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彈指即過,轉眼已是兩天後,到了江南大俠解刀陳問風與蒙古高手鐵湔約戰的日子。

這一戰萬眾矚目,又是在大明與塞外元朝舊部重燃戰火之際,影響力已不僅僅是中原、塞外兩大絕頂高手之爭,任何一方得勝都會對提升本國士氣起到極大作用。在那個逞血性之勇的時代,兩國交兵軍力的布置、將帥的謀略固然重要,高昂的士氣亦足以扭轉戰局。所以毫不誇張地說,此戰可謂是近數十年來最重要的一場武學顛峰對決。

趕來洛陽的中原各門各派人物已不下三四千之眾,人人爭睹這百年難逢的決戰,反倒令劍聖左右為難。畢竟金鎖城中僅餘數百人,若是中原武林以千人之眾犯之,縱勝亦覺不武。何況金鎖城不過彈丸之地,亦容不下這許多人一湧而之。

當下由段虛寸出麵召集各門派首腦,除了搖陵堂、炎陽道、振武盟、少林、武當等名門大幫可各帶十人出場外,餘下門派僅由掌門與兩名弟子隨行,縱是如此,亦多達五六百人。再加上劍聖由軍中抽調的高手與無念劍派的數十名弟子,共計八百人,浩浩****往金鎖城進發。

清晨春意襲人,路邊枝放新芽,花姿肆吐,蝶飛蜂舞,鳥鳴啾啾。但每個人的心中皆對這無限春光視若不見,隻想著即將來臨的這一場大戰。

劍聖曲臨流與解刀陳問風並肩行在眾人之前,隨後是炎陽道護法蕭弄月、少林方丈空嗔大師、武當蒼雪長老、新任振武盟主俞千山、江南四老、斂眉夫人、段虛寸、許沸天、辭醉劍衛醉歌、盜霸司馬小狂以及一眾武林名宿,再加上江湖各門派的掌門與長老,可謂是中原武林精英齊出。

前晚蘇探晴與杯承丈相見後,杯承丈執意當夜離開侯府,言明兩日後自去金鎖城。蘇探晴知道師父因害得顧淩雲之母杜秀真身亡,心緒大壞,存了一死相殉的念頭,隻能苦苦相勸幾句,亦不敢勉強他與劍聖等人相見。打定主意待陳問風擊敗鐵湔救出顧淩雲之後,定再不管江湖諸事,好好陪著師父杯承丈解開他心頭的鬱結。

杯承丈來到之事蘇探晴僅告訴了林純,兩人有意落在劍聖等人之後,在人群中留意尋找杯承丈與梅紅袖,卻並未看到。蘇探晴料這兩人絕不會錯過今日局麵,必是易容改裝隨眾而行,既不願意與自己相見,也隻得作罷。

來到金鎖城外的龍盤穀口,劍聖停下腳步,沉聲道:此穀狹長如蛇行,易守難攻,鐵湔精通兵法,若是在此處設伏斷去歸路,再以火攻,足以讓我方陣腳大亂,不得不防。當即吩咐二十名無念劍派弟子守住穀口。那二十名弟子雖極想目睹陳問風與鐵湔這一場百年難遇的大戰,奈何劍聖令下,隻好有精無采地答應。

劍聖又低聲向陳問風道:聽說陳兄曾在振武大會上見過鐵湔的出手,可有把握勝他?

陳問風垂頭深思一番,心知此戰已是非勝不可。要知鐵湔率塞外高手孤身南下,擎風侯叛軍大敗而歸,若是對方含哀兵之勢還能贏得此戰,對中原武林的打擊將是不可估量。他臉上那滿不在乎的神情漸漸消退,正容道:鐵湔雖聲名不著,但此人身懷六十四經堂諸般絕技,功力深厚,實乃一大勁敵。不過也正因其各項武功皆通,難以精純,老夫雖不敢妄言可勝之,卻有十足把握拚個兩敗俱傷。

劍聖微微一震,知道陳問風看似遊戲風塵不理世事,骨子裏卻有一股豪俠之氣,此戰勢在必勝,不惜任何代價。絕頂高手交鋒縱有高下亦僅差一線,若是一方心存死誌,破釜沉舟,最大的可能就是玉石俱焚。沉聲歎道:陳兄能有如此想法,曲某敬服。

陳問風哈哈一笑:曲老兄何必自謙,縱是換你上場必也是一樣的念頭。

劍聖亦是大笑:此戰事關天下蒼生,個人聲望已在其次。若是陳兄不敵,老夫自當出手,絕不會讓蒙古人得逞。

陳問風故意連呸幾聲:尚未交手,曲兄就已先設想好小弟敗於敵手,豈不大漲敵方誌氣,滅了自家威風?曲兄好意,恕小弟不收。話雖如此,卻是舉掌與劍聖三擊,眼中都流露出相知相得之情。

兩人說話時並未有意壓低語音,周圍人聽在耳中,盡皆歎服。雖說解刀陳問風直言沒有取勝把握,但這份並不低估敵人的氣度與那直麵生死的勇氣卻令人心生敬重。而劍聖曲臨流寧可將數十年聲望置於腦後,言明陳問風一旦不敵他亦會出手挑戰鐵湔,那份勢勝此戰的信念令每個人的心中都湧起衝天戰誌,恨不能身先士卒,奮力殺入金鎖城中。

入穀行了半裏路,並無異常,也不見敵方暗哨出沒。眼見將至金鎖城,忽聽號炮齊鳴,城門大開,一行人迎了出來。當先兩人一位儒士裝束,麵相清矍,雙目有神,另一位高冠華服,濃眉闊鼻,五縷長髯,不怒而威。正是蒙古第一高手鐵湔與昔日洛陽王趙擎風。

兩人身後還跟著十幾人,形貌各異。最惹眼的當屬一位鐵塔般的黑麵大漢,手執鐵鞭,威風凜凜,乃是金鎖城主安硯生;旁邊一位中年文士,麵容清瘦,正是梳平門主風入鬆;更有一位身長九尺赤膊的蒙古大漢,眼神如電冷冷盯著劍聖等人,望到俞千山時眼中閃過一絲怨毒,卻是在振武大會上被俞千山重創的蒙古勇士勃哈台。其餘人物大多高顴隆鼻,皆是鐵湔由塞外召來的異族高手,神禽穀三弟子亦在其中。最後一人赫然竟是柳淡蓮,不過她始終低垂著頭,似乎愧見中原武林人物。

蘇探晴聽到人群中發出一聲熟悉的歎息聲,心中微微一跳,轉頭看去,卻是一位麵若淡金的陌生漢子,看其服飾應該是炎陽道中的弟子。他耳力極好,任何聲音幾可過耳不忘,立刻聽出此人是梅紅袖所裝扮。大概見到柳淡蓮隨著鐵湔公然出麵對抗中原武林,忍不住為之惋惜。又想到蕭弄月既然讓梅紅袖化裝隨行,自然也知道柳淡蓮投奔鐵湔的真相,暗歎一聲,與梅紅袖對視一眼後微微點頭以示招呼,拉著林純往隊伍前列行去。

安硯生等十餘人在金鎖城下三十步外一字排開,壓住陣腳。鐵湔與擎風侯兩人大步迎來,鐵湔朗然大笑道:久聞南刀北劍的大名,今日有緣相見,實乃鐵某三生有幸!

劍聖初次與鐵湔見麵,看其龍行虎步,行止間隱見名家風範,不由低聲歎道:大好男兒,奈何作賊!

