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突然長高了幾厘米的還魂草,有點反應不過來,剛才這棵還魂草可以說是不講道理的突然抽出了新芽,快速的生長了幾厘米。

剛才受到了水靈氣的滋養,還魂草也不過是舒展了一下葉片,而此時,還魂草卻突然拔高了幾厘米,這不是野蠻生長是什麽?

如果不是於山瞪著眼睛盯著,他還真不信還魂草的生長速度會這麽快,幾乎是一瞬間,突然長高了三厘米。

深怕剛才是看眼花了,於山再次凝聚了一滴生命精華,這次他放慢了動作,慢慢的低落生命精華。

而那株還魂草在生命精華低落的瞬間,再次突然增高了三厘米,不是隻有一根莖葉增長,而是整體突然長高了三厘米。

“看樣子,生命精華是一點也沒有浪費啊!這才真是催生,立竿見影啊!”看到這麽強大的效果,於山哈哈大笑起來。

雖然先前想到生命精華對還魂草有催生作用,但於山怎麽也沒想到,會這麽快速的就見到效果。

既然有效果,於山再次展開一輪的掠奪,反正山上別的不多,就是雜草多,就算天元穀中不想大肆破壞,也可以去其他山坡上掠奪。

隻要不是把整片山坡上的草全都弄死,隔一段距離來一片,應該不會對大自然造成破壞。

就這樣,於山行走在山間草叢之中,知道收集了半個小瓷瓶的生命精華。

如果論滴,這些足有七八十滴,而論平方,則破壞了七八千平方的濃密草坪。

“這種生命精華也不難獲得啊!”於山看著小瓷瓶中的淡綠色**,隻是一畝地的雜草,就出產這麽多生命進化,這東西好像沒有於山想的那麽難的。

“不管了,反正能夠催生還魂草就行。”重新回到插天峰,於山開始了快了的種田生活。

一滴,兩滴十一滴,這個時候還魂草的生長速度放慢,等到再低落生命精華,還魂草一次也就增長一厘米。

直到低落了三十八滴,這個時候還魂草已經不再生長,不過,此時的還魂草已經生長到了六十多厘米高,占地麵積也達到了一個平方米。

原來隻是占據了那片山崖一個小角落的還魂草,此時已經布滿了那塊崖石。

這個時候,於山繼續低落生命精華,他發現還魂草隻是顏色在變化,而植株卻不在繼續生長。

等於山把整個瓷瓶裏麵的所有生命精華,全部低落在還魂草上,此時還魂草的顏色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

剛開始還魂草是黃綠色,再後來是淡綠色,再就是蘋果綠,接著是菠菜綠,直到最後,變成了墨綠。

如果不是親眼看著,於山還真不相信,一株植物,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發生這麽大的變化。

此時於山感覺這株還魂草的藥力,應該不比他買下來的那些,五六十年的還魂草藥力差了。

雖然還是不如百年的還魂草藥力強,但這是因為還魂草的特性。

還魂草要想突破,恐怕完全在那一生一滅之間,而這次還魂草隻是生了,還沒有滅,也許等過一個冬天,這棵還魂草重新煥發生機的時候,就是它蛻變的時刻。

“這樣算起來,還不如催生一株人參,人參可沒有這種限製。”於山雖然對自己的成果很滿意,但是他還是想到了其他藥材。

不過,仔細一想,好像人參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人參生長的年歲長了,葉片的數目才多,比如傳說中的七葉參,九葉參,還有蘆頭,都是年限越長,蘆頭越多,沒有經過歲月的沉澱,這些都不會出現。

“嗬嗬,還沒有開始試驗,現在亂想這些不是有點閑得慌?”腦子裏麵雜七雜八的東西太多,讓於山根本平靜不下來。

所以,於山直接坐在了插天峰頂,打算好好冷靜一下。

這一坐,就是一天,等到第二天開始,於山已經完全平靜下來,這個時候,他不在關注煉丹,也不再關注護身玉符,而是拿著一塊樟木開始研究起來。

轉眼之間,今天已經是七月十五,這一天是個很特殊的日子,不管是對於什麽人。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七月十五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它集道家的中元節、佛家的盂蘭盆節、傳說中的“鬼節”於一身。

按照道教的文化邏輯,一年的時空應該分成上下陰陽兩半,而且,中國道教認為養育世界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

