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擔心

京城。

英王府內兩位夫人本帶著丫鬟婆子來給小叔子量冬天要做的新衣裳,忽地收到寧芳來信,便一起坐下聽一聽了。

這信是寧懷璧剛歸家時,命女兒寫了替他報平安的。因兩家認親,全因這個女兒,寧芳年紀又小,故此隻要沒什麽大事,書信來往倒多由寧芳執筆。

隻是江南到京城路途遙遠,寧家又沒什麽門道去走官道加急。故此等京城收到時,已經是寧芳一家都搬到金陵的時候了。

大夫人裴氏對寧懷璧印象不錯,聽著掰了掰手指頭,“算算日子,如今懷璧也該去赴任了吧?芳姐兒信上可有說,要不要帶她們母女同去?”

程嶽搖頭,“不去,他分到的可是個窮縣。橫豎離得近,常回去看看也就是了。信上倒是提起,她們家想搬回金陵去。”

他說著話,已微微皺起了眉。

裴氏沒留意,隻是笑道,“也是,鄉下日子苦,還不如回金陵。既能開眼界,親戚又多,相互之間也能有個照應。”

可二夫人謝氏卻是冷笑,“親戚多就有照應?怎麽我在京城這些年,卻沒人來照應咱們家?還有芳兒她爹路上救的那個謝家孩子,雖遷到臨海了,卻也是咱們山陰謝氏沒出五服的正經本家呢。可遭了這麽大難,都逼得要跳河了,怎麽就不敢回去求助?”

大戶人家,對外時雖同氣連枝,可內裏鬥爭卻錯綜複雜。

裴氏家世單純,娘家又和睦,對此沒什麽體會,可謝氏卻是深受其害,“要我說,三弟你趕緊去個信,還是勸她們一家留在梁溪鄉下吧,至多將來幾個女孩的親事,咱們也幫著想想辦法。否則真去了金陵,別眼界沒開到,卻盡給人下絆子了!”

程嶽方才就是想到此層,才會皺眉。

寧芳母女雖有些小脾氣,卻都是良善之人。尤其夏珍珍,性子綿軟得簡直可以都有些怯懦。可在大戶人家裏,若為母不強,怎能護得住孩子,尤其還是女兒?

不過此時去信恐怕為時已晚,以程嶽對寧家,尤其是對寧四娘的了解,估計還是考慮孩子們的前程更多。如今隻能去封信,提醒寧芳那丫頭要多加提防了。

正當此時,一個下人忽地匆匆來稟,“皇上派了小太監來,請三公子即刻進宮下棋!”

裴氏謝氏皆是一愣,好端端的,永泰帝招她們家小叔子下什麽棋?就算如今太醫院診斷程嶽癆病漸好,也不再那麽禁止出入宮禁,可還是要細心保養的。

但皇上召見,能不去麽?

程嶽很快換了件衣服,隨那小太監走了。

等到了宮門口,那小太監才覷個空檔,悄悄耳語,“三公子勿要擔憂。隻因江南連日暴雨,前朝吵得厲害,卻又拿不出個象樣的賑災章程,皇上心煩,才請您進宮下棋解悶的。”

程嶽微微頷首致謝,手一翻便遞了個裝銀子的荷包過去。

可小太監卻不肯要,“小的師傅,連材公公已經收了公子一份大禮,如今小的不過帶句話,可不敢收。”

程嶽一聽,卻更加執意把荷包遞了過去,“你不敢收,便給你師傅買點心吃。你們身在宮中不容易,快拿著吧。”

他前幾次進宮,頗得皇上身邊的大太監連材照應,後留心打聽到連材有個風濕腿疼的老毛病,便尋了瓶好藥油送去。沒想到這麽快,人家又來還人情了。

因怕人瞧見,小太監隻得接了他的荷包,隻眼中卻差點掉下淚來。

倒不是為了這點銀子,而是他們這些閹人,素來最受輕賤。若得了權勢還好,象他這樣的無名小輩,平時連個好臉都難得,何曾得人這樣一句暖心窩子的話?

怪不得師傅願意跟人交好,實在是個值得交往的。

小太監感念這份人情,忍不住又大著膽子多說了句,“方才小的在出宮傳話時,曾見胡昭儀命人送了碗甜湯到禦前。”

程嶽頓時眼神一頓。

胡昭儀是前兩年才新入宮的一個年輕妃嬪,很受皇上寵愛。隻可惜永泰帝年紀大了,至今沒能生個一兒半女,否則封妃指日可待。

而她的娘家叔祖,正是戶部尚書。

心念電轉間,程嶽已明白了一些事情,也決定了一些事情。望著小太監再度頷首,也不客氣,他跟人進了禦書房。

等永泰帝一麵跟他下棋,一麵抱怨國事艱難的時候,程嶽便大膽提了個建議。

“既如此,皇上何不派人南下巡查一番?且看看災情到底如何,再把銀子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否則恕臣說句不敬的話,隻怕災民得不著,卻又要喂肥一群貪官。”

永泰帝一怔,隨即大讚,“好主意!朕,朕就是擔心這個,所以遲遲下不了決斷。”

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國庫空虛,戶部尚書既拿不出錢,也拿不出糧。可若要懲罰胡尚書,胡婕妤這些天又做小伏低,送湯送水,弄得他下不了狠手。

若此時能派人去查看災情,再視輕重程度給予一定補助,那朝廷的壓力就大為減輕了。

尤其眼下正是夏收的時節,隻要拖上幾個月,等糧食入了倉,他再來做“愛民如子”的好皇上,豈不也容易些?

就算當中若有什麽差池,此刻提出建議的程嶽不正是最好的替罪羊?

所以永泰帝滿心歡喜,棋也不下了,將棋子扔下便道,“正好三郎你沒有正經官職,旁人也不會防你。又剛去過江南,對那邊情況也熟,索性就由你就去替朕當了這趟差!為防打草驚蛇,朕就不傳聖旨了,回頭挑幾個侍衛給你。你回家收拾收拾,趕緊帶著人就出發吧!”

連材在旁邊快聽不下去了。

人家去江南,可是養病的,又不是遊山玩水,能有多熟?

況且連道聖旨也沒有,隻派幾個侍衛,那是去幫忙啊,還是當監軍?

這也太欺負人了!

可程嶽跪下說了“謹遵皇上口諭”,又提起一事,“臣從野史上看到,說南方沿海極熱之地多有可裹腹的粗糧。想一並去尋尋,若真有,也能造福百姓,不知皇上準許否?”

“準了準了!你細心些,多找找。若真能找到,朕記你一功!”

永泰帝心中越發高興,心想這還真是個書呆子。人家躲事都來不及,他倒好,還給自己找事。

原先還怕他回來的太快,如今既要尋糧食,就必得在外頭多呆些時日。最好拖到各地運送上京的糧食都入了庫,百姓也死去一批了,到時賑災也能少分些口糧。

況且南方瘴氣重,萬一程嶽這大病初愈的身體挺不過去……

那他心裏的刺,也能多拔去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