鐵湔來到陣前,目光從諸人身上逐一掃視,最後緩緩落在劍聖與陳問風的身上,慨然道:在此情形下,縱是劍聖率數萬大軍直逼金鎖城,鐵某亦無話可說。但陳兄依然應約前往,果是仁義無雙。鐵某亦非不知好歹之人,若是戰敗,自當一死相謝!事到如今,他依然能麵色從容,不見慌亂,更能直言生死,果不愧是一代宗師。這番話雖示弱,卻自有一股破釜沉舟的豪氣,頓令金鎖城諸人熱血沸騰,士氣大漲,齊舉兵器狂呼。

陳問風劍眉一展:鐵兄能如此堪破生死成敗,縱是敵人,亦贏得了老夫的十分敬意。

劍聖亦淡然道:鐵兄盡可放心,老夫身懷太後口諭,隻要鐵兄與逆賊趙擎風授首,其餘人等概不追究。老夫可用劍聖之名義保證:此次全依江湖規矩而戰,絕不會濫殺無辜。

鐵湔與擎風侯皆是微微一怔,按理說擎風侯謀反乃是誅九族的重罪,與之同謀的安硯生、風入鬆等人皆難以幸免,太後下此口諭實屬難得。而劍聖若是率領大兵強行屠城,將異族高手一網打盡亦無可指責,他能出此言,自也是懷著一份仁義之心。

擎風侯回身對手下沉聲道:趙某自咐必死,此刻若有人不願與我同赴此難,便請離開金鎖城,趙某絕不阻攔。金鎖城頭上站滿了搖陵堂眾,將雙方對話聽得真切,卻無一人離城棄械投降。擎風侯威震洛陽數十年,如今留在身邊的都是忠心之士。

劍聖大笑:金鎖城中果有重情重義的漢子!轉身下令道:傳老夫將令,一旦鐵湔與趙擎風敗亡,隻要對方不頑抗到底,便放其逃生。身後數百人齊齊呼應,比金鎖城剛才的舉動更具聲勢。

目前雙方實力相差懸殊,金鎖城已處於絕對下風。但鐵湔一上來便直言若不敵陳問風當場自刎,乃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舉,劍聖等人卻不為所動,而是以仁義化解對方拚死一戰的決心。大戰雖尚未開始,言語間已是鬥智鬥勇,各顯鋒芒。

鐵湔漠然哼道:我與陳兄之戰勝負未知,劍聖此語恐言之尚早。

劍聖曆喝一聲:鐵兄身為漢人,卻助蒙古人侵我中原,無論你與陳兄勝負如何,老夫皆不會放過你。

鐵湔哈哈大笑:若鐵某能僥幸勝過陳兄一式半招,自當再請教劍聖絕學。

陳問風淡淡道:想不到鐵元山的後人竟然為虎作倀,實是負了他遠赴塞外的一番苦心。

鐵湔眼中閃過一絲令人不敢逼視的寒光:良將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祖上既不容於中原武林,遠赴塞外亦是迫不得已,陳大俠何必出言相辱鐵某先人,豈不有失風度?

陳問風心頭暗歎,看這情形鐵湔隻怕並不知鐵元山當年身負背叛之名投奔蒙古人的真相,畢竟已是數百年前的事情,舊話重提不免太過小家子氣,而且鐵氏一家老小尚在塞外,若此事傳入蒙古大汗耳中,怕是抄家滅族之禍。他生性光明磊落,悶哼一聲,不再言語。

劍聖目光轉到擎風侯身上:趙擎風,見了嶽父大人還不跪拜謝罪麽?

擎風侯苦笑道:成王敗寇,千古之定論。趙某謀算不精,咎由自取也怨不得別人。不過連累了老人家,心頭不安。今日便當著天下英雄的麵宣布,與曲氏斂眉之婚約已解,從今以後趙某與曲家更無瓜葛。抬頭望著劍聖緩緩道:老人家若仍覺心意難平,一會兒盡可約趙某一戰。擎風侯畢竟一代梟雄,雖大勢已去,風範猶存。這番話昂然道來,亦不失高手氣度。而且他言語中並不直呼劍聖之名,仍是顯得十分尊重。

林純雖然恨透了擎風侯,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畢竟十餘年相處,那一絲殘存的感情豈能說斷就斷?在目前的情況下,誰也無法替擎風侯開脫,眼見曾萬分敬重的義父麵臨眾叛親離的境地依然負隅頑抗,縱然口中強硬,亦不過是垂死掙紮而已。百般滋味湧上,心頭不由一搐,顫抖的小手緊緊攥住蘇探晴。

蘇探晴感應到林純的心情,又想到明鏡先生告訴自己關於林純與擎風侯的話,悵然一歎。擎風侯雖是作惡多端死有餘辜,但昔日霸主為了空名虛利落到如此地步,亦令人心生惋惜,若有選擇,他寧可置身事外,放其一條生路。再偷偷望一眼斂眉夫人,她聽了擎風侯當場休妻的這番話後,麵上雖仍是不動聲色,一如往常的平靜,那雙鳳目中卻射出複雜至極的神色

天意難測,造化弄人,世間情欲恩怨的糾纏,原本就是這般欲舍難休!

劍聖長長一歎,目光從擎風侯身上移開,望向鐵湔:鐵兄打算在何處與陳兄一戰?

鐵湔一笑:劍聖何必性急,今日乃是中原武林與塞外武林相聚一堂的大日子,且讓小弟先將這些外族高手一一介紹,何況其中也不乏中原武林的老朋友柳淡蓮的身體一震,望向鐵湔,欲言又止,眼中神色茫然。

蘇探晴立刻猜出鐵湔故意這樣說,目的就是要將柳淡蓮投奔之事當眾說出。前來金鎖城的數百中原武林人士雖隱隱知曉此事,卻皆以為柳淡蓮有何把柄落在鐵湔手中,出於無奈方才陣前反戈。若是將柳淡蓮愛上鐵湔的實情當眾說出,鐵湔一死柳淡蓮勢必無顏苟活,隻有殉情一途。雖然此舉不能救鐵湔一命,但那心理上微妙的波動或許足以影響陳問風對戰的心態。鐵湔此人實在是工於心計,在此生死關頭,一切可供利用之處都不放過。

蘇探晴豈會等鐵湔開口,跨前幾步:鐵先生運籌帷幄,決斷千裏,巧借江湖各勢力不露聲色策動了這一場驚天秘謀。晚輩雖與你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對鐵先生的雄才大略亦感欽佩,可謂是心中極敬重的一位大敵。而事已至此,鐵先生又何必行小人之舉,徒令晚輩心生鄙薄?場中隻有鐵湔、柳淡蓮、林純、梅紅袖等寥寥數人明白蘇探晴話中的真正含意。

柳淡蓮感激地望了蘇探晴一眼。鐵湔低頭沉思良久,麵上隱露愧色,揮手令手下打開金鎖城門,側身讓開道路,舉手相請:請劍聖與陳兄等人入城再敘。又凝目鎖緊蘇探晴:這位想必就是近來風頭最勁的關中浪子蘇少俠了。振武大會上未能一睹真容,想不到竟是這般風流俊俏。蘇探晴在振武大會上化名秦蘇,又戴著麵具,鐵湔當時雖猜出了蘇探晴的身份,卻到今日才見到他的真麵目。

蘇探晴見鐵湔放下柳淡蓮之事不提,拱手謙然一笑,不複多言。

劍聖與陳問風率眾人入城,皆是一呆。原來城中房舍大部份已拆除,留下一大片空地,在方園三十餘丈的範圍內立有幾十堆大石,場中間則搭有一座八尺高三丈餘寬的高台。高台被那石群圍在中間,顯得極為詭異。

鐵湔朗笑道:為了與陳兄一戰,老夫特意在金鎖城中如此布置,諸位可還滿意麽?

眾人心中生疑,不知鐵湔有何詭計。明鏡先生低聲道:看這情形,倒似是當年諸葛武侯布下的八陣圖。諸人聞言凝神細看,那些石陣東一堆西一堆十分零亂,渾如一個個小山丘,瞧不出什麽端倪。明鏡先生、蘇探晴與蕭弄月等人略通陣法,石堆的布局卻與他們胸中所知並無雷同。隻隱隱覺得陣中鬼氣森森,大有玄機,雖知鐵湔此舉必有古怪,卻無法猜破其心意。

鐵湔淡然道:明鏡先生可忘了我們在振武大會上的賭局?這裏一共是六十四堆石塊,每一堆下皆藏有一本六十四經堂的秘籍

明鏡先生截口道:當初鐵先生說好,隻要陳大俠現身一見,便將歸還秘籍。如今可變卦了麽?

