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

——楊開慧

砍頭隻像風吹過!死,隻能嚇倒膽小鬼,嚇不住共產黨人。

——楊開慧

楊開慧(1901~1930),字雲錦,號霞,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板倉鄉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19歲時嫁與毛澤東,共同為革命事業奮鬥。在毛澤東率領中共紅軍第二次進攻長沙後,楊開慧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因拒絕聲明與毛澤東脫離關係,於1930年11月14日被國民黨殺害,時年29歲。

紅色愛情

楊開慧的父親楊昌濟是一個思想進步、學識淵博的先進知識分子。他曾懷著謀求救國之路的信念遠赴日本、英國留學。歸國後到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教書。楊開慧受父親影響極深,從小就懷有愛國之心,關心國家大事,同情勞苦大眾。

楊昌濟一生最喜愛兩個學生:一個是蔡和森,另一個是毛澤東。當時毛澤東初入第一師範讀書,懷抱著遠大的理想,學習刻苦努力,對事物常有獨到見解,並且他為人謙遜正直,極受同學老師們的歡迎。假日課餘,毛澤東、蔡和森等同學常到楊昌濟家中,向楊昌濟請教學問,討論時事。那時楊開慧雖然隻有13歲,卻對他們的談話有著極大的興趣,常常搬著板凳坐在一邊聽他們研究學問,探討國家大事,做了一名“旁聽生”。

毛澤東常對楊昌濟與蔡和森等人闡述自己對如今國內局勢的看法,表達了革命的誌向以及為革命“殺身亡家而不悔”的堅定信念。毛澤東的才華以及對革命抱有的熱情深深吸引了楊開慧。13歲的楊開慧也許對男女情愛尚且懵懂,但隱約中她已對眼前這個身姿偉岸,有著壯誌豪情的青年萌動了戀慕之心。

1918年夏天,楊昌濟到北京大學任教,全家搬至北京。毛澤東為組織留法勤工儉學和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的活動,兩次到北京,並曾在北大圖書館工作過一段時間。毛澤東在北京時,常去楊昌濟家中做客,與楊昌濟縱談國事,批評時政,隻是過去的“旁聽生”楊開慧不再是搬著凳子坐在一邊,而是加入到他們的談話中,與他們共同探討。

這時的楊開慧已經是17歲的大姑娘了。受五四運動新思潮的影響,楊開慧閱讀了《新青年》、《新潮》等進步刊物,進一步接觸到了先進思想與文化,對中國革命充滿了熱情。她與毛澤東都有著改造中國的宏偉理想,兩顆年輕的心,因共同的理想而越靠越近,年幼時懵懂的戀慕漸漸升華為愛情。

毛澤東與楊開慧的戀情受到了楊昌濟的支持。毛澤東在學習工作之餘,總會抽出一些時間陪伴楊開慧。他們有時去香山踏青,有時騎車穿梭於青磚胡同之間……還有時,他們隻是坐在一起看書,陽光從窗外灑進,溫暖又美好,仿佛已是天長地久。

1920年冬天,毛澤東與楊開慧在長沙望麓園附近的船山書院內舉行了婚禮,正式結為夫妻。這場婚禮低調又簡單,楊開慧沒有嫁妝、不坐花轎、不布置新房,隻在幾天後,請幾個摯友親朋吃了一頓六塊大洋的喜酒。以楊開慧與毛澤東的話來說,就是:“不作俗人之舉。”

婚後不久,毛澤東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回到湖南成立了中共湘區委員會,並擔任委員會書記。楊開慧伴隨在毛澤東身邊,成了毛澤東的得力助手。兩人居住在長沙清水塘22號,這裏既是他們的家,也是湘區委員會機關辦公地。楊開慧不僅照顧毛澤東的日常起居,還要完成黨內工作。她常協助毛澤東剪輯報紙、抄寫稿文、接待來訪者。楊開慧的工作內容雖然繁瑣,但她從不厭煩,認真對待。每次毛澤東起草的黨內文件,都交由楊開慧處理,楊開慧會將文件妥善分類保存,處理得井井有條。夏天時,她為伏案工作的毛澤東揮扇驅蚊;冬天,她為通宵工作的毛澤東披上棉衣。熟知楊開慧與毛澤東的人,都被兩人的革命情誼所感動。

1923年,楊開慧隨毛澤東來到上海。此時,她已經為毛澤東生下兩個孩子:毛岸英與毛岸青。毛澤東到達上海後,立刻投入到黨中央的工作中,楊開慧一邊照顧孩子,一邊照顧毛澤東。她常常把剛出生沒多久的岸青放在桌旁的搖籃裏,手寫材料,腳推搖籃。

楊開慧一直伴隨在毛澤東身邊,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毛澤東的生活。直到大革命失敗,黨中央為了挽救危局,決定讓毛澤東到湖南準備發動秋收起義,楊開慧回到板倉工

