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此時日清之間的關係,其實談不上差,或者可以說的更直白一點,約等於沒有關係。

網絡上那句所謂的康熙皇帝講“倭子國,最是反複無常之國。其人,甚卑賤,不知世上有恩誼,隻一味懾於武威……故爾,不得對其有稍許好顏色。”的狗屁玩意兒,純屬謠言。

遍查康熙朝起居注和實錄,均未有這等言論。康熙別得不說,自視甚高那是沒得跑的,就他那脾氣,日本未必入得了他的眼,遑論是專門長篇大論的為了一個根本不入流小國貼標簽了。

再者相比較於金發碧眼,或者紅發藍眼的洋夷而言,長得完全是東亞人樣貌的日本人,從心理上就比較好接受。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曆史上一直到日清戰爭之前,兩國之間的關係也談不上有多糟糕。大量的留學生還跑去日本留學,朝中也有人提議仿效日本的所謂君主體製,進行改革。

所以對於去往日本修習水師等項,清朝廷覺得並沒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畢竟還是掌握一支屬於滿人的軍事力量比較重要,其他的東西可以稍微緩一緩。

就算沒有眼前這檔子事情,再過幾年,清朝廷也要派遣留學生去往美國,學習各類先進知識,試圖師夷長技以製夷了。

得了,就來唄。

於是帶清花裏胡哨的派了一個領隊大臣來了江戶,領隊大臣其實是清朝廷設置在西域地方的軍政官吏,本身並不是什麽外交職位。但是滿清自己不太會搞外交,而且也是第一次往外派人,派的還是在軍籍的八旗江南水師學員,最後就搞了個領隊大臣作為監督。

這個領隊大臣其實來得還有點不太情願,此人名喚景廉(1824~1885年)顏劄氏,字秋坪,滿洲正黃旗人。鹹豐二年進士,由編修五遷至內閣學士。

前任葉爾羌參讚大臣,既因為有某種程度上的外交經驗,又恰巧在同治二年因事革職,正好就被文祥給提溜了出來。八旗滿洲能中進士的,基本上都在滿洲上層統治者的夾袋裏,這個景廉,文祥有心重用,這才派來江戶。

至於四十多個學員,就是現成從八旗江南水師裏麵抽調的,俱是索倫人、蒙古人、寧古塔八旗和盛京八旗出身。多隆阿有心給他的皇上帶出一支好兵,自然選得都是良人,那種已經養廢了的八旗兵,他是一概不要的。

景廉親自前來拜見了一番忠右衛門這個日本國王,他原本還想著是不是要磕頭什麽的,卻見忠右衛門讓他直接坐到自己對麵喝下午茶,心下對忠右衛門便有了兩個相對有些衝突的評價。

一來是尊重他這個上邦天子所遣之大臣,不需要他叩拜行禮,而且和他平起平坐。二來就是這日本國王忒不識禮儀了,居然連彎腰鞠躬都不需要,到底也是個東夷旁類。

心裏麵這樣想,麵上肯定不敢這麽說的,景廉揣著小心掏出總理衙門的公文,遞交給忠右衛門,希望忠右衛門念在兩國友好的份上,把四十多個水師學員安置去日本的海軍學校。

小事一樁,忠右衛門有什麽不允許的。你們願意來學是好事,咱怎麽著也得賣兩宮太後和同治小皇帝一個麵子。

聽到忠右衛門首肯,景廉長舒了一口氣,他的主要任務就算是達成了。之後就是希望日本方麵妥善安排學員的住宿吃飯問題,然後就是用心培養教導。

忠右衛門擺了擺手,告訴景廉,沒有辦法立刻上學的。夏威夷人來,能夠立刻上學,是因為他們會說英語。帶清的這四十多個學員,還得上一年預科,學習英語和日語,不然連課都上不了。

就算你能和日本的知識分子筆談,那上課總不能筆談上課吧。你們也別想著速成什麽的,起碼得在日本學三年。一年預科,一年基礎,一年跟船,勉強算是速成。

三年啊,那也行!

組織好了語言的景廉立刻點頭應是,然後就同忠右衛門討論起了海軍事項。恩,景廉雖然是進士出身,但他是文臣統兵的那個路數,而且和多隆阿一樣,他也是帶馬隊的將領。對於海軍幾乎沒有什麽了解。

還是在天津看到了西洋的戰艦,然後又在上海,瞧見了正在洋麵上操練的鐵甲艦。這才開始緩慢了解,學習的路還長著呢。

同他這個騎兵將領不一樣,被帶來江戶的四十多個學員那是見識過世麵的。上海租界本身就很繁榮,萬萬沒想到的是日本的江戶城居然比上海還要繁榮。

鱗次櫛比的建築,揮汗如雨的人群,是他們這些在東北和蒙古長大的漢子,所不曾見識過的繁華。從橫濱到港,緊接著換坐火車,六十多裏地,半個時辰就到,更是令他們聞所未聞。

要是跑馬,恐怕得把馬跑死吧。

以前隻覺得自己在江南,開著淺水重炮艇,就算是見了大世麵了。現在才知道,當初那不過是打開了世界的一個小角落。難怪皇上要派他們來這兒修習水師,這確實值得學一學。

被安置到了鹿鳴館之後,他們被允許在江戶自由活動兩天。然後就見識到了純用鋼鐵建造的日本橋,川流不息的江戶火車總站,發出巨大轟鳴、有高聳入雲大煙囪的江戶第一機械所……

因為多隆阿治軍嚴厲,同時這樣人出身苦寒,自然沒有沾上什麽流氓習氣。一個個都是驚訝於近代化工業化的成就,心中更生當學出一個樣子來的豪氣。

等到夜間會餐,景廉回來了,一眾學員詢問他日本王是否應允留學。得到了許可的回複之後,眾人欣喜至極。

這時候鹿鳴館的侍應生送上冰鎮荷蘭汽水給這些學員,還是下午忠右衛門專門吩咐的,招待好這些學員。畢竟江戶的好日子也就這幾天,要不了多久就得被扔去四麵環海的江田島,做一個很有精神的海軍學員了。

總之,這些清國學員在憧憬之中,就開始了留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