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4章 獻俘禮

“哦,這些就是印度土著啊?看上去真醜陋!皮膚黝黑,鼻子還這麽尖,一看就是短命之象啊!”

在朝歌的街頭上,看著被押往沙丘宮的印度人的戰俘,兩側的老百姓不由得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起來。

印度人的相貌看上去的確頗為怪異,朝歌的老百姓地處中原,平日裏他們見到的,都是“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球”的華夏人,胡人不是沒見過,可是北方的匈奴人,南方的百越人與他們的樣貌都差不多,就是身材有點差距。

至於白種人,那個存在於傳說中,有的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人見過。

但是印度人,那個模樣看上去真是怪怪的。

若是在子偃看來的話,印度人的長相應該更偏向於阿拉伯人和歐洲人。

印度人的主要族源就是雅利安人(非希特勒鼓吹的雅利安人,這才是最早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是源自伊朗高原東北部的一支白人種族。雅利安人主要有三支遷徙路線東南、向西、向西北。

往東南的就是進入南亞,並成功擊敗了原住民達羅毗荼人建立了古典意義上的印度,並延續下來成為現在的印度主源(四個種姓中前三個種姓都是來自雅利安人)。

而向西的就是波斯人,波斯人雄霸西亞長達近千年,中間影響力最弱的時候也不過是在和羅馬拉鋸,阿拉伯人興起後吸收了大量原波斯的人口、文化。

而向西北的一支則成為了最廣泛的歐洲人包括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希臘人、羅馬人、哥特人、高盧人等幾乎所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種族。所以印度人和阿拉伯人、歐洲人的長相相近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些異族人為何會被羈押到朝歌?”

“哦,你說這個呀。據說南方軍團已經凱旋歸來,這些都是印度孔雀王朝的戰俘!陛下要用這幾百個戰俘舉行獻俘大禮呢!”

“獻俘大禮?”

“嘿!這都不知道,一看就知道你是一個沒文化的,多讀點書吧!”那個年輕人頗為誌得意滿地道,“告訴你,這個獻俘大禮,早在周武王之時就有的。”

“其大概有五個步驟,其一祭於郊,獻俘於天。其二燎於周廟,殺罰俘虜以祭先祖。其三封絀諸侯。其四獻俘於周廟,告伐紂代商事於列祖、上天。其五祭祀百神!”

“噓!”年輕人身邊的同伴拉了他一把,低聲道,“慎言!何以為紂?官府已經明文告示了,凡議論子辛,當稱呼帝辛,而不可為紂王!”

“咳咳,好吧。反正獻俘禮是很鄭重的儀式,古來有之,春秋戰國時代,列國征戰,或者是征討蠻夷,凱旋歸來之後,都會或多或少地舉行獻俘禮的。”

獻俘禮,這是春秋時代,諸侯爭霸的一種戰爭的禮儀。

得勝之師歸來後,國君則要在宗廟、太學和社舉行一係列禮儀活動告以勝利,在告廟祭社的同時奉還廟主社主。祭社活動中,常殺俘虜獻於社。

晉侯滅陽,“以陽子歸,獻於武宮”。

“授馘”是獻俘禮的一個環節,就是將戰爭中割取的敵人的左耳獻於宗廟,用來統計生俘若幹、殺死若幹,以告於廟。

獻俘的另一種情況,就是諸侯向天子獻捷獻俘,天子“親受而勞之”,並且常常舉行典禮對諸侯頒布冊命和給予賞賜。向天子獻俘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諸侯奉王命伐四夷而有功;二是獻俘者必須是諸侯或諸侯國的天子“命卿”。

如果不符合條件者即使獻俘,周天子也可以駁回不接受。

獻俘於廟後就是“飲至”和“大賞”。《左傳桓公二年》載:“凡公行,告於宗廟;反行,飲至、舍爵、策勳焉,禮也。”

其中“飲至”、“舍爵”,就是國君安排酒席,和群臣宴飲並行慰勞之事。

“策勳”就是將有功者書於簡策,以示表彰,還要遍賞有功者,是為“大賞”。

如果軍隊作戰失敗,敗軍回國時就要用“凶禮”,正所謂“以凶禮哀邦國之憂”。最典型的莫過於著喪服的“哭師”之禮!

