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獻帝的血書

李榷郭汜二人既死,又收徐晃,不過高飛的思緒卻並不那麽輕鬆,他和曹操兩個人都上了張濟的當,可見此人並不好對付,而郭嘉立在高飛身旁,說道,“主公還有疑慮?”。

高飛點頭稱是,而郭嘉倒說道,“張濟並不為慮!”。

“奉孝為何有此看法?”,高飛問道。

郭嘉一字一句,慢條斯理回答,“隻有一條,張濟必敗!”。

“願聞其詳!”。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雖然張濟三番兩次幾欲得手,但是張濟卻始終在放一個錯誤,那便是用人不當,以呂布殺曹操,以李榷郭汜二人殺主公,都是不明智之舉,而從中所見,可知張濟手下無人矣!”。

聽完郭嘉一番言論,倒是讓高飛豁然開朗,“言之有理,不過如今之際,該如何行動,去運城搶回獻帝,恐怕沒有那麽容易!”。

郭嘉諫道,“箭以離弦,不得不發,獻帝誌在必得!”。

正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既然張濟沒有一口咬死他,就得承受反遭高飛的報複,來而不往非禮也,高飛卻要送給張濟一份大禮!

全軍火速行軍,本來郭嘉從冀州派兵三萬,而援救及時,被大水淹掉的安邑縣內,又被高飛拽出將近萬人,所以現在高飛以四萬之眾,兵發運城,誓要給張濟一擊!

此時,呂布已經在徐州得手,入主徐州城,而鳩占鵲巢之後,劉備隻能盤踞在昔日的小沛之內,而張濟見呂布並未殺掉劉備,搖頭歎息道,“謀算不如人意!”。

而在得知李榷郭汜二人已經失手,反被高飛所殺的時候,張濟的忿恨之意,已經到達了極點,袞州、徐州、冀州,三大州郡,張濟早就覬覦已久,此番假借獻帝之事,籌劃周密,分別要殺曹操、劉備和高飛,竟然無一得手,現在的張濟真是有點老天不助的意思,不過事情已經成為定局,張濟忿恨也無用,下黑手不成必被報複,如今之計,張濟卻想改如何脫身為好,否則必有險境!

張濟在鄆城,獻帝在運城,兩處相隔數十裏,並不算遠,此刻張濟已經把自己的性命綁在了獻帝的身上,隻要獻帝無虞,他便無事,便還有大事可成的機會,不過此時在運城之內,並非張濟想象的那麽平靜!

一幹老臣官宦,都被圍禁在了運城之內,獻帝茫然四顧,心中憂慮,真是龍落運城被張濟欺負啊!此刻獻帝身邊連一個小太監都沒有,與群臣百官也都聯係不上,隻有伏皇後陪在身邊!

獻帝問皇後,“是朕生不逢時,還是命途多舛?”。

伏皇後見獻帝多有淒涼之色,便勸諫道,“陛下無需多想,高祖皇帝尚有鴻門宴之險境,自古帝王欲成大事,多有險阻,還請陛下寬心!”。

所謂的高皇帝便是漢高祖劉邦,其實伏皇後拿獻帝與他的祖先劉邦相比,實在是誇大了,劉邦不僅自己鬼謀,還有韓信、蕭何、張良等不世之才輔佐,所以才能百般化險為夷,問鼎中原,而如今的情勢,卻不比當年的楚漢相爭,劉邦的敵人隻有項羽一個,而獻帝的敵人可多了去了,但凡現在手裏有點兵杆子的,都想要自立征天下,所以董卓之流層出不窮,而獻帝之窘境比比皆是!

說實話,獻帝劉辯,少小機智,不過後來被董卓架空,又實在沒有什麽可以值得信任的人,所以獻帝這個傀儡皇帝當的也實在是憋屈,不過獻帝卻並未氣餒,聽聞伏皇後的一番勸解,便也放開了心,說道,“與其引頸就戮,不如主動出擊!”。

伏皇後見自己的夫君終於又有了誌氣,頗感欣慰,“陛下能有此心,實乃大漢之幸事!”。

獻帝和伏皇後兩人被單獨的圍禁在運城一處,而朝中大臣卻在另一處,獻帝雖有反抗之心,不過一個好漢三個幫的道理也是曉得,便意欲聯係城內的大臣,以做相應!

適才有一個軍士往獻帝之處送來飲食,而獻帝見狀,便示意伏皇後,伏皇後也是一個聰慧之人,瞬間會意,便撲在了獻帝的身上,而獻帝正好借力伏皇後的身子,欲往牆上相撞!

那給獻帝送飲食的軍士,見狀忙呼不好,便去阻止了獻帝的身子,而獻帝被攔住,伏皇後的身子也在牆前停住!

伏皇後垂泣不已,而那個軍士暗呼道,“陛下何故如此?”。

獻帝悲憤不已,“先有董卓,後有李榷郭汜,現在卻是張濟,我漢家天下還有幾位良臣,幾位忠將,我劉辯明為帝王,實乃傀儡,愧對祖宗先烈,以求速死!”。

伏皇後更是涕淚泗下,“陛下欲往,妾身相隨,但恐在陛下之後,遭人非議,所以意欲以頭搶地!”。

其實從那個軍士起身去攔住伏皇後的身勢的時候,獻帝便已經明了,這個軍士並不是冷血之人,而漢朝四百年的基業也早已深入人心,百姓的心中還是以劉姓為天子的,所以這個軍士不會不動容!

