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廿八,江烽率牙軍抵達冀州州治信都,與先期抵達的淄青軍匯合,而此時契丹東路大軍已經渡過滹沱水,繞過狐狸澱,直逼灜州州治河間。

景泰八年一月初九,朱茂率天平軍、河朔軍在河間至束城一線展開激戰,雙方惡戰三日,河朔軍潰敗,朱茂率軍放棄束城,後撤至河間。

一月十三,契丹西路大軍在劉守光的盧龍軍帶領下西出望都,直逼定州州治安喜。

一月十五,王邈率盧龍軍、成德軍在唐水一線與耶律倍契丹西路軍激戰,後戰事不利,契丹西路軍利用唐水大雪封凍,渡唐水,圍攻安喜,不克。

一月十九,契丹大軍進逼河間,河間攻防戰正式拉開序幕。

河間攻防戰經曆十五日惡戰,雙方損失慘重,後江烽主動率軍撤離河間,退至武邑,雙方在武邑再度展開激戰。

二月初八,契丹西路軍在耶律倍的率領下與劉守光的盧龍軍合並一處攻克安喜,而王邈與高氏兄弟、盧啟明被迫後撤到無極至深澤一線堅守,雙方展開拉鋸戰,損失巨大。

此時沙陀人劉知遠部、安重榮部、符彥卿部、石敬瑭部主力均開始向東調動,局麵微妙。

耶律德光親率的東路大軍在武邑遲遲不能打開局麵,轉道向東,意欲渡過永濟渠南下進攻,但在永濟渠遭到徐州大總管府北部水軍的伏擊,損失慘重,被迫重新回到武邑一線。

後耶律德光招其兄耶律倍和劉守光的盧龍軍增援武邑,意欲合並一處擊破武邑,但早有反心的耶律倍在妻族所在的吐穀渾人勸說下按兵不動,而劉守光亦效仿。

苦於後勤短缺和兵力不足,而援軍久久不至,契丹東路大軍士氣低落。

三月十六,江烽率領大軍在前來增援的魏博軍配合下,在武邑發起反擊,正麵一舉擊破耶律德光的主力大軍,耶律德光被迫撤退至河間。

至此,江烽給率軍展開全麵反擊,三月廿一,宋軍在束城、任丘一帶大破契丹東路軍,一舉俘虜契丹兵兩萬餘人,殲滅三萬餘人,耶律德光率殘部狼狽逃回莫縣。

與此同時,三月廿三,劉守光與王邈合謀發動突襲,猝不及防的耶律倍被劉守光一舉斬殺,契丹西路軍大潰。

至此,宋軍對契丹的勝勢已經不可逆轉。

四月初二,宋軍成德軍收複易州,四月初八,平盧軍與盧龍軍合兵一處經範陽進兵幽州,而在東線,江烽亦率大軍渡過巨馬水,經固安進逼薊縣。

四月十五,耶律德光從薊縣狼狽退出,逃往漁陽。

四月十六,宋軍會師於幽州州治薊縣。

宜將剩勇追窮寇,宋軍並未停步,劉延司率領淄青軍從雍奴東出,經過長途跋涉攻入玉田;俞明真則率牙軍經三河攻入漁陽,耶律德光一路奪路狂奔一直逃回了臨潢。

六月,劉延司率軍收複營州、平州,與此同時各軍分別收複了原饒樂都護府大片土地。

八月,江烽重設安東都護府,統轄原唐前期時安東、靺鞨、熊津、哥勿州、遼城州、建安州諸都護府轄地,任命劉延司為安東大都護;設饒樂都護府,統轄原唐前期時的饒樂、鬆漠都護府轄地,任命高行珪為饒樂大都護。

