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經濟占領

通信產業這是中國在這個時代的最強項,是中國跨躍式發展的象征, 中國電信企業進軍西西伯利亞特別行政區的通信領域,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原來蘇聯留下的通信係統成功的擠出了市場,特區政府不會為任何企業的虧損買單,蘇聯的電信企業隻好退出這個特區通信市場。西西伯利亞特區的通信市場成了中國電信企業所壟斷的一統天下。

小巧玲瓏。色澤鮮豔的各種款式新穎的按鍵式電話代替了蘇聯原有的老式黑色的轉盤式電話進入了特區的千家萬戶。中國人的到來使原來這裏的蘇聯普通老百姓連想都不敢想在自己家裏安一部電話的夢成為了現實。就算是對中國抱有在大的成見,你也說不出這有什麽不好。

BB機成了西西伯利亞特區最牛B,最時尚的個人通信裝備,在褲腰上別個傳呼機,尤其是文字顯示的BB機,在公共場所“嗶、嗶、嗶、嗶”的叫上幾聲,馬上會引來周圍人羨慕的眼光。腰挎BB機,這個人真牛b,肯定是社會精英無疑。為了贏得眾人的刮目相看,竟管買一個BB機需要一般蘇聯人的2-3個月的工資,但為了個人的“尊嚴”還是要裝備的。

如果你要是裝備了一部價格不菲,一般老百姓望塵莫及的模擬信號的大磚頭式大哥大手機,那更是牛B衝天了。絕大是你身份地位的象征,蘇聯的那些在特區工作的“太子黨”成員不分男女人手一個,全部是腰挎著BB機,手裏拿著大哥大手機的頂級牛人。

“現在特區這邊是“信息化”時代,沒有“大哥大”怎麽行呢。” 蘇聯大企業的廠長和大公司的經理,不管有用沒用都以此為借口買一部,竟管每分鍾的電話費電話費是一個普通蘇聯工人的一個小時工資,但他們還是走到哪,肯定隨時攜帶到那,那怕是上衛生間也要帶著。在公共場合有事沒事的打上幾分鍾,以體現自己勇立潮頭,屢發先聲、不同凡響的身份。

西西伯利亞特區,現在已完全不需要生產各種武器和軍事裝備了。少輛治安所用的輕型裝甲車和輕型武器裝備,通過中蘇兩國政府那裏招標購買。對於蘇聯在特區內的軍工廠留去自由,留在這裏的要依據特區基本法的規定,付給特區政府的土地使用租賃費,企業每年要照章納稅。蘇聯撤走了這些軍工廠的一些主要的設備和人員後,其餘的轉為了民品生產,由於蘇聯軍工企業一直以來是執行指令性計劃生產的,企業隻是個生產單位,根本就沒有供銷環節。你讓它轉民生產什麽?原材料在哪?生產出來賣給誰?這些誰也搞不請。找蘇聯政府,蘇聯政府一時也解決不了。找特區政府,特區政府就更管不著了。“從基本法生效之日起,我隻管收錢,和對特區實施行政管理。蘇資企業著蘇聯政府。”

最後還是中國人善良,總不能看著這些蘇聯的無產階級的階級弟兄下崗失業啊。於是中國拿出了一部份無關緊要的軍品配件和一些大型項目的配套部分交給這些企業維持生產,並把一些準備轉讓的民用技術轉給他們以衝減蘇聯在遠東地區損失的財產補償。最後經中國和蘇聯兩國政府的協商,把這部分企業一部分優質資產拿出來和中國合資,其餘的一部分由蘇聯政府自行處理,最後這部分資產隻能低級賣給中國。對於有些軍工生產的專有設備中國要了也沒有,隻有當廢鋼鐵回爐。對於有些要加以改造後用於民品的生產。不過算起來還是合算,畢竟蘇聯也是按廢鋼鐵的價格賣給中國的。

中國的外貿企業和商業企業更是積極把握先導產品進入市場的機遇,在西西伯利亞特區的市場加強中國產品的占有率和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更加突出商業模式的創新和西西伯利亞特區及蘇聯市場的突破,他們把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各種產品推向特區市場,並通西西伯利亞特區這個重大商貿輻射中心和信息中心推向蘇聯各個加盟共和國以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

中國產的電視轉播設備每個國家都買了若幹套。彩色電視機已進入了蘇聯和東歐的各級黨政軍的首長家的客廳,電冰箱也已進入了西西伯利亞特區一些在中資企業和中蘇合資企業的蘇聯精英家的廚房。磁帶式的“隨身聽”是西西伯利亞特區前衛青年的必備品。

中國在西西伯利亞生產的半自動洗衣機成為了,蘇聯和東歐這些國家,當然也是西西伯利亞每個家庭主婦的最為青睞的家用電器,就是兩個月不吃不喝也要裝備上。

中國的“藍天”係列的各款商務和家用轎車的組裝線在西西伯利亞特區建成,由原蘇聯特區的一些個國有企業生產的配件源源不斷的運到組裝廠進行裝配。這些專門用於出口型的轎車成了蘇聯和各個東歐國家政府采購的首選,家用轎車主要是通過東歐出口的到歐洲國家。