鐵湔哈哈大笑:此一時彼一時。鐵某雖可淡看生死,但螻蟻尚且貪生,既然手上還有最後一副牌,若不好好用之豈能甘心?

明鏡先生一瞪眼,正要出言駁斥,劍聖抬手止住他:鐵兄有何提議,不妨直說。

鐵湔道:天下英雄齊集於此,若是僅看我與陳兄一戰,未免無趣。倒不如雙方各派六十四位高手比武,勝一場便得一本秘籍,不知劍聖意下如何?舉手一揮,六十四名異族高手奔入場中,各占一方石堆。鐵湔則率其餘人退至高台另一側,與劍聖等人相隔四五十步的距離。

中原武林齊聲大嘩,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六十四場比鬥一場不失,勢必無法盡數得回秘籍,更何況六十四場拚鬥下來,隻怕需要幾日光景。蘇探晴等人雖知鐵湔絕無可能束手就範,卻也未想到他竟然有此異想天開的提議。

陳問風哈哈大笑:鐵兄真會開玩笑,難不成要搭台子開戲班麽?是否還有其它更好的建議?

鐵湔傲然道:既然劍聖、陳兄等人認定鐵某無路可逃,這最後一場決戰自然要轟轟烈烈,方才不負鐵某之名!若不然,索性一拍兩散,諸位盡可率大軍攻入金鎖城,看還能搶下幾本秘籍?

蒼雪長老怒道:鐵先生你亦算是武林宗師,何必出爾反爾,行此無賴行徑?

鐵湔雙目若電,冷笑道:當初說好僅是與陳兄切磋武功,如今卻已成是不死不休之局,難道要讓鐵某引頸以待,方稱諸位之意麽?原來所謂自命俠義之輩,卻也不過如此!眾人一時啞然,鐵湔雖毀諾,但值此命懸一線之際,憑這六十四卷武學秘籍作最後一博,倒也無可厚非。這番話盡管強詞奪理,卻也不好辯駁,在振武大會上誰又能料到鐵湔挑戰陳問風乃是調虎離山之計,實是為了助擎風侯暗中策反?看此情景,中原武林雖是實力遠在對方之上,但若想安然保住六十四卷武學秘籍,也隻好接受這看似公平、卻正中對方下懷的建議。

劍聖長吸一口氣,聲壓全場,一字一句緩緩道:好,便請鐵兄與老夫開始第一戰!看來他也被鐵湔激起真火,不惜搶在陳問風之前挑戰鐵湔。

劍聖既有意,鐵某自當奉陪,不過卻不是現在。鐵湔不慌不忙,微微一笑:一場盛宴,主菜自然要留到最後。

擎風侯越眾而出,躍上石陣中的高台:第一戰便由老夫拋磚引玉吧。目中隱噴怒火,遙遙盯住段虛寸:段先生可敢與老夫一戰?他籌劃多年的謀反大計之所以功敗垂成,全因段虛寸之故,心中恨透了他,首先出場搦戰。

鐵湔好整以暇,冷笑道:趙兄挑戰搖陵堂叛將,原也是情理之中。此戰的彩頭便是少林派的達摩棍法吧!

劍聖等人的目光齊集在段虛寸身上,一時皆無良策。段虛寸自然不是擎風侯的對手,但第一戰的勝敗最為關鍵,段虛寸不敵也還罷了,若是示弱避戰,則更影響己方士氣。

段虛寸出列:段某雖叛趙兄,卻是為了國家大事,不得不叛,心中無愧!天下英雄對此事亦自會有一番評價,由不得趙兄信口雌黃。眾人隻道段虛寸要應戰,不料他微一停頓,繼續道:不過趙兄這些年對段某亦是仁至義盡,嗬護備至。段某雖不才,心中尚存忠義,不敢與趙兄拔劍相對,還請見諒。對擎風侯深施一禮,複退入陣中。

眾人又是不屑又是佩服,段虛寸這番話說得義正言辭,不但巧妙地避開擎風侯挑戰,亦對其聲名無損。算無遺策果然是條不折不扣的老狐狸。

劍聖心中躊躇,擎風侯做了他多年的女婿,當知其武功深淺,縱觀己方數百武林豪傑,恐怕亦隻有區區幾人能與之匹敵。目光落在蘇探晴身上,心想這小子能接下自己一招有所思,足有與擎風侯一戰的實力,轉眼卻又見到林純滿臉淒楚,知她絕不願意見到情郎與昔日義父一戰,亦隻好作罷。而其餘人中如俞千山、蕭弄月、衛醉歌等人雖有意出戰,卻無必勝把握。

少林方丈空嗔大師一聲輕咳,正要下場,人影一閃,卻是陳問風搶先一步掠上高台,嘿嘿一笑:既然劍聖搶了老夫的對手,說不得也隻好找趙兄出這一口惡氣了。

鐵湔冷然道:陳兄果是耐不住寂寞。若你我都能戰而不亡,盡可再來一場較量。

原本是鐵湔與陳問風的決戰,卻因鐵湔的三言兩語再生變故,成了一場混戰,這當然是鐵湔與擎風侯早就安排好的。眾人心中不由都生出一份驚怖之意,若是今日不除鐵湔,等其返回塞外重整旗鼓,必將是中原的心腹大患!

解刀陳問風名動武林,早年初出江湖時以快刀成名,刀路千變萬化,曾以一刀劈木卻中分九截,得了一個刀破九關的名號,隨內力漸深,對刀意的理解亦是更加精湛,刀越來越慢,由裂帛化七弦轉為六道輪回,然後是五鬥折腰的刀法,直到最後創出一刀解談笑,二刀解情仇,三刀解生死的解刀之法,方才成為與劍聖並肩的中原兩大絕頂高手之一,這些年已絕少出手。而擎風侯當年亦是中原五大高手之一,殘風掌與碎玉劍法曆數十年而不敗,禦封洛陽直到做了搖陵堂主後,亦再難有機會出手,前月在洛陽城中力挫辭醉劍衛醉歌乃是他近年來惟一一次顯露武功。而鐵湔畢竟才堀起江湖不久,相較之下,陳問風與擎風侯的這一場交鋒更令人期待。隻不過在此情形下,恐怕分出勝負的同時亦會分出生死!

林純眼中盈淚,忽然把頭埋入蘇探晴懷裏。蘇探晴拍著她的肩膀,無言以慰。擎風侯養育她多年,陳問風認她為義女,此刻兩人交手,她又何忍相看?

擎風侯似是早料到陳問風的出場,臉上並無驚容,凝神道:陳兄的刀呢?

陳問風淡淡一笑:老夫自覺刀劍凶氣太盛,早已棄之不用了。趙兄盡可拔劍!台下人群中發出驚訝之聲,想不到有解刀之名的陳問風竟然不用刀!

擎風侯鄭重點頭,緩緩抽出腰間寶劍:想不到陳兄武功已精進至此,趙某這些年來忙於瑣事,武技已不複當年之勇,惟有以掌中利劍對陣陳兄,方有一隙之機。此語不免有些示弱,若在平時定會引來一片噓聲。但到場中原武林中人的皆是可獨當一麵的高手,深知這種場麵下,越是如此隱忍越不可小覷,有人甚至在心中暗暗埋怨陳問風托大,若是稍有閃失,豈不令對方稱心如意?