作,夫妻二人才被迫分離。

回到板倉的楊開慧在堅持工作的同時,也掛念著毛澤東。報紙上常會刊登朱毛紅軍的消息,但大多都是說國民黨如何針對紅軍展開“圍剿”的新聞。楊開慧雖然相信紅軍不會輕易被國民黨“剿滅”,但是,遲遲得不到毛澤東的音訊,使她總是控製不住地擔心不已。一有從紅軍隊伍中歸來的同誌來到板倉,楊開慧就向他們打聽毛澤東的近況,詢問井岡山根據地的發展。她的心始終跟黨在一起,跟毛澤東在一起。

堅韌的母親

楊開慧與毛澤東一共有三個兒子,分別是: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在大革命失敗,二人被迫分離之前,楊開慧幾乎一直陪伴在毛澤東身邊。1927年2月,楊開慧隨毛澤東來到武漢,毛澤東要在當地舉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楊開慧依舊擔任毛澤東的助理,幫忙整理大批調查材料。此時楊開慧已經生下了毛岸英與毛岸青,而毛岸龍也即將出世。

楊開慧每天都非常辛苦,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好毛澤東與兒子們的生活。毛岸龍出生之後,楊開慧更加繁忙,經常前一秒將毛岸龍哄睡,下一秒就回到辦公桌前繼續工作。工作與生活的雙重重擔雖然讓楊開慧身體倍感疲憊,但她內心卻很滿足。

楊開慧總是盡可能擠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她最愛教孩子們讀書認字,常給他們講曆史上各位英雄人物的故事。在楊開慧的教導下,毛岸青、毛岸英都很懂事聽話,楊開慧工作的時候,他們不是看書就是到院子裏玩耍,從不打擾。年齡稍大的毛岸英,有時還會幫忙照看最為年幼的毛岸龍。

楊開慧與毛澤東分別後,受組織安排來到板倉,轉入地下工作。楊開慧一邊忍受著與毛澤東分離的痛苦,一邊冒著白色恐怖的威脅展開鬥爭。在這段最艱辛的歲月中,孩子是她支撐下去的動力。當她外出執行任務的時候,毛岸英與毛岸青就在家照顧幼小的弟弟毛岸龍。有時楊開慧一出門就是一天,當她深夜趕回家中時,岸英與岸青已經哄著弟弟入睡,三個人並排躺在**,甜甜地睡著。每當看到這幅情景,楊開慧一天的疲勞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幸福。

1930年,國民黨抓走楊開慧的時候,連同8歲的毛岸英也被抓走。在獄中,敵人總在毛岸英麵前說紅軍是“土匪”,毛澤東是“土匪”頭子。小小年紀的毛岸英始終不信,因為母親告訴過他,爸爸是為天下窮苦百姓與壞人戰鬥去了。

楊開慧赴刑場的那一天,她看著抱著自己痛哭流涕的毛岸英,心中思緒萬千。她想告訴他要好好學習,以後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想告訴他媽媽要與你分別了,媽媽心中是多麽不舍。她想說的話有千千萬,卻不知從何說起。最終,她隻深情地摸了摸岸英的頭,就被敵人押送著向刑場走去……

光輝永照

受父親楊昌濟與丈夫毛澤東的影響,楊開慧少年時就對革命充滿熱情。1920年,楊開慧進入長沙福湘女中讀書。福湘女中是一所美國人創辦的教會學校,校規森嚴苛刻,對女性思想束縛嚴重。在迂腐的校方眼裏,楊開慧是個留著齊耳短發,不信基督的“過激黨”,對她頗為不滿。校長淩支尼視楊開慧為眼中釘,命令楊開慧每周必須跟隨其他同學到教堂做“禮拜”。楊開慧不信上帝,沒有做禮拜的義務。每逢做禮拜,她不是謊稱家中有事,就是推脫說身體不適,躲在宿舍看書。楊開慧像當時所有進步青年一樣,投身於學生運動。楊開慧奔走各校組織演講隊走上街頭,向群眾宣傳學聯,**國演講。

五四運動爆發後,楊開慧與眾多進步人士一起呼籲男女平等,爭取女性權益。為了響應湖南知識界提出的“男校宜速開女禁”、“男女同校”的主張,楊開慧與福湘、周南等女校的學生毅然考入男校讀書。從此,長沙男女分校的舊傳統被打破了。

1921年,已經與毛澤東結為夫妻的楊開慧,同毛澤東一起在湘區委員會機關工作,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以黨齡而論,楊開慧在女性中僅次於繆伯英,有著共產黨第二個女黨員的身份。因為革命形勢不斷變化,毛澤東總要行走於各個城市間,楊開慧作為毛澤東的妻子以及得力助手,常隨毛澤東一起東奔西走。不論是在生活方麵,還是工作方麵,都給予了毛澤東很大的幫助。

