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全民公決

喜瑪拉雅山上的積雪,年複一年,依然是那樣的潔白;雅魯藏布江像一條銀色的巨龍,日複一日仍然是那樣的清澈,從雪山冰峰間流過,將冰液玉槳由西向東孕育著兩岸的花紅草綠。

當我們立足於這個世界屋脊,鳥瞰這個風雲變幻的小小的寰球,就會看到了在中國5000年文明的曆史長卷,偉大的新中國又在上麵鐫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使喜瑪拉雅山上雪更加潔白。使雅魯藏布江水更加清。

1956年6月1號,在暫且稱為印度東北部的7個邦,對這塊土地和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民歸屬問題,由生活在這裏的200多個民族3800多萬人民進行全民公決。

受該地區人民公決委員會的請求,由聯合國副秘書長帶領的各國監督代表200多人進入了各個縣級以上的公投站,監督和見證這裏的人民自由的行使著自己神聖的權利;來至世界各國的個大媒體的300多名記者也來記錄著這一最為公正的曆史時刻。

在各級臨時搭建的公投站中,兩個相隔10米的投票箱上分別沾貼著中國國旗和印度國旗。在中國的投票箱的背後還懸掛著巨幅的五星紅旗,參加公投人們向過節一樣歡天喜地的,很多人手裏拿著一麵麵鮮紅的小幅的五星紅旗,興高采烈的來到了投票站。還有很多人額頭上畫著中國國旗。不停的高喊著:“中國!中國!我們要做中國人!中國!中國!我們要做中國人!......”

參加公投的人們,十分有序的站成排,把寫有自己名字,性別,年齡和家庭地址的選票投入投票箱,不用看票數,隻要看看投票箱前的排隊情況就一目了然了。中國的投票箱前,投票的隊伍見頭不見尾,印度的投票箱前半天看不見一個人。每個投票站都有中國提供的錄像設備,客觀的記錄著整個投票過程,對整個投票和數票的過程進行全程記錄。

各國記者活躍在在投票站四周,記錄著現場實況,進行現場采訪。

“先生你好!,我是華盛頓郵報記者大衛華依考爾,我想耽誤你幾分鍾時間回答我幾個問題好嗎?”這位華盛頓郵報記者攔住了一個剛剛走出西隆勞大學投票站出來的中年人知識分子。

“沒問題,請吧”這位中年人很配合的說。

“你不介意我問你的職業吧”大衛華依考爾很客氣的問道。

“不介意,西隆勞大學物理係教授,愛華辛格”

“謝謝,愛華辛格教授,”大衛華依考爾隨即提出了他的第一個問題“請問你投的是中國票還是印度票?”

愛華辛格看了看華盛頓郵報記者說:“我很奇怪你提出這樣的問題,任何一個神經正常的人都會選擇中國,這是毫無疑問的。”

“為什麽呢?”大衛華依考爾隨後把采訪進一步深入。

“不為什麽,你可以把1949年和1956年,兩年的中印兩國的發展數據做一下簡單的對比就會得出答案了”愛華辛格有些不屑一顧的回答道。

大衛華依考爾緊接著問:“這是你投中國票的唯一理由嗎?”

愛華辛格反問道“難道這還不夠嗎?”,緊;接著又說:“如果你感到這還不夠的話,那你就看看今天的中國,不!現在應該說是我們中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不但把印度遠遠的拋在了後麵,而且在一些領域裏,已遠遠的把你們美國和蘇聯拋在來後麵,如,半導體,核物理,航天科技等領域。”

“我剛才注意到了,你說的第一人稱‘我們中國’嚴格的講你現在還不是中國人”華盛頓郵報記者心態有些不平衡的說道。

“不!從我投出了我手中那神聖的一票起,我的心就屬於了中國了”愛華辛格看了看手腕上的中國手表說:“對不起,記者先生,我還有課,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改時間再聊,拜拜”

大衛華依考爾轉身又欄住了一男一女兩名位手裏,各子拿著一麵小五星紅旗,一麵走一麵熱烈討論著什麽的大學生。

“HI,我是華盛頓郵報記者,你們不介意我對你們采訪吧?不用問你們一定是投的中國票”大衛華依考爾很純熟的駕馭著自己的采訪。

兩位大學生停了下來,那個男同學說:“正確,記者先生你會漢語嗎?如果你會的話,我很高興用漢語來回答你的問題”

大衛華依考爾麵帶遺憾的搖了搖頭說:“很遺憾,我不會,不過我的確應該學習漢語了。”

“嗬,嗬,嗬”那個站在一邊的女同學發出了一串清脆的笑聲,說:“那你還不是個很合格的記者,連世界上最優美,最科學,最準確的語言都不會,還有什麽資格做記者呢。”

“哈,哈,的確如此,看起來我回去就得把這份記者工作辭掉,去漢語學校了。”大衛調侃道:“不過在完成這次采訪前,我還不能這樣做。女士們先生們,還是請你們談談你們為什麽投中國票?”