劍聖微一皺眉,他自然知道陳問風刀法已至極境,刀可謂隨處不在,絕非小視擎風侯。若對手是別人,他已可判定陳問風必將取勝,但擎風侯心機陰沉,殘風掌碎玉劍數年前就已傲視武林,這些年雖被搖陵堂事務纏身,但一心籌謀篡位,武功絕未放下,勝負尚難斷言。

擎風侯一劍在手,驀然像變了一個人,目觀鼻,鼻觀心,陷入至靜之中。他的晅光寶劍在洛陽被衛醉歌震斷,此刻掌中劍名銀蟾,亦是削鐵如泥切金斷玉的寶劍,雖不及晅光柔韌靈動,鋒銳處猶有過之。乍一舞動,已是銀虹耀眼,寒意沁膚。

陳問風卻仍如平常般隨意而立,麵上似笑非笑,眯成一條縫的雙眼中透出精光,眨也不眨地凝在擎風侯的劍尖上。兩人皆知對方成名多年,對敵經驗豐富,不敢貿進,各自守緊門戶,靜待出手時機。上千人屏息閉氣,目光匯集在高台上,不聞絲毫喧鬧之聲。

對峙中擎風侯長劍忽一翻動,將陽光反射入陳問風眼中。趁陳問風眨眼疏神之際,驀然大喝一聲,出劍直刺陳問風左胸,左掌亦在刹那間拍向陳問風的腰脅。

擎風侯這一劍如波浪般起伏難測,隨著劍勢忽沉忽揚,銀蟾寶劍仿若活物,猶如出海銀蛟,伴著無形的滔天巨浪,電射而至陳問風胸前。看似劍意悠然,激起的勁風卻吹得陳問風白發與衣衫往後直飛。

陳問風卻不及時回擊,而是步踏連環,刹那間身形在劍雨中遊動不休,先避開殘風掌的鋒芒,待劍勢將盡之際,右掌迅捷拍出,準確地擊在銀蟾寶劍平刃無鋒之處,身體如風中柳絮般借力彈開。肉掌與寶劍相交,竟隱隱發出金鐵之聲!

劍聖長歎:武功練至解刀之境,天下萬物莫不是刀。趙擎風的碎玉劍法陰柔難測,軟劍吞吐不定,本是極難防範,但陳兄這一記手刀勝在臂短力強,卻是對付此招的最佳手段。眾人這才知陳問風已練成傳說中的手刀,信心大增。

擎風侯一招無攻,軟劍彈如蛇影,如狂風暴雨般一陣急攻,不給陳問風回氣之機。陳問風身法飄忽,掌勢或劈或挑,竟將如山劍影壓住。擎風侯劍光稍斂,掌勢加急,倏然雙掌合攏再左右一分,由童子拜觀音的招式霎忽之間變成一招初開陰陽,掌至中途劍光複又大盛,幻出數朵劍花,竟是掌劍合一,向陳問風痛下殺手。

陳問風右手如揮弦彈琴般連挑,擎風侯每一朵劍花乍開便被他以掌力壓製,看來是大占上風;但兩人左掌交手的情形卻正好相反,擎風侯左掌連連進擊,陳問風卻隻是以靈動的身法避開,似不敢正對殘風掌的鋒芒。

這番交手場麵極其少見,雙方各占一半的攻勢。兩人以攻對攻,隻爭瞬息先後,在陳問風看來,隻覺鐵掌逼近,閃躲艱難;而在擎風侯眼中,對方的手刀卻將銀蟾劍攻得險象還生,雖是削鐵如泥的寶劍,卻處處受製於肉掌,難以盡施殺手

但見陳問風出手越來越慢,起初一招九式,漸化為一招七變,然後是一招六擊,隨之一招出手,五指襲向五處穴道原來他雖是以掌發力,卻是暗合刀訣,由刀破九關至裂帛化七弦,再變為六道輪回、五鬥折腰蘇探晴將兩大武學高手過招之景看在眼中,大有所悟。心裏亦是越來越緊張,知道等到陳問風一招三變時,就已是使出一刀解談笑,二刀解情仇,三刀解生死的絕技,恐怕那時就將分出勝負!

擎風侯暗暗叫苦,雙方看似平分秋色、勢均力敵,旁觀者卻無從體會隨著陳問風招式越來越慢,勁力亦在逐漸加重,而且每一記手刀擊出皆生出一股回旋之力,數刀合一產生了強大的粘力,令自己掌中銀蟾寶劍沉若千斤;而殘風掌法徒耗內力,陳問風卻是有意避開不與之正麵交鋒。他的武功本就是以殘風掌為主、碎玉劍法為輔,因此看似劍光極盛,真正的殺著卻全在掌力中。而陳問風偏偏一味纏鬥,不與他掌力相對,如今銳氣漸泄,已有內力不繼之感。殘風掌與碎玉劍法已發揮至十成,對方卻顯然尚未盡全力,若等到那傳聞中的解刀一出,豈不隻有俯首稱臣?擎風侯此刻方知武功比起陳問風實是略遜半分,若不出奇兵,斷難勝得此戰!

激戰中擎風侯長嘯一聲,左掌似發忽收,右手銀蟾軟劍經他內力催逼,竟抖得筆直,劍尖如挽重物,緩緩劃出。這一式大出陳問風意外,他本以為擎風侯會棄劍以掌強攻,誰知擎風侯早料到陳問風的意圖,偏偏反其道行之,將全身功力集於劍上,任陳問風雖練成了手刀,畢竟是血肉之軀,勢不能與這寒光四射的寶劍硬捋。

陳問風亦是低喝一聲,對擎風侯當胸一劍不閃不避,沉腰坐馬一掌劃出,掌尖隱露青光。場中見識高明之人皆是忍不住驚呼原來陳問風不但練成了手刀,更修成了無上刀氣,那是刀道的顛峰!

青光擊在劍鋒上,兩人同時一震,各退三步。這一下硬拚毫無取巧的可能,乃是內力相較,看是半斤八兩各擅勝場。但擎風侯苦心一劍已被破去,接下來就要麵對陳問風的解刀之全力反擊了!

陳問風得勢急進,掌鋒青光暴漲,如有形之刃般直刺擎風侯麵門,口中長吟:鶯解新聲蝶解舞,花不能言惟解笑!正是解刀三擊之第一招:一刀解談笑!

這一招速度極快,配合著陳問風奇妙的步法,似乎才一發招已遞至擎風侯麵前,擎風侯心頭微震,剛才一記硬拚自己尚不及回息,而對方的解刀絕技已出,看來陳問風內力渾厚精深處已勝了自己一分。激鬥中不及細想,軟劍電掣而出,隱含風雷之聲,端端撞在襲來的青光之上。

叮得一聲輕響,猶若美人夢中一記無息花落,幾不可聞。擎風侯雖擋住解刀必殺一擊,然而陳問風這招一刀解談笑正擊在銀蟾寶劍劍脊無鋒處,銀蟾寶劍本就屬於輕薄軟劍,經不起陳問風集全身力道的重擊,被撞斷成兩截。

眾人喝彩聲尚不及出口,擎風侯棄去斷劍,雙掌齊出,一左一右分襲陳問風雙肩!

原來卻是擎風侯心知縱能接下此招,亦必會落於下風,索性放手一博,故意斷劍化去這招一刀解談笑的無數後著,可謂是兵出險著。

陳問風刀氣斷劍即收,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反手斬向擎風侯襲來的雙腕,口中再吟:日月爭輝無暝色,豪笑堪解惱人情!解刀三擊之第二招二刀解情仇已然發出。這一式卻是豪情萬丈,直若視天下如無物,看似信手揮來,那份激昂痛烈之態卻足可氣吞山河!

擎風侯心頭大駭,卻非是因為陳問風這一招淩厲無比,而是這一招將起初數記手刀所留下的混沌之氣盡數連成一體,仿佛剛才交手的數十招隻不過是這一招的前奏,如今方合而為一化為整體,就好似蓄滿了水的長堤突然崩口,那股強勢沛莫能禦!

擎風侯一代宗師,豈能一招受製?猛喝一聲,身體在空中奇異地一扭,竟從那密布的刀氣中強行破螢而出,右掌抵住陳問風全力一擊。咯地一聲,擎風侯的右臂已被這無堅不摧的一擊所斷,但他的左掌亦趁中招時的一絲空隙按在陳問風的左胸上

陳問風對擎風侯這拚死一擊猶如視而不見,一聲長歎:吳鉤挑破天下關,鐵鞍夢解生死愁!那一刻,陳問風麵露惘然之色,臉上老淚縱橫,他仿佛是一位征戰多年的將軍,獨立於古道雄關之上,迎著獵獵長風、莽莽雲濤,望著滿目的蒼荑山河、殘肢斷首,慨然長呼。那份蕭索淒涼之意湧入每一個觀戰者的心頭。

解刀三擊之最後一擊三刀解生死亦同時發出!一掌擊下,那茫茫刀氣竟脫手而出,如一道刺破蒼穹的閃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直沒入擎風侯的右胸。解刀的精華,原來就是將刀解開!