所以,道教將上半年看成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這裏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這裏說的“官”,不是指人間官員的“官”,而是指意時空流動過程中的節段,類似於中國圍棋對奕中的“官子”的那個“官”。

按照道教這種世界觀,道教習慣將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稱之為“上元節”;下半年的地官節段的七月十五,則叫做“中元節”;由於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則是“下元節”。

這上、中、下三元,則組構出了道教對世界的三元一體係統認識。

中國道教不同於世界上的的許多宗教,世界上的許多宗教都是神人合一的,或者就像佛教、基督教那樣講究“道成肉身”的三位一體,這使得宗教傳播者往往被高度神化。

中國道教傳教的目的很明確,道教傳播者不是神而是人,所以,道教傳播道德倫理是“因材施教”的。

對智慧高的人,就明示《道德經》的道理,對那些智慧不夠,或者沒有多少時間,去深入反省自身道德倫理建設的人,就采取編寫故事去說明道理,“寓教於遊樂”,就是來源於中國道教的傳教方法。

中國道教的“中元節”,其實主要是傳播道德倫理的節日,也就是倡導人們在這天注重修德。

中元節這天,有思想和有時間的人,就要集中在一起一起共同學習老子的《道德經》,且要互相交流和沉思反省自身。

而對於一般教眾,道教則創造了一些故事去“寓教於遊樂之中”。

比如,道教杜撰出有有個叫做陳子禱的人與龍王女兒結婚,分別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個孩子。

這“三官”主管人間的賜福、赦罪、解厄三個任務,他們法力無邊,分別要在這三天到人間巡遊,檢察人們的道德品質是否好還是壞,對於那些道德品質好的人,他們就給予賜福,否則,他們就要降罪。

但是,中國道教又是一個很寬容和隨時給予人轉變更新自己的機會的宗教,所以,“中元節”並不僅僅是個獎勵善良和懲罰惡劣的的節日,而主要是個“赦罪節”。

所以,“中元節”又是中國節日中的“懺悔節”和“贖罪節”,一年中有罪過的人,可以在中元節這天,通過各種儀禮去檢討自己和請求天地人的寬恕。

佛教的“盂蘭盆節”就更簡單了,傳說,有個叫做目蓮的人做夢,他夢見自己去世的母親淪落在餓鬼行列中,於是,他送飯給母親,卻屢屢不行。

木蓮將此事告訴佛,佛勸他供養僧眾多行善事,以解脫母親在陰間的罪孽,木蓮在七月十五這天作盂蘭盆(梵意為“解救倒懸”),於是,佛教僧眾集體為木蓮母親念經超脫,使得其母脫離了苦海。

由此可見,佛教的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有兩層涵義,一是教育人們要供養宗教僧眾,二是教育人們多做善事超脫先人罪孽,並提倡孝道。

再就是民間的“鬼節”,七月十五為“鬼節”,這大概是因為民間人們要在七月初一,到十五這半月的時間中,給先人燒紙錢和祭祀,這種人魂對話的氣氛,使得人們產生了鬼的節日之說。

中國民間鬼節中,七月初一為開鬼門,死去的先人就要魂歸人間檢察後代們是否善惡,後人也要乘機祭祀他們,過了七月十五,就關鬼門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還沒有祭祀他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一年就要遊魂人間……

所以這一天,不管是誰,隻要在家裏,都要給先人燒紙錢和祭祀,自然,錢小豪他們也不例外。

送走了錢小豪他們,於山在天元穀中巡視了一圈,沒有發現任何開鬼門的跡象,也隻能無奈的下山去祭祀先祖。

夕陽西下後,每家每戶都在全力以赴地,準備好為死去親人的錢紙香燭,並用紅紙莊重的寫上每個死去親人的名字,然後放在地上和錢紙香燭一起焚化。

為了使每個死去的親人,都拿到一筆豐厚的禮品,在燒化紙錢時,必須按照親人輩份的大小,和死去的早晚順序擺好,每人可拿一堆,每堆錢紙上都要擺好事先寫好的名字,這樣就不會錯亂。

在燃燒紙錢的同時,村子裏各家的祠堂裏,都會舉行隆重的祭鬼節燈會。

在本家族長的主持下,把紮成各種形形色色的鬼燈和神燈按順序擺好。

主要有鬼王燈、鍾旭燈、冥王燈、判官小鬼燈、牛頭馬麵燈。全本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