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親迎親的人,和著半莊看熱鬧的的村民,已經將道路擁的滿滿當當,好不容易,隊伍回到李煜的住處,院裏院外,除了人,就看不到別的,人們嬉笑著,簇擁著,連牆上,都爬滿了看熱鬧的孩子。李煜下馬,進到堂屋,看花轎進了院門,喜娘揭開轎簾,兩個周家本族的小姐妹,摻了周蓉兒下轎,一身大紅的吉服,上蓋著紅蓋頭。喜娘引領者,跨了馬鞍,火盆。進了堂屋,西邊站定。

陳叔遞過彩球紅帶,李煜周蓉兒手裏牽了,羅隱為儐相,樂聲悠揚,拜了天地高堂,夫妻對拜,禮成,喜娘和伴娘人等,將周蓉兒送入洞房。

羅隱的人,散去些看熱鬧的村民,將周家送親的本族,讓到院裏,十來張桌子,百把椅子,一一擺好,周家本族,莊中大小執事,團勇都正都副團團坐了,酒菜已經流水般送了上來,葷無非是雞鴨牛肉,素乃是山產野菜,雖然不過七八樣,卻是量足,酒不多,兩三壇而已,都是一莊之人,雖然分了男家女方,卻沒那麽多講究,一些長輩做了上首,其他人合了在一起,哪裏還分得清楚,無非是熱鬧而已。

李煜挨桌敬了一遍,平時除了周寶等幾個好兄弟,別人見了都是恭敬地很,今日他是新郎官,正好是放得開了,自然要灌他酒,每到一桌,桌上**呼小叫,個個要喝幾杯,雖然不斷地推辭,但一圈下來,雖然是村酒,度數很低,也讓李煜喝的暈暈乎乎。

搖搖晃晃回到首桌,羅老夫子看著李煜,嗬嗬笑著道:“快坐,快坐,不管別處喝了多少,可是少不得敬我的謝媒酒。”

李煜嘿嘿笑著,道:“那是自然,夫子不說,也是忘不得的。”

周二叔、三叔,坐在一旁,看李煜喝的不少,如今成了侄女婿,自然是護著李煜,忙接過話來,對羅隱說道:“夫子大媒,我兄弟代大哥敬夫子!”

二人端杯,站了起來,羅隱忙端起自己的杯子,三人一碰,一飲而盡。

王叔、陳叔、李叔等人,也都湊趣,或者恭喜李煜,或者恭喜周家,一桌的人,推杯換盞,隻是熱鬧而已。

依了山莊的章程,酒並不多,雖不能盡興,但大家之意也不在酒上,鬧到傍晚,羅隱指揮了團勇健婦,撤了酒桌席麵,送了周家人等回轉。隨後又安排一小桌席麵,一壺小酒,送入洞房。

周寶黃石等人,擁了李煜,進到洞房,接親的喜娘,笑盈盈的遞過秤杆,李煜看周蓉兒,蓋著紅蓋頭,低頭坐在床邊,兩個小姐妹,一左一右的陪坐扶持。李煜走上前來,在眾人嬉笑聲中,用秤杆挑起蓋頭。周蓉兒發似烏雲,麵如桃花,隻是坐著,低頭不語。黃石怪叫一聲:“好個美貌的嫂嫂。”

幾個兄弟,哈哈笑著,那喜娘接口道:“那是自然,這可是咱長官的夫人,一莊的體麵。”

周蓉兒羞的臉兒更紅,隻不開口,兩個姐妹,扶了蓉兒,走到桌前坐了。喜娘看看天晚,點了紅燭,唱著喜歌,鋪了床帳,道著恭喜,隨將眾人攆了出去,將門帶上。

李煜聽眾人散去,忙將屋門插了,回身看時,紅燭照耀之下,周蓉兒端坐在桌前,偶爾抬頭看一眼,眼波流轉,更添嬌羞。李煜喜不自禁,倒了兩杯酒,遞給周蓉兒一杯,周蓉兒伸手接過,紅衣襯托之下,更顯纖手如玉,皓腕勝雪。李煜舉杯示意,周蓉兒麵含微笑,兩人仰頭一飲而盡。

兩人小酌幾杯,周蓉兒不勝酒力,麵色更紅,李煜伸手,挽起周蓉兒,周蓉兒身子一軟,靠在李煜身上,李煜手一緊,周蓉兒嬌呼一聲,埋頭在李煜懷中,頭也不抬。李煜豪興大發,吹熄紅燭,雙手一托,抱起周蓉兒,放到**。兩人寬衣解帶,周蓉兒嬌羞無限,李煜溫柔款款,風流幾度,直到三更,才沉沉睡去。

