮祿召回來,不過是因為多年交情知根知底,這就跟太後是一樣的,寧願用有罪的熟人,也不用不知底細的生人。

甲午戰敗之後,李蓮英更是處處小心翼翼,但是該做的事情一樣不落,該給的人情也絕不含糊。當初滿朝大臣都在彈劾李鴻章的時候,李蓮英也被跟著拉下水,按理來說就該表現生分些,避免引來閑言碎語。

那李蓮英平素也是這般做的,唯獨有一次李鴻章入宮跟老佛爺請安,說著說著就開始痛哭謝罪,就把那大紅頂子脫下來放在地上了。不知道是這戲演得太投入,還是的確扯動了李鴻章的傷心事兒,李鴻章哭完退下的時候,竟然把那大紅頂子留在宮裏了。

李鴻章想起來的時候,已經走到了

賢良寺,正站在那裏進退兩難時,遠遠看見一個公公走了過來,進前一看,正是李蓮英,手中拿的正是李鴻章忘在宮裏的大紅頂子。由於此時正是非常時期,所以李蓮英也不與李鴻章寒暄,兩人互道珍重便各自回了。此番之後,兩人每次在宮中相見,便多了些惺惺相惜的情分。

李蓮英處處與人為善,其實也是一種自保的態度。他晚年以後結交的人並不多,但每個人都是晚清曆史上極有分量的人。

李蓮英也有一套看人的本事,有些人他是不見的,有些人隻見一麵,有些人卻可以多走動一下。當然,這套本事也是從慈禧那裏學的,所謂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前提就是此人必須是個方便的人。

慈禧憑借這套哲學提拔了不少能人,也埋下了不少禍亂的根子。而現在李蓮英拿著慈禧的這套哲學去做人,難免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這種完全憑借主觀經驗的判斷方法,有時候的確能夠發現人才,但是人才和人品是兩回事,而且有些人的人品是會變的,一旦得勢後就會變了個人。又或者是有些人比你想象的更危險,但你卻沒有真正看穿這個人。所以,當一個人過度相信自己的主觀經驗時,很可能就會敗在自己經驗上。

光緒二十一年,李蓮英認識了一個人,這個人的父親還跟他有些舊識,也就是因為這層關係,李蓮英便開始和這個人交往起來。

這個人的名字在甲午戰爭的時候已經不陌生,他就是當時的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遠的“袁司馬”——袁世凱。

甲午戰爭之前,袁世凱已經在朝鮮鎮守了十二年。這十二年間,他使用的方法雖然蠻橫粗暴,但卓有成效,大大阻礙了日本滲透朝鮮的速度。就在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還曾派出刺客,前去刺殺這個手段雷霆的朝鮮“太上皇”。

甲午戰爭戰敗後,袁世凱就回到了北京,李鴻章念在他駐朝有功的份上,還是給他求了個同知的官職。但此時李鴻章自身難保,也就沒法在袁世凱身上花更多的心思了。袁世凱這個人向來是不循事理的,當初正是因為不願

意走考取功名這條路才去了朝鮮,這回一切回到原點,他自然要找別的門路。

而這次與李蓮英勾搭上,也是袁世凱深思熟慮之後作出的決定。他離開京城已經十幾年,站在局外看京城這些年發生的事情,反而比旁的人看得更通透和更客觀一些。這個名震京城的二品太監李蓮英,名氣實在太大了,但除了那頂戴翎子以外,袁世凱並沒有打聽到任何有真憑實據的“權宦”事跡。

這說明這個李公公是個異常走運的人,或者這個李公公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但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在袁世凱看來都是值得一交的。

事實上,李蓮英和袁世凱見麵之後,互相都很欽佩對方的才識和氣度,縱然都有幾分虛情假意的成分,但是明麵上都是互持敬意,誠心以待。在李蓮英看來,這個袁世凱終究不是個池中之物,所以也就樂意將他引見給各位親王大臣,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就是康有為。

後人在說李蓮英亂權誤國的時候,其實真正唯一可以拿來舉例的人就是袁世凱。但在李蓮英看來,他當時所抱的,也隻是交友結緣的態度,雖然有“投資”心理,卻沒有把持朝政的意圖。

當然,這個時候的李蓮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隻會耍小聰明的小太監了,跟著慈禧曆練了這麽多年,無數次的死裏逃生,已經讓李蓮英看明白了太多事。而一個人一旦覺得自己是明白人的時候,往往就開始犯糊塗了。

實際上,袁世凱後來出賣光緒帝,背叛戊戌變法的事,李蓮英是萬萬也想不到的;至於最後竊取辛亥革命的成果,李蓮英甚至已經離開了人世。但不得不說,正是因為李蓮英的引薦,才讓袁世凱迅速地登上了晚清曆史的舞台。

這個弄權的天才,曾經以為朝鮮就是自己的一方天地,沒想到反而是敗回京城後,才真正有了實現自己野心的舞台。而李蓮英就是那個看走了眼的伯樂,隻看出了袁世凱的前途無量,卻沒看出他的狼子野心。當然,同樣看走眼的人還有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這位聰明絕頂的帝師,竟然也認為袁世凱“此人不滑,可任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