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節 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你也聽說過王茜茜?”張帆好奇地問。

“何止是聽說過?簡直是如雷貫耳呀!要是你去問王安和戴比,他們兩人可以跟你講一天一夜關於她的故事。”黛西笑嘻嘻地說。

“哦,是真的嗎?如果是跟工作有關的,你挑幾個重要的故事講給我聽聽?如果是花邊新聞就算了。”

“請張總定義一下,什麽叫做‘花邊新聞’?有可能有些‘花邊新聞’跟工作是有關的。”在黛西的邏輯思維裏,她需要把問題的屬性先搞清楚,再展開討論。

“好吧,我把前提再放寬一點:跟工作相關的新聞可以講一下,如果跟工作沒關係的就不要浪費我的時間了。”張帆看了一下手表,時間已經是下午5:30了,在這個時候再集中精力處理工作上的事情已經不大可能了;黛西為人隨和、人緣好,在公司上上下下接觸到的人很多,是一位出了名的“消息靈通人士”,還不如跟黛西聊聊天,說不定還會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其實我也不想八卦她的私人生活,我隻是公司裏聽到了一些故事,說她跟我們的前任總經理鮑勃的關係非常密切。通過與鮑勃的這一層關係,她又認識了我們總部的那些高層管理人員,在中國的商場上,這就是所謂的‘人脈關係’。王茜茜善於利用這些人脈關係,為自己的公司創造經濟利益。但是有些時候她濫用了這些人脈關係,造成了我們飛馬公司質量部、采購部工作上的困擾。”黛西講得比較含蓄,因為她知道有些信息非常敏感,如果說得不好,沒有真憑實據的故事可能會引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張帆點了點頭,一臉嚴肅地說:“我知道你說的意思,有些故事我也聽說過。現在鮑勃不在我們公司了,站在我目前這個位置上,我要做的就是不要讓這些故事再重演。作為飛馬公司的職業經理人,王安和戴比隻需要對飛馬公司的業務負責,而不是對供應商的利益負責。如果總部有人出麵幹擾他們的工作,我會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王安他們。”

黛西感受到了張帆的正氣凜然,她不自覺地糾正一下自己的坐姿,用一臉佩服的表情跟張帆說:“老板,有你這麽一句話,我們就放心了。你知道,我們這些做下屬的有些時候做事情也難。我們這幾位經理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有時會抱怨我們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經常被上頭牽著鼻子走:上頭關注什麽,我們就把注意力放在什麽地方;拚命地趕著完成上頭交代的任務,總有一種疲於奔命的感覺。我們過了一段時間再回過頭來看自己的工作進展,就好像磨房裏的毛驢一樣原地打轉,發現自己每天的日常工作就像一盤散沙,沒有一點邏輯性。”

“職場上有句老話,‘企業文化就是老板文化’。這句話不僅僅適合中國的本土企業,也適合各家跨國大企業。我坦率地說,沒有把自己的老板伺候好,就算工作再努力,也是很難得到認可的。你一直覺得自己很忙、很累,卻不知道為什麽這麽忙、為什麽這麽累,這可能是‘不知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啊。如果你跳出自己的位置,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看問題,可能會有一個新的認識。”

“張總,你說得對。可是人在迷局裏,的確很難分清楚方向的。其實我很想問你,前一段時間你和王安重點關注在關鍵供應商的審核上,是因為你聽到總部對我們分公司的質量很不滿意,你想通過提高供應商原材料的質量來改善產品的質量;這一次,你又跟我、戴比、布魯斯等人重點研究如何降低產品製造成本,是因為總部要求你重點關注成本方麵,給了你很大的壓力。從這兩件事情來看,你總是在關注總部高層關注的東西,你會不會有被上級領導牽著鼻子走的種感覺?”

張帆搖了搖頭,笑著說:“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不是的。作為一名運營總監,要時刻關注著整個運營部門的關鍵績效指標,確保這些指標在平穩、健康地運行著。如果我像一名消防員一樣,哪裏起火我就奔到哪裏去,像我們公司這麽大的一個攤子,是絕對不允許的。對我來說,我的關鍵績效指標是質量、成本、交貨期和年度總產值。我承認,當某個指標發生偏差的時候,我可能會受到總部或者總經理的幹擾,把當前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那個關鍵績效指標上。但是在正常的情況下我要做平衡,讓所有這些指標都達到目標,甚至超過目標。”

“你的意思是說,總部提的這兩個方麵的需求,都應該是在你的運營計劃裏作為日常的工作來抓?”

