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何消除領導的誤會?(1/3)

王翦“三不政策”盡釋前嫌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得罪人的事,往往是在無意中落下的。有時候無意識說的某句話,做的某件事,一不小心就把人給得罪了,人家在心裏默默地記下了,你卻還自我感覺良好。倘若對方是個領導呢,那就更麻煩了,很有可能就影響到你的職場晉升了!

我有個遠房親戚的孩子,用現在的話來說,鳳凰男出身,既聰明又謹慎,也積極要求進步。大學畢業後,七拐八彎地跟一位事業單位的副局長套上了近乎,進了這個單位。小山溝裏出來的年輕人,能到這樣有頭有臉的單位工作,那真是祖墳上冒青煙了。這張副局長就很自然地把他當作了自己的馬仔,他呢,自然是感恩戴德,,鞍前馬後地跑得頂歡。過了一年,局領導崗位調整,另一位李副局長成了他的頂頭上司。恰好呢,這兩個副局長是麵和心不和的那種。這小夥子自然不知,對李局也是鞍前馬後,細心周到。年輕人要進步嘛,可以理解。

以上是背景。這裏劃上一道華麗的分割線。

一日下班,突然下起了小雨。小夥子走出門口,見李局正冒著雨往外走呢。機會啊,小夥子立即碎步上前,刷的一下,給李局打起了雨傘,彎著腰,賠著笑,把李局送上了車,然後高高興興地走了。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麽的巧,此時張局其實就在李局的不遠處,也冒著雨呢。也難怪這小夥子,立功心切,根本就沒有眼觀四路耳聽八方。但張局卻不這麽認為:嗯,這小子攀上高枝了,眼裏沒有我了,明明我在邊上,硬是裝作看不見,白眼狼啊,忘恩負義哪。

小夥子在莫名其妙吃了幾次苦頭後,才慢慢打聽出,是張局對他心裏有氣。這當然是個誤會,但你怎麽去跟張局解釋呢?說了他會相信嗎?李局要是聽到了,又會做何感想呢?難啊。這樣的事,相信許多人都碰到過,對方可能是領導、可能是同事,可能是朋友,心裏那個鬱悶,那也別說了。

世上什麽法最讓人受不了?不是刑法,是領導的“看法”。

領導對你有看法了,你就得要想辦法了。

這小夥子的事呢,後來得到了圓滿的解決。怎麽解決,這裏暫且按下不表,我們花開朵各表一枝,先來說個古人的故事。

那是兩千多年前的事,秦始皇吞並六國,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他把目標瞄準了強大的楚國。秦始皇先問老將王翦:“你如果去滅楚國,得帶多少軍隊?”王翦想了想,說,六十萬。秦王呆了一下,這麽多啊。就問,不能再少了嗎?王翦說,不能少,必須得六十萬。

《千字文》中有句話:“起翦頗牧,用軍最精”,說的是戰國時最為著名的四大將領:白起、王翦、廉頗、李牧。這王翦出身於平民,在軍中從無名小卒做起,一步步做到大將,這在當時是較為少見的。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王翦打仗,以“穩”字著稱。他作戰之前一定要作詳細的謀劃,決不打無把握的仗。他的戰略戰術,也是以步步為營、以靜製動、後發製人為特點。王翦打了幾十仗,滅了三四個敵國,但像白起、李牧這樣讓人拍案驚奇的精彩戰役基本上沒有,總是謀定而後動,紮紮實實地推進,每一仗都勝得讓人心服口服。這種有謀略、求穩妥的風格,其實也是他為人處世的性格作風。

作為秦國地位最高、功勞最大、資格最老的將軍,王翦一口咬定滅楚必定要出動六十萬大軍。秦王嘴上不說,心裏不

免犯嘀咕。全國軍隊總共不過百萬,他王翦帶了一大半去,天下豈不是就他手裏兵最多。這六十萬大軍帶到楚地,鞭長莫及,尾大不掉,我秦王說話還算不算數?這王翦,莫不是仗著會打仗,想要過把皇帝癮?秦王這就對王翦有了看法了。所以說,老資格碰上年輕領導,一定要記得擺正位置。擺資格,也得要看看地方。

秦王不再理會王翦,轉而問其他將領,你們看呢?一個叫李信的年輕將軍站出來了:“我去,隻要二十萬軍隊,就能把楚國給滅了”。秦王大喜,好,看你的了。心下想,等李信滅了楚國,看你王翦的老臉往哪擱?

王翦一看秦王誤會自己了,也不多說,就申請退休回老家。秦王順水推舟,批準了。

李信年輕氣盛,與另一名將蒙恬一起,率領二十萬秦軍,接連打了好幾個勝仗。沒想到這是楚軍故意示弱,名將項燕(就是楚霸王項羽的爺爺)且戰且退,保留精銳部隊尾隨秦軍。趁著李信鬆懈,楚軍發動突襲,攻破秦軍的兩個營地,斬殺了七個都尉,李信率殘部狼狽奔回秦國。這是秦國前所未有的大敗仗。秦王沒辦法,隻得親自趕到王翦的老家頻陽,再請王翦出馬。打仗--薑是老的辣啊。王翦先是推辭,秦王一再固請。最後王翦答應複出,但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非六十萬軍隊不行。秦王左掂量右掂量,一咬牙一跺腳,好,六十萬就六十萬。