果不其然,那個軍士麵露難色,獻帝見狀,輕聲呼道,“如今朕已經被張濟幽禁此地,初步難行,天下又有不知多少唯恐不亂之人,張濟狡詐,還請搭救則個!”。

堂堂的獻帝之尊,竟然會求助一個尋常的軍士,像這種人在屋簷下,要麽削頭而立,要麽低頭哈腰,實在是人生當中不可避免,連獻帝也是一樣,有人輸得起有人輸不起,有人能夠在摔倒之後在爬起來,有人卻隻能躺在地上等死,而此時獻帝劉辯的求生欲,是無比的強烈,所以眼前這個軍士是他唯一的希望。

“在下隻是張濟軍中一個小小的卒子,雖然見不得陛下蒙塵,亦無能為力!”。

獻帝見狀,忙呼道,“馬掌雖小,未必無用,請幫一忙!”。

軍士雖然有心幫助獻帝,但是忌諱張濟,恐被發現,而獻帝端倪出了軍士之顧慮,便說道,“朕安肯害汝之性命,這裏有一張紙條,請麻煩傳給楊奉大人或者董承大人!”。

軍士見事情隻是如此,便欣然允諾了,其實這個軍士不隻是給獻帝和皇後送吃食,還要去給被囚禁在城中另一處的百官們去送飯,所以獻帝的這個請求並不為難,獻帝見眼前這個軍士應允下來,便從自己的龍袍內襟上扯下來一塊布條,咬破食指,以血作墨,數行字揮寫完就之後,折成塊狀,交給了那個軍士手中,並且叮囑道,“切勿被人發現!”。

送飲食的這個軍士,實在不敢在獻帝之處多做逗留,把獻帝給他的布條藏好之後,趕忙的離開此處,而此時,獻帝也隻能自求多福,人生有很多時候就是一場賭局,贏了就能渡過險難,輸了恐怕就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獻帝不想再做這個傀儡皇帝了,所以他要放手一搏!

伏皇後見到陛下的手指流血,心疼不已,不過這點小痛苦跟他們之前所受的大磨難想必,簡直不值一提,所以伏皇後相信他的夫君,相信這個少年登基,被佞臣視為傀儡的皇帝會有一番大作為的,但是伏皇後也看到了他們的敵人不隻是一個張濟這麽簡單!

話說那個軍士走出圍禁獻帝之地的時候,身子略有抖瑟,而左右身邊之人問其怎麽回事,這個軍士雖有緊張,卻也油滑,連忙說道隻是偶感風寒,偶感風寒而已!

“那你一會還要去送飯,這差事便由我給你代勞吧!”,一個瘦弱的軍士問道。

其實給這幫人物送飯的確是個好差事,因為不論百官還是獻帝,都是秋後的螞蚱了,都以為他們蹦躂不了幾天了,但是張濟將軍吩咐給他們的飲食標準卻沒有下降,所以這裏麵便有些油水了,送飯之人可以偷吃一些好東西,當然是個好差事!

那個軍士笑了一笑,“不耽誤差事!”。

旁邊有人笑道,“哎,也讓兄弟們吃頓好的,恁的總是吃獨食啊!”。

軍士搪塞苦笑,繼而離開了人群,人生兩頭難,本是個普普通通的種地百姓,卻被張濟抓了壯丁,從充到軍中,本想當兵也就當兵,不想又到了戰場之上,尋常百姓的生死離別也就算了,突然又攤上獻帝的重托,這個小軍士不由得忐忑了起來,說句實話,在那段曆史時期裏,很多東西都不由人,曆史總會把一些人物卷到風口浪尖之上,比如之後出場的一些人物,如果不是劉備苦苦相逼的話,諸葛亮斷然是不會出山的,諸葛亮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出世而不是入世,人生的悲喜劇就是這樣,說不出好壞,當然這是後話!

晚上的時候,這軍士還要去給百官之所送飯,獻帝在東城位置,而百官卻被囚禁在西城位置,所以這個軍士還是頗費了一些腳力的,當然百官的人數比較多,送飯的一共十幾個人,夥食從軍營中的夥房做好之後,便被這軍士和十幾個人送到了西城。

而那小軍士見得百官,匆匆把夥食分好,便輕輕附在一個他不認識的耳邊問道,“哪個是楊奉大人和董承大人?”。

被問話那人大驚,“汝是何人,有何企圖?”。

軍士不願做糾纏,隻是說道,“有要事!”。

這個時候,軍士旁邊卻走來一人,乃是看管這幫百官的頭頭,見這個軍士與人交談,便來喝住,“你們說什麽呢?”。

小軍士本是憨厚之人,被這背後突然其來的一聲驚到,慌不迭的回身,正是膽小莫伸手,心理素質不過硬,怎敢出來混?也不知那小軍士有沒有被發現,且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