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節 瓶頸工序

王宏來到田東辦公室的時候,不知道怎麽回事他神情有點緊張,目光漂浮不定四處張望,不敢直接迎著田東的眼神,進到辦公室之後直直地站在那裏,兩隻手背在身後。

黛西親切地打招呼:“小王領班,最近工作怎麽樣?還好吧?”黛西為人熱情大方、個性和藹,她跟生產部上上下下的員工經常接觸,很多員工跟她無話不談、沒有什麽距離感。所以黛西能夠及時地掌握著生產線一線的信息,有些時候她對生產線的了解甚至比生產主管、生產經理還要多。運營總監張帆在做某些重要決定之前,都會經常谘詢黛西的意見,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在於黛西比較接地氣、收集到的信息非常真實有效、客觀公正。

“黛西經理,我很好!謝謝關心。”王宏看到黛西反倒放鬆了不少,他緊挨著黛西坐下,神情依然有點不安的問田東:“田主管,你找我有什麽事情?我剛開完班組會議,前一段時間的生產情況還沒來得及向你報告呢。”

“是這樣的。我們1號組裝線生產的產品很受客戶的歡迎,近來公司接到了大量的訂單,按目前的生產能力沒辦法滿足客戶的需求。管理層要求我們進行產能分析,嚐試挖掘生產潛力。焦正良在這之前做了大量的數據收集和工序節拍時間分析,他覺得我們從目前的計劃產量才能200台,還有提升的空間,這件事情你怎麽看?”田東開門見山地直奔話題。

“原來你說的是這個事情啊?”王宏聽完了田東的這一段話,剛才緊張的神情一下子就不見了。他把雙手抱在胸前,仰著頭、語氣裏充滿了不屑地回答田東的問題:“田主管,你知道嗎?從曆史數據看,我們的計劃產量完成率基本上在92%左右波動,也就是說,每天的實際產量大概在185台附近,我記得近來最好的成績隻有每天195台。我們連目前的這200台計劃產量都很難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再談增加計劃產量,難道你不覺得這是癡人說夢嗎?”

田東翻開筆記本,找到了當時跟焦正良、黛西等三人一起討論的時候記錄下來的數據,回過頭來問王宏:“既然這樣,那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為什麽沒有達成目標產量?我相信你比我更了解1號組裝線,請問王領班:你的1號組裝線瓶頸工序在哪裏?它的生產節拍時間是多少?”

王宏抓著腦袋,想了好一會才回答:“這個……我沒有詳細測算過每一個工序的節拍時間……但是我負責1號組裝線有三、四年的時間了,我對這一條線的所有工藝都非常熟悉,我覺得我們員工在產量方麵已經盡力了,不可能做得更多了。”

田東聽了笑了一下,他對王宏這種答非所問的做法有點不滿意:“我知道你非常熟悉1號組裝線的所有工藝。但是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我們一步一步來看,從你對1號組裝線的理解,整條線的瓶頸工序在哪裏?”

王宏閉上眼睛再想了一會兒,他很有把握的回答說:“應該是最終檢驗那個地方吧?我看到在那裏經常有在製造品堆積的。”

田東看了一下自己記錄下來的數據,搖了搖頭:“除了最終檢驗工序,你再想想看還有沒有這麽一個工序:在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在這個工序之前在製品堆積非常多,而在它之後的工序的員工一直在等它的料作業的?”

“哦,我想起來了,你說的是壓大齒輪工序。”王宏到底是在現場管理了三、四年的領班,聽到田東這麽一提示,他馬上就反應過來了。

“很好,這是我想要的答案。根據我所掌握的數據,壓大齒輪工序是你整條生產線目前的瓶頸工序所在,這一點跟你所說的正好一致。那麽,你平時有沒有測算過這個瓶頸工序的節拍時間?”田東緊接著追問。

“這個……還真沒有測算過……我早就知道那個地方是一個堵點,生產線正常開班以後,在它的前麵經常會有在製品發生堆積,這個情況所有人都知道的,包括我們的前任生產主管馮建國。”王宏覺得這個回答得有點理所當然。

“那麽,既然你知道這個工序是一個堵點,也就說它是一個瓶頸工序。當在瓶頸工序前麵發生在製品堆積的時候,你會怎麽做?”田東想引導王宏靠自己的思考來解決這個問題。

“還能怎麽辦?你是知道的,如果在製品堆積過多,有可能會造成批量性的質量問題,流水線的模板被占著也流動不下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通常會要求前麵的工序停止生產,讓前麵的員工過來幫助壓大齒輪工序,讓這個工序以最快的速度流下去。”

“非常好!你的處理方式是對的。每天開班以後,經過多長時間才會要求前麵的工序停下來?”