1925年春節期間,楊開慧隨毛澤東回韶山開展農民運動。楊開慧為人親切和善,喜

愛和農民朋友打交道,很快就與當地群眾建立了革命友誼。楊開慧向農民宣傳共產黨的宗旨,講解革命的道理,啟發他們的覺悟。她與毛澤東在毛氏祠堂辦起了農民夜校,親自給農民講課。她清楚農民文化基礎薄弱,不適宜講難懂的文章著作,但《三字經》、《百家姓》這類不能聯係實際的知識學起來又枯燥無味。為了提高大家的學習興趣,楊開慧與毛澤東自編了一些淺顯易懂的歌謠教給大家。在楊開慧的協助下,韶山的農民運動發展得極為順利,發展了一大批農協會員,並且創建了中共湖南韶山支部。

1927年秋天,毛澤東按照黨的“八七”會議指示,去湘贛邊界領導秋收起義。楊開慧帶著孩子回到長沙板倉開展地下鬥爭。

當時板倉正被白色恐怖所籠罩,革命鬥爭形勢極為嚴峻。楊開慧到達板倉後迅速與當地地下黨取得了聯係,把黨的“八七”會議的精神傳達給大家,並與大家團結到一起,迅速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

秋收暴動的消息傳來,楊開慧與其他地下黨員迅速展開支援行動。大家分成幾個小隊,有組織地對敵人駐地進行破壞:割斷電話線、炸毀橋梁,並在大街小巷張貼革命標語。這次行動為響應秋收起義發揮了重要作用。

秋收起義後,板倉的革命形勢更為嚴峻。地下黨展開工作極為困難,活動經費也得不到補給,經常要靠黨員自己添補。許多地下黨思想越來越消極,對革命的堅定信念也開始動搖。楊開慧為了鼓勵大家,將自己的衣服、首飾全都拿出來充當公款,她還時常與思想消極的黨員談話,開導他們。漸漸地,板倉的地下組織一掃之前的陰霾,每個人都重燃起革命的鬥誌。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板倉地區重新組建起秘密赤衛隊。楊開慧與赤衛隊員先是用妙計奪走了當地團防的幾支槍,有了武器裝備後,又懲治了當地土豪惡霸李月桃,大大壯大了隊伍,在當地也有了聲望。

1930年秋天,毛澤東率領紅軍第二次攻打長沙撤退後,引起了國民黨又一輪的反共**,組建了“鏟共義勇隊”、“清鄉隊”,四處抓捕共產黨。

這一年10月中旬的一天,偽鄉長範慶熙帶領80多個匪兵來到楊開慧的家,將楊開慧、陳玉英以及8歲的毛岸英一同抓走,押送到長沙警備司令部。很快,敵人提審楊開慧,想從她口中得知黨的秘密。誰知,楊開慧一字不說。憤怒的敵人用各種酷刑折磨她,但楊開慧即使疼得在地上翻滾,也堅決不吐露任何黨的秘密。湖南省清鄉司令部無計可施,隻得把楊開慧當做“最嚴重的政治犯”,關押在陸軍監獄。

曾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的叛徒任卓宣向國民黨獻計道:“楊開慧若能自首,勝過千萬人自首。”國民黨認為,隻要楊開慧登報聲明與毛澤東脫離關係,那對共產黨來說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定能嚴重打擊共產黨在社會上的聲望,在政治上是一大勝利。於是,國民黨再次提審楊開慧,對楊開慧許諾道:“隻要你願意登報聲明與毛澤東解除夫妻關係,我們就給你自由。”

楊開慧一聽,冷笑一聲,說道:“不可能!要我與毛澤東脫離關係,除非海枯石爛!”

敵人聽後頓時暴跳如雷,大聲吼道:“你上有年邁老母,下有三個幼子,你就不怕死嗎?”

楊開慧坦然地看向敵人,平靜又堅定地回道:“死不足惜,惟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敵人惱羞成怒,決定殺害楊開慧。

1930年11月14日,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的刑場上,一排排國民黨士兵嚴陣以待。一個穿著青色毛衣和旗袍的女子在兩隊士兵的押送下,緩緩走來。這個人,就是楊開慧。她一路走來很是沉默,但是步態卻很穩健,神態從容。她仿佛不是準備赴死,而隻是前去某個地方。楊開慧站在刑場之上,最後望了一眼無邊無際的天空,靜靜等待生命的最後一刻。

“砰”的一聲槍響,年僅29歲的楊開慧英勇就義。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仍常懷念楊開慧。1957年,他在給故人柳直荀的遺孀李淑一回信時,寫下了《蝶戀花·答李淑一》,詞中表達了她對楊開慧的懷念之情: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李青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