“很簡單,我們東北部的各族人民本來就是中國血統,看看我們的膚色,看看我們的相貌完全和中國人一樣,那像印度那些老黑”那個男同學頗為自豪的回答道。

那個女同學也搶著說:“不光如此,我們的文化也十分相似,這充分的證明了,我們血統是純正的中國血統而且也同樣傳承了我們中國祖先璀璨的文化。”

“對,從北京來的老師說過,經過DNA分析,我們的DNA完全和中國人的DNA完全一樣”那名男同學找出了最有說服力的科學依據。”

“DNA?DNA是什麽?”見多識廣的大衛有點傻了。雖然1953年英國劍橋大學兩位年輕的科學家發現了:DNA是由兩條核苷酸鏈組成的雙螺旋結構,但到80年代中期,人類才發明DNA遺傳指紋技術,這怎麽能讓大衛不傻呢。

“DAN都不懂,真沒十分得意的說:“DNA是英文Deoxyribonucleicacid的縮寫,又稱拖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分,同時也是基因組成的,也稱為遺傳微粒。看起來美國太落後,這麽大的記者連DNA都不懂。”

在古瓦哈提火車站的公投站,英國泰晤士報記者鄧洛普也正在采訪一名剛剛投完票的長途貨車司機。

“先生,你一定去過很多地方,對於中國的侵略軍對印度所犯下的罪行一定了解的很多。你能談談這方麵的見聞嗎?”這個英國泰晤士報記者明顯帶有強烈的政治傾向,所提的問題帶有強烈的誤導性。

“侵略?什麽侵略?我不懂,要我看這純粹是印度閑著沒事找挨打。從第4師向達旺運送給養,那裏可從來就是中國人的地方,這一點你們英國人是清楚的。中國現在是什麽國家。是印度能惹的起的嗎?你說不是找打是什麽。”

“不管怎麽說,中國10幾萬軍隊侵略了印度這是不爭的事實,給印度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這名司機從車的腳踏板上放下了右腳,轉過身麵對著英國泰晤士報記者用手指點著鄧洛普說:“你說的印度人民是指尼赫魯嗎?傷害?你看看我的這輛車中國產的新車,這是中隊增用我的車損壞後,賠給我的,一輛頂我原先你們英國人產的那輛破2,5噸的卡車4輛。如果這也算侵略,這也算傷害,我到是希望中國能侵略全世界,能傷害全世界人民。”

然後轉身登上了駕駛室,關上了車門,搖下車窗,對這位還站在車下的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大聲的說道:“嗨!英國佬,快滾吧!今天你很幸運,遇到了我這個好脾氣的人,否則你這樣說話,遇到別人非打你個滿地找牙不可。”

對印度東北部的7個邦的歸屬問題進行全民公決的統計結果,第2天就統計出來了。聯合國副秘書長在由各國記者參加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印度東北部7個邦總人口數為3828萬,參加這次全民公決的16歲以上的有效人口為,2312萬,實際參加公投的人數為2126萬,讚成歸屬中國的票數為2054萬票。占96,61,讚成繼續留在印度的票數為72萬票,僅占3,39。

這一結果是生活在這裏的200多個民族3800多萬人民,在沒有任何外來勢力的幹預,在公平,公正,公開的情況下,每個參加公投的人,都是根據本人的意願,完全自主的按著自己的意願進行選擇該地區歸屬的。公投結果真實有效。

根據聯合國1370A號決議,這裏毫無懸念的應當歸屬中國,由全民公決的統計結果公布之日起15天後,也就是1965年6月16日0時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在對這裏行使國家主權。如各國對這次公投結果存有異議,可在15日內對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複議,複議期間不影響中國在此行使主權。

當天世界各大媒體均為頭版頭條報道了聯合國副秘書長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統計結果和講話,以及這件轟動世界的大事相關報道,但也有例外蘇聯真理報隻是在國際版發了一個隻有不到百字的消息。

華盛頓郵報記者大衛華依考爾,在華盛頓郵報的頭部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的勝利》的報道:日益崛起的中國,以其絕對勢力擊敗印度。這是中國先進的科學技術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戰場上,印度跟中國所使用的武器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留給印度的隻有挨打的份。雙方的戰損達接近100比1......

中國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樣俘虜了絕大多數印度人的心,在我所采訪的印度知識界的人士中,他們無不對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出由衷的讚同,他們對中國的半導體技術,核物理技術,航天技術以及生命科學技術佩服的五腹投地。他們對自己能夠成為中國人感到無限的自豪。

英國泰晤士報也發表了駐印度記者鄧洛普《是人民的意願?還是侵略?》的評論員文章:中國以反擊印度軍隊入侵藏南地區為名,依仗著強悍的軍隊,旋風般的橫掃了印度恒河流域占領了印度的首都新德裏和東北部。但隨後中國把他們占領的這些地區交給了他的傀儡勢力印度,把他們這種裸的侵略行為裝飾成為印度國內的內戰,這一手玩的確是很飄亮。對印度東北部他們絲毫不掩飾他們的領土野心,但他們所使用的手段,確出乎全世界的意料之外,這次這個政權盡然高舉民主的大旗,在這一被占領地區搞起了全民公決,使他們的占領完全合法化。對印度東北部7個邦的歸屬問題進行全民公決,由那裏的人民自己選擇,這看起來是公平的,但實際上對印度來說是極為不公平的。中印兩國不管是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方麵上都存在巨大差距。在這樣的差距麵前,公投的結果會怎麽樣?肯定是毫無懸念歸屬了中國......

法國世界報發表了《更文明的擴張》中國發展的速度令世界感到震驚,這一全民公決的結果說明中印兩國發展所產生的巨大差距,這一地區歸屬於中國對於這個地區和人民來說無疑是件好事,是一個先進的文化對落後文化的取代時一種更先進文明社會的擴張。希望印度能夠認清國際發展的形勢,從自己那不切合實際大國的夢幻中走出來,接受現實,搞好和中國的關係,享受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給世界帶來的實惠,如果搭補上這趟中國高速發展的列車,在今後的若幹年印度將會落後世界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