秦穆公迎接之戰後被晉人釋放的三帥等俘虜時,“素服郊次,向師而哭”。因為士卒散失、士氣低落,故敗軍回國時不“振旅”。“不振旅”也就是戰敗的代名詞,欲至就曾說過:“韓之戰,惠公不振旅”。

春秋時期,戰爭頻繁。一方麵是諸侯兼並;另一方麵,華夏族與少數民族間的鬥爭也逐漸加劇。

在新的戰爭背景下,戰爭禮也呈現出新的麵貌,總的表現就是:在部分保留西周的形式和精神的條件下有所衰落。

子偃想要耀武揚威,借此以震懾宵小,獲取帝國子民的榮譽感,獻俘禮是必不可少的。

在獻俘禮結束後,如何治理原本孔雀王朝的地盤,又成了子偃與群臣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為此,子偃又召開了大朝會。

鄒衍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應當在印度設置一個都護府。帝國已經無力在印度這麽廣袤的土地上設置郡縣管理,也沒有那麽多的官吏可以派遣,沒有那麽多的百姓可以遷移,故而對新並入帝國版圖的印度,可以實行軍事占領,再教化其黎民百姓。”

“臣附議。”許多大臣都表示讚同。

這時,儒家出身的淳於瓊出列道:“陛下,臣以為不可。”

“請說說你的看法。”

“如今帝國已經擁有方圓幾萬裏的疆域,幅員遼闊,陛下日理萬機,隻是依靠郡縣製的話,已經無法行之有效地管理,而隻是設置都護府,實行軍事占領,隻怕各地生亂,帝國無法好好的進行教化。所以,臣以為,陛下應該分封諸子於各地!”

分封?又來了!

子偃並沒有立即駁回,還是任由群臣在陛台下辯論。

子偃又詢問了冠子。

冠子回答道:“陛下,臣以為,已經到了分封諸侯的時候了!”

“何以見得?”子偃淡淡的道。

“誠如淳於瓊適才所說,光是設置都護府,已經無法行之有效地管理各地。帝國現在有安東、北庭、西域、安南、呂宋、夷洲、海南扶桑八個都護府,在海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殖民地!欲教化這些地方,不知需要多久的時間!而如何行之有效地進行教化?唯有分封!”

“分封?”

“是的。陛下可以將諸皇子和功臣分封出去,建立諸侯國,拱衛皇室,陛下當可垂拱而治,使我華夏之文化遠播!”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此事,隨後再議。”子偃拒絕討論這個問題。

冠子又道:“陛下,此事必須盡快解決,若不確立分封製,久則生變!據我所知,孔雀王朝的統治是不鞏固的,孔雀王朝分若幹省,靠近都城的東部和中部省份由國王直轄,邊遠省份往往由王子統治。帝國境內還有很多半獨立的部落。印度凡有一百一十八部落!國王對中央、地方和軍隊的官員都派密探進行偵察和監督。”

“遠征軍能輕而易舉的征服了孔雀王朝,與其疏於對各地的掌控,強於軍事,弱於政治、經濟、文化這幾個領域不無關係。”

子偃微微頷首,認為冠子說的沒錯。

孔雀王朝是一個奴隸製國家。普遍存在著家庭奴隸製,似乎並沒有大規模地使用奴隸,土地為國王所有。國家有60萬步兵,3萬騎兵,9000隻戰象。

孔雀王朝的官員有三類。第一類是地方長官,主管修治河渠,丈量土地,監督灌溉用水之公平分配;也管獵戶,有權酌情予以賞罰;還負責收稅、監督與土地有關的行業(如伐木、采礦等),還負責修治道路。

第二類是城市長官,分為六組,每組五人。各組分別主管手工業、外僑、生死登記、市場交易及度量衡、產品檢查以及征收什一之稅等事項。

第三類是軍事長官,分為六組,每組五人。各組分別主管海軍、後勤輜重、步兵、馬兵、車兵以及象兵。

孔雀王朝的統治是不鞏固的。各個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很大的獨立性。因此,這個靠武力統一起來的國家是不能長期維持下去的。阿育王死後,帝國逐漸分裂,其勢力僅及恒河部分地區。

約在公元前187年(或公元前185),孔雀王朝末代國王布利哈德羅陀為其部將普士亞密多羅巽伽所殺。至此,孔雀王朝滅,巽伽王朝興。

分封諸侯,的確能在幾十年內,使帝國加強對各個化外之地的控製,但是久而久之,帝國與諸侯漸行漸遠,遲早是要生出大亂子的。

子偃又垂詢道:“冠子,朕聽聞,印度是一個宗教色彩極為凝重的國家,其人,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奴隸平民,大多信仰耆那教、印度教和佛教對嗎?”

“是的。被攻滅的孔雀王朝,信徒最多的還是耆那教!孔雀王朝的先王,旃陀羅笈多是個虔誠的耆那教信徒。耆那教是筏陀摩那在大概四百年前所創立的宗教,同印度教和佛教一樣,相信靈魂解脫,業報輪回,主張非暴力、不殺生、行善積德,而對禁欲和苦行的提倡則遠超過佛教和印度教,其部分教派甚至主張信徒**修行,以示一文不名。”

“旃陀羅笈多在俗世間的業績已圓滿,便轉而追求靈魂上的價值。為了更好地以一個耆那教信徒的方式生活,拋棄了王位出家,最後竟至絕食而死!由此可見,印度人是十分信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