八月中,山南軍攻入隋州,在棗陽、唐城一線與襄陽軍激戰,八月底,克隋州。與此同時黨項人與回鶻人東出潼關,襲擾陝州和河南道。

九月底,宋軍班師。

十月,已經抵達徐州的李唐朝廷授江烽九錫,江烽婉拒。

十一月,李瑾懷孕。

景泰九年九月初九,李瑾產下一子。

景泰十年二月,李唐皇室禪讓帝位於江烽,九讓,後江烽受。

景泰十年三月,江烽改國號宋,改年號為同泰。

同泰元年四月,江烽以沙陀人不尊為由,起兵三十萬分三路向晉國發起全麵進攻。

五月初五,楊堪率大軍破汴梁,斬石敬瑭;十九,朱茂破洛陽,斬安重榮。

六月,楊堪、朱茂、王守信與吐穀渾人合兵攻入河東,七月十七,經過七日鏖戰,破晉陽,斬劉知遠,符彥卿降,李存厚率沙陀殘部退入塞外大漠。

九月,徐知誥(李昪)病死,九月十五,梅況率柴永、秦漢率軍渡過長江,攻入潤州,九月十八,破江寧。

周望率軍在蘇州大破越軍,一舉俘虜越軍五萬餘人。

十月初九,周望與柴永分別攻入蘇州和杭州,十月初十,錢元瓘請降,允。

十一月,閩地王氏請附,江烽允。

十二月,秦漢率軍攻入宣州,蟻賊西竄,進入饒州。

同泰二年三月,江烽率大軍禦駕親征潭嶽,四月,梅況率軍在彭蠡湖大破潭嶽水軍,五月初四,宋軍入洪州,馬氏自焚而亡。

五月初八,宋軍在撫州包圍蟻賊殘部,秦權病死,林河、秦衡、林儒、孫道降。

瑪蘇被俘獻於帝前,帝臨幸,十月後產下龍鳳雙胞。

六月,鎮南軍鍾氏歸附。

七月,襄陽蕭氏、江陵高氏次第歸附。

七月十七,高行周率軍自河東西渡大河,入同州,於坊州大破黨項軍。七月廿三,秦衡、林河率軍與許子清、張挺部合兵在穰縣與山南軍激戰三日,山南軍敗退回武關。

八月初二,王邈率軍攻入潼關,十九,攻入長安,楊公演戰死,楊文昌不知所蹤。

九月,劍南道歸附。

十一月,嶺南道、黔中道歸附。

同泰三年春,三月初三,大宋正式遷都長安,定幽州為北都,徐州為東都,廣州為南都。

同泰八年,經過五年休整,宋軍再度北征,從安東都護府和饒樂都護府抽調兵力北上,再度擊潰契丹餘部,一統室韋部、窟說部(庫頁島)、奚部、靺鞨部,設室韋都護府,任命高行周為首任室韋大都護。

同泰九年四月,跟隨劉延司的王守忠之子,也是武寧軍都督王守信侄子王國華、王國榮兩兄弟率軍南下,經過半年苦戰,滅高麗,設立新羅都護府,劉延司改任新羅都護府大都護,王守信改任安東都護府大都護。

同泰九年,江烽改年號元泰,立李瑾所產子李江彭為太子。

元泰三年,林河率大軍出塞,擊沙陀、阻卜,並在小海(貝加爾湖)南打破黠嘎斯部,設單於都護府,林河任首任單於都護府大都護。

元泰五年,符彥卿、楊恒率大軍西出,在西州大破西州回鶻,收複河西走廊。

元泰六年,符彥卿、楊恒在出大軍西進,在達林庫爾(巴爾喀什湖)南大破葛邏祿人,並越過伊犁河、藥殺水,擊破薩曼王朝大軍,攻占布豁(布哈拉),並在布哈拉設立大宛都護府,楊恒任首任大宛都護府大都護。

元泰九年,蒙充率大軍從從昆州西出,一路挺進,陸續剿滅大理、濮子部、芒部、望部,元泰十一年,攻入蒲甘王國。

元泰十二年,蒙充率大軍攻占蒲甘,將大宋帝國領土推進到西海(印度洋),設南詔都護府,蒙充任首任南詔大都護。

元泰十六年,蒙充再度率大軍北進,一直打到波吒厘子城(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城),設立東輝都護府,蒙充任東輝都護府首任大都護,而南詔大都護一職由朱茂之子朱鵬繼任。

元泰十六年,江烽再改年號安泰。

安泰六年,江烽遜位,傳帝位於嫡長子江彭,江彭改年號崇泰。

崇泰六年,江烽崩,在位三十一年,遺命不建陵寢,立無字碑以作紀念,史稱宋武帝。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