這一招出手,是否就已定生死存亡?!

砰然一聲大響,兩道身影乍合即分。擎風侯手撫右胸,半跪於地,眼望陳問風,喃喃吐出幾個字:陳兄神功,趙擎風拜服!張嘴噴出一大口鮮血。

陳問風身體搖晃數下,終於沒有倒下,嘴角亦有一條血線緩緩流下。擎風侯右胸雖然受他刀氣重創,但對方瀕死反擊,按在左胸的那一記殘風掌亦令他絕不好受。

鐵湔上前扶著擎風侯退開,微一擺首示意,一名異族高手俯身從石堆下取出一本泛黃的書冊,恭恭敬敬遞到劍聖麵前。鐵湔長歎一聲:解刀名不虛傳,陳兄神功蓋世,縱是小弟親身上陣,怕也難避開這驚天一擊!這一本達摩棍法敬請收下。

陳問風點點頭,卻不出聲。他所受的傷遠比表麵上重得多,一張口隻怕就會噴出血來,緩緩走回陣中,望著劍聖苦苦一笑:曲兄,幸不辱使命。喉間微動,卻是強咽下了一口急湧而上的鮮血。

中原武林一方發出震天的歡呼聲,陳問風雖亦負傷,但畢竟是勝了這一場。

劍聖將達摩棍法交給少林方丈空嗔大師,空嗔大師雖是得道高人,乍見失落多年的本門秘籍物歸原主,亦不由心潮翻騰,顫抖著雙手接下。

蘇探晴在俞千山耳邊低語幾句,俞千山點點頭,大步上前,望著一直對自己虎視眈眈的勃哈台:第二場便由小弟重會故人吧!原來蘇探晴怕鐵湔再玩什麽花樣,知道俞千山武功足可勝過勃哈台,有意讓他出場挑戰,若能連勝兩場,當令對方士氣大泄。

勃哈台上次在振武大會上被俞千山重創,對其恨之入骨,雖明知武功略有不敵,卻無法對公然挑戰視而不見,怒喝一聲,正要出場。卻聽鐵湔悠然道:見到陳兄的解刀絕技,老夫亦不由手癢難耐,想必劍聖業已等不及了,不妨下場與鐵某一戰。

蘇探晴心頭驀生警兆,按理說鐵湔絕不應該如此性急,若說是擎風侯敗退令他心生戰誌,實在太不符合他一貫沉穩的作風,難道其中有詐?眼看陳問風重傷難戰,若是劍聖有何閃失,敵人再按事先安排好的策略生出什麽變故,中原武林群龍無首下,或就會給鐵湔、擎風侯等人可趁之機!

劍聖亦同時想到這一點,與陳問風互視一眼,心中泛起一絲疑惑。

俞千山沉聲道:既然鐵先生願意出手,何不先賜教俞某?

鐵湔漠然道:老夫與俞兄素識,不便痛下殺手。

蘇探晴心知俞千山未必是鐵湔的對手,更不遲疑,上前拉住躍躍欲戰的俞千山,對鐵湔朗聲道:上一次惜敗於鐵先生之手,這一次就由晚輩再來請教吧。

鐵湔不屑道:敗軍之將,安敢言勇?

初生之犢猛虎可畏。劍聖大笑:此一時彼一時,鐵兄安知蘇少俠會重蹈前車之鑒?此戰便由蘇少俠出場,若是鐵兄不願與之交手,可換人再戰!他隱隱猜出鐵湔的用意,又對蘇探晴的武功極有信心,所以方如此說。

鐵湔與蘇探晴上次交手僅僅險勝半招,心知己方陣中無人能敵得過浪子殺手,目中閃過一絲狠毒:振武大會上對蘇少俠手下容情,這一回鐵某絕不留手。若是劍聖痛失愛將,可休怪我!

蘇探晴夷然不懼,長笑道:上一次晚輩對鐵先生亦未敢痛下殺手,鹿死誰手總要試過才知。

陳問風強壓胸口煩悶,低聲對劍聖道:蘇少俠隻怕還不是他的敵手。

林純亦輕拉劍聖的衣袖,關切之情溢於麵容。

劍聖卻微微搖頭:少年人不經磨練難成大器,何況他能接下老夫的有所思,武功已窺大乘之堂奧,隻要再經此役,普天之下能勝他的人亦屈指可數了!這句話說得極輕,隻有身旁幾人聽到,眾人表情不一,大多是驚喜交加,惟有段虛寸臉上妒色一閃而過。

陳問風驚訝地望著蘇探晴,隻有他這樣的絕頂高手才真正知道接下劍聖的絕技有所思意味著什麽。那是攀越武道極峰的一級重要的台階,隻有經過那種生死一線的拚博後,蘇探晴的武功才可以真正踏入絕頂高手之境界,從今之後,就隻有他自己獨行於武學顛峰中探索,努力超越極限,直至寂寞求敗!

蘇探晴飄然下場,躍入高台中。風吹起他雪白的長衫,猶若臨風玉樹。

鐵湔望著蘇探晴,亦是有些驚疑不定,此刻的白衣少年與一月前在振武大會時見到的似已有所不同,信心的增長僅僅是一個方麵,更可怕的是那份懷攬天下的氣度,刹那間,他已清楚地知道,這是一個足以與自己公平一戰的對手!鐵湔的心裏忽就泛起一絲難言的沮喪:自己精心設計的布局難道又會被這無畏少年所破嗎?

蘇探晴感覺到自己正麵臨一個人生關頭,隻要過了此關,從此再無所懼,縱然就此敗亡,亦是無怨無悔。

這一刻,蘇探晴的心情一如止水不波,渾然忘了一切。

忘了在場的近千高手、忘了仍身陷牢籠的顧淩雲、忘了心意難平的師父杯承丈、忘了一片癡情的梅紅袖甚至這一刻他的心中,深愛著的林純亦漸漸模糊,隻是望著蒼莽山川,無邊天地,精神至純至靜,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境地。

蘇探晴望著緩緩走來一臉凝重的鐵湔,隻說了一個字:請!

劍聖長長一歎,目光從擎風侯身上移開,望向鐵湔:鐵兄打算在何處與陳兄一戰?

鐵湔一笑:劍聖何必性急,今日乃是中原武林與塞外武林相聚一堂的大日子,且讓小弟先將這些外族高手一一介紹,何況其中也不乏中原武林的老朋友柳淡蓮的身體一震,望向鐵湔,欲言又止,眼中神色茫然。

蘇探晴立刻猜出鐵湔故意這樣說,目的就是要將柳淡蓮投奔之事當眾說出。前來金鎖城的數百中原武林人士雖隱隱知曉此事,卻皆以為柳淡蓮有何把柄落在鐵湔手中,出於無奈方才陣前反戈。若是將柳淡蓮愛上鐵湔的實情當眾說出,鐵湔一死柳淡蓮勢必無顏苟活,隻有殉情一途。雖然此舉不能救鐵湔一命,但那心理上微妙的波動或許足以影響陳問風對戰的心態。鐵湔此人實在是工於心計,在此生死關頭,一切可供利用之處都不放過。

蘇探晴豈會等鐵湔開口,跨前幾步:鐵先生運籌帷幄,決斷千裏,巧借江湖各勢力不露聲色策動了這一場驚天秘謀。晚輩雖與你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對鐵先生的雄才大略亦感欽佩,可謂是心中極敬重的一位大敵。而事已至此,鐵先生又何必行小人之舉,徒令晚輩心生鄙薄?場中隻有鐵湔、柳淡蓮、林純、梅紅袖等寥寥數人明白蘇探晴話中的真正含意。

柳淡蓮感激地望了蘇探晴一眼。鐵湔低頭沉思良久,麵上隱露愧色,揮手令手下打開金鎖城門,側身讓開道路,舉手相請:請劍聖與陳兄等人入城再敘。又凝目鎖緊蘇探晴:這位想必就是近來風頭最勁的關中浪子蘇少俠了。振武大會上未能一睹真容,想不到竟是這般風流俊俏。蘇探晴在振武大會上化名秦蘇,又戴著麵具,鐵湔當時雖猜出了蘇探晴的身份,卻到今日才見到他的真麵目。

蘇探晴見鐵湔放下柳淡蓮之事不提,拱手謙然一笑,不複多言。

劍聖與陳問風率眾人入城,皆是一呆。原來城中房舍大部份已拆除,留下一大片空地,在方園三十餘丈的範圍內立有幾十堆大石,場中間則搭有一座八尺高三丈餘寬的高台。高台被那石群圍在中間,顯得極為詭異。

鐵湔朗笑道:為了與陳兄一戰,老夫特意在金鎖城中如此布置,諸位可還滿意麽?

