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保衛南京

說到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初進行的南京保衛戰,就不得不提五年前的一二八淞滬抗戰,正是因為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淞滬抗戰,這才引起了當時國民政府極大的警覺,直接促成了國民政府開始擬製國防計劃的同時,也認真仔細地考慮首都南京的防守問題。

當時國民政府的參謀本部做出判斷認為,一旦中日戰爭再度在上海地區爆發,日軍必將在其強大航空兵掩護之下,以陸軍沿京滬鐵路、海軍溯長江向當時的民國政府首都南京發起猛烈進攻。

於是,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在國民政府參謀本部內成立了一個城塞組,由當時的參謀次長賀耀祖兼任主任,在德國顧問的指導之下,開始整修長江沿岸的江陰、鎮江、江寧等各個軍事要塞,並準備在南京以東構築起堅固的國防工事。

但問題是,由於當時的國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因此,隨著《淞滬停戰協定》的簽署生效,當初擬訂的防禦計劃並未嚴格貫徹執行,擬築的國防工事自然也未能完成,完成了半吊子工程。

三年之後,一九三五年夏天,華北事變發生,接著又出現一場使華北脫離國民政府中央的所謂“華北自治運動”,這才使得當時的國民政府,對日本蠶食侵略中國的政策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和了解,開始積極地進行了很多抗戰的準備工作。

一九三六年二月,國民政府中央令張治中將軍,負責南京和上海之間主要防禦方向上構築了吳福線和錫澄線兩道國防工事線,組成了南京外衛線防禦陣地。

在南京地區,則構築了外圍和複廓兩道陣地:沿大勝關、牛首山、方山、淳化鎮、青龍山、棲霞山至烏龍山要塞之線為內衛線的外圍陣地;以南京城垣為內廓,環城以雨花台、孝陵衛、紫金山至幕府山要塞炮台之線為外廓。

以上構成複廓陣地,在南京城內北極閣、清涼山等高地則築成堅固的核心據點。

當淞滬戰場日軍大批增援部隊由張華浜、川沙強行登陸後,麵對日軍由守勢作戰轉為強大攻勢作戰的情況,中國大本營不得不認真考慮首都的防禦問題。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日,一方麵責成軍事委員會執行部與南京警備司令部迅速修整南京地區工事及製訂防禦計劃;一方麵責成第三戰區派軍修整、加強吳福線、錫澄線工事,以備淞滬作戰部隊在“萬不得已時,則退守後方既設陣地,作韌強之抵抗”,以“鞏固首都”。

日軍大部隊在杭州灣登陸後,當時中國的統帥部感到事態嚴重,開始重視南京的防守問題。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中旬,老蔣在南京連續召開了三次高級幕僚會議,在次日晚的第三次會議上,老蔣明確表示同意唐生智的建議,決定“短期固守”,預期守1至2個月。固守南京的方針確定之後,統帥部采取了一係列的戰略、戰役措施。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唐生智發布戒嚴令,南京地區進入戰時狀態。

長達三個多月的淞滬會戰末期,日軍從杭州灣登陸,對上海進行翼側包圍。中國第三戰區為避免上海作戰部隊兩麵受敵和為鞏固首都,下令該地中國軍隊向南京外圍既設陣地轉移。

日軍於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全麵占領上海,隨即乘勝西進,企圖一舉攻占下當時民國首都南京,以迫使中國的國民政府屈服投降。

其實,自打“七七”事變中日戰爭開始以來,英、美等西方列強,雖然並未對中國的抗戰進行實際的支援,但相互的貿易仍在進行,特別是德國仍與中國進行軍火貿易,蘇聯在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後更積極支援中國武器裝備等。

再來看看日本方麵是如何有預謀發動對南京的進攻和占領,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初,日本在內閣中成立了一個第四委員會,專門研究是否宣戰的問題。最後結論是“宣戰對日本方麵不利”,決定仍維持不宣而戰的局麵。

由於戰局的不斷擴大並有向長期化發展的可能,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廢除隻適用於戰時的《戰時大本營令》,重新製訂一個既適用於戰時,也適用於“事變之際,按期需要可得設置大本營”的《大本營令》,規定“陸、海軍大臣既作為國務大臣參加內閣,又作為統帥部之一員置身大本營,負責兩者之間的緊密聯係”。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八日,以軍令第1號命令公布了《大本營令》。大本營於20日設置完畢。

十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日本召開了第一次大本營禦前會議,通過了對中國的作戰計劃預案。

日軍攻占上海後,由於第十軍團並未遭到中國軍隊的堅強抗擊,部隊傷亡甚少,於是乘勝西進,不願遵守參謀本部所規定的作戰地域限製線,於十一月十五日夜,決定“以軍主力獨立果斷地向南京追擊”。

而當日本參謀本部致電令其停止前進時,“華中方麵軍”向大本營提出意見,強烈要求“攻占南京”。

對侵華日軍當局與大本營存在的這一矛盾,大本營終於屈服於侵華日軍當局的意圖,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大陸第五號”命令“廢除以‘臨命’第六百號指示的華中方麵軍作戰地境”界限,並預告“華中方麵軍”參謀長:“本部有堅強決心攻占南京。”

“華中方麵”軍當日即製定了《第二期作戰計劃大綱》,進行攻占南京的準備。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一日,日本大本營正式下達“大陸第8號”命令,命“華中方麵軍司令官與海軍協同,攻占敵國首都南京”,同時下達了“華中方麵軍”戰鬥序列令。

緊接著,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日,日本大本營免去了鬆井石根大將在“上海派遣軍”的兼職,任命朝香宮鳩彥王中將繼任“上海派遣軍”司令官。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個朝香宮鳩彥王是伏見宮邦家親王之孫、久邇宮朝彥親王第八子、昭和天皇裕仁的叔父,被明治天皇賜與朝香宮的宮號。

而且,這個朝香宮鳩彥王,還是南京大屠殺主要元凶,他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罪大惡極,十惡不赦,人神共憤。