“你說得對,的確是這樣的,我們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像你所說的,我們不能隻看到樹木,沒看見森林。這些關鍵績效指標可以幫助我認清整個局麵的形勢,當某個指標偏離目標的時候,我要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製定出對策、嚴格實施,把偏差糾正回來。”

“張總,你談的這些實質上就是目標管理吧?”

“對的!目標管理是管理專家彼得.德魯克在1954年最先提出來的,他認為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恰恰相反,是有了目標才能夠確定每一個人的工作。所以每年年初,總經理要和我製定運營部門的目標之後,我才會根據這個目標來製定每個部門、每個經理的工作目標。”

“這個我知道,目標是層層下放的。當飛馬集團管理層確定分公司的目標之後,分公司的管理層就會把它轉化成各個部門的目標,每個部門的經理又把這些目標分解成為個人的分目標。我們這些經理根據每個人分目標的完成情況,對下級進行考核、評估、獎勵。有了這一套目標管理體係,確實可以讓下屬很容易明白自己的主要工作職責是什麽。可是,我覺得我們公司的目標管理體係做得並不好,這就是造成了我們這些經理目前麵臨那麽多困擾的主要原因。”

“哦,是真的嗎?我覺得飛馬公司是一個成熟的跨國大公司,在這方麵應該做得很專業才對。既然你覺得做得不好,談一談你看到的問題。”張帆感覺到有點奇怪。

黛西整理了一下思路,接著說:“首先,我覺得我們整個管理層對於目標管理體係不夠重視,沒有嚴格執行相關的績效考評流程。你知道,大家工作業務都非常繁忙,可能都無暇顧及平時的績效考評流程。平時做得不好,等到年底要打分的時候就隻好一拍腦袋,隨便給下屬評分數了。這樣一來,考評的意義、效果就打折了。”

張帆低著頭想了一下,點了點頭說:“嗯,你說得對。平時各位經理確實是太忙了,有可能顧及不到日常的績效考評細節。”

“其次,我覺得考核的標準做得不是很明確,目標要麽定得過低、要麽定得過高。結果有些員工的目標很輕鬆就達成了,目標管理體係失去了激勵作用;相反地,有些目標定得太高,大家眼看著達成無望,也就自動放棄了。”

“你說的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目標的設定應該按照‘**ART原則’進行的,但是不是所有的經理人都會用好‘**ART原則’。”

“還有,我覺得我們的考評方法缺乏多樣性和靈活性。比如說,我們公司采用的‘強製分布法’,規定各個部門的考核結果一定要服從正態分布,隻有10%以內的員工是優秀的,還有10%左右的員工必須是合格以下。如果我的部門裏隻有兩個人,那麽按照這個規定,不管這兩個人的工作做得怎麽樣,我也隻能給他們打中等水平了。”

“哈哈,你說得對!這種‘強製分布法’對於人多的部門還可以使用,對於人少的部門根本就不能用了。”

“張總,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做業績考評的時候,參考數據的收集難度特別大?就算好不容易收集上來了,這些數量龐大的數據的真實性也是有待考量,沒有人有能力可以判斷得出來。更搞笑的是,有些部門自己收集自己的數據,扮演了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雙重角色,這些數據就更加讓人打問號了。”

“你說得對!有些過於細節的數據的確很難考證其真實性。甚至我認為,作為考評的考核者本身也會存在著偏差。正如你所說的,如果考核標準製定得不合理,那麽考評的分數主觀性就會很強。同樣一名員工,不同的經理給他打分,有可能打出來的分數差距非常大。”

“按照飛馬公司的考評流程,對員工進行了考評之後,員工的直接上司是要跟他進行麵談、反饋的,雙方一起溝通考評的結果,對過去做得不足的地方還有製定改善計劃,並在下一次考評時回顧一下之前計劃的執行情況。不知道是我們的經理們太忙了,還是重視程度不夠,考評後的麵談反饋工作往往做得不夠好,有些經理就直接跳過不做了。”

“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反饋流程的重要性嗎?正確運用考評的結果,可以達到激勵、教育員工的作用。”

“我們的經理們有可能在想:如果考評結果挺好的,告訴他們分數就可以了;如果考評結果很差,在反饋的時候有可能會引起員工的不滿、降低他們的積極性,所以也就懶得溝通了。”

張帆認真聽完了黛西的這一翻抱怨之後,把要點整理了一下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他真誠地說:“聽君一席話,省我十本書啊。員工的業績考評工作非常重要,如果這個流程做不好,不但員工不知道自己該忙些什麽,我們管理層也會失去了工作的方向。我會跟李安娜溝通一下如何改善這個業績考核流程,讓大家既要看到樹木,又要看到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