眾人心中生疑,不知鐵湔有何詭計。明鏡先生低聲道:看這情形,倒似是當年諸葛武侯布下的八陣圖。諸人聞言凝神細看,那些石陣東一堆西一堆十分零亂,渾如一個個小山丘,瞧不出什麽端倪。明鏡先生、蘇探晴與蕭弄月等人略通陣法,石堆的布局卻與他們胸中所知並無雷同。隻隱隱覺得陣中鬼氣森森,大有玄機,雖知鐵湔此舉必有古怪,卻無法猜破其心意。

鐵湔淡然道:明鏡先生可忘了我們在振武大會上的賭局?這裏一共是六十四堆石塊,每一堆下皆藏有一本六十四經堂的秘籍

明鏡先生截口道:當初鐵先生說好,隻要陳大俠現身一見,便將歸還秘籍。如今可變卦了麽?

鐵湔哈哈大笑:此一時彼一時。鐵某雖可淡看生死,但螻蟻尚且貪生,既然手上還有最後一副牌,若不好好用之豈能甘心?

明鏡先生一瞪眼,正要出言駁斥,劍聖抬手止住他:鐵兄有何提議,不妨直說。

鐵湔道:天下英雄齊集於此,若是僅看我與陳兄一戰,未免無趣。倒不如雙方各派六十四位高手比武,勝一場便得一本秘籍,不知劍聖意下如何?舉手一揮,六十四名異族高手奔入場中,各占一方石堆。鐵湔則率其餘人退至高台另一側,與劍聖等人相隔四五十步的距離。

中原武林齊聲大嘩,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六十四場比鬥一場不失,勢必無法盡數得回秘籍,更何況六十四場拚鬥下來,隻怕需要幾日光景。蘇探晴等人雖知鐵湔絕無可能束手就範,卻也未想到他竟然有此異想天開的提議。

陳問風哈哈大笑:鐵兄真會開玩笑,難不成要搭台子開戲班麽?是否還有其它更好的建議?

鐵湔傲然道:既然劍聖、陳兄等人認定鐵某無路可逃,這最後一場決戰自然要轟轟烈烈,方才不負鐵某之名!若不然,索性一拍兩散,諸位盡可率大軍攻入金鎖城,看還能搶下幾本秘籍?

蒼雪長老怒道:鐵先生你亦算是武林宗師,何必出爾反爾,行此無賴行徑?

鐵湔雙目若電,冷笑道:當初說好僅是與陳兄切磋武功,如今卻已成是不死不休之局,難道要讓鐵某引頸以待,方稱諸位之意麽?原來所謂自命俠義之輩,卻也不過如此!眾人一時啞然,鐵湔雖毀諾,但值此命懸一線之際,憑這六十四卷武學秘籍作最後一博,倒也無可厚非。這番話盡管強詞奪理,卻也不好辯駁,在振武大會上誰又能料到鐵湔挑戰陳問風乃是調虎離山之計,實是為了助擎風侯暗中策反?看此情景,中原武林雖是實力遠在對方之上,但若想安然保住六十四卷武學秘籍,也隻好接受這看似公平、卻正中對方下懷的建議。

劍聖長吸一口氣,聲壓全場,一字一句緩緩道:好,便請鐵兄與老夫開始第一戰!看來他也被鐵湔激起真火,不惜搶在陳問風之前挑戰鐵湔。

劍聖既有意,鐵某自當奉陪,不過卻不是現在。鐵湔不慌不忙,微微一笑:一場盛宴,主菜自然要留到最後。

擎風侯越眾而出,躍上石陣中的高台:第一戰便由老夫拋磚引玉吧。目中隱噴怒火,遙遙盯住段虛寸:段先生可敢與老夫一戰?他籌劃多年的謀反大計之所以功敗垂成,全因段虛寸之故,心中恨透了他,首先出場搦戰。

鐵湔好整以暇,冷笑道:趙兄挑戰搖陵堂叛將,原也是情理之中。此戰的彩頭便是少林派的達摩棍法吧!

劍聖等人的目光齊集在段虛寸身上,一時皆無良策。段虛寸自然不是擎風侯的對手,但第一戰的勝敗最為關鍵,段虛寸不敵也還罷了,若是示弱避戰,則更影響己方士氣。

段虛寸出列:段某雖叛趙兄,卻是為了國家大事,不得不叛,心中無愧!天下英雄對此事亦自會有一番評價,由不得趙兄信口雌黃。眾人隻道段虛寸要應戰,不料他微一停頓,繼續道:不過趙兄這些年對段某亦是仁至義盡,嗬護備至。段某雖不才,心中尚存忠義,不敢與趙兄拔劍相對,還請見諒。對擎風侯深施一禮,複退入陣中。

眾人又是不屑又是佩服,段虛寸這番話說得義正言辭,不但巧妙地避開擎風侯挑戰,亦對其聲名無損。算無遺策果然是條不折不扣的老狐狸。

劍聖心中躊躇,擎風侯做了他多年的女婿,當知其武功深淺,縱觀己方數百武林豪傑,恐怕亦隻有區區幾人能與之匹敵。目光落在蘇探晴身上,心想這小子能接下自己一招有所思,足有與擎風侯一戰的實力,轉眼卻又見到林純滿臉淒楚,知她絕不願意見到情郎與昔日義父一戰,亦隻好作罷。而其餘人中如俞千山、蕭弄月、衛醉歌等人雖有意出戰,卻無必勝把握。

少林方丈空嗔大師一聲輕咳,正要下場,人影一閃,卻是陳問風搶先一步掠上高台,嘿嘿一笑:既然劍聖搶了老夫的對手,說不得也隻好找趙兄出這一口惡氣了。

鐵湔冷然道:陳兄果是耐不住寂寞。若你我都能戰而不亡,盡可再來一場較量。

原本是鐵湔與陳問風的決戰,卻因鐵湔的三言兩語再生變故,成了一場混戰,這當然是鐵湔與擎風侯早就安排好的。眾人心中不由都生出一份驚怖之意,若是今日不除鐵湔,等其返回塞外重整旗鼓,必將是中原的心腹大患!

解刀陳問風名動武林,早年初出江湖時以快刀成名,刀路千變萬化,曾以一刀劈木卻中分九截,得了一個刀破九關的名號,隨內力漸深,對刀意的理解亦是更加精湛,刀越來越慢,由裂帛化七弦轉為六道輪回,然後是五鬥折腰的刀法,直到最後創出一刀解談笑,二刀解情仇,三刀解生死的解刀之法,方才成為與劍聖並肩的中原兩大絕頂高手之一,這些年已絕少出手。而擎風侯當年亦是中原五大高手之一,殘風掌與碎玉劍法曆數十年而不敗,禦封洛陽直到做了搖陵堂主後,亦再難有機會出手,前月在洛陽城中力挫辭醉劍衛醉歌乃是他近年來惟一一次顯露武功。而鐵湔畢竟才堀起江湖不久,相較之下,陳問風與擎風侯的這一場交鋒更令人期待。隻不過在此情形下,恐怕分出勝負的同時亦會分出生死!

