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忠誠與能力哪個更重要?奕詝靠“仁孝”坐上皇位(1/3)

鹹豐皇帝,你或許聽說過或許沒聽說過,但說起他的老婆,那你肯定知道,就是鼎鼎大名的慈禧太後。說句得罪女同胞的話,一般說來,老婆很厲害的,老公總是有點平庸,從皇帝到老百姓全是一個樣。

這鹹豐皇帝,就是一個方方麵麵都平庸的人,連長相也有點對不住堂堂皇室。尖嘴猴腮不說,出過天花長了一臉麻子不說,還因為小時候摔過一跤,落了個後遺症,走路稍微有點瘸。這形象實在不夠高大上啊。鹹豐這皇帝做得也窩囊,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中國曆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讓他趕上了,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讓他攤上了,被八國聯軍打得狼狽地逃到了承德避暑山莊,最後年紀輕輕,31歲就病死了。這當然主要是大環境的問題,但鹹豐本身的能力不行,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不過,這鹹豐皇帝奕詝平庸歸平庸,運氣卻是不錯。他有兩大運氣,一是他為道光皇帝的第四個兒子,二是他有一位叫杜受田的好老師。皇帝的長子,是名正言順的太子,這叫運氣,第四子算什麽運氣呢?對,因為長子運氣不好,死了,二子運氣也不好,也死了,三子呢,運氣還是不好,又死了。這四子奕詝就是大阿哥了,有資格立太子了。看來,這奕詝不但有運氣,而且這運氣還來得霸氣,誰也不能擋他的道。

奕詝的老師杜受田,也是清朝的一代名臣。杜家“一門七進士”“父子五翰林”,貨真價實的名門世家。杜受田學問淵博,人品高尚,於道光十六年任上書房總師傅,專門教導四阿哥奕詝讀書。為能及時進宮授課,杜受田特意住到離皇宮較近的西安門內靜默寺中,三五天才回一次家,可見對奕詝真是嘔心瀝血。而奕詝呢,平庸是平庸了點,但腦子還是很“拎得清”的,對師傅那是一個言聽計從。杜受田深知“師以徒貴”的道理,盡心竭力要扶持奕詝上皇位。

但奕詝遲遲沒有被立為太子,因為他還有一個六弟,叫奕訢。這奕訢隻比奕詝小一歲,不但相貌堂堂,為人更是精明強幹,聰明過人,能言善辯,跟奕詝好像不是一個爹生的。道光就猶豫了,論長幼,自然是立奕詝,講能力,當然是奕訢。眼下大清朝內憂外患,總想要立個能幹的皇帝。

眼看著奕詝形勢不利,但最後,他還是成了鹹豐,而奕訢最終也隻是一個“恭清王”。奕詝的年號其實不該叫鹹豐,應該叫鹹魚,“鹹魚翻身”的鹹魚。

奕詝能立為太子,原因當然有許多,但最打動道光皇帝,讓他下了最後決心的,還是因為兩件事。

一次是道光皇帝帶著眾皇子去南苑圍獵。清朝以武力立國,打獵那是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皇子們個個爭先,都要在皇阿瑪麵前露一小手。隻有奕詝懶懶散散,跟在大家後麵東看看西望望,一箭也不發。有人問起,他就說,身體有點不舒服,就這麽搪塞過去了。圍獵結束,小六子奕訢獵物最多,自然是誌滿意得。而奕詝卻是兩手空空。道光不免奇怪,就問你這是怎麽啦。奕詝臉色一端,他不再說身體不舒服了,而是把老師杜受田早已準備好的那番話說了出來。他說:“眼下春暖花開,正是禽曽繁育的時節,我實在不忍心捕殺生靈,傷了上天的好生之德,再說,我也不願與弟弟們一爭輸贏。”這話說得實在是夠水平,所謂“藏拙示仁”,不但把自己的短處藏了起來,更把這短處說成了長處,而且捎帶著,把捕獲獵物最多的奕訢損了那麽一下--你老六賣力打那麽多獵物,不就是存心要壓兄弟們一頭嗎?道光聽了,暗暗點頭,如此仁愛慈和、雍容大度,這才是做皇帝的樣子。