天光大亮,李煜睜眼醒來,看得頭頂帳上,大紅喜字,心滿意足,伸手摸時,身邊卻是空的,猛的翻身起來,見周蓉兒身著白色的小衣,正坐在桌前,對著陪嫁的銅鏡,正自梳頭,烏黑的長發,披散在背後,李煜仰身而倒,長出一口氣。周蓉兒聽的動靜,忙將頭發鬆鬆挽了,來到床前坐下,伸手撫著李煜的臉,柔聲道:“煜哥哥,醒了就起來吧,還要睡呀?”

李煜伸手,摟過周蓉兒,在蓉兒臉上親了一口,笑道:“你個傻丫頭,起那麽早幹啥,再陪我睡會。”

蓉兒紅著臉,央求道:“煜哥哥,別鬧了,趕緊起吧,哪裏早呀,這都大天亮了,還要賴著,一會別人來了,要笑話的。”

李煜嘿嘿笑著,道:“我新婚大喜,誰敢笑我,小心我軍棍伺候,嘿嘿。”話雖這樣說,卻也鬆了周蓉兒,蓉兒捧過新衣,服侍李煜穿戴了,自己也收拾整齊,一邊收拾屋裏床帳衣物一邊開了房門。李煜走出屋外,此時臘月將盡,正是三九寒冷之時,外麵空氣凜冽,李煜吐納幾口氣,喝了一聲,耍了一套學自周寶的拳法,一招一式,倒也有模有樣。一趟拳下來,身上活動開了,直覺一身輕鬆,很是爽快。

羅隱幾個住在學堂的幾個單身夫子,早就看到李煜耍拳,看李煜身法矯健,也喝一聲彩,紛紛過來,道著恭喜,李煜滿臉笑容,和眾人說笑,羅隱見周蓉兒躲在屋裏,並不出來招呼,知道周蓉兒害羞,故意大聲嚷著,要新娘子出來見禮。周蓉兒聽的,那裏肯露麵,羅隱等人明知如此,偏偏扯了李煜廝鬧取笑。

幾個人正在熱鬧,遠遠看見周燦周輝走了過來。看幾人聚在一處,兄弟二人忙過來和幾位夫子見禮,周輝還是學堂的學生,更是恭敬,不過幾位夫子,誰不知道這二人本就是李煜的嫡係愛將,如今又是嶄新的舅哥,那肯大刺刺地坦然受禮,幾人一通忙亂,李煜笑道:“這一大早的,你們怎麽來了?”

周燦嗬嗬笑著,並不答言,舉舉手裏的食盒,倒是周輝,大聲嚷道:“姐夫還說,我本來睡的正香,偏偏伯父早早去了,把我提溜起來,要給姐姐和你送早飯呢!”

李煜對周叔崔氏二老的心意,很是感動,忙對周燦二人道:“那可是辛苦大弟二弟了。”

周燦笑眯眯的,道:“辛苦可說不上,不過,辛苦二弟還說的過去,這大弟二字怕是換成大哥才行。”

李煜這才醒起,周燦比周蓉兒要大,如今可是大舅哥了,難得的臉一紅,羅隱嗬嗬笑著,道:“不管大哥還是大弟,這周家老哥和大嫂,疼女婿可是真的。”

周蓉兒聽外麵兄弟的聲音,顧不得害羞,早迎了出來,幾位夫子說笑幾句,一哄而散,周蓉兒將兄弟讓進屋,打開兩人食盒看時,正是自己最喜歡吃的幾樣飯菜,還正熱呢,忙端了出來,擺到桌上,招呼李煜和兄弟吃飯。

周燦知道兩人新婚,那肯在此礙眼,故意苦著臉,道:“還是算了吧,這是伯父伯母專門給你們做的,我要吃了,怕不是要挨伯父兩腳?還是回家吃去算了”李煜周蓉兒還要讓時,周燦一扯兄弟,二人已經飛快的去了,周輝邊跑邊喊:“一會我來取食盒。”

李煜周蓉兒,感念二老的心意,這頓飯吃的更是香甜。到了半午,周輝果然笑嘻嘻的跑了來,將食盒取了回去。

當日這三餐,都是兄弟二人送飯。李煜心裏很是過意不去。到了次日,依了禮節,李煜送周蓉兒回門。自此以後,雖說兩人成親,應該是單獨成家立夥。但周叔崔氏就這一個獨生愛女,哪裏舍得閨女不在眼前,這飯每次都是給做好了,叫兩人來吃。李煜習慣成自然,連這年飯都是在周家吃的。