林純眼中盈淚,忽然把頭埋入蘇探晴懷裏。蘇探晴拍著她的肩膀,無言以慰。擎風侯養育她多年,陳問風認她為義女,此刻兩人交手,她又何忍相看?

擎風侯似是早料到陳問風的出場,臉上並無驚容,凝神道:陳兄的刀呢?

陳問風淡淡一笑:老夫自覺刀劍凶氣太盛,早已棄之不用了。趙兄盡可拔劍!台下人群中發出驚訝之聲,想不到有解刀之名的陳問風竟然不用刀!

擎風侯鄭重點頭,緩緩抽出腰間寶劍:想不到陳兄武功已精進至此,趙某這些年來忙於瑣事,武技已不複當年之勇,惟有以掌中利劍對陣陳兄,方有一隙之機。此語不免有些示弱,若在平時定會引來一片噓聲。但到場中原武林中人的皆是可獨當一麵的高手,深知這種場麵下,越是如此隱忍越不可小覷,有人甚至在心中暗暗埋怨陳問風托大,若是稍有閃失,豈不令對方稱心如意?

劍聖微一皺眉,他自然知道陳問風刀法已至極境,刀可謂隨處不在,絕非小視擎風侯。若對手是別人,他已可判定陳問風必將取勝,但擎風侯心機陰沉,殘風掌碎玉劍數年前就已傲視武林,這些年雖被搖陵堂事務纏身,但一心籌謀篡位,武功絕未放下,勝負尚難斷言。

擎風侯一劍在手,驀然像變了一個人,目觀鼻,鼻觀心,陷入至靜之中。他的晅光寶劍在洛陽被衛醉歌震斷,此刻掌中劍名銀蟾,亦是削鐵如泥切金斷玉的寶劍,雖不及晅光柔韌靈動,鋒銳處猶有過之。乍一舞動,已是銀虹耀眼,寒意沁膚。

陳問風卻仍如平常般隨意而立,麵上似笑非笑,眯成一條縫的雙眼中透出精光,眨也不眨地凝在擎風侯的劍尖上。兩人皆知對方成名多年,對敵經驗豐富,不敢貿進,各自守緊門戶,靜待出手時機。上千人屏息閉氣,目光匯集在高台上,不聞絲毫喧鬧之聲。

對峙中擎風侯長劍忽一翻動,將陽光反射入陳問風眼中。趁陳問風眨眼疏神之際,驀然大喝一聲,出劍直刺陳問風左胸,左掌亦在刹那間拍向陳問風的腰脅。

擎風侯這一劍如波浪般起伏難測,隨著劍勢忽沉忽揚,銀蟾寶劍仿若活物,猶如出海銀蛟,伴著無形的滔天巨浪,電射而至陳問風胸前。看似劍意悠然,激起的勁風卻吹得陳問風白發與衣衫往後直飛。

陳問風卻不及時回擊,而是步踏連環,刹那間身形在劍雨中遊動不休,先避開殘風掌的鋒芒,待劍勢將盡之際,右掌迅捷拍出,準確地擊在銀蟾寶劍平刃無鋒之處,身體如風中柳絮般借力彈開。肉掌與寶劍相交,竟隱隱發出金鐵之聲!

劍聖長歎:武功練至解刀之境,天下萬物莫不是刀。趙擎風的碎玉劍法陰柔難測,軟劍吞吐不定,本是極難防範,但陳兄這一記手刀勝在臂短力強,卻是對付此招的最佳手段。眾人這才知陳問風已練成傳說中的手刀,信心大增。

擎風侯一招無攻,軟劍彈如蛇影,如狂風暴雨般一陣急攻,不給陳問風回氣之機。陳問風身法飄忽,掌勢或劈或挑,竟將如山劍影壓住。擎風侯劍光稍斂,掌勢加急,倏然雙掌合攏再左右一分,由童子拜觀音的招式霎忽之間變成一招初開陰陽,掌至中途劍光複又大盛,幻出數朵劍花,竟是掌劍合一,向陳問風痛下殺手。

陳問風右手如揮弦彈琴般連挑,擎風侯每一朵劍花乍開便被他以掌力壓製,看來是大占上風;但兩人左掌交手的情形卻正好相反,擎風侯左掌連連進擊,陳問風卻隻是以靈動的身法避開,似不敢正對殘風掌的鋒芒。

這番交手場麵極其少見,雙方各占一半的攻勢。兩人以攻對攻,隻爭瞬息先後,在陳問風看來,隻覺鐵掌逼近,閃躲艱難;而在擎風侯眼中,對方的手刀卻將銀蟾劍攻得險象還生,雖是削鐵如泥的寶劍,卻處處受製於肉掌,難以盡施殺手

但見陳問風出手越來越慢,起初一招九式,漸化為一招七變,然後是一招六擊,隨之一招出手,五指襲向五處穴道原來他雖是以掌發力,卻是暗合刀訣,由刀破九關至裂帛化七弦,再變為六道輪回、五鬥折腰蘇探晴將兩大武學高手過招之景看在眼中,大有所悟。心裏亦是越來越緊張,知道等到陳問風一招三變時,就已是使出一刀解談笑,二刀解情仇,三刀解生死的絕技,恐怕那時就將分出勝負!

擎風侯暗暗叫苦,雙方看似平分秋色、勢均力敵,旁觀者卻無從體會隨著陳問風招式越來越慢,勁力亦在逐漸加重,而且每一記手刀擊出皆生出一股回旋之力,數刀合一產生了強大的粘力,令自己掌中銀蟾寶劍沉若千斤;而殘風掌法徒耗內力,陳問風卻是有意避開不與之正麵交鋒。他的武功本就是以殘風掌為主、碎玉劍法為輔,因此看似劍光極盛,真正的殺著卻全在掌力中。而陳問風偏偏一味纏鬥,不與他掌力相對,如今銳氣漸泄,已有內力不繼之感。殘風掌與碎玉劍法已發揮至十成,對方卻顯然尚未盡全力,若等到那傳聞中的解刀一出,豈不隻有俯首稱臣?擎風侯此刻方知武功比起陳問風實是略遜半分,若不出奇兵,斷難勝得此戰!

激戰中擎風侯長嘯一聲,左掌似發忽收,右手銀蟾軟劍經他內力催逼,竟抖得筆直,劍尖如挽重物,緩緩劃出。這一式大出陳問風意外,他本以為擎風侯會棄劍以掌強攻,誰知擎風侯早料到陳問風的意圖,偏偏反其道行之,將全身功力集於劍上,任陳問風雖練成了手刀,畢竟是血肉之軀,勢不能與這寒光四射的寶劍硬捋。

陳問風亦是低喝一聲,對擎風侯當胸一劍不閃不避,沉腰坐馬一掌劃出,掌尖隱露青光。場中見識高明之人皆是忍不住驚呼原來陳問風不但練成了手刀,更修成了無上刀氣,那是刀道的顛峰!

青光擊在劍鋒上,兩人同時一震,各退三步。這一下硬拚毫無取巧的可能,乃是內力相較,看是半斤八兩各擅勝場。但擎風侯苦心一劍已被破去,接下來就要麵對陳問風的解刀之全力反擊了!

陳問風得勢急進,掌鋒青光暴漲,如有形之刃般直刺擎風侯麵門,口中長吟:鶯解新聲蝶解舞,花不能言惟解笑!正是解刀三擊之第一招:一刀解談笑!

這一招速度極快,配合著陳問風奇妙的步法,似乎才一發招已遞至擎風侯麵前,擎風侯心頭微震,剛才一記硬拚自己尚不及回息,而對方的解刀絕技已出,看來陳問風內力渾厚精深處已勝了自己一分。激鬥中不及細想,軟劍電掣而出,隱含風雷之聲,端端撞在襲來的青光之上。

叮得一聲輕響,猶若美人夢中一記無息花落,幾不可聞。擎風侯雖擋住解刀必殺一擊,然而陳問風這招一刀解談笑正擊在銀蟾寶劍劍脊無鋒處,銀蟾寶劍本就屬於輕薄軟劍,經不起陳問風集全身力道的重擊,被撞斷成兩截。

眾人喝彩聲尚不及出口,擎風侯棄去斷劍,雙掌齊出,一左一右分襲陳問風雙肩!

