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自己與靈兒的婚事是遲早的事,但真正從老泰山嘴裏聽到具體婚期,寧修身子還是有些發顫。

這可是第一次啊,兩世為人的第一次!

俗話說的好,人生四大樂事,乃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若是能夠在金榜題名後洞房花燭,那簡直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了。

寧修從老泰山家裏出來時臉上都洋溢著喜悅。

這份笑容甚至持續到了他返回湖廣會館時,乃至於劉惟寧一臉狐疑的打量著寧修,就差問他兄弟你是不是去青樓活了。

當然,寧修很就恢複了平靜。

距離殿試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還是要準備一番的。

雖然殿試的結果不會影響他和靈兒的婚事,但名次考的好些總歸會對觀政選官有好處。

大明的官場可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要想進到那些肥水衙門,可是十分費勁的。

打鐵還需自身硬,有背景固然重要,但如果名次太靠後,別人便是說話都不好說的。

殿試的考試時間一般是在二月末或者三月中,最遲不會超過三月中旬。

與鄉試、會試考期確定不同,殿試的考期往往是臨時確定的。

一來會試考罷得批閱試卷,什麽時候批好什麽時候才能確定殿試時間。

二來殿試的主考官是天子,殿試時間自然得緊著天子的意思來。

天子可是天下共主,公務繁忙,湊時間並不容易。

但再怎麽說,殿試的時間段就是二月末到三月中,如無意外不會有大的變動。

至於殿試的考試內容和場次則更為清晰明了。

殿試隻考一天一場,隻考策論。

這簡直是一眾考生的福音啊。

畢竟鄉試會試都是要考三場,對於體力的消耗是巨大的。

殿試隻考一場,充分體量了考生的辛苦。

對於寧修來說,接下裏隻要穩紮穩打,等到殿試來臨即可。

轉眼間便到了三月十五,殿試開考的日子。

這一日天剛蒙蒙亮,新科貢士們便匯聚在紫禁城外等待禮部官員引領,進入宮中參加殿試。

他們中有不少人是出自書香門第,對於這種大場麵並不懼怕。但也有不少人出身寒門,臨近入宮麵色都變得慘白如紙。

寧修和劉惟寧站在隊伍正中,麵色淡然。

對於他們來說,目的早已達成,餘下的便是履行完儀式罷了。

三月的北京已經不那麽寒冷,但清晨仍然帶著絲絲涼意。

眾貢士都覺得有些許不適,盼望著可以早些入宮,這樣走動起來也就不那麽涼了。

終於,禮部官員宣布眾貢士入宮赴殿試。

皇門大開,一眾士子隨著禮部官員魚貫而入。

他們臉上或多或少洋溢著喜悅,紫禁城對於他們大多數人來說都太陌生了。突然間看到如此金碧輝煌的處所自然讓人心潮澎湃。

那朱紅色的宮牆,金黃色的琉璃瓦,鬥拱飛簷都讓他們血脈噴張。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這是他們的夢想。

進了皇宮,道路兩側都立著內監。

一些貢士好奇之下難免朝這些閹人望去。他們本以為閹人與他們有很大不同。

但仔細看下來,發現閹人除了麵白無須外與他們並沒有太大的分別,不由有些失望。

明代的紫禁城很大,也分為外朝和內宮。

外朝是皇帝臨朝和處理政事的地方,內宮則是供天子起居生活的。

當然這隻是名義上,具體實行起來全看天子的意思。

譬如世廟老爺嘉靖帝在時,索性搬出了紫禁城住進了西苑煉丹求仙。

又譬如武廟老爺正德帝,在西華門外建了一個豹房,毫不猶豫的住了進去。

本朝皇帝萬曆陛下比起那兩位算是好的了,雖然後期宅了一些但也是宅在內宮,在內宮召見一些重要閣臣詢問政事而已。

當然眼下的萬曆皇帝儼然一副聖天子的架勢,十分的勤政。一應大典朝會都會準時參加。

這其中固然有張居正張首輔督促的作用,也和小天子年輕分不開。

後期萬曆之所以不上朝,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染了腿疾。

像舉行殿試這種大事,萬曆皇帝自然要親臨。

按照首輔張先生的話說,這是履行天子取士的義務。

有明一代舉行殿試便在奉天殿。

後來嘉靖帝把紫禁城的主要殿宇改了遍名,奉天殿成了皇極殿,但殿還是那個殿,殿試自然是在皇極殿考了。

貢士們沿著牆根排列前行,直是連頭也不敢抬,生怕看到不該看的東西,衝撞了天家威嚴。

皇極殿是天子舉行大朝會的地方,也是舉行隆重典禮的地方,是外朝的象征。

比起內宮諸殿,到皇極殿的距離要短多了。

饒是如此,一眾貢士也走的腿酸腳乏,兩眼發昏。

他們早上多半沒有吃東西,大概是怕吃的多了想要出恭。

紫禁城可不比貢院,突然想要出恭往哪裏去?

他們隻盼著可以早些陛見,然後答完題目出宮吃飯補覺。

終於禮部官員停下了腳步,眾貢士下意識的抬頭去瞧。

隻見恢宏無比的皇極殿出現在他們眼前,金碧輝煌的讓人窒息。

此時大殿丹陛下已經擺好了考桌考椅。一些禮部官員在進行最後的檢查工作。

最讓士子們興奮的是,他們看到了皇帝陛下!

聖天子萬曆帝身穿一件明黃色袞龍常服,頭戴翼善冠,正站在平台上衝他們點頭。

這讓眾貢士激動的攥緊了拳頭。

雖然這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陛見,隻是遠遠一窺天顏,但對他們來說已經足夠了。

在平台之上的還有一眾朝廷要員。

寧修細細數了數,一共是十七人。他心中暗道這應該就是本次殿試的讀卷官了。

因為皇帝是主考官,所以臣子隻能任讀卷官。

這讀卷官的人選也很有講究,一般是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堂官,都察院總憲,以及諸寺中的實權官。

所以這十七人乃是大明權力核心中的核心,一齊匯聚這這兒,天子立在正中,頗有幾分眾星捧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