中國人的到來使西西伯利亞特區的第三產業發生了質變。城市商業網點發展迅速。中國有50多家貿易企業進入特區,中國商業部旗下的“中聯超市”集團,在西西伯利亞特區各大城市設了300多家超市和2000多家加盟店,在“中聯超市 ”匯聚了中國的上萬種精彩紛呈的商品。逛“中聯超市 ”成了特區的蘇聯人主要的業餘活動。尤其是蘇聯婦女把遊**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世界看成是人生的最大的享受,“百逛不厭”。欣賞著這些包裝精美,質地優良的一件件中國的商品。中國製造,無論是服裝,鞋、帽,箱包,無不向人們展示著充滿個性的新穎和領先時代的前衛。讓人感到眼花繚亂,爭奇鬥豔的各式化妝品和化妝盒,更是讓這些蘇聯的女士們目不暇接。逛超市常常是流連忘返。那怕囊中羞澀,也要買幾袋方便麵做自己或家人的晚餐。在怎麽說這也就中餐不是。

超市中,中國製造的家電以其特有的魅力備受蘇聯人的矚目,吸引諸多逛超市人的駐足觀望,彩色電視總是超市最熱鬧的地方。總是圍著很多觀看電視節目的人,因為這在中國以及普及的彩色電視機對於蘇聯的普通的勞動者來說還是過於昂貴。每當誰買走一台彩電時,周圍的圍觀者都會向他投以羨慕的目光和發出低聲的讚歎。然後,自己陷入對未來的憧憬之中,下決心努力的工作,最好業餘時間在能找一份兼職多賺點人民幣自己也早點把彩電搬回家。自己一定要買一台比他還大的彩電。

中國不光對西西伯利亞特別行政區的工業和第三產業進行改造同是對農業也進行了全麵的開發,這一地區廣泛的推廣高產、優質、抗逆低株的“龍江198”小麥新品種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一舉解決了西西伯利亞的糧食問題,並大量的出口到蘇聯從而也使蘇聯糧食的問題也得以解決,但然這種解決的前題是不要再著惹中國人生氣否則就是喂豬也不買你 。

曆史上赫魯曉夫時代開發西伯利亞農業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赫魯曉夫沒有按客觀規律辦事,他在1959年訪問美國時,他看美國大麵積的種植玉米,回來後就動員全國的力量在西伯利亞地區進行大麵積的墾荒,來種植玉米。由於西伯利亞地區的無霜期太短,根本就不適合種玉米的生產。所有非但沒有解決蘇聯的糧食問題,反而嚴重的破壞了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中國在對西西伯利亞特別行政區的農業開發時特別注意了這個問題。

中國在進行農業開發時,在西西伯利亞特區建立了多處現代大型的養雞場,奶牛場,養豬場,飼料廠和大型的現代化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廠。同時把一些現代農業技術傳授給這裏的特區人。

中國在特區建設的一座座現代化工廠,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特區的各城市市場繁榮,物價穩定,這些為中國在西西伯利亞特區樹立了國家良好形象。特區內的原來蘇聯公民通過和蘇聯內地相比感到了巨大的差距,在這裏隻有是你安分守己好好的幹活,麵包會有的,啤酒會有的,彩電冰箱,洗衣機都會有的。這裏沒有象蘇聯國內特權階層,公務員完全是聘用製,隻要是貪汙腐敗,耍特權,舉報到特區廉政公署,一經查實,輕者特區機關永不錄用,重者不管原來時哪國人一律槍斃。

所以在西西伯利亞特區原來的蘇聯人都為自己是特區的一員感到自豪。在這裏受過高等教育的蘇聯人可以自由選擇到中國和蘇聯進行學習和深造,但絕大部分的人都選擇到中國去學習,學得好的可以申請作為特殊人才加入中國國籍。這種**真是太大了。

實踐證明,在中蘇這兩個大國之間這塊廣袤的西西伯利亞地區建立中蘇兩國共管的特別行政區,對於緩和中蘇兩國之間的矛盾,增強中蘇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與溝通,使兩國人民和睦相處;加大這一地區的開發利用,促進這一地區的繁榮發展和社會穩定。從而達到實現兩國邊境線上的長治久安,這一決定無疑是正確的。

西西伯利亞特別行政區成了後,活躍在這一地區的蘇聯共產黨解放戰線所領導的民族的解放軍遊擊隊消聲滅跡了。一切恢複了原有的平靜,一些遊擊隊員被紛紛的安排到中資企業和秋明油田或者是中國辦的現代化農場。還有一些參加了西西伯利亞特區的各級政權組織。如果實在不願意待在這裏的,可以加入中國國籍,到中國全國各地安排工作。享受和解放軍轉業官兵同等待遇。

中華民族曆經磨難,飽嚐過戰亂之苦的中國人民深知和平彌足珍貴,不用戰爭手段達到收回過去失去的領土和財富是最開心的事情。中國人民象建設自己的祖國一樣,一心一意的建設西西伯利亞特區。致力於把這裏建設成為和平,穩定,繁榮的新社會。

鄧峰為首的遠東特工委深知對於西西伯利亞特區的改造,不能滿足表麵上的和諧,要把西西伯利亞特區真正的建成中蘇之間的緩衝區要走的路還很長。要想從心理征服老毛子這個民族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真正的征服是文化上的征服,對中國的文化有一種發住內心的認同感,這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循序漸進的過程。

文化是什麽東西?文化是一個群體、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它是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願望,是人們的高級精神生活,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有一種思想和理論,生存的方式和方法。

不管是什麽人,存在什麽一種的社會形態之中,人的精神都要所寄托,都要找到一種最適合自己的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現實,理想是向往,願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須做。

西西伯利亞特區可以說是一個多元化文化的世界,這裏集中了中蘇兩個國度,眾多的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他們需要進行溝通,尋求共識,加強合作。中國要做的就是,努力同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糅合在一起,把這塊廣袤的地區建設成為一個和平,友好,繁榮,進步的社會。成為東西方文化衝突的緩衝區,成為中國和蘇聯的這兩個大國之間都需要的地緣安全的緩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