原來卻是擎風侯心知縱能接下此招,亦必會落於下風,索性放手一博,故意斷劍化去這招一刀解談笑的無數後著,可謂是兵出險著。

陳問風刀氣斷劍即收,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反手斬向擎風侯襲來的雙腕,口中再吟:日月爭輝無暝色,豪笑堪解惱人情!解刀三擊之第二招二刀解情仇已然發出。這一式卻是豪情萬丈,直若視天下如無物,看似信手揮來,那份激昂痛烈之態卻足可氣吞山河!

擎風侯心頭大駭,卻非是因為陳問風這一招淩厲無比,而是這一招將起初數記手刀所留下的混沌之氣盡數連成一體,仿佛剛才交手的數十招隻不過是這一招的前奏,如今方合而為一化為整體,就好似蓄滿了水的長堤突然崩口,那股強勢沛莫能禦!

擎風侯一代宗師,豈能一招受製?猛喝一聲,身體在空中奇異地一扭,竟從那密布的刀氣中強行破螢而出,右掌抵住陳問風全力一擊。咯地一聲,擎風侯的右臂已被這無堅不摧的一擊所斷,但他的左掌亦趁中招時的一絲空隙按在陳問風的左胸上

陳問風對擎風侯這拚死一擊猶如視而不見,一聲長歎:吳鉤挑破天下關,鐵鞍夢解生死愁!那一刻,陳問風麵露惘然之色,臉上老淚縱橫,他仿佛是一位征戰多年的將軍,獨立於古道雄關之上,迎著獵獵長風、莽莽雲濤,望著滿目的蒼荑山河、殘肢斷首,慨然長呼。那份蕭索淒涼之意湧入每一個觀戰者的心頭。

解刀三擊之最後一擊三刀解生死亦同時發出!一掌擊下,那茫茫刀氣竟脫手而出,如一道刺破蒼穹的閃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直沒入擎風侯的右胸。解刀的精華,原來就是將刀解開!

這一招出手,是否就已定生死存亡?!

砰然一聲大響,兩道身影乍合即分。擎風侯手撫右胸,半跪於地,眼望陳問風,喃喃吐出幾個字:陳兄神功,趙擎風拜服!張嘴噴出一大口鮮血。

陳問風身體搖晃數下,終於沒有倒下,嘴角亦有一條血線緩緩流下。擎風侯右胸雖然受他刀氣重創,但對方瀕死反擊,按在左胸的那一記殘風掌亦令他絕不好受。

鐵湔上前扶著擎風侯退開,微一擺首示意,一名異族高手俯身從石堆下取出一本泛黃的書冊,恭恭敬敬遞到劍聖麵前。鐵湔長歎一聲:解刀名不虛傳,陳兄神功蓋世,縱是小弟親身上陣,怕也難避開這驚天一擊!這一本達摩棍法敬請收下。

陳問風點點頭,卻不出聲。他所受的傷遠比表麵上重得多,一張口隻怕就會噴出血來,緩緩走回陣中,望著劍聖苦苦一笑:曲兄,幸不辱使命。喉間微動,卻是強咽下了一口急湧而上的鮮血。

中原武林一方發出震天的歡呼聲,陳問風雖亦負傷,但畢竟是勝了這一場。

劍聖將達摩棍法交給少林方丈空嗔大師,空嗔大師雖是得道高人,乍見失落多年的本門秘籍物歸原主,亦不由心潮翻騰,顫抖著雙手接下。

蘇探晴在俞千山耳邊低語幾句,俞千山點點頭,大步上前,望著一直對自己虎視眈眈的勃哈台:第二場便由小弟重會故人吧!原來蘇探晴怕鐵湔再玩什麽花樣,知道俞千山武功足可勝過勃哈台,有意讓他出場挑戰,若能連勝兩場,當令對方士氣大泄。

勃哈台上次在振武大會上被俞千山重創,對其恨之入骨,雖明知武功略有不敵,卻無法對公然挑戰視而不見,怒喝一聲,正要出場。卻聽鐵湔悠然道:見到陳兄的解刀絕技,老夫亦不由手癢難耐,想必劍聖業已等不及了,不妨下場與鐵某一戰。

蘇探晴心頭驀生警兆,按理說鐵湔絕不應該如此性急,若說是擎風侯敗退令他心生戰誌,實在太不符合他一貫沉穩的作風,難道其中有詐?眼看陳問風重傷難戰,若是劍聖有何閃失,敵人再按事先安排好的策略生出什麽變故,中原武林群龍無首下,或就會給鐵湔、擎風侯等人可趁之機!

劍聖亦同時想到這一點,與陳問風互視一眼,心中泛起一絲疑惑。

俞千山沉聲道:既然鐵先生願意出手,何不先賜教俞某?

鐵湔漠然道:老夫與俞兄素識,不便痛下殺手。

蘇探晴心知俞千山未必是鐵湔的對手,更不遲疑,上前拉住躍躍欲戰的俞千山,對鐵湔朗聲道:上一次惜敗於鐵先生之手,這一次就由晚輩再來請教吧。

鐵湔不屑道:敗軍之將,安敢言勇?

初生之犢猛虎可畏。劍聖大笑:此一時彼一時,鐵兄安知蘇少俠會重蹈前車之鑒?此戰便由蘇少俠出場,若是鐵兄不願與之交手,可換人再戰!他隱隱猜出鐵湔的用意,又對蘇探晴的武功極有信心,所以方如此說。

鐵湔與蘇探晴上次交手僅僅險勝半招,心知己方陣中無人能敵得過浪子殺手,目中閃過一絲狠毒:振武大會上對蘇少俠手下容情,這一回鐵某絕不留手。若是劍聖痛失愛將,可休怪我!

蘇探晴夷然不懼,長笑道:上一次晚輩對鐵先生亦未敢痛下殺手,鹿死誰手總要試過才知。

陳問風強壓胸口煩悶,低聲對劍聖道:蘇少俠隻怕還不是他的敵手。

林純亦輕拉劍聖的衣袖,關切之情溢於麵容。

劍聖卻微微搖頭:少年人不經磨練難成大器,何況他能接下老夫的有所思,武功已窺大乘之堂奧,隻要再經此役,普天之下能勝他的人亦屈指可數了!這句話說得極輕,隻有身旁幾人聽到,眾人表情不一,大多是驚喜交加,惟有段虛寸臉上妒色一閃而過。

陳問風驚訝地望著蘇探晴,隻有他這樣的絕頂高手才真正知道接下劍聖的絕技有所思意味著什麽。那是攀越武道極峰的一級重要的台階,隻有經過那種生死一線的拚博後,蘇探晴的武功才可以真正踏入絕頂高手之境界,從今之後,就隻有他自己獨行於武學顛峰中探索,努力超越極限,直至寂寞求敗!

蘇探晴飄然下場,躍入高台中。風吹起他雪白的長衫,猶若臨風玉樹。

鐵湔望著蘇探晴,亦是有些驚疑不定,此刻的白衣少年與一月前在振武大會時見到的似已有所不同,信心的增長僅僅是一個方麵,更可怕的是那份懷攬天下的氣度,刹那間,他已清楚地知道,這是一個足以與自己公平一戰的對手!鐵湔的心裏忽就泛起一絲難言的沮喪:自己精心設計的布局難道又會被這無畏少年所破嗎?

蘇探晴感覺到自己正麵臨一個人生關頭,隻要過了此關,從此再無所懼,縱然就此敗亡,亦是無怨無悔。

這一刻,蘇探晴的心情一如止水不波,渾然忘了一切。

忘了在場的近千高手、忘了仍身陷牢籠的顧淩雲、忘了心意難平的師父杯承丈、忘了一片癡情的梅紅袖甚至這一刻他的心中,深愛著的林純亦漸漸模糊,隻是望著蒼莽山川,無邊天地,精神至純至靜,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境地。

蘇探晴望著緩緩走來一臉凝重的鐵湔,隻說了一個字: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