還有一次,是道光皇帝病重時,分別召見奕詝奕訢,要來個最後的考察。兩人也知道這是臨門一腳,非同小可。奕訢就像博士生答辯,揣摩道光會問些什麽問題,更把治國安邦的策略細細地理了一遍,胸有成竹。奕詝沒主意了,向杜受田請教。杜老師幫學生“審題”:“若論治國安

邦、勤政愛民之策,你不是六爺的對手,現在隻有一個辦法,若是皇上說到年老多病,你啥也不用多說,隻管伏地痛哭,以表孝心。”果然,奕訢見了道光,把治國方針說得頭頭是道,道光十分滿意。而奕詝聽到道光說自己年老多病,不能處理政務時,立即聲淚俱下,泣不成聲,啥話也說不出來。道光帝見了,心中十分感動,認為奕詝“仁孝”,靠得住,可受大任。於是下定決心,立奕詝為太子。不久,道光去世,奕詝就順利地坐上了皇位。

奕訢的能力,道光當然不是沒看到,但他認為,對自己的忠誠,是比能力更為重要的素質。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培養提高,也可以讓別人來輔助,但一個人的品行卻是很難改的,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當然要把國家交給他最信任的人。

鹹豐靠一顆“仁愛忠誠”之心坐上了皇位,所以他對臣下的忠誠也特別的在意。當時有一個大臣叫金安清,浙江嘉善人,以“才氣恢張,議論雋邁”著稱,是一個大能人,尤長於理財。金安清曾屢次求見曾國藩,但竟然被曾國藩連拒了七次。曾國藩是一正人君子,豈會如此不給人才麵子?這是因為曾國藩知道,這人太能說會道了,倘見了麵,“一見必為所動”,難保不被此人牽著鼻子走,還是不見保險。但後來,可能是覺得人才難得吧,曾國藩還是讓金安清做了他的幕僚。有意思的是,曾國藩對這位手下十分恭敬。有人覺得奇怪,便問原因,曾國藩說了一句名言:“此等人如鬼神,敬而遠之可也。”這人有才而無德,重用自然不會重用,得罪卻也不敢得罪,要被他算計起來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不如“敬而遠之”吧。

後來這金安清想在京城發展,買通不少重臣向鹹豐皇帝遊說。鹹豐也知道這人極為能幹,有心要重用他。謹慎起見,他問了一下軍機大臣文祥。文祥說,此人確是有才,但“心術不正”。鹹豐一聽,當下大怒,不但“一票否決”,還下令把金安清遣回原籍,交當地官員嚴加管束。這金安清生在鹹豐朝,也隻怪他自己運氣不好。

一個皇帝的心態是這樣,其實絕大多數大大小小“一把手”的心態,也是這樣。在上級的眼裏,忠誠往往比能力更為重要。這其實是很自然的事。一個人如果隻是能力強,今天可以為我幹,明天可以為我的競爭對手幹,這樣的能力又有什麽意義呢?說不定是能力越強,傷害越深,領導能放心用你嗎?

我認識兩個棋友,是一個單位的,一個是領導,一個是中層。這中層精明強幹,能說會道,工作做得好,人也很“活絡”,很得領導的欣賞。領導就經常讓他陪著下圍棋,也是把他當自己人了。某日招待客戶後,兩個人都有點醉意,就又在領導辦公室裏下開了。棋到中盤,這中層大概真是喝得有點多了,竟然下了一著不可思議的“昏招”,眼看好局痛失,正懊惱得不行,恰好領導起身接了個電話。可能事情有點複雜,一打打了十來分鍾。領導打好電話,落座後微微一愣,發現一個棋子移動了一格。領導不動聲色,照樣把棋下完。但從此之後,慢慢地把這中層疏遠了,邊緣化了。他說,這人下棋可以欺騙我,工作中也可以欺騙我,能力再強,也不能用。

宋代的大文學家司馬光,曾把人分成四種:有能力的小人,有能力的君子、沒有能力的君子、沒有能力的小人。司馬光說,有能力的君子--就是那些有優點幾乎沒有缺點的人,和沒有能力的小人--那些有缺點幾乎沒有優點的人,絕對是珍稀動物,瀕臨滅絕,難得一見。世界上的人,大多是“有能力的小人”和“沒能力的君子,”而對這兩種人,司馬光說得很明確,寧可用沒能力的君子,也比用有能力的小人強得多。因為有能力又沒德行的人,具有更強的破壞力,風險太大。司馬光的觀點,其實就是中國幾千年來的主流觀點,簡單地說,這叫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製錄用;