“這個?也不一定。我在現場看某個工序在製品堆得多的時候就會安排一下,讓前而生產線的工序先停一停。”

“如果你今天比較忙,沒有到生產現場去;又或者說你今天請假了,那麽現場會怎麽樣?”

“如果我不在或者沒有特意安排的話,有可能生產線會因為壓大齒輪工序的在製品過多,所有的運輸模板被占用掉,在這個時候壓大齒輪前麵的工序隻能自動停下來了。”

“那麽,在這個時候你的員工會怎麽樣?他們要做些什麽事情?”

“還能怎麽樣?前半條線的員工隻能在那邊就地休息,等待運輸模板周轉得過來的時候再開工。而後半條線的員工,由於一直在等待壓大齒輪的工序給他們物料,所以生產節奏也不會太緊張。”王宏用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回答。

“所以說,生產節拍的不均衡,就會造成員工生產能力的極大浪費。前半條線由於速度比較快,所以很快就會在瓶頸工序之前形成在製品堆積,到最後不得不被迫停下;而後半條線由於得不到及時的物料供應,工作負荷一直不飽和,員工也是經常處於等待狀態。對於我們生產部門來說,消除生產過程當中的等待浪費,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可是公司的工藝設計就是這樣,作為生產領班,我又能改變什麽呢?難道我要求員工跳過壓大齒輪這一步工序,讓物料直接流下去?”

“當然不是!我來給你分享一下焦工之前測到的數據:壓大齒輪工序的壓機工作節拍時間是85秒,目前整個壓大齒輪工序的節拍時間是129.6秒。如果我們再安排一名作業員,在這個工序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讓壓機一直保持著不停作業的狀態,這個工序的節拍時間可以控製在85秒左右。85秒,意味著在8個小時有效的工作時間內,這個工序的理論產出是338台。按照90%的生產效率來計算,最起碼可以做到304台。”

王宏睜大眼睛盯著田東,過了半晌才回答說:“你的意思是說,我隻要增加一名員工,每天8個小時就可以做出300台以上的產量?”

“從純數據的計算來看,是的!你的確有這個生產能力。”田東非常肯定地回答。

從一開始到現在,黛西在邊上沒有插話,她一直在觀察著王宏的反應。

“田主管,我覺得你這個想法有點異想天開!你要麵對現實啊。目前我們為什麽連200台都做不完?難道我們就不想完成這個計劃產量嗎?難道是我們的員工每一天都在偷懶嗎?”王宏短小的臉寫滿了惱怒的表情。

田東指著寫在筆記本上的數字給他看:“我想跟你解釋一下,我們沒有做到200台的原因是什麽。首先,我們有一個瓶頸工序的限製,整條線的有效產出取決於瓶頸工序的有效產出。焦工之前測量到的瓶頸工序是壓大齒輪工序,節拍時間是129.6秒,在這種情況下整條線最大的理論產能是222台,再按90%的生產效率計算,就是200台的生產能力。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員工稍有鬆懈,或者物料質量有點問題,或者設備故障停機等等原因,都有可能直接造成我們完成不了這200台的產量。現在通過增加人員的方式,把這一個瓶頸工序的節拍時間降低到85秒;並且通過其它方法讓所有工序都控製在85秒以下,這樣一來我們不但可以保持整條線的節拍非常均衡,減少在製品的堆積,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計劃產能。”

“我們生產線目前的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公司管理層對這個一直沒有疑問,員工也習慣了這種工作節奏。就算你的計算是對的,現在你突然之間要求他們增加產量,我怎麽說服員工?”王宏終於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

田東點了點頭:“非常感謝你的坦誠。我們黛西經理也在邊上,她可以跟你解釋為什麽我們現在要求增加計劃產量。從公司的立場出發,我們需要滿足客戶的要求,不管是數量上的還是交貨期上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滿足顧客的需求,很有可能失去了這個顧客和公司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公司的利益是跟員工的利益綁在一塊的,失去了客戶將會造成訂單沒有了,我們也就失去了我們自己的工作機會。”

“這些大道理我不懂!我隻是問你這個問題:田主管,員工的工作量增加了,正常的反應他們是不是應該有意見?你讓我怎麽說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