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此言,何氏兄弟方知吳道長是大慈大悲的神仙化身,專門前來救助點化自己的,當即再次跪下向空中叩拜,齊聲說:“多謝仙人傳道之恩、明目之恩、點化之恩,我等兄弟一定牢記仙人教誨,日後無論遇到任何困苦,都將不吝身心,多行善舉,多做善事,造福百姓。”

“尚有一事。一郎聽好,你額前那隻天眼看似關合,實則天尊仍保留與你,今後使用之時,用手在天眼處拍打三下,然後默禱一聲‘天眼開’即可。一郎謹記,你要帶好你的八位弟弟,至誠奉天順地,仁以好施,義以製斷,禮以凱敬,智以除害,信以立事,德以無大,赦人如赦於己,法人如法其子,盡為善之善者也。”

叩別吳道長,靜下心的一郎想起一件事,對著四周的景物細細張望、比對了一番,確認那眼正在湧流不息的泉水,正是他們洗眼用的那口井的位置。心想,“父親從小就教育我們,受人滴水之恩,必當以湧泉相報。即使它是一口井,並不會在意是否被注意,被感謝,被記住,我們也不能理所當然,不在意地忘記它,無論接受何物的恩惠,我們都不能忘恩負義。”

一郎拍拍手,召攏仍在狂歡打鬧的弟弟們。“諸位弟弟,還記得這兩天為我們解渴、送藥、洗眼的井水嗎?”

“記得啊,大哥。可是……”八兄弟不約而同地東張西望了一下,“可是它也不見了啊。”

“嗬嗬,不是不見了,應該是變了,變回到原來的模樣。”說完,他指了指那眼泉水,“它就是那口井,因為井先前就在那個位置。就是它為我們兄弟眼睛複明提供了神水,雖然它由井變成了泉,但是我相信,水一定沒有變。既然我們知道了它的所在,我們應該不僅用語言更要用行動感激它。我們應該為它像之前那樣建一個亭,立一個碑,表達我們對吳道長和井水的終身感謝、膜拜之情。”

“好!”眾兄弟一起鼓掌喝彩,響應大哥的提議。

九兄弟說動就動。人多力量大,午時剛過,一個漂亮的九柱、九梁、九角的木亭就架立在了泉眼之上。一郎削出一塊長方的木片,用刀在上麵刻了“洗睛亭”三個字,找來一些深色的碎石塊嵌在裏麵,掛在了亭緣上。在亭邊的地上,又用碎石圍出一個“石碑”的樣子,裏麵用碎石擺出了四個大字碑文“金童聖泉”。

鬥轉星移百年後,一隊押解二十多個軍隊逃兵的人馬翻越山峰歇息時,俯瞰山下一水回繞,串連起九個碧澄的湖泊,狀如盛開的纏枝蓮花,大家連聲稱奇。下到山腳,帶隊的什長特意來到水邊,看到緩緩流動的溪水清澈見底,掬起喝了幾口,感到分外涼爽甘洌。隨手又用溪水洗了洗臉,揉了揉眼睛,再抬頭時,原本看東西模模糊糊的雙眼竟然明晰了許多,心裏愈發覺得溪水非同一般。當即循著溪水向上遊望去,發現遠處草木掩映處好像有一個小亭,過去一看,是一個九根原木支撐的古舊的九角木亭,亭身已經被歲月的風風雨雨侵蝕得斑斑駁駁。旁邊的地上擺著一個淺色的碎石碑,裏麵鑲著“金童聖泉”四個深色的碎石大字。亭緣下吊著一塊同樣斑斑駁駁的木條,什長扶正後辨認了半天,才看出木條上被風吹日曬侵蝕得十分模糊的“洗睛亭”三個字。亭裏,一眼泉水正汩汩有聲地冒出,匯入不遠處的小溪。什長站在亭前,四望景色幽美的山水,不禁怦然心動,當即宣布不走了。跟隨的士兵紛紛響應,逃兵們更不用說,都舉雙手擁護。三十多人就這樣悄悄隱姓埋名留在此地,開荒墾地,結網打漁,娶妻生子,自由自在地過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後來,陸陸續續又有人們來此紮根落戶,很快就集聚成村。後世的人們,根據傳說,給村莊取名為仙水村。

正可謂:

千回百轉人世間,

渾然不知本是仙;

偶遇同道知三世,

夢境出來已千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