無才無德,堅決不用。

大家都知道有句話,叫“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說的是三國時,將軍中最能打仗的,是呂布,戰馬中跑得最快的,是赤兔。有個故事叫“三英戰呂布”,關羽、張飛外加一個劉備一起鬥呂布,可見呂布武功之高,基本上是當世第一。但呂布見利忘義,寡情負恩,毫無忠誠可言。他有個難聽的外號,叫作“三姓家奴”。何謂“三姓家奴”?呂布本身姓呂,父親早逝,遂認並州刺史丁原為義父。董卓收買了呂布,令他殺了丁原。呂布就投靠董卓,又拜為義父。再後來王允巧使“連環計”,用一名歌妓貂蟬,使董卓、呂布反目成仇,呂布又殺了董卓。一個生父,兩個義父,呂布曆經三姓,是以稱“三姓家奴”。此後呂布還先後投靠過軍閥袁術、袁紹、張楊、張邈、劉備等,反複無常,唯利是圖。而赤兔馬,跟了關羽以後,忠心耿耿,在關羽死後,竟然不再進食,活活地把自己餓死。兩相對照,就又有了一句話,叫作“人中呂布,不如馬中赤兔”。為什麽不如,不是本事不如,而是忠誠不如,沒有了忠誠,本事再大,也不稀罕。

忠誠重於能力,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要說的,是如何做到忠誠,或者說得更明確一點,怎麽讓上級認同你的忠誠。

在我看來,把忠誠落實在行動上,其實就是三個“我”。

第一個我,叫“我明白”,就是在行動上與上級保持一致。上級說我們要往東,你就能做好往東的一切工作。這個不是盲從,而是平日就對上級的思想,有比較透徹的了解和理解,他的意圖,不管有沒有說出來,你都可以做到“我明白”。杜受田讓奕詝做的兩招為什麽能收到奇效,因為他對道光的觀念做到了“我明白”,知道道光最為看重什麽。而對上級來說,有一個能夠準確理解和貫徹他的想法和思路的人,一個能夠像他一樣思考和行動的人,不重用也不行啊。

第二個我,叫“我可以”,就是在工作中體現出強大的執行力。上級的目標和戰略,你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它變成現實。這就意味著全力以赴、絕不放棄的執著,服從命令、不畏艱難的決心,不折不扣、鍥而不舍的堅持,言出必行、雷厲風行的風格。杜受田給奕詝出了主意,奕詝執行不好,也是白搭,這就叫“三分靠戰略,七分靠執行”。也就是說,當上級給你布置任務時,要堅定地說一聲:“我可以”。

第三個我,叫“我願意”,就是把工作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心甘情願、充滿熱情地去做好。你對自己的身體很上心吧?你對自己的孩子很上心吧?為啥,就是因為身體和孩子是自己的。你要是把工作看作自己的事,那麽,工作熱情、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將是空前的。有個美國人叫阿基勃特,是洛克菲勒標準石油公司的基層推銷員,他無論外出、購物、吃飯、付賬,甚至給朋友寫信,隻要有簽名的機會,就在自己的名字後麵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時間久了,同事們都開玩笑地稱他為“每桶4美元”。洛克菲勒對阿基勃特的舉動大為讚歎,覺得這就是把公司的事當作自己的事,開始著意培養他。五年後,洛克菲勒卸職,他沒有將第二任董事長的職位交給自己的兒子,而是交給了阿基勃特。這一舉動當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其實卻是順理成章的事,洛克菲勒和道光皇帝一樣,也是要把接班人,交給對自己最為忠誠的人。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來自《致加西亞的信》,叫作:一盎司的忠誠等於一磅的智慧。

職場論語:

沒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道路。

懂得知恩,內心才會忘記功利浮雲;常懷感恩,命中貴人才會越來越多;知道報恩,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誌,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擊敗的。(富蘭克林)

忠誠是一種態度,隻有忠誠的人,才會獲得真正的能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