王翦領著六十萬大軍浩浩****地出發了。秦王心裏呢,七上八下的,老王老王,背後一槍,得防一手啊。這時,王翦的使者來求見,不為別的,專求封賞。這仗還沒開打呢,王翦就來向秦王要錢要物了。秦王一聽,原來這老王將軍是個財迷啊,這下就放心了。能用錢來解決的事,就不是大事。好,內環的別墅、近郊的良田,金銀珠寶、鑽石瑪瑙,賞了。然而沒幾天,王翦的使者又來了,又是來討賞。秦王哈哈大笑,我給老王的錢財,幾輩子也花不光,這老王是看了《人民的名義》,要堆一堵“錢牆”嗎?使者早就知道秦王會有此一問,把王翦交代他的話搬了出來:王將軍說了,他不是皇室宗親,封不了王,最多是封侯。現在侯也封了,官也做到頭了,就隻想發財,為子孫後代謀點福利了。秦王開心大笑,一臉的看不起,這老王,什麽都好,就是財迷啊。

就這樣,幾次討賞討下來,秦王對王翦的誤會,就在哈哈大笑中煙消雲散。兩人好像都沒有過這回事似的,真可謂是春夢了無痕。而楚國呢,也在一年後被王翦滅掉了。

麵對秦王的誤會,王翦的做法很有意思,說起來就是三個“不”字。一是不說。秦王懷疑你有謀反之心,你向秦王說,我王翦忠心耿耿、忠君報國、忠貫日月、忠貞不二、忠孝兩全,是個不折不扣的忠臣良將,秦王會信嗎?不但不會信,反而會想,你這麽急著撇清自己,是不是心虛了?所以王翦一句辯白的話也沒有,以示問心無愧。二是不做,他退休回家了。我都交出兵權,回家做土財主了,還能謀反嗎?三是不貪。不貪?王翦他還叫不貪嗎?對,確是不貪。他隻貪財,不貪權。秦王不就怕他大權獨攬犯上作亂嗎?他就以貪財來向秦王表了一個“忠誠態”。我這人哪,就喜歡房子、股票、黃金、珠寶,別的,不感興趣。“起翦頗牧”四大名將中,白起、廉頗、李牧都沒法消除君王的懷疑,結局都不好,隻有王翦榮華富貴,安度晚年。靠的是

什麽,靠的就是這“三不政策”。

回過頭來,我們開頭講到這個打傘的“鳳凰男”,不知道是不是從王翦的故事中得到了啟發,他做了幾件事,最後也與領導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一,叫作“不急著去說”。這小夥子沒有急急忙忙去找張局,解釋、檢討一番,而是像不知道這事一樣。這無疑是正確的。受了委屈,條件反射似的加以辯解甚至反駁,這也是人之常情。但一般說來,隻會是“然並卵”。你心急火燎地找到領導:“那個,老大,我不是你想的那樣,你真的誤會我了。其實我是……”領導親切地看你一眼,好,好,知道,知道,沒事了,去吧。心裏會真的信你--才怪。一個誤會的形成,是有一整套的內在邏輯在裏麵的,要是憑這麽幾句話就能化解,這誤會也就不是誤會了。領導不相信倒也罷了,還要更加看你不起:這點小委屈也受不了,能成什麽大器?領導心目中最理想的下屬,除了“忠誠、有能力、腦子活、手腳快、話不多”,還有一條:“受得了委屈”。這麽點小誤會也受不了,還指望你關鍵時刻替領導“堵槍眼”“背黑鍋”啊?

第二,讓事實來說話。見了張局,這小夥子還是像以前一樣的鞍前馬後,即使對方是個冷屁股,他這熱麵孔照樣毫不猶豫地貼上去。見了李局,也還是殷勤備至,見了其他領導,也是恭恭敬敬。他這其實是給張局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我對每個領導都是很尊敬的(但對你是既尊重又親切的),那天給李局打傘,不過是趕上了。這小夥子做的是“水磨功夫”,就是用一次次的熱情,慢慢地化解張局心頭的不快。一次兩次他可能以為你是做作,時間一長,就會漸漸認可。所謂“日久見人心”,所謂“事實勝於雄辯”,對一個人的評價,說到底還是靠長期的事實積累。

第三,請別人來說。這小夥子經常向人說起張局對他的知遇之恩,說一些諸如沒有張局就沒有我之類的話,當然必須是在張局不在的時候。倘有人背地裏偶爾說幾句張局的不是,他也會站出來盡力為張局辯護。時間一長,張局自然會聽到:唔,這小子,其實也不是完全沒良心。所以要記得,背後說的話,往往比當麵說更有效果--無論是好話還是壞話。

第四,有機會再說。大半年之後,這小夥子逮著一個機會,跟隨張局一起到西北出差,一路上殷勤服務自是不必說了。一日張局興致高,叫上他在一家風味小酒館裏喝起了小酒,酒酣耳熱,又在異鄉為異客,兩人頓覺親切起來,話也多了起來。這種氣氛下,最適合說些掏心窩子的話,他就誠摯地、誠懇地、誠心誠意地說了打傘的事。張局手一揮,一股酒氣噴湧出來,嗐,你想多了,我根本就沒看到你們。這麽著,這個疙瘩算是徹底解開了,兩人比以前反覺更貼心了。

不要急著說,讓事實來說,請別人來說,有機會再說,聽著像首五言絕句是不是?好,一旦領導有了誤會,那就先把這首五言絕句在心裏背一遍吧。

職場論語: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無論多曲折,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領導從來就不是你平等的朋友,交往也隻存在兩種方式:要麽打敗,要麽服從!如果你不能打敗領導,唯一能做的就是服從領導。

小事情往往是最難分出對錯的,隻是立場和角度不同而已,把大量的精力糾結於此,往往得不償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