李煜新婚燕爾,開始享受這二世為人的幸福生活。山莊的村民,遠離了外麵戰亂的世界,靠著山莊的救濟和田地收獲,雖稱不上富裕,但也都是衣食無憂,曆來的百姓,要求從來都是最低,最容易滿足的,既然隻要無饑寒之迫,平平安安的日子,又趕上這新年元旦的大好節日,自然是家家歡天喜地。

和山莊裏幸福的李煜相比,他那位坐在大唐皇位上叔叔,日子可是苦到了極點。在這鳳翔城裏,已經被東平王王朱溫的十幾萬大軍團團圍困了一年多,岐王李茂貞,關中的地盤,差不多丟了個精光,漢中也被蜀王王建給拾掇了個幹淨,外麵的救兵是沒法指望了,而在這鳳翔城裏,糧草早就用盡,連皇上也是有一頓沒一頓的,更別說其他人了,昭宗皇上沒有辦法,連自己和後宮的衣服器物,拿出來賣了都不能吃上一頓飽飯,公主王孫餓死了好幾個。這到了冬季,雨雪又多,城裏每天餓死和凍死的百姓就有幾百人之多。城中軍民實在沒辦法,沒吃的就隻好吃人,那些虛弱的百姓,自然是最先的犧牲品,“人肉每斤值百錢,犬肉值五百錢。”,當真是人命賤如狗,甚至是人命不如狗。

到了臘月,岐王李茂貞的鳳翔城實在沒法再守下去了,再守下去,要是心腹的部隊也被餓反了,那可是一切全完,。岐王李茂貞無奈,隻好服了軟,給東平王王朱溫寫了封信,大意是:“這劫持皇上的事全是韓全誨幾個沒把得太監幹的,我之所以把皇上給接進來,是防備別的盜賊傷害,既然你老人家有扶保社稷的大誌,我願意為你效力,把這些害人不淺的宦官給宰了,皇上呢,你就接走吧,以後你有啥事,來封信,小弟肯定沒二話。”

這東平王朱溫,新地盤占了不少,既然皇上能搞到手,掌握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能圓滿達到,還真就沒了徹底幹掉李茂貞的想法。他知道,真要逼急了李茂貞,來個破罐子破摔和皇上朝廷來個同歸於盡,自己可就落下一個逼死皇上的大罪,可不利於自己的大業。反正李茂貞也已經弱到了隻有一口氣的地步,那就放他一條活路好了。

使者幾度往來,兩人談好了價錢。李茂貞為了自個,隻好將當初的盟友做個替罪羊。就在這天複三年的的正月,悄沒聲的安排了自己的親信部隊,將裹挾皇上來鳳翔的韓全誨等二十多名掌權宦官全部斬殺了個幹淨,首級直接就送到了兩軍的大營。

看到這些首級,東平王朱溫可沒有立刻撤圍,畢竟皇上還沒出來呢,到了正月初六,估計李茂貞也是餓的受不了了,總算把皇上一家子給送出了鳳翔城。這皇上雖然也是挨餓受饑的,可畢竟還是要有個體麵的,雖然神策軍沒幾個能用的人了,可還是要擺擺儀仗的,東平王朱溫一身的素服,領兵迎出大營跪接皇上。

昭宗皇上,如今在心裏對朱溫可是讚賞的很,普天之下,在自己受苦受難的時候,不就隻有這朱溫打生打死的來救自己嗎?所以要賞,狠狠的賞,錢是沒有了,官狠狠地升一下,任命為梁王、太尉、兼中書令、宣武等軍節度使、諸道兵馬副元帥,再給個榮譽稱號吧,於是冊封朱溫為“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

昭宗回長安,朱溫下手可就快了,先是解散神策軍,然後殺第五可範等宦官700多人。唐代中期以來長期專權的宦官勢力算是徹底玩完。這還不算完,朱溫把昭宗左右的小太監、打毬供奉、內園小兒等200餘人全部縊殺,而代之以他選來的形貌大小相似的親信。到這時候,昭宗算是明白了,自己這回政令不出臥室,徹底成為別人的傀儡,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了。大唐朝到自己這,馬上就要壽終正寢了!

《漢唐天下》起始的第一卷“山莊亦非桃花源”到此結束,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卷“風雲乍起漢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